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复发性肝癌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临床预后的价值。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95例复发性肝癌患者均行TACE治疗并随访1年,根据患者1年生存、复发、转移情况,分别纳入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对比两组患者TACE术前、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相关参数差异,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预测复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近期预后的价值。结果显示,95例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37例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58例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两组患者术后2周肿瘤内部、肿瘤周边血供分级均较术前下降,预后良好组术后2周肿瘤内部、肿瘤周边血供分级均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周肝动脉VPs均较术前下降,门静脉TAV均较术前上升;预后良好组术前、术后2周肝动脉VPs均低于预后不良组,其门静脉TAV均高于预后不良组(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示,肿瘤最大径≥5 cm,以及术前、术后2周肿瘤内部、周边血供Ⅱ~Ⅲ级,术前、术后2周肝动脉VPs分别>130 cm/s、100 cm/s,术前、术后2周门静脉TAV分别<14 cm/s、<16 cm/s,均为影响复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近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果表明,复发性肝癌患者术前肿瘤最大径、肿瘤内部及周边血供、肝动脉VPs、门静脉TAV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能够评估患者TACE术后近期预后,可据此调整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彩色能量频谱多普勒显像技术对肝癌集束电极射频治疗术前后肿瘤的血供情况、肝动脉、门静脉血流动力学进行观察,评价肝癌射频治疗效果. 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Logiq-200型彩色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对100例肝癌127个肿块集束电极射频治疗术前,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肝脏及肿瘤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观察. 结果集束电极射频治疗后1周、1个月肝动脉血流速度较术前明显降低,门脉血流速度无明显变化,瘤体内动静脉双重血供明显减少,Ⅱ、Ⅲ级供血明显减少.45例3个月复查,15例经彩色、能量多普勒检查有血供,频谱多普勒示动脉血供8例,门静脉血供3例,双重血供4例,经化疗栓塞、射频治疗后未发现血流.76例原发性肝癌中,术前15个肿块彩色多普勒检测无血流显示,更换能量多普勒后其中8个肿块有点状或细条状血流信号;术后1周98个肿块彩色多普勒检测无血流显示,更换能量多普勒后,其中16个肿块有点状或细条状血流信号,再次予射频治疗后,彩色及能量多普勒检测均未显示血流信号. 结论彩色、能量多普勒观察肝癌射频治疗前后血流的变化,可以评价肝癌射频治疗效果,能量多普勒在判断肝癌组织的微小血供及射频治疗是否彻底方面优于彩色多普勒,可作为评价疗效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SCTA及CT灌注成像(CTPI)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6例接受TACE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于术后行MSCTA及CTPI,分析MSCTA对TACE术后肿瘤血管及CTPI对术后肿瘤局部活性的显示情况。结果 36例患者腹腔动脉MSCTA均能清楚显示活性病灶肿瘤供血动脉,与D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动脉灌注(HAP)、门静脉灌注(PVP)和肝动脉指数(HPI)在非瘤肝组织的和TACE术后肿瘤局部活性灶或复发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MSCTA能很好地显示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肿瘤新生血管情况,CTPI能准确反映肝癌TACE术后肿瘤局部活性,两者相结合对显示肿瘤残存及复发、指导后续治疗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在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42例原发性肝癌病人介入治疗前行螺旋CT增强扫描,利用选择性容积重建后处理技术建立仿真肝癌模型,观察仿真肝癌模型对肿瘤供血动脉、动静脉瘘和门脉癌栓的显示,并以此进行插管治疗,记录插管时间.结果 42例病人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和DSA对肝癌供血动脉及其走行的显示有很好的一致性,其中肝动脉解剖变异5例,膈动脉参与血供3例,胃左动脉参与血供2例,肋间动脉参与血供2例,肾上腺下动脉参与供血2例;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和DSA对肝动静脉瘘、门静脉癌栓的显示无差别(P>0.05);TACE插管时间较常规缩短.结论 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可清晰显示肿瘤血管及其走行,用于指导肝癌TACE治疗,可明显缩短插管和手术时间,获得较完全的栓塞,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在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42例原发性肝癌病人介入治疗前行螺旋CT增强扫描,利用选择性容积重建后处理技术建立仿真肝癌模型,观察仿真肝癌模型对肿瘤供血动脉、动静脉瘘和门脉癌栓的显示,并以此进行插管治疗,记录插管时间.结果 42例病人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和DSA对肝癌供血动脉及其走行的显示有很好的一致性,其中肝动脉解剖变异5例,膈动脉参与血供3例,胃左动脉参与血供2例,肋间动脉参与血供2例,肾上腺下动脉参与供血2例;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和DSA对肝动静脉瘘、门静脉癌栓的显示无差别(P>0.05);TACE插管时间较常规缩短.结论 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可清晰显示肿瘤血管及其走行,用于指导肝癌TACE治疗,可明显缩短插管和手术时间,获得较完全的栓塞,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在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42例原发性肝癌病人介入治疗前行螺旋CT增强扫描,利用选择性容积重建后处理技术建立仿真肝癌模型,观察仿真肝癌模型对肿瘤供血动脉、动静脉瘘和门脉癌栓的显示,并以此进行插管治疗,记录插管时间.结果 42例病人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和DSA对肝癌供血动脉及其走行的显示有很好的一致性,其中肝动脉解剖变异5例,膈动脉参与血供3例,胃左动脉参与血供2例,肋间动脉参与血供2例,肾上腺下动脉参与供血2例;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和DSA对肝动静脉瘘、门静脉癌栓的显示无差别(P>0.05);TACE插管时间较常规缩短.结论 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可清晰显示肿瘤血管及其走行,用于指导肝癌TACE治疗,可明显缩短插管和手术时间,获得较完全的栓塞,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在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42例原发性肝癌病人介入治疗前行螺旋CT增强扫描,利用选择性容积重建后处理技术建立仿真肝癌模型,观察仿真肝癌模型对肿瘤供血动脉、动静脉瘘和门脉癌栓的显示,并以此进行插管治疗,记录插管时间.结果 42例病人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和DSA对肝癌供血动脉及其走行的显示有很好的一致性,其中肝动脉解剖变异5例,膈动脉参与血供3例,胃左动脉参与血供2例,肋间动脉参与血供2例,肾上腺下动脉参与供血2例;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和DSA对肝动静脉瘘、门静脉癌栓的显示无差别(P>0.05);TACE插管时间较常规缩短.结论 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可清晰显示肿瘤血管及其走行,用于指导肝癌TACE治疗,可明显缩短插管和手术时间,获得较完全的栓塞,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在介入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在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42例原发性肝癌病人介入治疗前行螺旋CT增强扫描,利用选择性容积重建后处理技术建立仿真肝癌模型,观察仿真肝癌模型对肿瘤供血动脉、动静脉瘘和门脉癌栓的显示,并以此进行插管治疗,记录插管时间.结果 42例病人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和DSA对肝癌供血动脉及其走行的显示有很好的一致性,其中肝动脉解剖变异5例,膈动脉参与血供3例,胃左动脉参与血供2例,肋间动脉参与血供2例,肾上腺下动脉参与供血2例;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和DSA对肝动静脉瘘、门静脉癌栓的显示无差别(P>0.05);TACE插管时间较常规缩短.结论 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可清晰显示肿瘤血管及其走行,用于指导肝癌TACE治疗,可明显缩短插管和手术时间,获得较完全的栓塞,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在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42例原发性肝癌病人介入治疗前行螺旋CT增强扫描,利用选择性容积重建后处理技术建立仿真肝癌模型,观察仿真肝癌模型对肿瘤供血动脉、动静脉瘘和门脉癌栓的显示,并以此进行插管治疗,记录插管时间.结果 42例病人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和DSA对肝癌供血动脉及其走行的显示有很好的一致性,其中肝动脉解剖变异5例,膈动脉参与血供3例,胃左动脉参与血供2例,肋间动脉参与血供2例,肾上腺下动脉参与供血2例;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和DSA对肝动静脉瘘、门静脉癌栓的显示无差别(P>0.05);TACE插管时间较常规缩短.结论 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可清晰显示肿瘤血管及其走行,用于指导肝癌TACE治疗,可明显缩短插管和手术时间,获得较完全的栓塞,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在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42例原发性肝癌病人介入治疗前行螺旋CT增强扫描,利用选择性容积重建后处理技术建立仿真肝癌模型,观察仿真肝癌模型对肿瘤供血动脉、动静脉瘘和门脉癌栓的显示,并以此进行插管治疗,记录插管时间.结果 42例病人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和DSA对肝癌供血动脉及其走行的显示有很好的一致性,其中肝动脉解剖变异5例,膈动脉参与血供3例,胃左动脉参与血供2例,肋间动脉参与血供2例,肾上腺下动脉参与供血2例;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和DSA对肝动静脉瘘、门静脉癌栓的显示无差别(P>0.05);TACE插管时间较常规缩短.结论 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可清晰显示肿瘤血管及其走行,用于指导肝癌TACE治疗,可明显缩短插管和手术时间,获得较完全的栓塞,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肝脏血管解剖与活体肝移植供者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肝脏血管解剖对选择活体肝移植供者的影响.方法 总结分析312名健康成年人接受活体供肝移植供者评估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78名,女性34名,年龄18~63岁,平均年龄29.3岁.所有受评估者均接受CT强化检查,并进行三维血管重建,观察肝脏血管走行,从而归纳出血管解剖对活体肝移植供者选择的影响.并观察其术后效果.结果 312名受评估者中,肝中动脉起源于肝左动脉的有218名(占69.9%).起源于肝右动脉的有89名(占28.5%),直接起源于肝总动脉的有5名(占1.6%).受评估者具有变异动脉的共有78名(占25%),其中具有副肝左动脉29名,具有副肝右动脉10名,具有替代肝左动脉29名,具有替代肝右动脉38人,其中多人同时具有两支变异动脉.门静脉的分型依据京都大学分型标准,门静脉I型有265名(占84.9%),Ⅱ型有25名(占8%),Ⅲ型有16名(占5.1%),Ⅳ型有6名(占2%),未发现门静脉V型者.Ⅳ段肝静脉汇入肝中静脉的有88名(占28.2%),汇入肝左静脉的为7名(占2.2%),汇入肝中静脉和肝左静脉的共有217名(占69.6%).共有221名受评估者具有右下静脉(占70.8%),其中89例具有两支及两支以上右下静脉.最终有194名受评估者作为肝移植供者接受了手术.结论 肝动脉具有较高的变异率;有Ⅰ~Ⅲ型门静脉者均可作为活体肝移植供者的选择条件;准确了解供肝血管解剖及正确的手术设计是保证活体肝移植供、受者手术成功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选择性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评价股骨颈骨折后早期股骨头血液循环损伤情况,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采用DSA对25例单侧股骨颈骨折的髋部进行旋股动脉及支持带动脉造影,按DSA结果分型,分别为Ⅰ、Ⅱ、Ⅲ型,以了解各型病例术前、术后的股骨头血供。结果 DSAⅠ、Ⅱ型病例无股骨头坏死,DSAⅢ型病例均出现股骨头坏死。结论 DSA可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提供更多、更有力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肝癌肝外动脉供血及其临床治疗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肝外动脉供血类型的分类、一般供血规律及其对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的DSA检查结果,对肝外动脉供血类型进行分类。结果:185例患者中存在215条肝外供血动脉,采用三分类法将其分为3类:1.变异肝动脉供血130条,占60.47%;2.肝动脉通畅肝外侧支供血35条,占16.28%;3.肝动脉闭塞或狭窄肝外侧支供血50条,占23.26%。其中后2类为非肝动脉供血。第1类以第1次TACE术时发现为主,第2类及第3类以第3次及以后TACE术时发现为主。非肝动脉供血与肝动脉通畅与否有关系。结论:原发性肝癌肝外动脉供血三分类法是一种较新的分类方法,具有简洁明晰的特点,对分析其类型与TACE术次数及肝动脉通畅与否的关系、指导肝癌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观察下肢骨折后围手术期血栓弹力图(TEG)及下肢深静脉彩超(CDFI)的变化,探讨他们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Ⅰ组为(对照组)11例健康献血者,清晨空腹静脉采血。Ⅱ组为股骨闭合骨折组,Ⅲ组为胫骨闭合骨折组,各60例,均为未经抗凝治疗的并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均分别于骨折第2天(Ⅱzd、Ⅲ2d)、第6天(手术当天Ⅱ6d、Ⅲ6d);术后第2天(Ⅱ8d、Ⅲ8d)、第7天(Ⅱ13d、Ⅲ13 d)及第10天(Ⅱ16d、Ⅲ16d)清晨空腹静脉采血。所有静脉血样均进行TEG检测。Ⅱ组和Ⅲ组患者分别于术前ld和术后第7天进行CDFI检查。结果 Ⅱhd、Ⅱ6d、Ⅱhd、Ⅱ13d和Ⅱ16d分别与Ⅰ组比较:凝血反映时间和凝固时间缩短,凝固角(α角)、血栓最大幅度(MA)及凝血块强度(G)增大,凝血综合指数延长;Ⅱ6d、Ⅱ8d、Ⅱ13d和Ⅱ16d分别与Ⅱ2d比较:α角、MA及G增大;Ⅱ8d、Ⅱ13d和Ⅱ16d分别与Ⅱ6d比较:α角、MA及G增大;Ⅱ13d和Ⅱ16d分别与Ⅱ8d比较:α角和MA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2d、Ⅲ6d、Ⅲ8d、Ⅲ13d、Ⅲ16a分别与Ⅰ组比较:MA及G增大;Ⅲ8a和Ⅲ13d分别与Ⅲ2d或Ⅲ6d比较:MA及G增大;Ⅲ16d分别与Ⅲ2d、Ⅲ6d、Ⅲ8d、Ⅲ13d比较:MA及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组间同一时间点TEG各项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CDFI检查:Ⅱ组有5例(8.3%)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Ⅲ组术前有2例(3.3%)发生DVT,术后无DVT发生。结论 创伤骨折后围手术期患者的高凝状态在骨折第6天和术后第2天达到高峰。股骨骨折患者比胫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高凝状态更高。术前CDFI排查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15.
38例乳腺错构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错构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乳腺错构瘤患者,探讨其二维、彩色血流及血流频谱表现,并按二维声像图及病理表现将其分为Ⅰ型、Ⅱ型、Ⅲ型。结果38例乳腺错构瘤中24例(63.16%)肿块位于外上象限。在超声检出的36例中,Ⅰ型病例14例,Ⅱ型病例5例,Ⅲ型病例17例。所有病变均具有清楚的边界。在检出病例中,15例瘤体内可检出血流信号,其中14例血流Adler分级为Ⅰ级,1例Adler分级为Ⅱ级;8例可检出动脉血流频谱。结论乳腺错构瘤的超声图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16.
参麦注射液改善兔休克再灌注期间肠道灌注及氧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SM)对休克再灌注期间肠道灌注及氧合的影响。方法;21只兔随机分为对照组,休克再灌注组及SM治疗组。采用Lamson休克再灌注模型,通过Tonomtery张力及门静脉置管,观察休克前,休克1小时,再灌注1和2小时乙状结肠肠粘膜pH,门静脉血气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Ⅱ组再灌注期间pHi及门静脉血pH(pHpv)持续低于I组(P〈0.05)及休克前(P〈0.01),且一者线性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320排CT灌注成像(CTPI)评价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疗效的价值。方法对91例中晚期PHC患者于TACE治疗前后行CTPI,对比DSA结果,观察TACE前后肿瘤与正常肝组织的血流灌注参数的变化,评价TACE疗效。结果CTPI诊断结果与DSA结果相符,诊断符合率为100%,TACE后肿瘤组织的肝血流量(BF)、肝血容量(BV)、肝动脉灌注量(HA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均较术前降低(P均〈0.05),而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门静脉灌注量(PVP)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59例瘤灶碘油沉积不均,灌注图显示存在血流灌注,其残瘤组织的BF、BV、HAP、HPI、PS值均高于正常肝组织(P均〈0.05),而MTT、PVP均低于正常肝组织(P均〈0.05)。结论CTPI能全面、直观、定量地反映TAcE前后PHC血流动力学变化,对TACE疗效作出客观、准确评价。  相似文献   

18.
肝动脉鞘切除术对门静脉高压症肝动脉血流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择期行脾切除门奇断流术20例按入院先后分为两组(各10例)。加肝总动脉鞘切除作处理组。术前、术后2周、术后3个月用超声多普勒直固有动脉、门静脉血流量。处理组术后2周肝固有动脉血流量交术前增30%,术后3个月仍维持较术前增加18%的量,最高可达40%。病人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平均少5天。门 干血流量未受肝固有动脉血流量增加的影响。门奇断流术不减少病人肝门静脉血流量,手术中加作肝总动脉鞘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O2 pneumo-peritoneum on blood flow volume of abdominal organs of rabbits with controlled hemorrhagic shock model and liver impact injuries.Methods: After controlled hemorrhagic shock and liver impact injuries, the rabbit model was established. Eighteen rabbits subjected to hemorrhagic shock and liver impact inju-ries were divided into 3 groups randomly according to the volume of lost blood: light hemorrhagic shock (blood loss volume was 10%, 6 ml/kg), moderate hemorrhagic shock (20%, 12 ml/kg) and severe hemorrhagic shock (40%, 22 ml/kg). Intraabdominal pressures of CO2 pneumoperitoneum was 10 mmHg. Color-labeled microspheres were used to mea-sure the blood flow volume of the liver, kidney and stomach before pneumoperitoneum at 30 minutes and 2 hours after pneumoperitoneum and 30 minutes after deflation. And the mortality and hepatic traumatic condition of rabbits were recorded.Results: Of the 18 rabbits, there were 9 with liver impact injuries at Grade Ⅰ, 8 at Grade Ⅱ and Ⅰ at Grade Ⅲ (according to AIS-2005). The mortality rate in light hemorrhagic shock group was 33.33%, and that in moderate or severe hemor-rhagic shock group was 100% within 30 minutes and 2 hours after pneumoperitoneum, respectively. The blood flow vol-ume in the organs detected decreased at 30 minutes under pneumoperitoneum in light and moderate hemorrhagic shock groups. At the same time, the blood flow volume of the liver in moderate hemorrhagic shock group decreased more sig-nificantly than that in light hemorrhagic shock group.Conclusions: The blood flow volume of abdominal organs in rabbits is decreased obviously under CO2 pneumoperitoneum, with fairly high mortality rate. It is be-lieved that CO2 pneumoperitoneum should cautiously be used in abdominal injury accompanied with hemorrhagic shock, especially under non-resuscitation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