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推拿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54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毛忠清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1997,7(1):24-24
推拿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54例福建中医学院针推系(福州350003)毛忠清胸椎小关节紊乱,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之一,是引起背部疼痛的常见原因。笔者几年来运用推拿治疗此症54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54例中,男26例,女28例;年龄最小19岁,最... 相似文献
2.
胸椎小关节功能紊乱多被诊为胸背扭伤,属中医伤筋范畴。我们采用整复手法治疗100例,疗效显,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100例均系门诊患。男21例,女79例,年龄19~55岁,病程10min-10年;其中1处扭伤22例,2处以上78例;最多7处,其中单侧扭伤67例,双侧扭伤33倒;有明显扭伤史75例,无原因25例。 相似文献
3.
小针刀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158例德保县中医院梁文盛笔者自1989年元月至1993年10月应用小针刀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158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58例,男96例,女62例,年龄20~60岁,平均35.2岁,病程最... 相似文献
4.
陈伟仁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1(4):37-38
以脊柱内外平衡学说的观点,诊治胸椎小关节紊乱症。首先用一般的和法放权脊柱周围紧张痉挛的软组织,然后再根据胸椎棘突变异情况施用整骨手法。100例患者经本法3-5次治疗及3个月后扔随结果,痊愈72例,好转19例,总有效率为91%。 相似文献
5.
按压整复胸椎小关节紊乱症42例孔令胜,余润明(安徽中医学院合肥230038)关键词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推拿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是指上一胸椎的下关节突与下一胸椎的上关节突所构成的椎间关节,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侧向位移,导致以背部疼痛为主的一系列症状综合群。笔者... 相似文献
6.
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3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2年6月~2 0 0 3年4月,我们采用松解、卧位定点斜扳、双掌压棘、压肋及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39例,疗效满意。1 对象与方法:患者男4 2例,女36例;18~5 8岁,平均( 33±11)岁;病程最短1h ,最长6年。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差异无显著性。患者有颈肩背痛2 5例,腰背痛15例,背痛14例,胸痛6例,颈背痛3例,肩背痛3例。胸椎X线片示多椎体骨质增生32例,棘突偏歪2 1例,椎间隙变窄18例。两组均采用:①松解手法:用双或单手拇指在患处与肌纤维韧带呈垂直方向弹拨3~5min ,再用掌根或拇指在棘上、棘… 相似文献
7.
杨国谋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1(7):457-458
自 1992年以来应用扩胸牵引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9例 ,男 4 7例 ,女 4 2例 ,年龄 18~ 6 2岁。病程 1小时~ 3个月。有明显外伤史 2 5例 ,晨起自觉不适4 1例 ,原因不明 2 3例。临床表现以胸背部酸痛或有“磨盘”样沉重感为主 ,痛无定处 ,病人不能固定于某种姿势持续工作或休息 ,需反复改变体位方可暂时缓解。常可出现胸部板紧掣痛 ,胸闷不舒的症状。X线片无明显骨折、脱位征象 ,并排除其他内科疾患。2 治疗手法2 .1 准备手法 先用拇指揉按督脉的身柱、至阳、中枢 ,膀胱经的肝俞、脾… 相似文献
8.
刘新友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24(5)
目的:观察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按胸椎分为中上段和中下段分别施以俯卧叠掌推按法、端坐改良膝顶法、仰卧对冲法等。结果:治愈256例,有效118例,无效4例,有效率98.9%。结论: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具有准确性、安全性和灵活性,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胸椎三维定点整复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常规推拿结合胸椎三维定点整复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结合胸椎俯卧按压整复法治疗,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治疗3次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2组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效有效率为91.0%;对照组仅为78.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椎三维定点整复法能有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胸椎小关节紊乱推拿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椎小关节紊乱是临床常见的损伤性疾病,是指胸椎小关节受到外力作用,致使微细解剖位置发生轻微改变,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如胸背痛、肋间神经痛、胸腹腔脏器功能紊乱等,多见于体力劳动者.由于无明显的器质性改变,常给诊断造成一定的困难,临床以药物治疗效果欠佳,针灸疗法疗效显著但易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2.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属于“骨错缝”范畴,多由损伤及胸椎周围的肌肉不协调收缩引起。表现为胸背痛,活动受限。主要原因是由于胸椎小关节的结构发生改变,关节囊、韧带受到牵拉,神经受压或刺激,使相应的组织产生紧张或痉挛疼痛。我门诊部2006年1月-2009年1月通过理筋整复手法纠正胸椎小关节紊乱156例,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3.
端提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端提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疗效。方法:对48例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进行端提手法治疗。结果:疗效满意,2个疗程治愈率100%。结论:端提手法为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胸椎小关节包括肋小头关节、肋横突关节、关节突间关节.在正常情况下,椎骨之间借椎间盘、韧带和关节相连,各关节运动功能和韧带息息相关.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是胸椎关节受到外力作用,使小关节位置发生异常改变而产生的疾病.胸椎小关节紊乱.在祖国医学中又称"骨错缝",是临床常见的胸背部急慢性损伤性疾病.由于损伤的部位和所牵连的组织不同,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急慢性头颈部疼痛、肋间神经痛、胸腹腔脏器功能紊乱等症状,常被误诊为循环、呼吸和消化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10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竞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1):83-84
[目的]探索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传统整复手法治疗。[结果]治疗106例,痊愈72例(67·92%),好转27例(25·47%),无效7例(6·61%)。[结论]手法是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一般资料:本组68例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16~72岁。病程1小时~3个月,平均8天。有外伤史者58例,其他原因者10例,如突然弯腰、转身、剧烈的咳嗽、打喷嚏等原因突然发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伴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择伴有心律失常的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52例,给予手法治疗,并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测,观察其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手法治疗总有效率96.2%,交感神经活性增高型中治疗后心电图有明显改善的有:MHR,RR(A,B),SDNN(A),RMSSD(B),LF/HF(A)时段;交感神经活性下降型中治疗后心电图有明显改善的有:MHR,RR(B)。[结论]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伴心律失常疗效良好,是较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