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2.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脑瘫的综合康复治疗疗效。方法对128例脑瘫患儿采用常规理学疗法、药物治疗、高压氧疗、中医针灸、语言训练等综合康复治疗。观察并比较不同年龄小儿脑瘫疗效。结果<6个月组患儿除1例外均治疗有效,7个月~1岁组有效率达93.75%,1~2岁组有效率达81.25%。>2岁组,有效率达66.67%。各年龄组治疗前后智能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均有提高,尤以小年龄组提高明显(P<0.01),脑瘫的类型以痉挛型疗效最好。结论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小儿脑瘫效果明显,越早治疗康复程度越好。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象技术(MRI)多序列扫描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期间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65例小儿脑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进行MRI多序列扫描,以小儿脑瘫患儿康复治疗后的康复程度为参考标准,计算MRI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Kappa值。结果 MRI检查的灵敏度为87.9%,特异度为93.75%,阳性预测值为93.5%,阴性预测值为88.2%,诊断符合率为90.8%,Kappa值为0.82。结论小儿脑瘫患儿的病灶改善情况和患儿康复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MRI多序列扫描对小儿脑瘫患儿的病情诊断、治疗指导、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脑性瘫痪早期运动康复治疗效果。方法:122例脑瘫患儿,其中71例患儿为治疗组,51例患儿为对照组,根据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依据神经发育学的规律按抬头、翻身、坐、爬、跪、立、行的大运动项目进行训练,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8.43%,对照组有效率为71.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康复效果好于对照组。结论:根据小儿脑神经发育特点,在0岁~2岁时期给予功能训练和刺激性治疗,就可能使损伤的脑组织在不断的发育过程中得到最大程度的代偿,运动机能恢复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7.
脑瘫是儿童最常见的残疾性疾病之一,痉挛是脑瘫常见的运动异常。目前,对痉挛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矫形器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各种治疗在痉挛治疗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小儿脑性瘫痪是一种脑损伤所致的运动发育落后、运动和姿势异常的综合征,常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语言障碍、行为异常和视听觉障碍等并发症。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而且据报道还有增加的趋势。这已经成为社会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目前为止,国内外治疗脑瘫的方法众多。中医治疗方法包括针灸、推拿、穴位注射、穴位埋线、拔罐、温热及中药等。西医有功能训练、干细胞移植、介入、手术及神经发育疗法等,但是单一的治疗方法有限,效果不理想,临床更倾向于多种方法的综合治疗,尤其以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占有明显优势,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应该针对脑瘫患儿不同的问题取各家之长,有选择性、综合的应用各种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9.
脑瘫康复门诊综合治疗小儿脑瘫4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红石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6,23(4):526-527
小儿脑性瘫痪(脑瘫)是指出生前到生后1月以内由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近2年来,我院脑瘫康复门诊对42例脑瘫患儿采用家长与医院配合的系统性、综合性康复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与比较综合康复治疗对于不同儿童的运动能力与智力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在温州育英儿童医院接受综合康复医治的偏瘫型脑瘫患儿共计69名,将患儿分为2组:对照组34例仅接受传统手段进行康复治疗,试验组35例接受综合康复治疗,对比他们在接受综合康复治疗前后智力水平与行动能力的变化。 结果 对照组患儿动作能发育商为(54.78±27.37)分,明显低于试验组患儿的(67.24±26.34)分,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应物能、语言能、应人能发育商分别为(54.38±9.23)、(55.08±9.37)、(53.87±26.12)分,明显低于试验组的(65.24±8.34)、(67.24±26.34)、(66.19±25.54)分,P<0.05;接受综合康复治疗的脑瘫患儿运动能力与智力水平的恢复优于接受传统康复治疗的患儿,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统计结果还表明智力水平轻度缺陷及以下的患儿行动能恢复效果优于智力水平中度、重度、极重度缺陷的患儿,行动水平轻度缺陷及以下的患儿智力水平恢复效果优于行动能力中度、重度、极重度缺陷的患儿,首次接受治疗时间在6个月以下的患儿治疗效果显著优于首次接受治疗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患儿。 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能够有效地促进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的智力水平与行动能力的恢复,应当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的康复治疗中。越早接受康复治疗越能够得到更有效的治疗结果,因此患有偏瘫型脑瘫疾病的患者家长应尽早带孩子接受综合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1.
脑瘫患儿家庭康复护理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家庭康复护理的作用。方法:选择2007年6月~2008年6月在我院康复治疗的脑瘫患儿105例,患儿入院后应用Gesell量表进行运动、语言、认知能力及社交能力评估,根据家长对康复护理重要性的接受和执行程度将其分成甲、乙2组(甲组患儿家长可以良好的执行家庭康复护理计划),2组患儿住院后都由护士根据患儿的不同病情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并执行,期间给予家长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指导。患儿出院后由家长根据在院时制定的护理计划独自进行康复护理。3个月后再次应用Gesell量表对患儿运动、语言、认知能力、社交能力进行评估,并确定康复护理目标实现程度。结果:甲组在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认知能力、语言、社交行为方面较乙组均有明显进步(P<0.05),甲组康复护理目标实现程度明显高于乙组(P<0.05)。结论:良好的家庭康复护理可促进脑瘫患儿护理目标的实现,并可获得更为理想的康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13.
50例脑瘫儿童的康复护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如何对脑瘫儿童进行康复护理。方法:对50例住院脑瘫儿童的康复护理及训练。结果:通过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提高脑瘫儿童治疗效果,使患儿在体能、语言、认知、社交及生活自理方面有很大的提高。结论:正确的康复护理,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家庭医学康复模式在脑瘫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治疗组及对照组各选择100例脑瘫患儿,治疗组接受系统的中西医结合家庭医学康复3个月,对照组接受不规律的家庭康复或不接受家庭康复。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估患儿运动功能,采用盖什尔发育商(DQ)评估患儿智力水平,采用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sQL4.0)评估患儿生存质量。结果治疗组各能区GMFM数值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在Ⅲ、Ⅳ、Ⅴ能区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大运动能区DQ值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提高。接受中西医结合家庭医学康复的患儿,其生理功能、社交功能、PedsQL总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家庭医学康复可提高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瘫家庭使用康复辅具配合医疗机构综合康复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于我院明确诊断为脑瘫的患儿60例(男性31例,女性29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儿均在医疗机构进行每周3次的综合康复治疗,不同的是治疗组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由家长每天使用康复辅具进行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66项和88项评估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GMFM66项总分均高于治疗前,治疗组51±13与44±15(t=-7.473,P=0.000),对照组42±17与38±16(t=-3.580,P=0.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除对照组卧位与翻身功能区外,两组患儿GMFM88项各功能区得分均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在卧位与翻身、坐位、行走与跑跳功能区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卧位与翻身:F:4.59,P=0.036;坐位:F=6.40,P=0.014;行走与跑跳:F=4.35,P=0.041。结论在医疗机构综合康复治疗的同时,配合康复辅具进行家庭康复,可以有效地促进小儿脑瘫粗大运动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小儿脑性瘫痪又称脑瘫是引起小儿机体运动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是指从小儿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一种非进行性的脑损伤综合征.非进行性的脑损害及发育缺陷所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并可伴有智力低下、癫痫、感知觉障碍、语言及精神行为异常等,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及功能的疾患. 相似文献
17.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护理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一组在小儿早期即发病的非进行性症候群,表现为非阵发性的中枢性随意肌功能受累,如肢体痉挛、姿势控制异常和不随意运动等,并可伴有癫痫、智力低下、语言和视觉障碍等。西方国家CP的患病率在2‰~4‰活婴。在我国0~6岁小儿中有CP患儿31万,且每年以4.6万的速度递增。CP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 相似文献
18.
运动疗法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从母亲怀孕到婴儿出生后1个月内,婴儿大脑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某种损伤而造成的中枢性运动障碍及永久性的姿势异常。患病率为186‰,并且每年以46万人的数量递增。为了脑瘫患儿的自立和自理、回归家庭和社会而进行的康复治疗就非常重要了。对脑瘫患儿进行康复治疗前首先是进行分类,其次是评价、制定治疗计划,然后进行训练和治疗。1 脑瘫分类目前临床治疗中常用的分类有两种,一种是按病理性分类,即痉挛型、手足徐动型、共济失调型、混合型。另外一种是按瘫痪的部位分类,可分为单肢瘫、双下肢瘫、偏瘫、三肢瘫… 相似文献
19.
我国小儿脑瘫发病率约为2.46‰,脑瘫作为小儿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地影响了患儿的身心健康,寻求科学有效的康复模式,是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基于中医整体观念和西医ICF-CY理念提出6F康复模式,即Function(功能)、Family(家庭)、Friends(朋友)、Fun(乐趣)、Fitness(健康)、Future(未来)6个方面融合的模式,以期为脑瘫儿童的康复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的音乐治疗形式在脑瘫患儿康复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150例脑瘫患儿随机均分为三组:主动参与式音乐治疗组采用教唱儿歌等主动形式结合传统康复方法治疗,被动感受式音乐治疗组采用音响播放儿歌等被动形式结合传统康复方法治疗,传统组采用药物、理疗、作业训练等传统康复方法治疗。治疗前后依据脑瘫儿童综合功能评定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康复训练3个月后,三组患儿综合功能均显著提高,主动参与式音乐治疗组优于其他两组;而传统组与被动感受式音乐治疗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音乐治疗结合传统康复治疗脑瘫优于传统的康复治疗可提高患儿的认知功能,主动参与组的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