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运用动态钆增强MR成像技术,评价正常股骨头骨骺及髋关节外展固定体位时股骨头骨骺的不同解剖区域的血供特征。方法:此研究包括13例2周龄乳猪。正常骨骺组6例,双髋关节取自然体位行MR扫描;外展固定组7例,双髋关节取极度外展固定体位2h,行MR扫描。主要MR扫描序列为钆增强动态MR成像,运用时间分辨力为3s的SPGR技术,在静脉注射钆之前、注射过程中及之后连续扫描,全部成像时间约4~5min。计算在不同体位动态钆增强MRI图像上股骨头骨骺各个解剖区域在不同时间的增强率,并与相应组织学发现作时照研究。结果:在自然体位组,海绵状骨松质的增强率最高(P〈0.001),生长板与海绵状骨松质强化快慢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外展固定组,生长板的强化速度较海绵状骨松质慢((P〈0.05),生长板和骨骺软骨的增强率均较自然体位时明显减低(P〈0.05)。结论:动态钆增强MRI能显示正常以及血供障碍时骨骺不同解剖区域的血液灌注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股骨头骨骺软骨及生长板软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MRI特点及骨骺闭合的MRI表现.方法 对40例正常人股骨头进行MRI扫描,按年龄分为4组,6个月以内5例,6个月~8岁13例,8~20岁12例,20~30岁10例.MRI扫描包括常规SE T1WI、FSE T2WI序列和STIR-PDWI.结果 MRI 可以显示5种软骨结构,骨骺软骨在T1WI及T2WI均呈中等信号;生长板和二次骨化中心的生长板软骨T1WI呈稍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临时钙化带及二次骨化中心临时钙化带在T1WI及T2WI均呈低信号.骨骺闭合后骺板STIR-PDWI像上由闭合前的高信号转变为低信号.结论 MRI可以显示、区分生长发育期股骨头各种正常软骨结构;骺板在STIR-PDWI像上转变为低信号可以作为股骨头骨骺闭合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 运用动态钆增强MRI技术,评价正常骨骺软骨、生长板软骨、海绵状骨松质、干骺端等不同解剖区域的血液供应特征.材料与方法 10只2周大的健康乳猪,共20个股骨远端.采用GE 1.5 T磁共振扫描仪,作钆增强动态MRI,即运用时间分辨率为3 s的扰相梯度回波(SPGR)技术,在静脉注射钆之前、注射过程之中及之后连续扫描,全部成像时间为4 min多钟.计算在动态钆增强MRI上骨骺及干骺端各个解剖区域在不同时间的增强率,并与相应组织学发现作对照研究.结果 生长板软骨的增强率比骨骺软骨的增强率有明显增高(P<0.001);与各解剖区域的增强率相比,海绵状骨松质的增强率最高(P<0.001);与生长板和海绵状骨松质相比,骨骺软骨的强化最慢(P<0.001),而生长板与海绵状骨松质强化快慢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组织学研究所显示的生长板软骨、骨骺软骨、干骺端等不同解剖区域的血管密度分布特征与相应部位的增强率及强化快慢所提示的血供状态基本相吻合.结论 动态钆增强MRI能够显示骨骺不同解剖区域的血液灌注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正常乳猪骨骺及干骺端骨髓的增强MR表现特征及不同年龄阶段的骨髓转化特征。方法 :8头乳猪 ,分别在出生 2、4、6和 8周的时间对双侧股骨近段及远段进行增强前后T1WIMR扫描 ,分析不同时间骨骺二次骨化中心骨髓和干骺端骨髓增强MR表现特征及增强率的变化 ,并与相应组织学发现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干骺端骨髓和骨骺二次骨化中心周边骨髓为含有丰富血管的红骨髓 ,增强后呈显著强化 ,且干骺端增强率较骨骺骨髓更高 ,但随年龄增长 ,两者的增强率均逐渐减低。骨干中央和二次骨化中心中央为黄骨髓 ,强化不明显。结论 :Gd DTPA增强在干骺端红骨髓与二次骨化中心周边红骨髓比在骨骺二次骨化中心中央区域黄骨髓强化更明显 ,其强化程度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5.
股骨近端骨骺的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产生双侧不规则和畸形者可被误认为双侧特发性缺血坏死。当发育不良并发缺血性坏死时,两种疾病的临床鉴别就愈发复杂。作者对13例3.2~11岁近端股骨X线改者符合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的患者进行影象学研究。结果发现10例患者缺血性坏死与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共存。X线平片:股骨头发育不良常显示为软骨基质的骨化延迟。一旦骨化开始,其过程进展缓慢、骨骺体积较患者年龄预期的小。骨化中心呈碎块状,两侧常对称。干骺端可有轻度硬化,有时可见垂直条纹。当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发生缺血坏死时,缺血性坏死的典型改变(骨骺硬化、软骨下裂隙和最终的节裂)可迭加于异常的骨骺发育不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MRI动态增强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价值和病理基础。方法 :6只犬在术后 3h作MRI动态增强 ,其中 3只犬作墨汁灌注后处死 ;另 3只犬在第 7d作第二次MRI动态增强及墨汁灌注后处死。双侧股骨头标本作HE染色病理大切片。结果 :术后 3hMRI显示对照侧正常股骨头及双侧股骨干迅速增强 ,正常股骨头在 48s~ 144s增强达到高峰 ,平均峰值在 96s左右 ,增强率为 6 0 1% ;手术侧缺血股骨头持续未见增强 ,增强率为 1 5 %。HE染色切片证实缺血侧骨髓腔内毛细血管明显少于对侧。术后 7dMRI表现与术后 3h相似 ,但在缺血侧头颈交界处可见一增强率达 110 %的高信号带。HE染色切片显示此处有大量新生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密度为 13 8± 4 1,对照侧为6 8± 2 4。结论 :MRI动态增强可显示股骨头的血供状态 ,对ANFH早期诊断优于常规SE序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明确正常生长软骨的MR信号特征与细微解剖结构的相关性。方法 :用 1.5TGE全身MR仪对 12例出生 2周的乳猪的双膝关节骨骺进行扫描 ,扫描范围包括二次骨化中心的骨质、二次骨化中心周围的骺软骨、生长板软骨、干骺端。将MR所显示的各层细微解剖结构的信号特征、厚度与相应组织学构造和各层的厚度进行相关性比较对照。结果 :MRI显示了二次骨化中心骨髓和干骺端之间的 5种不同的微解剖结构 :①二次骨化中心的临时钙化带 ;②二次骨化中心的生长板 ;③骨骺软骨 ;④生长板 ;⑤临时钙化带。在SET1WI和T2 WI像上 ,各层不同信号区域的厚度与相对应的微细解剖结构的厚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r =0 .91)。结论 :MRI能够鉴别骨骺和生长板软骨 ,且与其组织学结构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MR线性扫描扩散加权成像(LSDWI)技术,观察乳猪股骨头骨骺缺血不同时期的DWI表现特征及变化过程,以期提供骨骺缺血性损害的时间及程度信息.方法 25只1周龄大小的乳猪,手术结扎一侧股骨颈处全部供血动脉,引起股骨头骨骺缺血,另一侧作为健康对照侧.分别在术前(25只)及术后3 h(25只)、72 h(20只)、1周(15只)、3周(10只)、6周(5只)进行LSDWI,计算股骨头骨骺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缺血侧和对照侧ADC值的差异,观察不同时期ADC值的变化.各时间点LSDWI扫描完成后分别处死5只,行解剖学及组织学研究.结果 术后3 h,缺血性股骨头的ADC值[(1.22±0.37)×10-3mm2/s]较正常对照侧[(1.73±0.33)×10-3mm2/s]显著下降(t=3.914,P<0.01),术后72 h ADC值[(2.15±0.32)×10-3mm2/s]较正常对照侧[(1.70±0.22)×10-3mm2/s]升高(t=3.348,P<0.01),其后一直保持上升趋势至术后第6周[缺血侧为(1.61±0.27)×10-2mm2/s,对照侧为(1.11±0.45)×10-3mm2/s](t=4.136,P<0.01).除术后第3周和第6周2个时间点ADC值的变化百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t=2.29,P>0.05),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每2个连续时间点之间ADC值的变化百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组织学研究显示,在缺血性股骨头骨骺,首先是软骨细胞和骨细胞死亡,血管塌陷.随时间的变化,出现不同程度的缺血性股骨头骨骺软骨的异常增厚、二次骨化中心内出现软骨岛和局限性的生长板组织结构破坏.结论 股骨头骨骺的LSDWI表现特征随缺血时间的延长而变化,通过LSDWI技术能获得股骨头骨骺的ADC值,其作为股骨头缺血和坏死的一个指标,可用于评估缺血性骨骺组织受损时间性信息及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使用磁共振增强序列测量减影后信号强度和骨骺软骨面积以评价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并发股骨头坏死患者复位术前后的改变。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2021年7月在本院接受髋关节MRI检查的DDH并发股骨头坏死患儿28例(男25例,女3例)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其磁共振减影信号强度和骨骺软骨面积,以减影后的图像表示血液灌注的效果。结果:儿童股骨头坏死患侧和健侧骨骺软骨面积分别为(0.232±0.074)cm^(2)和(0.358±0.104)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术后减影信号强度与软骨面积都有很好相关性(r=0.683,r=0.513,均P<0.001)。结论:磁共振增强减影的方法能显示股骨头血流灌注微循环和软骨生长情况,有助于对儿童股骨头坏死的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射频毁坏傅立叶采集稳态技术(RFFAST)的动态增强及延迟增强扫描MRI对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34例肝血管瘤患者行常规MRT1WI和T2WI横断面扫描。经肘静脉团注GdDTPA0.1mmol/kg,后推入10ml生理盐水冲洗(推入时间5~6s),再行射频毁坏傅立叶采集稳态技术T1WI动态增强扫描及延迟增强扫描,分析病灶及邻近肝实质增强。结果:共发现肝血管瘤病灶67个,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动态增强显示46个病灶呈边缘不连续的结节样强化,21个病灶呈周边不规则强化或迅速强化充填;5个病灶动态增强早期见引流静脉较早强化,14个瘤周肝实质强化。结论:磁共振成像检查中,射频毁坏傅立叶采集稳态技术T1WI动态增强扫描能够显示肝血管瘤及邻近实质强化方式,与其他成像序列结合更有利于肝血管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