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临床较长见的疾病,以突发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为其典型临床表现,并可伴有相应部位神经损害症状、体征,重者可以死亡,因此,及时正确地诊断、治疗相当重要。现我院内科2000-2009年收治的152例SAH患者中首诊误诊的43例病例的临床资料,以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不典型者早期极易误诊,误诊率可达14.5%~44.7%。我院近10年SAH临床误诊48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29例,女19例,年龄24岁~78岁,平均年龄62.3岁,24岁~40岁9例,41岁~59岁10例,60岁以上29例。既往史有高血压病者17例,SAH病史者5例,糖尿病者3例。误诊时间最短者为发病后第1天,最长7天。发病时间为6小时~7天。确诊时间为1天~7天。 1.2 发病诱因因劳累发病者18例,情绪波动者12例,排便6例,饮酒5例,不明原因7例,有诱因者41例,占84.42%。突然发病者42例,占87.5%,起病相对缓慢者6例,占12.5%。 相似文献
3.
4.
15例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对15例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率高。[结论]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并不罕见,易误诊为多种内科疾病。疑诊患者应积极行腰穿检查,头颅CT应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5.
汤永国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3):101-102
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与血性脑脊液等三大症状[1],诊断较易,但不典型SAH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容易误诊而延误病情,甚至危及生命。现将2005年1月-2010年6月临床所遇29例首发症状不典型SAH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桑宪良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5,12(6):46-46
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发生于青壮年人,近年来高龄患者有所增加,但是症状及体征不典型。我院近10年来共收治59岁以上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5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40例、女25例;年龄59~78岁。有35例患者发病与情绪有关,如饮酒、疲劳、剧烈咳嗽及排便等;有11例在睡眠中发病;19例无任何诱因。临床表现为轻、中度头痛29例,剧烈头痛13例,无头痛23例;头晕21例,恶心、呕吐14例,癫痫样发作7例,意识障碍及有精神症状46例,肢体痛4例,有脑膜刺激征38例。患者入院后腰椎穿刺抽出鲜红色或粉红色脑脊液,压力高于正常范围;部分病人做了CT检查,均… 相似文献
7.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内科急诊之一。非典型SAH早期易误诊误治。本文收集非典型SAH病例58例,就其中一些特点作一探讨。1 临床资料 58例中,男40例,女18例。年龄22~40岁5例,41~59岁10例,60岁以上43例。因活动状态下发病21例,情绪激动12例,劳累9例,排便5例,咳嗽3例,饮酒2例,安静或睡眠状态下6例。有高血压病史30例,高血脂9例,糖尿病6例,无明确病史13例,死亡5例。分别误诊为癫痫、脑血栓形成、高血 相似文献
8.
老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分析老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0例老年SAH和40例中青年SAH的临床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SAH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出现率低,昏迷、继发脑血管痉挛突出,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较多,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SAH症状、体征不典型,临床要高度警惕诊断问题,并积极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我院1982年1月至1995年12月间收治60岁以上老年自发性SAH44例(老年组),与同期收治的76例青壮年自发性SAH(对照组)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老年组44例中男28例,女16例。年龄为60~83岁,平均为64.5岁。有明显发病诱因者34例(77.3%),其诱因为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饮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老年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老年人自发性SAH临床资料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人自发性SAH仍以动脉瘤破裂出血为主,56例患者中行DSA检查43例(76.8%),发现动脉瘤患者35例(81.4%),发现动脉瘤42个,其中多发性动脉瘤4例,动脉瘤多分布在前、后交通动脉。DSA阴性者6例,动静脉畸形(AVM)2例。头痛、脑膜刺激征常不明显,早期出现意识障碍者和有并发症、伴发病者多见。结论了解老年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早期DSA检查并积极治疗,可减少再出血的风险,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2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分析2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及误诊情况。结果2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均有甲状腺肿大、心悸、双手颤抖等表现,伴有其它症状,分别被误诊为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周期性麻痹、神经精神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典型表现为高代谢症候群,但具有多样性、复杂性,不典型病例易引起误诊,对高度怀疑本病者,应及时做甲状腺功能检查,及早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及诱发因素。[方法]7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住院治疗并随访观察6个月,对31例再出血的SAH患者(病例组)与无再出血的47例SAH患者(对照组)的有关危险因素进行比较。[结果]78例SAH的再出血率是39.7%;再出血组发病年龄﹥60岁,Hunt-Hess分级Ⅲ级及以上、伴高血压、动脉瘤、入院时间﹥24 h的比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发病年龄﹥60岁、Hunt-Hess分级Ⅲ级及以上、伴高血压、动脉瘤、入院时间﹥24 h是SAH患者再出血的危险因素。预防再出血需注意控制危险因素,避免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3.
<正>老年人由于行动迟缓更容易受到意外伤害,并且由于当时无明显不适而未加重视,数周或数月后出现明显脑功能障碍而到神经内科就诊,因为病人多已忘记曾经的外伤史而误诊为相应的内科疾病。我科自2000~2006年收治老年性慢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误诊病例的分析,提高阅读X线平片的水平以及综合分析能力,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阅读经病理及CT诊断为肺癌的误诊病例14例,分析其临床及X线表现。结果将肺癌发生肺内、纵隔以及胸膜转移的病例分别误诊为继发性肺结核(以下简称肺结核)合并胸膜炎、继发性肺结核复发或合并感染、肺炎、支气管肺炎等。结论肺癌的原发病灶不典型以及发生多部位的转移时,其X线表现与肺结核合并肺感染、胸膜炎、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等相似且鉴别较难,需密切结合临床是否有反复咳嗽、咳嗽气促、咳嗽胸痛等症状,进行综合分析或进一步检查,慎重诊断。 相似文献
15.
产后出血9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与防治,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子宫切除率及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9年12月分娩6929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9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1.31%,其中剖宫产发生率1.65%,阴道分娩发生率1.07%,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依次为宫缩乏力80例,占87.91%,胎盘因素5例,占5.49%,软产道裂伤4例,占4.3%,凝血功能障碍2例,占2.20%,妊娠并发症使产后出血率增高。结论选择适当分娩方式,有关治疗措施得当可以减少子宫切除术和死亡率,加强孕期保健,积极处理妊娠期并发症,正确处理好产程,可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和影响出血量的因素,以及防治措施,降低产妇死亡率.方法 对2002年1月~2005年12月276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原因主要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残留、胎膜残留、胎盘粘连、裂伤.出血量<1 000 ml为192例(69.57%),1 000 ml≤出血量≤2 000 ml为73例(26.45%),出血量>2 000 ml为11例(3.99%).常规方法止血243例(88.04%),钳夹宫颈18例(6.52%)血管结扎止血5例(1.81%),子宫切除10例(3.62%).结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常见最危急的并发症之一,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正确及时处理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小儿不典型结核性脑膜炎36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不典型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不典型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中初步诊断误诊为化脓性脑膜炎12例,病毒性脑炎8例,败血症6例,上呼吸道感染4例,电介质紊乱2例,心肌炎2例,颅内出血1例,中毒性脑病1例.[结论]掌握该病早期不典型及多样化表现,详细询问病史及仔细体检,综合分析辅助检查,是减少对该病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过超声检查在妇产科急症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误诊原因。方法取2004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院超声检查后,住院手术及保守治疗的异位妊娠病例共14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次超声检查确诊异位妊娠的占88.2%,4~7天后复查B超确诊的占5.5%,误诊为附件炎症肿块、卵巢黄体破裂和卵巢肿瘤的占6.2%。结论超声检查可直接显示子宫及其附件,为临床诊断和选择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晚期产后出血的病因、预防及处理原则。方法 对我院 1993年 1月~ 2 0 0 3年 1月期间收治的 6 8例晚期产后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 9例剖宫产分娩病例为剖宫产组 ,5 9例阴道分娩病例为阴道分娩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辅助检查结果、出血量和出血时间。结果 6 8例晚期产后出血中 ,剖宫产组的出血量较阴道分娩组明显增多 (P <0. 0 5 ) ,且出血时间较晚 (P <0 . 0 5 )。出血原因中剖宫产组为切口愈合不良 ,阴道分娩组为胎盘胎膜残留。结论 造成晚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产后胎盘胎膜残留和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不良 ,应根据其不同原因选择相应方法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