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冲脉是奇经八脉之一,被称为"经络之海"、"十二经脉之海"和"五脏六腑之海",是从不同方面强调冲脉在全身中的重要地位,因其着重在通行血脉,故又简称"血海",是全身四海之一。内科的诸多病证与冲脉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孔凡涵 《光明中医》2012,27(1):22-24
"学者心学之也;悟者,心悟之也。心学之而必悟之"《医学心悟》。中医学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之一,人的生命现象是自然界现象的一部分。在中医学鼻祖《黄帝内经》中就认为"夫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  相似文献   

3.
孙欣  谷峰 《吉林中医药》2011,31(4):277-278
"水"是最常用的汉字之一,《内经》之"水"字含义众多,做为重要的医学术语,在中医学阴阳五行、藏象学说、津液理论等概念的建立、理论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对《内经》原文中所出现之"水"的整理与分析,将其内涵概括为自然之水、人体水液、哲学之水、疾病之水四类,并分别进行注解,以加深对《内经》中相关概念及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刘媛  魏军平 《北京中医药》2014,(10):750-751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中"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一句,通常被认为是论治痰饮病的大法,后世论治痰饮也多以此为宗。提出原文此句所指之痰饮并非广义痰饮,而是"夫饮有四"中"四饮"之一的狭义痰饮的观点,并结合原文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李忠 《光明中医》2011,26(8):1727-1729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属中医"腰腿痛"、"痹证"等范畴,《素问.刺腰痛篇》说:"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又说:"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其描写的症状与西医所说的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基本相似,同时也说明了本病多与扭挫伤有关。  相似文献   

6.
赵培源  刘喜红  闫清海 《光明中医》2014,29(11):2274-2275
《四圣心源》为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代表作之一,其内容较全面反映了黄氏"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的学术思想体系,书中十分重视中土在一气升降中的重要地位,诸病之由最终均可化于中土不作,后世称之为"诸书之会极"。黄元御论治杂病多首勘定其性、位、势而后条析缕陈,纲举目张,令人读而明此病之一气周流障碍所在,治则用药斯自现矣。便秘属内科常见病之一,并可兼见于其他疾病,如中风、噎膈等,现就其针对便秘的理论及治疗特点初探如下。  相似文献   

7.
《喉科集腋》指出:"梅核气乃痰气结于喉中,咽之不下,吐之不出,如茅草常刺作痒。"梅核气是耳鼻咽喉科门诊常见病之一,约占10%-20%。其病因复杂,症状顽固且反复发作[1]。  相似文献   

8.
消法是中医内治"八法"之一,是通过服用具有消食导滞、行气、化痰、利水等作用的方药,使积滞的实邪渐消缓散的一种治疗大法。《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谓"坚者削之"、"结者散之",清代医家程钟龄《医学心悟》曰:"消者,去其壅也。脏腑、筋络、肌肉之间,本无此物而忽有之,必为消散,乃得其平。"笔者临证采用消法治疗疑难杂症每能取效,现结合典型验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吴利群  张苏扬  朱雪红 《吉林中医药》2011,31(12):1217-1218
《景岳全书.阴阳篇》:"阴阳原同一气,火为水之主,水即火之源,水火原不相离矣。"又言:"阴根于阳,阳根于阴,凡病有不可正治者,当从阳以引阴,从阴以引阳,各求其属而衰之,……引火归源,纳气归肾。"引火归元法是祖国医学的传统治法之一,主要用于治疗肾阴阳虚损致虚阳浮越,虚火上炎之症,老年人多见。  相似文献   

10.
张晓晖  张宝利 《中医药研究》2012,(10):1202-1203
失眠,又称"不寐"、"目不瞑",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其表现有轻重之别,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或醒后难以复寐,重者彻夜不眠,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及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11.
王世民 《山西中医》2011,27(11):40-41
1上世纪80年代,河北省中医研究所王其飞教授,让我为他开发的新药做些药效、药理学的实验,并告之曰:方中有雄蚕娥,是补虚益肾、强精种子的良药云云。众所周知,蚕娥属于中药中的虫类药,虫类药的应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周礼》中即有"五药"之记载,"五药"者,汉代郑玄的注释为"草、木、虫、石、谷也"。一个小小的虫何以作为"五药"之一呢?乃因虫类在动物界占的比例最大,据称仅节肢动物即占到总数的70%左右,因之代表动物类似也言之成理。世界上三大虫类之一的蚕及其相关的桑、  相似文献   

12.
艾相乾  张仕玉 《光明中医》2011,26(2):356-357
附子汤见于《伤寒论》少阴篇中,原文:"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宜炙之,附子汤主之。"(宋本304条)。"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305条)。此二证是因少阴阳气素虚,或感受寒邪之后,伤害阳气,以致形成阳气虚衰,寒湿内盛之征象。  相似文献   

13.
董盛  吴喜利  杨成志 《光明中医》2014,(9):1822-1823
肾小球肾炎是临床最为常见的肾脏疾病之一,也是导致肾功能进展恶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乔成林教授结合多年临证经验,根据本病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测指标,突破中医常规"辨证施治"思路,提出将肾小球肾炎分为水肿、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及恢复期进行辨治,并开创将"五苓散"、"补中益气汤"等方药治疗肾炎古方今用之先河。笔者有幸侍诊左右,深得其临证精髓,将业师治疗肾小球肾炎经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弹石脉1例     
弹石脉1例湖南省安化县中医医院蒋晚清,刘爱兰(413500)弹石脉为"十怪脉"、"七绝脉"之一。多见疾病的后期,脏腑之气衰竭,胃气败绝的病证,因此又有"真脏脉、败脉"之称,预示疾病已发展到极严重的阶段。现将临床病例报道如下:某男,16岁,学生。住院号...  相似文献   

15.
温中之我见     
李大林 《光明中医》2011,26(12):2387-2391
"温中"属温法之一,"温"有温阳和散寒两种涵义,"中"指中焦脾胃,由此可知温中法主要用于脾胃虚寒之证。早在东汉时期,张仲景的理中、建中等方,就为温中法奠定了理论基础,经过后世医家反复实践,又有了很大发展。  相似文献   

16.
贵襄平 《光明中医》2012,27(1):11-12
西医检查诊断,中医辨证治疗,是目前临床上中西医结合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主要形式之一。由于"黄疸"大都出现在"病毒性肝炎"的身上,中医界对"黄疸"病位的认识,亦往往与肝胆相牵连。这种认识不尽符合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是欠妥当的。笔者认为,就一般情况而言,"黄疸"之病位系中焦脾胃,与肝胆无明显关联,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三焦之说,始于《内经》,列为脏腑之一。自《难经》倡三焦"有名而无形"之后,历代医家对其看法不一,争论至今,对其认识,尚未统一。通过专题学习,领会到:①三焦之论,有狭义广义之分;②三焦之辨,有上下浅深之别;③三焦为手少阳之经,胰为手少阳之腑;④三消之证,在于胰腺功能之失常。  相似文献   

18.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临床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表现以肾小球血管袢炎症改变为主,也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重要原发病。中医对本病早有认识,将之归属于"紫斑"、"尿血"等范畴。我科自2008年始,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发生的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19.
王峰 《中医药学报》2010,38(3):140-142
本文阐述三焦一词在《内经》中的论述是指:1六腑之一的实质性器官;2指脊椎骨的第三椎体骨,是取肺俞穴的标志依据。《灵枢.营卫生会》篇中的"三焦之所出"应为"上焦之所出"。《灵枢.营卫生会》篇中的"上焦、中焦、下焦"是水平断面解剖概念,其功能是断面层的部分功能态。在《内经》中没有将上焦、中焦、下焦合称为三焦的原文记载。  相似文献   

20.
"治未病"是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内容之一.〈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首先提出"治未病",反映了〈内经〉的预防保健思想,是中医药学奉献给人类的先进思维.后世所说的"治未病"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以积极的措施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