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辅助结直肠癌手术的实用性。方法: 应用腹腔镜技术辅助治疗直肠癌1例、升结肠癌1例。结果: 2例患者手术成功,手术时间分别为6 h和5 h,术中出血量<50 ml,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随访9~12个月无肿瘤复发及切口种植转移。结论: 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手术损伤小,恢复快,与全腹腔镜手术相比较,手术耗材减少,费用较低,具有临床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手辅助腹腔镜直肠癌腹会阴根治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总结和介绍手辅助腹腔镜下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手辅助腹腔镜下方法对 1 7例直肠癌患者进行了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结果 :手术全部成功 ,无并发症和操作孔种植发生。病理检查显示淋巴结清扫、手术切除范围满意。术后患者疼痛轻 ,肠功能恢复早 ,术后排便、排气时间平均为 2 9 4h ,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 7 5d。结论 :手辅助腹腔镜下行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是一种损伤少、恢复快的新技术 ,具有肿瘤切除彻底和操作安全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近年来,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已广泛开展,文中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入路选择、镜下解剖及操作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录像。结果 64例手术成功,4例中转开腹,64例平均手术时间165min,平均出血量120ml,平均住院11d。术后大出血1例,不全性肠梗阻1例,肠管损伤1例,无吻合口漏及切口感染,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效果较好;良好的暴露、恰当的入路、正确的层次和熟练的镜下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无切口新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科5例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下无切口的直肠癌前切除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恢复情况,并进行随访,观察长短期并发症。结果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5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50ml;5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长短期并发症。结论无腹部辅助切口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安全、可行,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可明显减少手术创伤、恢复快、节约手术费用。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手术对大肠癌肿瘤细胞播散种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和开腹结直肠癌手术对结直肠癌肿瘤细胞的播散种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01-2003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36例和开腹结直肠癌手术45例,收集两组手术术前,术后腹腔冲洗液100ml,在腹腔镜组术后用100ml生理盐水冲洗腹腔镜手术特有器械,在腹腔镜组,气腹后通过套管针侧孔引出CO2气体,经过100ml生理盐水的滤过后,收集过滤液,所有液体经离心后,涂片固定染色,观察肿瘤细胞.结果:腹腔镜气腹CO2气体滤过液中未观察到肿瘤细胞,腹腔镜器械冲洗液发现1例阳性,阳性率为2.8%.两组术前腹腔冲洗液中肿瘤细胞的阳性率均为33.3%,术后肿瘤细胞阳性率分别为8.3%和11.1%.在两种手术方式中无明显差别.结论:CO2气腹不会引起肿瘤细胞的播散.腹腔镜术中器械污染是引起切口转移的主要原因之一.腹腔镜手术不增加肿瘤细胞播散种植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对63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资料、患者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3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中转开腹4例,中转率6.3%;术中并发症发生8例,发生率12.7%;术后并发症发生9例,发生率14.3%。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术中并发症的发生与腹腔镜操作密切相关,规范操作,不断提高操作技巧并重视关键部位的处理,能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结直肠癌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在腹腔镜辅助下施行结直肠癌根治术24例,其中行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10例,乙状结肠根治性切除5例。直肠癌行Dixon术6例,Mile's术3例。结果24例均完成腹腔镜辅助手术,全部病例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无并发症发生,无中转开腹病例,手术时间170~260min,平均195min,术中出血50~320ml,平均160ml,术后平均住院9.3天,6例术后用镇痛剂,术后随访10~26个月,未见肿瘤转移、局部复发、Trocar及小切口种植。结论在腹腔镜辅助下行结直肠癌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可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经肛门取出标本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手术的体会。方法:分析经肛门取出标本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1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术后5~8 d出院。随访3月~24个月,均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经肛门取出标本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创伤小、愈合快,可达到肿瘤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行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比较学习曲线期间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和传统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与同期20例开腹手术患者在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指标、根治性指标、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在失血量、进食时间、住院天数方面与开腹手术组存在差异(P<0.05);腹腔镜组无吻合失败、吻合口漏、尿道感染、发热、再入院、肠袢造口术等现象;但在手术时间、输血例数、并发症、再手术、切口感染等方面与开腹手术组比较则无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行结直肠癌根治术出血少、肠功能恢复快,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辅助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的操作要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与41例开腹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及术后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镇痛泵使用时间和切口感染率均小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切除肠管近远端长度、吻合口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手术具有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技术安全性和肿瘤学安全性,且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康复快等特点,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低位直肠癌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低位直肠癌46例,采用腹腔镜联合下腹正中切口18例,开腹手术28例。结果:手术根治性、安全性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恢复、保肛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联合下腹正中切口直肠癌根治术创伤小、恢复快、保肛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阴道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女性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女性直肠癌患者,观察组31例经阴道完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33例常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分别于术后6、12个月进行问卷调查或电话随访,记录患者术后的性功能变化情况,比较2种手术方式对女性患者性功能的影响。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阴道湿润度、性交痛和性生活满意度均差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12个月,2组各项性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完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由于阴道干燥,短期内会对女性性功能造成一定影响,但随时间推移可恢复到与行常规腹腔镜手术相同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2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优缺点和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6例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的临床资料。手术种类包括 :右半结肠切除术 5例 ,横结肠切除术 2例 ,左半结肠切除术 2例 ,Dixon手术 10例 ,Miles手术 7例。结果 :2 6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 (15 8.8± 2 5 .4 )min。术后平均 (2 .0± 1.6 )d胃肠功能恢复 ,术后恢复顺利 ,无并发症发生 ,术后平均住院 (13.5± 4 .3)d。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40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行TME Dixon术25例,Miles术15例,中转开腹4例。与同期具有可比性的40例开腹直肠癌根治术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无手术死亡病例。腹腔镜组肠蠕动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同期开腹手术组,且住院天数明显缩短。腹腔镜组术后随访30例,随访时间3~32(平均13)个月。1例Dixon术后4个月发现肝转移,1例Miles术后16个月发生会阴部转移,腹壁Trocar穿刺部位及小切口部位未发现肿瘤转移。两组在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死亡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疼痛轻、腹壁美观等优点,且提高卫生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3D高清腹腔镜在直肠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3D高清腹腔镜在直肠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9例3D高清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dixon)5例,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dixon)+回肠造瘘术4例。结果 9例患者3D高清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中转开腹,无术后感染、出血、肠梗阻及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结论3D高清腹腔镜系统能提供亲临其境的三维立体感观,手术操作更精确、更容易,手术医师更愿意使用,手术安全、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陕西医学杂志》2015,(8):968-969
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翻拖出式手术治疗直肠癌效果,并探讨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于2013年1~12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腹腔镜直肠前切除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翻拖出式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38.9±35.8min、225.6±48.9ml,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2周内日均排便次数为9.5±1.9次,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半年内、1年内日均排便次数两组比较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出现手术并发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翻拖出式手术治疗直肠癌效果较佳,且操作简便,并发症少,临床应用安全,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瘤操作模式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30例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实施无瘤操作模式进行分组,分为常规护理组10例和无瘤操作组20例。结果:无瘤操作组腹腔镜直肠癌患者复发率、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无瘤操作组直肠癌患者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工作差错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瘤操作模式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应用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方法.结果:16例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其中3例术中转开腹,手术成功率达81%,平均手术时间3.5h,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精密仪器的安全操作,娴熟的技能,术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随机应变积极主动的配合是手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胃肠动力与血清胃肠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云贵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2):1652-1653
目的:观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胃肠动力与血清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78例行根治性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其中腹腔镜组42例,开腹组36例,观察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胃肠激素的变化。结果:腹腔镜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开腹组术后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明显低于腹腔镜组术后水平。腹腔镜组术前术后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较传统开腹手术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迅速,并且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胃肠激素影响较小,有利于术后胃肠功能的进一步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腹腔镜联合开腹切口手术在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可行性。方法:选用我院低位直肠癌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采用腹腔镜联合开腹切口手术,对照组43例采用开腹手术。分析对比两组手术的根治性、安全性以及术后恢复时间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状发生,无手术死亡发生,手术切除标本情况观察组相比较对照组略短,约0.02cm,两组手术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观察组患者手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等相比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腹腔镜下联合开腹切口手术治疗地位直肠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保肛率高等优点,该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