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第一课堂知识的传授是目前高校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而第二课堂教学则是第一课堂的拓展和延伸,对于拓宽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形态学学科,也是一门重要的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近年来,我教研室针对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特点,精心组织并开展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实践效果证明第二课堂教学以其内容上的新颖性和形式上的灵活性,激发了学生对医学微生物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课堂知识在课后得到有效延伸,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学习(PBL)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PBL教学法适当的应用于临床医学专业教改实验班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中,并通过自制问卷进行教学效果调查。结果:在医学微生物学中应用PBL教学法,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有较大帮助。结论: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适当应用PBL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有益处,是一种值得采用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医学微生物学是联系基础与临床的重要桥梁课程.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兴趣不大,教学效果不佳.为提高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质量,尝试在教学理念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医学微生物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PBL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模式广泛应用于国外的医学教学上,在PBL模式的启发下,我们在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实践中精心设计病例讨论课,学生在讨论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讨论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并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转化医学是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医学相互转化的桥梁,医学微生物学是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学科.以转化医学理念指导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革,实施病例式教学、开展设计性实验,实验课加入病案讨论,开展文献阅读知识竞赛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将临床知识及科研意识融入医学微生物学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加强了基础与临床的密切联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6.
结合医学微生物学学科的特点,对五年制临床专业学生本科教学改革方面做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从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入手,详细介绍了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主要包括选择研究课题、收集资料、汇报交流、教师总结、动手实践等几个主要环节,并对教学实践的效果进行了总结和讨论,指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最后对该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了展望,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高等医药院校教育工作改革不断深化的要求 ,提高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我们选择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的部分内容进行了"参与式"教学方法改革。通过 3年的实践证明 ,"参与式"教学模式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与实验操作的能力、分析与综合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开拓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空间 ,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程,其内容抽象、理论性强,在医学成专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认为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最难理解,最难记忆。笔者从事多年的成专教学实践工作,积累了一定的成专教学经验,本文就成专学生在学习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过程中,用何种方法与途径提高学习效果作了一些探索与尝试,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9.
杨春佳  苏德望  代月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5):106+117-106,117
医学微生物学是与临床学科密切联系的一门医学基础课程,其理论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临床谏程的学习,如何帮助学生积极地掌握专业知识?针对其内容繁杂,不易记忆的问题,本文从选择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增加师生互动、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等方面探索了使学生掌握医学微生物学专业知识的有效方法。再通过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此在教学中形成良性循环,提高学生医学微生物学理论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与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某校的实际情况,介绍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实践证明,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全面牢固掌握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知识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PBL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燕  赵毅 《医学教育探索》2009,8(11):1372-1374
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将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根据学生实际,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改革现有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高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以适应新时期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对南京医科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在我院学习的03级37名学生,在大四见习期间及大五实习期开展循证医学教学模式,87.6%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对自己有帮助,对儿科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很高。学生的儿科学理论、儿科实习出科理论及临床实践技能考试取得较好成绩,学生掌握自我更新知识和解决临床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微生物教学中,采用以框架为基础的教学/自学模式,82名学生参与其中。本文对以框架为基础的教学/自学模式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主要从8个方面评估了学生组织自学后的自我展示情况,同时学生也从10个方面对该教学/自学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匿名评估。结果显示,学生自我展示情况各项得分(满分为5分)为(4.30±0.33)分~(4.66±0.21)分;学生匿名评估的各项得分(满分为4分)为(3.13±0.75)分~(2.33±0.79)分。实践证明,学生在以框架为基础的自学训练中表现良好,大部分学生对此教学/自学模式持正面和积极的看法,此教学/自学模式比较适用于现阶段本学院的医学微生物学教学。  相似文献   

14.
在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类本科生《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中实践讨论式教学,从设疑、小组学习、课堂讨论、总结与梳理等方面开展教学,并进行随堂测试以评价教学效果。测试表明讨论式教学效果良好,92.36%的学生答题正确率大于或等于60%。学生不但较好地掌握了课程知识点,也提高了综合能力。而教师精心拟定讨论题目、学生积极参与和教师及时梳理是讨论式教学的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以器官系统为主线”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满意度,结合实际运行情况,以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卓越医生班全体学生为对象,就“以器官系统为主线”教学模式开展学习满意度调查。结果调查显示,学生认为在“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下收获较大,对此项改革的总体评价较好,对课程安排、课堂教学、教师因素、教材内容等方面满意度较高,并赞同学校开展此项改革。学校应该充分总结“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教学模式的改革成果,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编写整合课程教材、加强师资队伍和整合课程教学组织建设、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满意度,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生物化学双语教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兼顾生物化学学科特点、学校定位及学生基本素质,坚持“三个结合”,即留学回国教师和年轻教师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探索一种适用于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生物化学双语教学模式: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和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作用,注重课外拓展学习和教学信息再反馈,以期为推进生物化学乃至生命科学相关课程双语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一种以学生分组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法,然而广州医学院由于教学硬件等客观条件的制约,不能广泛开展。药理教研室通过学校的blackboard网络平台,构建网络式PBL教学(W—PBL),使PBL教学的覆盖面扩大,为师生提供了一个符合时代学习特点和高效率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普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和教学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0月皖南医学院在本科实习的40名五年制临床实习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大组,每组20人,实验组实施PBL教学方法,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理论考试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同学在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教学满意度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同学理论考试成绩及病历书写成绩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普外科实习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专业技能和素质,使得学生能够较快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值得在普外科实习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临床实习是高等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夯实医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其基本技能及临床思维等的关键阶段。为了提高临床实习教学效果,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立了“多层次培养、督导、考核、反馈”循环运行的临床实习教学模式,并应用于临床教学实践,使医学生理论基础更加扎实,技能操作水平、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临床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增强,同时,也促进了临床教师带教水平的提高,为持续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的培养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由于师资结构失调、教学模式与方法的陈旧单一等方面因素,给医学生临床实习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只有加强临床带教师资的建设,建立临床带教教师准入及考核制度,开展多样化临床带教模式改革;如,以问题为中心(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案例为基础(Case-based-learning,CBL)的教学模式改革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热情,达到教学互动,良性循环,才能真正提高临床实习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