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笔者于2002年5月至2005年5月,对14例符合脑死亡临床标准的病人在进行24 h脑电图 (AEEG)监测的同时,加疼痛刺激,以观察其反应。结果表明EEG监测加疼痛刺激,对脑死亡的诊断更加准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动态脑电图对癫痫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临床诊断癫痫的53例和可疑癫痫的117例行24h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结果AEEG阳性率(32.9%)明显高于常规EEG(20%),AEEG痫样放电率在癫痫组为54.7%(29/53),可疑癫痫组为15.4%(18/117)。后者中有临床发作者63例,检出痫样放电10例,睡眠期出现痫样放电占89.4%(42/47)。本文对痫样放电出现与临床发作间的关系以及癫痫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动态脑电图对癫癎诊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癫癎患者自然睡眠时相与癎样放电的关系,探讨脑电Holter 24 h监测即俗 称的动态脑电图(AEEG)在癫癎的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61例癫癎患者24 h AEEG监测资料,对发作间期清醒与睡眠期脑电图癎样放电的发作频率进行比较。结果:761例患者中 检出癎样放电553例,睡眠期检出495例(检出率89.5%),觉醒期检出309例(55.9%),癎样放电主要 出现于NREM睡眠Ⅰ-Ⅱ期;93例患者AEEG监测后发作类型得到了修正。结论:睡眠期癎样放电检 出率明显高于觉醒期,癫癎患者睡眠期癎样放电主要出现于NREMⅠ-Ⅱ期,AEEG有助于癫癎的诊 断及分型。 相似文献
5.
意识障碍和脑死亡脑电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陈芷若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04,11(2):122-124
人清醒时的意识清晰水平是由正常的大脑皮质、脑干和丘脑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来维持。意识障碍包括嗜睡、朦胧、混浊及昏迷,是脑功能降低的表现,昏迷的命名甚多且乱,1993年美国神经病学会伦理问题委员会建议昏迷只用三个名称:昏迷、植物状态和闭锁综合症。昏迷是指急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24小时动态脑电图与视频脑电图对癫发作类型鉴别的价值。方法:242例患者进行24小时视频脑电监测,陪同家属做记录。结果由两名医师判定,一人关闭视频进行分析作为动态脑电组。一人打开视频分析作为视频脑电组。结果:242例患者中63例临床发作伴癫样放电,视频脑电监测后符合例数53例(84%),动态脑电监测后符合例数39例(61·9%),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视频脑电监测与动态脑电图对癫发作类型的鉴别有显著的差异,视频脑电图更准确。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动态脑电图对癫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2名诊断癫痫,可疑癫痫及发作性晕厥病人行24h动态脑电图检查,并在一周内做脑电图或脑电地形图检查作为自身对照。结果:发现全部病人组AEEG痫样放电检出率明显高于EEG/BEAM组;在癫痫发作类型中,以复杂部分性发作AEEG痫样放电阳性率明显高于EEG/BEAM组;睡眠期痫样放电检出占有痫样放电患者56/67(84%),主要出现在NREMⅠ-Ⅱ期(75%)。结论:动态脑电图对癫痫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和脑地形图(BEAM)对脑死亡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符合脑死亡临床标准的患进行AEEG监测和BEAM分析。结果:Ⅰ级1例,Ⅱ级1例,Ⅲ级1例,Ⅳ级3例,Ⅴ级6例;AEEG脑电图由Ⅰ级向Ⅴ级演变;BEAM各脑波功率值与时降低。结论:临床脑死亡与AEEG表现趋同步,AEEG和BEAM对脑死亡诊断及预后评估有价值。 相似文献
9.
大脑性瘫痪(脑瘫)是小儿出生前后发生的脑功能障碍综合征,表现为多种症状与多种综合征。脑电图(EEG)对于了解脑瘫患儿的脑功能状况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报道较少。我院2003年2月至2005年3月神经科诊治的90例脑瘫患儿,进行了EEG与AEEG的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对夜间发作的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8例临床拟诊为癫痫及可疑癫痫患者的AEEG资料与常规脑电图(REEG)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8例患者中AEEG检出样放电64例(65%),显著高于REEG放电检出率(10%)(P〈0.005),AEEG组98例患者中有临床发作者63例(64%),其中有57例伴有同步的样放电,诊断为癫痫,癫痫检出率为58%.结论:AEEG监测对夜间发作的癫痫的诊断及与非痫性发作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脑死亡和植物状态的临床与脑电图各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死亡和植物状态是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因其为不可逆转的意识障碍,故常需与其他的意识状态相鉴别,本文报告2例病例,并结合文献对其发生机理,以及脑死亡与植物状态的关系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2.
动态脑电图(AEEG)的诊断技术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冲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02,9(1):20-22
一、动态脑电图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脑电“Holter”是英国Oxford在1978年首家推出的四导24小时动态脑电分析仪产品;1983年推出8导Medilon 9000型产品;1989年又率先推出全电脑化8/16导24小时动态脑电记录分析仪Medilog 9200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电图检查在脑死亡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7例符合脑死亡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查。结果:本组17例患者中15例在首次脑电图检查时则表现为脑电静息;2例分别在12h、48h后也呈脑电静息状态。结论:脑电图检查不但为临床抢救复苏提供理论根据,也为临床脑死亡的判定提供了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4.
癫是一种反复性、短暂性、发作性疾病 ,常规脑电图检查样放电检出率较低。 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2年 6月 ,我们对 12 0例癫患者和 6 5例非癫发作性疾病患者作了常规脑电图 (REEG)和动态脑电图 (AEEG)的对比研究 ,以探讨AEEG在癫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癫组 :12 0例 ,其中男 80例 ,女 4 0例 ,年龄 2~ 5 0岁。根据我国 1985年制定的癫分类 ,其中强直阵挛性发作 70例 ,复杂部分性发作 2 0例 ,单纯部分性发作 12例 ,失神发作8例 ,未能分型者 10例。非癫组 :6 5例中男 30例 ,女 35例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和CT、MRI对颞叶癫痫的诊断作用。方法:分析用MB8000型AEEG仪监测到的颞叶痫样发放35例的异常脑电图。结果:AEEG常规描记痫样发放3例,AEEG间歇期13例,临床发作期19例。结论:AEEG结合CT、MRI检查对颞叶癫痫的诊断,定位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癫痫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部病变,以脑部神经元异常过度放电而出现的一过性体征和(或)症状。晕厥是一种起病突然、意识短暂丧失的临床现象,伴有晕倒,能自行恢复。二者在临床都极为常见。但是,对于意识短暂丧失伴有可疑或轻微肢体抽搐的患者,经过常规脑电图EEG检查仍然不能明确诊断为癫痫的一类患者,24h动态EEG检查可以提供重要依据,对癫痫与晕厥的鉴别诊断有较大价值。现将60例意识短暂丧失伴有可疑或轻微肢体抽搐的患者的动态EEG结果报告如下,以探讨其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4h动态脑电图(AEEG)对晕厥与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8月,在河北联合大学开滦总医院神经外科及神经内科住院的发作性意识丧失患者52例。结合病史、临床表现、查体、血尿生化检查、直立倾斜试验、头颅影像学等,分析常规脑电图(REEG)、AEEG监测结果,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52例患者27例(27/52,51.9%)诊断为癫痫,19例(19/52,36.5%)诊断为晕厥,6例(6/52,11.5%)无法明确诊断。27例癫痫患者中AEEG监测发现特异性癫痫样放电。19例晕厥患者中5例(5/19,26.3%)诊断为心源性晕厥,12例(12/19,63.2%)诊断为血管迷走性晕厥。2例(2/19,10.5%)为体位性低血压性晕厥。结论AEEG对于晕厥与癫痫有较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晕厥发作期脑电图显示弥漫性低波幅慢波的患者应警惕心源性晕厥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癫痫的睡眠动态脑电图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峰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04,11(4):206-207,214
目的:探讨睡眠期动态脑电图(AEEG)在癫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利用 AEEG对836例癫痫患者自然睡眠期脑电波变化进行监测、分析。结果:正常106例 (12.7%),非特异性异常61例(7.3%),痫样波发放669例(80.0%),总异常730例 (87.3%)。痫样波出现于清醒期84例(12.5%),睡眠期408例(61.0%)。睡眠期明显高 于清醒期P<0.01。而睡眠期(NREM Ⅰ-Ⅱ期)占多数473/585例(80.7%)。结论:癫 痫和睡眠密切相关,通过自然和药物诱发睡眠,有助于提高癫痫脑电图阳性率,尤其是自然 睡眠AEEG对癫痫的定位诊断和分类更具有重要意义。对临床诊断困难的非典型发作及各种 不常见类型癫痫的作用更加突出,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在神经科中的一些发作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英国牛津OXFORD16导联动态脑电图仪连续记录24小时的脑电波活动。结果:480例发作性疾病患者中,REEG描记结果:正常脑电图309例(占64.4%);轻度异常脑电图171例(占35.6%);无1例出现痫样放电。AEEG描记结果:正常脑电图136例(占28.3%);轻度异常脑电图217例(占45.2%);中度及重度异常脑电图387例(占80.6%),均可以见到痫样放电。其中在睡眠检测中见到痫样放电的占231例(占59.7%)。结论:AEEG在监测发作性疾病的脑电异常活动方面明显优于REEG,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我们应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在晕厥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十六导联动态脑电图分析仪连续监测24小时的脑电活动。结果:242例晕厥发作患者中AEEG结果示:28例为正常脑电图,95例为轻度异常脑电图,97例为中度异常脑电图,22例为重度异常脑电图,中、重度异常脑电图的异常率为49.2%。而REEG结果示:191例为正常脑电图,38例为轻度异常脑电图,13例为轻-中度异常脑电图,有异常表现者51例,异常率为21.1%。结论:AEEG较REEG在对脑源性晕厥患者的中有明显的优势,对临床诊疗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