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瘤周水肿是脑肿瘤的常见并发症,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关于脑肿瘤瘤体的CT灌注研究的报道,对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技术及脑肿瘤瘤周水肿的灌注参数在脑肿瘤诊断、边界界定及治疗后的评估等方面的临床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脑肿瘤瘤周水肿的MSCT灌注成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瘤周水肿是脑肿瘤的常见并发症,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关于脑肿瘤瘤体的CT灌注研究的报道,对多层螺旋CT (MSCT)灌注成像技术及脑肿瘤瘤周水肿的灌注参数在脑肿瘤诊断、边界界定及治疗后的评估等方面的临床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脑肿瘤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多层螺旋CT(MSCT)获取脑肿瘤的灌注图像,评估CT灌注成像对脑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脑肿瘤患者行MSCT灌注成像,采用电影模式(1 s/周),扫描层厚5 mm,共4层,80 kV,200 mA,重组层厚10 mm,共2层。采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非离子型碘对比剂50 ml (300 mg I/ml),流率3.5 ml/s,延迟5 s,数据采集45 s。38例脑肿瘤包括9例Ⅰ~Ⅱ级星形细胞胶质瘤(组1),10例Ⅲ~Ⅳ级星形细胞胶质瘤(组2),9例转移瘤(组3),10例脑膜瘤(组4)。分别测量38例脑肿瘤的血流量(BF)、血容积(BV)、表面通透性(P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组1~4的(BF)~(1/2)分别为(5.99±1.03)、(7.55±1.57)、(7.72±2.02)、(11.40±2.13)ml·min~(-1)·kg~(-1);组1与组2比较t=6.89,组1与组3比较t=4.59,组1与组4比较t=11.03,组2与组4比较t=10.58,组3与组4比较t=7.65,P值均<0.05;组2与组3比较t=1.17,P>0.05。组1~4的(BV)~(1/2)分别为(1.01±0.19)、(1.42±0.38)、(1.25±0.33)、(1.60±0.24)ml·kg~(-1);组1与组2比较t=7.15,组1与组3比较t=3.71,组1与组4比较t=5.93,组2与组3比较t=2.94,组2与组4比较t=2.72,组3与组4比较t=4.46,P值均<0.05。组1~4的(PS)~(1/2)分别为(1.70±0.37)、(3.63±0.95)、(4.29±1.30)、(5.69±1.03)ml·min~(-1)·kg~(-1);组1与组2比较t=11.53,组1与组3比较t=10.61,组1与组4比较t=16.77,组2与组3比较t=3.69,组2与组4比较t=9.94,组3与组4比较t=5.52,P值均<0.05。结论MSCT脑灌注成像能科学地量化脑肿瘤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并有助于肿瘤的术前分级、原发与转移性恶性肿瘤的判断以及脑内与脑外肿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定量估计脑膜瘤瘤周水肿的灌注状况.方法:对15例脑肿膜瘤伴瘤周水肿患者进行MSCT灌注成像,经灌注软件处理分别计算近瘤周水肿区及远瘤周水肿区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表面通透性(PS),并与对侧脑白质灌注参数进行比较;测量并计算水肿指数EI[(V水肿+V肿瘤)/V肿瘤],并与rrCBV(rCBV水肿平均/rCBV对侧脑白质)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脑膜瘤近瘤周水肿区、远瘤周水肿区的rCBF和rCBV明显低于对侧脑白质(rCBF:t=5.78和4.34,P=0.001,0.005; rCBV:t=6.46和8.46,P=0.001,0.003),近瘤周水肿区的rCBF和rCBV低于远瘤周水肿区(rCBF:t=3.49,P=0.013;rCBV:t=4.10,P=0.006),三组间PS值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水肿指数跟瘤周水肿区的rrCBV值呈负相关(r=-0.72,P<0.01);2例恶性脑膜瘤近瘤周水肿区的rCBV、rCBF、PS值的均数明显高于良性脑膜瘤近瘤周水肿区.结论:脑膜瘤瘤周水肿区的灌注具有一定特征,有助于鉴别肿瘤良恶性,优化手术方案及相关辅助治疗、评价手术疗效、鉴别肿瘤复发和坏死.  相似文献   

5.
任广  陈爽  耿道颖   《放射学实践》2011,26(5):483-487
目的:探讨脑肿瘤瘤周水肿的MSCT灌注特点及其在脑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脑肿瘤(胶质瘤20例,转移瘤17例,脑膜瘤21例)患者进行常规CT扫描和CT灌注扫描。瘤周水肿区分为近侧和远侧两个部分,对照分析近侧、远侧水肿区以及正常脑组织的CT灌注参数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高级别胶质瘤、恶性脑膜瘤的近侧瘤周水肿区的CBF、CBV、PS值高于低级别胶质瘤、转移瘤、脑膜瘤的近侧瘤周水肿区(P〈0.05);各种脑肿瘤近侧瘤周水肿区的CBF、CBV值明显低于对侧相应部位脑白质的CBF、CBV值,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胶质瘤、恶性脑膜瘤近侧瘤周水肿区的PS值高于对侧相应部位脑白质的PS值,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胶质瘤、转移瘤、良性脑膜瘤近侧瘤周水肿区与对侧相应部位脑白质的P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侧瘤周水肿区的灌注参数有助于准确评价脑肿瘤瘤周水肿区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良恶性脑肿瘤的鉴别。  相似文献   

6.
脑肿瘤瘤周水肿的功能成像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瘤周水肿是脑肿瘤常见的伴发征象,既往多侧重研究瘤周水肿与肿瘤大小、发生部位、病理分型等的关系,缺少对水肿本身的功能及代谢状态评价。依据功能成像提供的功能、代谢等细胞及分子水平的信息,综述瘤周水肿在脑肿瘤定性及分级诊断、边界的确定、预后评价及优化活检部位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瘤周水肿是脑肿瘤常见的伴发征象,既往多侧重研究瘤周水肿与肿瘤大小、发生部位、病理分型等的关系,缺少对水肿本身的功能及代谢状态评价。依据功能成像提供的功能、代谢等细胞及分子水平的信息,综述瘤周水肿在脑肿瘤定性及分级诊断、边界的确定、预后评价及优化活检部位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颅内良恶性肿瘤多层螺旋CT各灌注参数的改变和肿瘤良恶性和脑内外肿瘤的鉴别诊断。方法:41例患者行脑血流的CT灌注扫描,其中脑内肿瘤26例(胶质瘤6例、脑脓肿2例、脑转移瘤17例、淋巴瘤1例),脑外肿瘤15例(颅骨转移瘤2例、垂体瘤7例、脑膜瘤2例、肉芽肿3例、蛛网膜囊肿1例)。应用去卷积算法模式计算相应病变区域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通透性(PS)。根据不同肿瘤的相关参数图来评价良恶性肿瘤血流动力学状态。结果:41例脑肿瘤患者中,脑外肿瘤的CBF、CBV和PS明显高于脑内肿瘤,脑内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其CBF和PS越高,而MTT值与良性肿瘤组织无显著差异。结论:灌注参数CBF、CBV和PS可有效的评价脑肿瘤的血流状态,在脑部良恶性病变及脑内外肿瘤的鉴别诊断上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探索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3D-MSCTA的技术及临床应用。方法:本文收集MSCTA血管成像44例,其中脑动脉血管MSCTA成像11例,肺动脉血管MSCTA成像21例,主动脉血管MSCTA成像6例,肝动脉血管MSCTA成像5例,髂动脉血管MSCTA成像1例。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100ml,对比剂注射速率为3~3.5ml/s。扫描延迟时间按照经验值,脑动脉15~20s,肺动脉10~15s,主动脉、肝动脉、及髂动脉等20~25s。扫描后原始图像数据送工作站做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部份病例做曲面重组(CPR)等后处理。结果:11例脑血管MSCTA正常6例,肺动脉MSCTA(CTPA)21例,正常15例,5例肝动脉MSCTA,正常2例;脑血管动脉瘤4例,脑动静脉畸形(AVM)1例;肺动脉栓塞6例;胸主动脉夹层3例:升主动脉瘤1例;腹主动脉瘤2例;肝动脉瘤1例,肝癌1例,肝血管瘤1例;1例右髂总动脉瘤。结论:多层螺旋CT 3D血管成像(3D-MSCTA)可清晰显示各部位的三维血管形态,可以多方位、多角度地旋转图像,全面立体直观地显示病灶的整体形态,对指导临床手术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16层以上多层螺旋CT实现了原始扫描数据在X、Y、Z轴上的各向同性,CT计算机后处理软件日益成熟,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的图像质量明显提高,对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接近DSA.主要图像后处理方法包括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血管生长(AV)、血管探针技术(VP).目前MSCTA主要应用于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中,包括冠脉成像、肺动脉成像、心脏大动脉成像、颅内血管成像以及腹腔内脏动脉成像.在腹腔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中,MSCTA可以显示肿瘤供血动脉,对判断肿瘤的起源、定位定性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脑肿瘤血管通透性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目的 运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的方法获取脑肿瘤组织的表面通透性 (PS)值 ,研究脑肿瘤的肿瘤血管通透性。资料与方法 对 32例脑肿瘤患者行MSCT灌注成像 ,先用常规 10mm层厚的CT平扫确定肿瘤中心层面 ,然后进行肿瘤灌注扫描 ,采用电影扫描技术 (1r/ 0 .5s) ,层厚 5mm/ 4i,重建层厚 10mm/ 2i;注射流率3.5ml/s,剂量 5 0ml,延迟时间 5s,扫描总时间 5 0s。扫描图像经ADW 4 .0工作站处理 ,计算并分析PS灌注图像和PS值。结果  32例脑肿瘤包括 6例Ⅰ~Ⅱ级星形细胞胶质瘤 ,10例Ⅲ~Ⅳ级星形细胞胶质瘤 ,8例转移瘤 ,8例脑膜瘤。所有肿瘤的PS值均明显大于对侧正常的脑白质和脑灰质 ,低级别胶质瘤、高级别胶质瘤、转移瘤和脑膜瘤的PS值分别为 5 .19~ 17.5 4 3(9.84 4 2± 5 .4 0 5 84 )、2 1.116~ 4 9.82 4 (32 .8784± 10 .70 139)、12 .2 94~ 4 8.196 (2 9.6 16 8±14 .74 735 )、2 5 .2 5 3~ 85 .94 8(5 6 .2 0 2 6± 17.4 0 347) ,单位是ml·10 0g-1·min-1。各组PS值两两比较经t检验发现脑膜瘤的PS值与其他 3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低级别 /脑膜瘤t=5 .70 2 ,P <0 .0 0 1,高级别 /脑膜瘤 ,t=3.5 0 4 ,P <0 .0 1,转移瘤 /脑膜瘤 ,t=3.2 96 ,P <0 .0 1) ,高级别胶质瘤及转移瘤的PS值与低级别胶质瘤的P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的方法获取脑肿瘤组织的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surface,PS)值,探讨PS值所描述的孤立性脑转移瘤血管通透性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空间分布相关性。方法21例孤立性脑转移患者于术前行多层螺旋CT灌注检查,计算并分析其CT灌注图像和PS值,测定标本VEGF表达。结果肿瘤强化呈环形16例,结节状5例。在环形强化中肿瘤边缘呈高PS值15例,边缘VEGF高表达13例;在结节状强化中边缘与中心区均表现为高PS值,边缘及中心区VEGF均高表达为5例。结论孤立性脑转移瘤组织的VEGF表达与PS值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可以用于脑转移瘤血管生成调控的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肝脏良恶性病变的CT动态扫描及灌注成像特点. 资料与方法 比较分析33例肝脏良恶性病变的CT动态增强扫描的时间-密度曲线的类型. 结果 恶性肿瘤(n=25)与良性病变(n=8)表现为不同类型的时间-密度曲线.良恶性病变的平均血流量(BF)分别为(408.8794±84.42) ml·min-1·ml-1和(766.621±55.304) ml·min-1·ml-1,恶性病变的血流量明显增高(P=0.0375).良恶性病变的平均血容量(BV)分别为(23.4658±3.989) ml·min-1·ml-1和(56.7256±7.16) ml·min-1·ml-1,恶性病变的血容量明显增高(P=0.0029). 结论 肝脏良恶性病变表现为不同类型的时间-密度曲线,根据时间-密度曲线的类型可帮助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14.
瘤周水肿的CT灌注成像与MR灌注成像初步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CT灌注成像和MR灌注成像瘤周水肿区相对脑血容量(rCBV)对鉴别高级别神经上皮肿瘤与转移瘤的价值。资料与方法选取同时行CT灌注成像和MR灌注成像检查的14例高级别神经上皮肿瘤(WHOⅢ、Ⅳ级)和8例转移瘤患者,比较瘤周水肿rCBV的鉴别诊断效果。结果CT灌注成像和MR灌注成像均显示高级别神经上皮肿瘤瘤周水肿区rCBV高于转移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下面积分别为0.911和0.929。结论CT灌注成像和MR灌注成像瘤周水肿区rCBV对高级别神经上皮肿瘤与转移瘤的鉴别诊断均具有很高的价值,以MR灌注成像更佳。  相似文献   

15.
肝脏灌注成像的CT扫描方法及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单层CT动态增强扫描测定肝硬化肝脏血流量的扫描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方法:15例经临床、实验室及B超检查诊断为肝硬化的患者,其中ChildB级患者10例,ChildC级患者5例。对照组为13例无肝脏疾病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选取同时含有肝脏、脾脏、主动脉和门静脉的层面进行单层CT动态增强扫描,绘制感兴趣区时间密度曲线,计算各血流灌注参数。结果:单层CT动态增强扫描测量肝组织的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总肝血流量(THBF)和肝动脉灌注指数(HPI)。正常组的HAP、PVP、THBF和HPI分别为(0.28±0.10)ml/min·ml、(1.18±0.40)ml/min·ml、(1.46±0.44)ml/min·ml和(19.73±5.81)%;肝硬化组的HAP、PVP、THBF和HPI分别为(0.23±0.11)ml/min·ml、(0.61±0.25)ml/min·ml、(0.84±0.32)ml/min·ml和(27.16±12.75)%。结论:肝脏单层CT灌注成像,可定量测定各项肝脏血流灌注参数,对肝硬化患者的量化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肝脏CT灌注成像技术及其在肝硬化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目的 采用单层CT动态成像测定肝脏血流量 ,探讨CT灌注成像测定肝血流量的技术原理。资料与方法  15例经临床及实验室、B超检查诊断为肝硬化患者 ,其中ChildB级者 10例 ,ChildC级者 5例。对照组为 13例无肝脏疾病者。所有患者均选取同时含有肝脏、脾脏、主动脉和门静脉的层面进行单层CT动态增强扫描 ,绘制感兴趣区时间 密度曲线计算肝脏血流量各参数。结果 正常组肝动脉灌注量 (HAP)为 0 .2 82 3± 0 .0 96 9ml·min-1·ml-1,门静脉灌注量 (PVP)为 (1.1788± 0 .4 0 0 4 )ml·min-1·ml-1,总肝血流量 (THBF)为 (1.4 5 6 3± 0 .4 4 39)ml·min-1·ml-1,肝动脉灌注指数 (HPI)为 (19.73± 5 .81) %。肝硬化时PVP为 (0 .6 12 1± 0 .2 5 4 4 )ml·min-1·ml-1,较正常组降低 ;THBF也减低 ,为 (0 .84 2 6± 0 .32 4 2 )ml·min-1·ml-1。肝硬化患者的HPI较正常组略有升高 ,为 (2 7.16±12 .75 ) % ,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6 5 )。结论 肝脏CT灌注成像可定量测定肝脏血流量参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口咽部恶性肿瘤的CT表现 ,了解口咽癌及口咽淋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证实的 70例口咽部恶性肿瘤的CT表现。其中口咽癌 4 5例 ,淋巴瘤 2 5例 ,对比分析口咽癌、淋巴瘤的范围、边界、密度变化 ,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 5例口咽癌 ,均为单侧病变 ,其中 4 1例有明确肿物 ,边界不清楚有外侵 32例 ;2 5例淋巴瘤中 ,9例为双侧病变 ,边界不清楚 12例 ,肿物边界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行增强扫描的口咽癌 37例 ,密度不均匀 2 7例 ,肿物无明显或轻度强化 12例 ,呈中度强化 17例 ,明显强化 8例 ;行增强扫描的淋巴瘤 19例 ,其中内部密度均匀 12例 ,不均匀 7例 ,肿物无明显或轻度强化 12例 ,中度强化 7例 ,经统计学处理二者密度均匀性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肿物的强化程度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口咽癌与口咽部淋巴瘤有不同的影像特点 ,肿物的范围、边界、密度变化及颈部淋巴结等特点为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MSCT灌注成像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20例乳腺肿瘤(包括15例乳腺癌和5例纤维腺瘤)的MSCT灌注成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乳腺癌组与对侧正常乳腺组间血流量(BF)、血容量(BV)和表面通透性(P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TT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腺瘤组与乳腺癌组之间的BF、BV和P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于2 cm的乳腺癌的中心与边缘之间的BF、BV和 P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MTT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2 cm的乳腺癌的中心与边缘之间的BF、BV、MTT和P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灌注能反映乳腺病变的血液灌注特点,有助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组对肿瘤性和非肿瘤性肺内局限性磨玻璃影(fGGO)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48例fGGO(36例肿瘤性病变,12例非肿瘤性病变)的MSCT三维重组资料,对病灶的大小、三维比率、形状(圆形/类圆形、多边形/不规则形)、边缘(毛刺、分叶、棘状突起)、轮廓(清楚、模糊)、内部结构(实性成分、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其他含气腔隙)及邻近结构改变(胸膜凹陷征、血管纠集征)进行评估,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肿瘤性与非肿瘤性fGGO之间是否存在差异,Р<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48例fG-GO中,纯磨玻璃影(pGGO)15例,混合性磨玻璃影(mGGO)33例。对于临床资料、病灶大小、病灶边缘(毛刺、棘状突起)、内部结构(其他含气腔隙)、邻近结构改变(胸膜凹陷征)在肿瘤性fGGO和非肿瘤性fGGO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Р>0.05)。病灶三维比率、病灶形状(圆形/类圆形、多边形/不规则形)、病灶边缘(分叶)、病灶轮廓(清楚、模糊)、内部结构(实性成分、空泡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