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成份复方(丹参酚酸B、山楂黄酮)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大鼠被随机分为:①正常对照组,普通鼠饲料喂养;②模型组,高脂饲料喂养;③中药预防组,高脂饲料喂养的同时加每天1次灌服丹参酚酸B(200 mg/kg)和山楂黄酮(40 mg/kg);④中药治疗组,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加每天1次灌服丹参酚酸B(200mg/kg)和山楂黄酮(40mg/kg);⑤西药组: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加每天1次灌服二甲双胍片(0.5 g/kg).实验共12周.[结果]①12周时中药预防组大鼠血清脂联素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②各组大鼠血清游离脂肪酸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与模型组相比,6、8、12周时,中药预防组和中药治疗组大鼠肝组织三酰甘油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丹参酚酸B和山楂黄酮联用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因素具有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柴苓调肝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造模成功的63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7组,每组9只,分别为模型组,饮食控制组,甘乐对照组,三七脂肝丸对照组,柴苓调肝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未造模的9只大鼠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的血糖、血胰岛素、肝脏SOCS-3mRNA和SREBP-1c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糖、血胰岛素、肝组织S)CS-3mRNA、SREBP-1c mRNA表达显著上调;柴苓调肝颗粒高、中、低剂量组SOCS-3mRNA、SREBP-1cmRNA表达较模型组下调,且血糖、血胰岛素水平下降;用药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OC-3mRNA表达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SREBP-1c mRNA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SO)C-3可能通过胰岛素抵抗及上调肝组织SREBP-1c mRNA表达参与NAFLD发病,柴苓调肝颗粒能抑制肝脏SO)C-3 mRNA及的SREBP-1c mRNA表达,对NAFLD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DSG-Ⅰ型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治疗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组,正常对照组20只喂饲普通饲料,模型对照组及近红外光治疗组共30只喂饲高脂饲料(0.88标准普通饲料 0.10猪油 0.02胆固醇).治疗组自13 wk始进行近红外线照射治疗,于20 wk结束治疗并处死各组大鼠,测定血清ALT、AST、GGT、ALP、TP、TG、TC、LDL和HDL水平,同时观察肝组织学改变.结果:20 wk实验结束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肝指数(t=8.65,P<0.01)、血清ALT(t=4.65,P<0.01)、AST(t=4.74,P<0.01)、ALP(t=3.56,P<0.01)、TP(t=6.35,P<0.01)、TC(t=8.41,P<0.01)和LDL(t=8.86,P<0.01)水平显著升高;肝组织脂肪变性(Z=-4.135,P<0.01)、炎症(Z=-3.752,P<0.01)及纤维化程度(Z=-4.156,P<0.01)均较对照组程度重.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近红外光治疗组肝指数、血清ALT、GGT、ALP、TP、TG和TC水平均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而AST有明显降低(t=-2.404,P<0.05);肝组织脂肪变及炎症程度较模型组轻,但无统计学意义,而肝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减轻(Z=-3.101,P<0.01).结论:DSG-Ⅰ型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时大鼠高脂饮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孙楠  崔景秋  高志红  冯凭 《山东医药》2010,50(23):39-41
目的 探讨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在胰岛素抵抗(IR)发病中的作用及罗格列酮(RSG)的干预机制.方法 将27只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观察组各9只,模型组及观察组均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建立IR模型,对照组予普通饲料喂养8周;其后观察组予RSG 3 mg/(kg·d)+生理盐水至2 ml灌胃,模型组和对照组均予2 ml生理盐水灌胃.三组均同前喂养6周后取静脉血测定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TG、游离脂肪酸(FFA)、TNF-α、瘦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处死动物后测定体脂比,取肝脏组织采用RT-PCR法检测SREBP-1c mRNA表达.同时对相关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SREBP-1c mRNA表达水平观察组为0.75±0.06、模型组为0.92±0.05、对照组为0.72±0.03,观察组及对照组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均〈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REBP-1c mRNA与TG(r=0.802,P〈0.01)、FFA(r=0.666,P〈0.01)、TNF-α(r=0.749,P〈0.01)、瘦素(r=0.708,P〈0.01)、体脂比(r=0.495,P〈0.01)均呈明显正相关,与ISI(r=-0.677,P〈0.01)呈负相关.结论 SREBP-1c mRNA过表达与IR发生有关,RSG可能通过降低SREBP-1c mRNA表达改善IR和脂代谢紊乱;此为IR及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贞清方对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高脂高糖饮食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贞清方治疗组和女贞子治疗组( n= 8),并设立正常对照组( n = 10),灌胃治疗8 wk.比较喂养4、8和16 wk时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胰岛素(FINs)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的变化.并于喂养16 wk时观察各组大鼠肝脏指数、TG含量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的水平以及病理变化.用PCR法观察大鼠肝X受体(LXRα)及其下游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肝脏LXRα蛋白的表达.结果:灌胃干预8 wk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FBG、血清TG、肝脏指数及肝脏TG含量明显升高(均P<0.01),胰岛素敏感性明显降低( P<0.01),肝脏脂肪变明显加重,肝脏LXRα mRNA、SREBP-1c mRNA和LXRα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多(均P<0.01).与模型组相比,贞清方治疗组大鼠FBG水平、血清TG水平、肝脏指数及肝脏TG含量明显降低(10.94±3.33 mmol/L vs 16.67±4.33 mmol/L; 0.79±0.27 mmol/L vs 1.33±0.33 mmol/L; 5.72±0.81vs 7.61±1.24; 0.041±0.0110 mmol/g vs 0.059±0.0160 mmol/g,均P<0.01),肝脏脂肪变明显改善,肝脏LXRα mRNA、SREBP-1c mRNA和LXRα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0.75±0.11 vs1.23±0.17,0.68±0.16 vs 1.07±0.14,0.220±0.071 vs 0.334±0.037,均P<0.01).结论:贞清方对2型糖尿病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且其治疗作用可能与贞清方能下调非酒精性脂肪肝组织LXR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MEK/ERK通路在高脂饮食诱导NAFLD大鼠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表达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高脂饮食复制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32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组)、PD98059 +普通饲料组( P组)、高脂模型组(M组)和PD98059 +高脂组(PM组),每组8只.于分组喂养的第4、6、8周末分别给予P组和PM组大鼠鼠尾静脉注射MEK抑制剂PD98059干预.第10周末结束实验,检测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门冬氨酸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肝组织TG、TC;光镜观察大鼠肝脏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和SREBP-1表达. 结果与N 组比较, M组所有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范围均超过30%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和坏死,p-ERK1/2和SREBP-1表达增强,ALT、AST、TC、TG、肝组织TG、TC显著升高(P<0.01 或 0.05).与M组比较,PM组p-ERK1/2和SREBP-1表达减少(P<0.01), ALT、TC 、TG、肝组织TG、TC显著降低(P<0.01或0.05),同时大鼠的肝脏病理学得到了改善.结论 MEK/ERK通路在高脂饮食诱导NAFLD大鼠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表达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联系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用高脂喂养建立NAFL大鼠模型,对部分大鼠限食干预,RT-PCR检测肝脏细胞因子信号抑制物3(SOCS-3)及固醇调节成分结合蛋白1c(SREBP-1c)的表达,并观察肝脏病理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高脂组TC、TG、HOMA-IR水平升高(P〈0.01),肝脏SOCS-3、SREBP-1cmRNA表达增加(P〈0.05),高脂限食组相关指标下降。结论IR和NAFL可通过一系列因子相互联系。饮食对大鼠IR和NAFL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标准饲料喂养,模型组、三七总皂苷大剂量组、三七总皂苷小剂量组和双环醇组应用高脂饲料喂养,第11周改用标准饲料喂养.从第11周开始,大、小剂量组分别以160 mg/(kg·d)、80 mg/(kg·d)三七总皂苷混悬液灌胃,双环醇组以100mg/(kg·d)双环醇f预治疗,正常对照组、模型组0.9%氯化钠灌胃治疗,持续4周.4周后,测Lees指数、体重;处死动物,测肝湿重、计算肝-体重比值、分离副睾脂肪和肾周脂肪,计算内脏脂肪比;分离血清,检测各组大鼠肝功能及血脂.肝脏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肝湿重、内脏脂肪比、肝-体重比值、Lees指数均升高(P<0.05~<0.01),光镜下肝脏出现明显脂肪变性.与模型组比较,三七总皂苷及双环醇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肝湿重、内脏脂肪比、肝-体重比值、Lees指数(P<0.05~<0.01)及肝功能、血脂等指标(P<0.05~<0.01);减轻肝细胞脂肪沉积.[结论]三七总皂苷具有改善高脂饮食导致的NAFLD大鼠模型的肝功能及血脂异常,减少肝脏内脂质沉积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普罗布考类药物在治疗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为临床应用普罗布考类药物治疗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构建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Wister大鼠普通饲料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2只)、实验组(24只)。空白对照组喂养普通饲料,实验组喂养普通饲料的同时加入酒精,5周后将实验组再随机分为药物组(12只,普罗布考,剂量1 mg/kg),非药物组(12只),共治疗5周。实验结束后,比较各组大鼠肝肿大程度、血清ALT、肝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普罗布考明显减轻肝肿大(P<0.05),降低血清ALT(P<0.01),肝组织病理改善明显(减轻脂肪变性程度,P<0.01;减少小叶炎症数,P<0.001;减轻肝细胞气球样变性,P<0.05)。结论普罗布考在治疗大鼠酒精性脂肪肝中有效。  相似文献   

10.
枳黄方对急性酒精性肝病大鼠TNF-α和内毒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枳黄方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肝组织TNF—α的变化及其血浆内毒素水平的改变,验证此方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病的防治作用。方法:将7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枳黄方组、模型组及正常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测量肝组织内TNF—α值,用生化法检测血浆内毒素水平。结果:枳黄方组大鼠血浆内毒素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肝组织TNF-α和血清ALT水平高于正常组(P〈0.01),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并且血浆内毒素水平与肝组织TNF—α活性变化呈正相关(r=0.993,P〈0.01)。结论:枳黄方合剂可显著降低急性酒精性肝病大鼠血液中内毒素水平及肝脏中TNF-α水平,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病有较好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脏成脂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模型组SD大鼠给予高脂饮食饲养,分批于实验第4、8、12、16、24周处死,同期设普通饮食饲养大鼠作对照.RT-PCR分别检测肝脏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及其靶基因脂肪酸合成酶(FAS)、脂联素、抵抗素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4周肝脏可见散在性肝细胞脂肪变性,8周为单纯性脂肪性肝炎,12~24周从脂肪性肝炎进展为脂肪性肝炎伴肝纤维化.从实验第4周起,模型组大鼠肝脏SREBP-1c和FAS mRNA表达逐渐增强,至24周时分别较对照组升高5~6倍和2~2.5倍;模型组大鼠肝脏从第12周起出现脂联素和抵抗素mRNA表达,两者表达量均随造模时间延长而增强.相关分析显示,SREBP-1c、FAS、脂联素、抵抗素mRNA表达量均与肝脂肪变程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08、0.834、0.592、0.577,P值均<0.01).结论高脂饮食NAFLD大鼠肝脏SREBP-1c、FAS、脂联素、抵抗素等成脂基因表达增强,提示脂肪变性的肝细胞可能部分具有脂肪细胞的特征,即发生了成脂性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预防作用.方法选用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4只)、模型组(14只)、预防组(10只)和治疗组(10只).模型组大鼠在高脂饮食喂养12周成功诱导出NAFLD模型.预防组提前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干预4周,再加用高脂饮食处理12周;治疗组给予模型动物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12周.采用Western Bloting法检测肝组织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表达.结果在12周时,与模型组比较,预防组和治疗组大鼠肝脏脂肪变程度减轻,血清ALT、AST、TG、FFA水平显著下降(P〈0.01);正常组肝组织GRP78和SREBP-1c表达量分别为12.35±0.50和10.09±0.52,而模型组分别为40.67±1.72和34.67±1.54,预防组分别为17.97±0.89和15.73±0.58,治疗组分别为18.07±0.81和17.82±3.28(P〈0.01);预防组与治疗组间以上各个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对单纯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大鼠有治疗作用,但预防性用药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疏肝消脂方防治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探讨其治疗NASH的作用机理。方法:取Wistar雄性大鼠9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正常组、高脂模型组和非诺贝特组和疏肝消脂方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予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给予高脂饲料复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模型。12周后,HE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的病理变化,测定大鼠肝组织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含量变化,应用RT-PCR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脂质指标TG、TC含量明显增加,出现肝脏脂肪变性及炎症。与模型组相比,疏肝消脂方低、中、高剂量均能降低大鼠肝组织TG、TC的含量,提高PPARα表达,显著降低SREBP-1c表达。结论:疏肝消脂方能减轻肝脏脂肪沉积,上调PPARα、下调SREBP-1c的表达可能是其治疗NASH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银杏叶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疗效.[方法]8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治疗组采用银杏叶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人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肝功能、血脂及血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BMI、腰围、肝功能、血脂及血流变学指标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有重要治疗作用,可明显改善患者BMI、肝功能、血脂和血流变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高糖、高脂喂养Goto-Kakizaki(GK)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SMCs)的血管钙化指标,探讨糖尿病血管钙化的相关机制.方法 高糖、高脂喂养GK及Wistar大鼠2周,同时分离培养两组大鼠的主动脉SMCs,Wistar大鼠SMCs作为对照.通过细胞计数法观察细胞生长状况,以甲基百里香酚蓝比色法测定两组大鼠细胞层及培养上清中钙的含量,实时定量PCR检测两组细胞碱性磷酸酶(ALP)、骨桥蛋白(OPN)、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基因表达.结果 与Wistar大鼠SMCs相比,GK大鼠SMCs生长速度明显缓慢(F =363.392,P<0.05);细胞层钙含量[(0.56±0.22) vs.(0.39±0.09),t=2.47,P<0.05]明显增加,培养上清中钙含量[(0.82±0.22)vs.(1.20±0.17),t=-22.573,P<0.05]明显减少.GK大鼠SMCs中ALP (t=12.963,P<0.05)、OPN(t=8.305,P<0.05)及Cbfα-1(t=10.109,P<0.05)的基因表达增加,同时α-SMA(t=-8.219,P< 0.05)的基因表达减少.结论 高糖、高脂喂养的GK糖尿病大鼠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易发生钙化.  相似文献   

16.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酒精性肝病形成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洒精性肝病动物模型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酒精性肝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酒精灌胃法建立酒精性肝病动物模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鼠肝组织HIF1-α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 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HIF1-α mRNA表达阳性率为62.5%(5/8),对照组为16.7%(2/12),x~2=3.94,P<0.05。两组大鼠肝脏HIF1-α多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分分别为3.13±0.83和0.83±1.27,差异有非常显著必,t=4.88,P<0.01。结论 HIF1-α在酒精性肝病动物模型的表达明显增高,缺氧是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生活调理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情控制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调理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调理干预组进行生活护理指导、实施及随访,对照组仍以常规生活方式.3个月后比较2组病情的变化情况.[结果]调理干预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为60.0%,调理干预组病情改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通过生活调理干预能使疾病痊愈或病情减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清化肠饮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SPF级Wistar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对照组,清化肠饮高、中、低剂量组和美沙拉秦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免疫复合法造模.观察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TNF-α、IL-6、IL-8及IL-10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正常组DAI与各造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药2周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清化肠饮高剂量组、美沙拉秦组大鼠显著降低(P<0.01).从大鼠血清上看,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TNF-α、IL-6及IL-8显著增高(P<0.01),而IL-10则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清化肠饮高剂量组、美沙拉秦组大鼠TNF-α、IL-6及IL-8显著降低(P<0.01),IL-10则显著增高(P<0.01);与美沙拉秦组比较,清化肠饮中、低剂量组大鼠TNF-α、IL-6及IL-8显著增高(P<0.01),而IL-10则显著降低(P<0.01).[结论]高剂量清化肠饮是治疗UC的有效药物,通过调节炎性细胞因子的平衡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T辅助细胞亚群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中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T辅助细胞亚群Th1/Th2和Treg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SD大鼠正常喂养1 wk后,随机分为正常组(n=20)和高脂饮食组(n=20).正常组大鼠以普通饲料喂养,高脂饮食组以高脂饲料喂养.实验第8、16周分批处死大鼠.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肝脏TNF-α、IFN-γ、IL-4和Foxp3的基因表达.结果:高脂饮食8 wk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明显,无明显炎症改变,IFN-γ、IL-4在肝脏的基因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变化,TNF-α稍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Foxp3 mRNA的表达比正常组明显降低(ct值:26.12±0.69 VS 24.22±0.62,P<0.05).高脂饮食16 wk大鼠脂肪肝明显,炎症明显,IFN-γ和TNF-α基因表达均显著升高(ct值:24.52±0.87 vs 29.94±1.44,24.31±1.13vs28.88±1.95,均P<0.05),IL-4与正常组相比较无明显变化,Foxp3基因表达较正常组和高脂饮食8 wk时均显著降低(ct值:32.57±1.54 vs 24.29±1.08,26.12±0.69,P<0.05).结论:高脂饮食大鼠肝脏Foxp3和Treg表达减少可能是高脂饮食NAFL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IFN-γ和TNF-α的联合作用加重了肝脏的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及其介导的凋亡途径在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模型组(酒精混合液喂养);模型组又分为4、8、12、16周4个时相点(各8只);采集标本后检测血清生化指标,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对肝脏脂肪变程度和炎症活动度评分及肝组织中GRP78、SREBP1-c、Caspase-3蛋白表达及动态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第8周时肝组织中GRP78、SREBP1-c、Caspase-3蛋白表达开始升高,于16周时达最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由GRP78、SREBP1-c、Caspase-3等相关调控因子介导的肝细胞内质网应激和凋亡反应途径参与了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脏脂肪变性和炎症反应,并与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