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目的探讨CT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1999年10月~2006年5月间颅内海绵状血管瘤21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对其CT影像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T表现如下:①平扫多呈类圆形稍高密度影,CT值38~46Hu,常伴有钙化。②动态增强扫描显示动、静脉期无明显强化,延迟8~10min扫描瘤体呈轻、中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CT值升高约10~30Hu。③部分瘤体内伴有出血、囊变、血栓或钙化,而呈分叶状混杂密度灶,伴有出血的瘤体周围有不同程度脑水肿。结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征像有一定的特征性,正确运用CT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可提高本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3.
眼眶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用CT扫描对15例单独发生在眼眶内海绵状血管瘤作了检查,结果表明其定位及定量诊断可靠,定性诊断有很大的价值,并提出CT诊断要点,以及同眶内神经原性肿瘤和炎性假瘤等的鉴别点。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动脉期对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5例共59个病灶,经手术病理或肝血管造影介入治疗证实的肝海绵状血管瘤,全部病例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动、静脉双期扫描和延期扫描。结果:59个病灶平扫均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区。病灶动脉期表现为:病灶边缘呈结节状强化32个。病灶边缘呈斑点状强化12个。病灶边缘呈小结节并半环状强化9个。病灶边缘呈小点状强化6个。静脉期全部病灶强化区扩大。延时期55个病灶填满强化,密度等于肝实质或略高于肝实质,4个病灶中央无强化。结论:多层螺旋CT动脉期对肝海绵状血管瘤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7.
脑海绵状血管瘤CT MRI影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结合海绵状血管瘤的病理改变 ,分析其 CT、MRI表现特点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 15例脑海绵状血管瘤资料 ,其中 CT 9例 ,MRI 6例 ,CT加 MRI检查 12例。结果 :海绵状血管瘤 CT特征性表现为平扫示类圆形高或稍高密度病灶 ,多数为不均匀 ,常伴钙化、出血。MRI特征性表现为 T1WI大部分呈等或稍高信号区 ,T2 WI一般为不均匀高信号区 ,病灶周围可见低信号环影。结论 :CT能良好显示海绵状血管瘤出血、钙化的特征 ,显示效果 CT优于 MRI 相似文献
8.
9.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MRI、MRA和CT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26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26例中,16例行CT检查,23例行MRI检查,12例行MRA检查。所有病例都属脑内型,可位于脑内任何部位,单发病灶多见,周围无或轻度水肿。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MRI T2WI表现为桑椹状混杂高信号,周围有低信号环绕,增强后病灶大都无强化;MRA检查未见异常血管;CT平扫为稍高密度影。结论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较有特异性,综合MRI、MRA和CT表现可明确诊断。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方面MRI优于CT。 相似文献
10.
11.
肝巨大血管瘤较少见,容易与原发或转移肝癌混淆。本文报告18例最大直径在7 cm以上的肝巨大血管瘤的动态CT结果。CT平扫见低密度的肿瘤病灶内有多种形态的更低密度区,动态扫描此区始终不强化。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边缘强化及向心性充填,但无1例完全填满。5例表现不典型,强化灶少而小,延迟至15 min 仍有相当部分未成等密度。对不典型病例的诊断及动态 CT技术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儿童颅内海绵状血管瘤9例报告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10041)毛伯镛,陈礼刚,雷町现将我院1992年7月至1995年7月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儿童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A)9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年龄为10月至13.5岁,平均9.5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A)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结果。方法 分析18年间收治的CA26例,手术治疗20例,X-刀治疗4例,^60钴放射治疗2例。结果 本组平均病程14个月,头痛,癫痫发作,视力减退及局灶性功能障碍是不同部位CA的主要临床表现,CT多示混杂密度,MRIT1W以混合信号为主,T2W高信号为主,大部分瘤周可见低信号环,数字减影(DSA)示无血管占位征像,手术治疗20例,随访6月-17年,能正常工作15例,占75%,生活能自理5例,占25%,无复发及死亡,结论 CA是生长缓慢的良性病变,手术治疗效果好,CT、MRI联合应用基本能够确诊。 相似文献
14.
以往认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A)较少见,近年由于影象学特别是CT与MRI的应用,提高了对该病的诊断率。现就我院自1981~1995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60例颅内CA,作一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60例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6~70岁,平均38岁,其中30~50岁者32例,占53.3%。从发病到手术时间为8h至20a,平均4.9a。病灶直径0.9—0.8cm,平均2.5cm。1例有家族史。肿瘤部位与临床表现幕上48例中,大脑半球皮质下兆例(4.7%),其中1例合并左额混合性血管畸形,… 相似文献
15.
16.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MRI、CT、B超征象,并探讨它们在定性、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眼眶海绵状血管瘤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MRI、CT、B超检查。结果MRI、CT、B超检查的定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2%、70%、92%;定位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86%、76%。40例行MRI动态增强扫描,37例(92.5%)呈“渐进性增强;”22例CT动态增强扫描,16例(72.7%)呈“渐进性增强”。结论B超对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定性诊断准确率高,但定位能力差。MRI、CT均有助于肿瘤准确定位,MRI可明确肿瘤与视神经的关系。“渐进性强化”征象是诊断海绵状血管瘤的特异性征象,MRI显示此征象具有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典型肝海绵状血管瘤(CHL)的MSCT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方法回顾16例非典型CHL的CT表现,从病灶大小、平扫特点、动态增强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16例病例中位于肝右叶7例,左叶9例。动态增强扫描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动脉期病灶呈快速明显均一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②动脉期病灶呈典型的周边结节状强化,门静脉及延迟期有向心性强化趋势;③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呈轻度的周边强化或不规则强化;④动脉期病灶呈中央点状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增强向周边区延伸。结论非典型肝海绵状血管瘤的CT表现与瘤体的组织学类型及内部组织结构密切相关,认识其非典型表现对CH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脏巨大海绵状血管瘤的螺旋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对经手术病理、DSA及临床观察证实的肝脏巨大血管瘤患者36例(共38个病灶,其中4例为外生型)的螺旋CT三期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平扫22个病灶内为均匀低密度灶,16个病灶内见结节状或裂隙状更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动脉期38个病灶均出现边缘不规则强化,门脉期强化范围明显从边缘向中心扩大,延迟5 min有15个病灶呈全瘤均匀强化,23个病灶呈部分强化,延迟10 min后,16个病灶内仍可见结节状或裂隙状无强化区;4例外生型其增强表现与肝内病灶相似。结论肝脏巨大血管瘤的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CT表现有其特征性,据此可提高肝脏巨大血管瘤的诊断的正确性及与肝内其他病变的鉴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CA)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结果。方法 分析 18年间收治的CA 2 6例。手术治疗 2 0例 ,X 刀治疗 4例 ,60 钴放射治疗 2例。结果 本组平均病程 14个月。头痛、癫痫发作、视力减退及局灶性功能障碍是不同部位CA的主要临床表现。CT多示混杂密度。MRIT1W以混合信号为主 ,T2 W高信号为主 ,大部分瘤周可见低信号环。数字减影 (DSA)示无血管占位征像。手术治疗 2 0例 ,随访 6月~ 17年。能正常工作 15例 ,占 75 % ,生活能自理5例 ,占 2 5 %。无复发及死亡。结论 CA是生长缓慢的良性病变 ,手术治疗效果好。CT、MRI联合应用基本能够确诊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了应用快速动态和延迟增强扫描技术查出肝海绵状的血管瘤118例,分析了肝血管瘤的CT 表现。主要CT 表现为:①平扫低密度,②早期边缘性增强;③增强灶进行性从边缘向中心漫延;④延期扫描病灶呈等密度或中心含有未增强的裂隙区。病变大小影响CT 表现:①较大病灶增强后需要充盈时间也较长,但之间不成线性关系;②病灶大小与中心无增强的裂隙区的关系:一般来说较大病灶无增强的裂隙区出现率较高;③小病灶CT 表现常不典型。利用快速动态增强扫描技术能较好地显示肝血管瘤的系列增强表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