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型糖尿病患者晨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可靠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2种不同尿液收集方法对尿微量白蛋白(Alb)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连续3d收集70例2型糖尿病(DM)患者的晨尿及24h混合尿,并根据尿白蛋白(Alb)排泄率(UAE)不同分为3组,分别测定尿Alb、尿肌酐(Cr)及尿量。结果 在3组DM患者中,晨尿Alb测定结果与24h尿差异无显著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884,0.990,0.970。晨尿Alb/尿Cr的比值与24h尿Alb/Cr的比值无显著差异。r分别为0.891,0.993,0.987。结论 收集晨尿测定尿微量Alb简便,迅速,受运动,体位等因素的影响小,对DM的早期诊断特异性高,适用于临床对DM的早期诊断及随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293例和体检健康体检者70例,对其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晨起空腹及随机)、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尿素氮、血肌酐、尿常规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上述不同检测方法对糖尿病早期诊断灵敏度.结果 晨起、随机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值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e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成显著正相关,晨起空腹尿ACR与UAER、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定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936(P<0 01),r=0.906,(P<0.01);随机尿ACR与UAER和24h尿微量白蛋白相关系数分别为r=0.756(P<0.01),r=0.738,(P<0.01).2型糖尿病组尿ACR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比较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将血肌酐、尿素氮、尿ACR诊断糖尿病肾病敏感性比较,尿ACR阳性率显著高于前两者,P<0.01.结论 晨起空腹及随机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两者均可以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晨尿、随机尿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及尿白蛋白(U-Alb)浓度,判定微量白蛋白尿的临界值,以检测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方法收集169例T2DM患者及40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的24 h尿、晨尿、随机尿,以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为早期DKD的判定标准,分析目前临床应用的晨尿、随机尿的ACR及U-Alb浓度判定微量白蛋白尿的临界值对早期DKD的筛查效能;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Youden指数最大时对应的晨尿、随机尿的ACR及U-Alb浓度为检测早期DKD微量白蛋白尿的临界值。结果在微量白蛋白尿判定结果中,晨尿ACR与24 h UAE的符合率为43%,UAlb为37%;随机尿ACR为48%,U-Alb为41%,以上4个指标与24 h UAE的判定结果有明显差异(P均0.001)。正常对照组晨尿、随机尿检测结果判定与24 h UAE一致,均为正常。ROC曲线分析显示ACR晨尿临界值为男16 mg/g、女23 mg/g(Youden指数分别为0.70、0.67,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10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2%、65%);ACR随机尿临界值为男17 mg/g、女28 mg/g(Youden指数分别为0.68、0.67,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9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1%、82%);U-Alb晨尿临界值为男16 mg/L、女15 mg/L(Youden指数分别为0.57、0.59,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87%,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0%、73%);U-Alb随机尿临界值为男17 mg/L、女14 mg/L(Youden指数分别为0.56、0.53,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8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71%)。ACR的最大Youden指数均0.6,且高于相应的U-Alb浓度的Youden指数。结论目前临床应用的晨尿、随机尿微量白蛋白尿的临界值判定T2DM患者早期肾病的漏诊率较高,应重新建立T2DM患者晨尿、随机尿ACR及U-Alb的临界值,以利于DKD的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肌肝比值(尿NAG/Cr)、尿微量白蛋白/肌肝比值(尿m Alb/Cr)在2型糖尿病(T2DM)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临床价值。方法对54例T2DM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A组)、46例T2DM无肾功能损害患者(B组)、100例健康体检者(C组)的血清Cys C、尿NAG/Cr、尿m Alb/Cr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组研究对象血清Cys C、尿NAG/Cr、尿m Alb/Cr不全相等(P<0.05),A组血清Cys C、尿NAG/Cr、尿m Alb/Cr显著高于B组与C组(P<0.05),B组与C组血清Cys C、尿NAG/Cr、尿m Alb/C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研究对象尿C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ys C、尿NAG/Cr、尿m Alb/Cr是T2DM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有利于早期发现肾脏损害,对糖尿病肾病(DN)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清蛋白(Alb)检测性能评价及尿清蛋白/肌酐比值(ACR)联合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对2型糖尿病患者肾损伤的检测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5年3月珠海市斗门区侨立中医院收治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根据其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Alb尿组(≤30 mg/24 h尿),微量Alb尿组(30~300 mg/24 h尿),大量Alb尿组(≥300 mg/24 h尿)。选取同时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7例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24 h全部尿液、空腹静脉血4 ml,分离血清。-20℃保存,7 d内完成检测。测定标本中尿Alb、尿Cr、血Cr。根据慢性肾脏流行病学协作组发布的Ccr计算公式,对Ccr进行计算。结果患者T2DM的ACR为10.97 mg/24 h尿,Ccr为(75.36±8.47)ml/(min·1.73 m2)。联合检测ACR与Ccr水平,随着ACR含量的增高,Ccr水平下降明显。结论尿清蛋白/肌酐比值联合内生肌酐清除率可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肾损伤的早期诊断,辅助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同时段尿微量清蛋白(u-MA)变化及其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糖尿病肾病患者组(n=27)和健康对照组(n=30)连续3 d的晨尿、餐后尿、随机尿和24 h尿,进行尿微量清蛋白测定。结果糖尿病患者尿微量清蛋白排泌高峰为餐后尿(61.7±26.5 mg/L),其次为晨尿(58.9±23.5 mg/L)和24 h尿(56.6±13.2 mg/L),3者显著高于随机尿(37.2±21.4 mg/L)(P<0.05),且各时段尿微量清蛋白都有较大的日间差异,以随机尿差异最大CV=57.5%,餐后尿、晨尿、和24 h尿分别为42.9%、39.9%和23.3%,糖尿病肾病患者各时段尿微量清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餐后尿和晨尿微量清蛋白含量的多次检测有利于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在孕妇子痫前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5月至2012年10月我科共收诊子痫前期患者62例,据尿蛋白水平将其分为重度子痫前期组(重度组)24例,轻度子痫前期组(轻度组)38例,另随机抽取同期无子痫前期孕妇50例列入对照组,取受试者中段尿液样本,并于此次排空膀胱后,留取24h尿液,检测24h尿蛋白定量和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结果 重度组、轻度组与对照组24h尿蛋白定量分别为(4762.59±2314.58)、(782.43±176.53)、(72.53±14.38) mg;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分别为(403.55±212.48)、(73.38±13.74)、(3.47±1.02)mg/mmol;3组间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512、5.238,P均<0.05),且重度组和轻度组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重度组均明显高于轻度组(P均<0.01).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与24h尿蛋白定量具有正相关性,直线回归方程Y=1.8943+0.0845X.结论 可将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检测作为孕妇子病前期的临床诊断指标,其对子痫前期的确诊及病情程度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下肢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β淀粉样肽40(Aβ40)的变化及与晨尿微量白蛋白(m Alb)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80例T2DM患者血清Aβ40,同时测定晨尿m Alb。将80例T2DM患者按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分为T2DM下肢大血管病变组和T2DM无下肢大血管病变组,以4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Aβ40和晨尿m Alb的水平。结果 T2DM下肢大血管病变组血清Aβ40及晨尿m Alb水平明显高于T2DM无下肢大血管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T2DM无下肢大血管病变组血清Aβ40及晨尿m Alb水平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晨尿m Alb阳性(m Alb20 mg/L)组血清Aβ40水平明显高于晨尿m Alb阴性组(P0.01)。结论血清Aβ40对T2DM患者合并下肢大血管病变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随机尿样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和24h尿白蛋白定量测定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免疫比浊法和酶法检测124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58例健康体检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24h尿白蛋白定量,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A1c的浓度,并对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对数值为1.46±0.83,明显高于对照组0.42±0.14(P<0.01),且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与24h尿白蛋白定量,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A1c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3,0.025,0.038。结论:随机尿样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与24h尿白蛋白定量结果呈高度等级相关,可以快速诊断微量白蛋白尿。  相似文献   

10.
测定尿微量蛋白时留取24h 尿十分不便.我们用尿蛋白/肌酐(Up/Ucr)比值法,以晨尿代替24h 尿作微量自蛋白,IgG 定量.取得较好效果.共检查正常人9例,肾脏病患者30例(包括尿毒症7例、肾病综合征10例、亚临床肾炎13例).尿总蛋白(TP)用双缩脲法,尿白蛋白(Alb)、IgG 测定均用  相似文献   

11.
不同时段尿白蛋白在诊断早期糖尿病肾脏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者不同时段尿白蛋白(urinary albumin)的排泌情况及尿白蛋白在诊断早期糖尿病肾脏损伤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中山医院门诊及住院糖尿病患者及健康对照组3 d内不同时间段的尿液,分析尿白蛋白天内、天间的排泌变化情况;以24 h尿白蛋白为标准判断肾脏早期损伤情况,比较不同时段尿及时间点尿与24 h尿白蛋白的相关性、诊断特异度及敏感度;评估随机尿的诊断特异度及敏感度,推导随机尿最佳诊断水平.结果尿白蛋白天间变异较大,以尿Cr和尿量分别校正后可降低变异.糖尿病组中尿白蛋白使用尿Cr校正后变异系数(CV)小于尿量校正(CV分别为49%±23%vs 64%±30%).尿白蛋白天内排泌呈节律性变化.不同尿液留取方式中夜间尿尿白蛋白/尿Cr(ratio of urinary concentrations of albumin and creatinine,ACR)与24 h尿白蛋白定量相关性最好(R~2=0.976),优于晨尿ACR(R~2=0.900)、午间餐后尿ACR(R~2=0.584)和随机尿ACR(R2=0.791).以24 h尿白蛋白总量作为判断标准进行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曲线)分析显示,随机尿ACR的判断值为27.7 μg/mg尿Cr(存在男女性别差异:男性12.8μg/mg尿Cr vs性27.0μg/mg尿Cr).最小阴性似然比0.011时推导随机尿ACR的排除判断值为13.0 μg/mg尿Cr;最大阳性似然比481.000时推导随机尿ACR的确诊判断值为87.4 μg/mg尿Cr.结论 尿Cr较尿量能更好地降低尿白蛋白天内变异,但仍无法完全消除变异.夜尿ACR与24 h尿白蛋白定量相关性最好,可替代24 h尿白蛋白定量.随机尿ACR作为最方便留取的尿液标本亦可以较好地替代24 h尿白蛋白定量,但应考虑引入尿Cr后带来的性别间差异.以13.0 μg/mg及87.4 μg/mg作为随机尿ACR的排除判断值及确诊判断值可以便于临床医师基本排除或确定白蛋白尿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王蕾  罗坤年 《检验医学》2001,16(1):24-25
目的 进一步探讨尿微量白蛋白(Alb)及血脂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的意义,以及糖尿病(DM)患者尿Alb的排出与血脂的关系。 方法 检测32例正常人、26例DM无并发症患者和49例糖尿病并发DR患者的血脂、尿Alb。并将49例DR患者根据其尿Alb排泄量分成3组,比较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结果。 结果 DM患者组和DM伴DR组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Apo)A、ApoB、ApoA/ApoB和尿Alb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其中以ApoB及ApoA/ApoB比值变化最敏感。在DR患者三组中,微量尿Alb组和大量尿Alb组TC、TG、ApoA、ApoB、ApoA/ApoB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尿Alb正常组。尿Alb与血脂水平明显呈正相关。 结论 糖尿病高脂血症可增加尿蛋白的排出,尿Alb不仅可以反映糖尿病肾病(DN)的早期指标,而且可作为DM患者是否并发DR或其他微血管病变的指标。ApoA1/ApoB比值亦可作为DM患者脂代谢异常及其并发DR及其他微血管病变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U-mAlb)及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ACR)测定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50例肾功能正常(NRF)的2型糖尿病患者及41例正常对照人群的U-mAlb、UACR、血BUN、血Cr和血UA.结果 NRF糖尿病组U-mAlb、UACR、U-mAlb阳性率、UACR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U-mAlb、UACR与血BUN、Cr、UA的相关性均不高(P均>0.05).结论 U-mAlb、UACR可作为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 Afinion ACR 检测试剂盒在早期肾损害时测定随机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比值(UmAlb/Cr)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门诊和病房患者的随机尿及24 h 尿液标本87例,随机尿检测使用 Afinion AS100分析仪及 Afinion ACR 检测试剂盒进行随机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比值测定,24 h 尿蛋白(24 h UmAlb)使用 HI-TACH17600-020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北京利德曼生化技术有限公司尿微量清蛋白试剂盒进行测定。结果Afinion AS100分析仪随机检测尿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比值与 HITACH17600-020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4 h 尿蛋白定量结果相关性良好。结论早期肾损害时用 Afinion AS100分析仪及 Afinion ACR 检测试剂盒是测定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比值快速可靠的初筛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尿钠/钾排泄比率的差异性。方法入选2010年3月至2015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血压科就诊,明确诊断、未服药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878例,其中汉族362例,维吾尔族330例,哈萨克族186例。测定24 h尿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钠、钾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比较三个民族间差异性,并分析尿微量白蛋白与尿钠、钾的相关性。结果三个民族间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比较,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403.2±109.7)mg/24 h vs.(163.5±54.9)mg/24 h vs.(113.1±59.1)mg/24 h,均P<0.05];24 h尿钠水平,维吾尔族低于哈萨克族[(158.1±28.5)mmol/24 h vs.(173.9±70.5)mmol/24 h,P<0.05]。24 h尿钾水平,维吾尔族高于哈萨克族[(42.0±7.4)mmol/24 h vs.(36.7±8.9)mmol/24 h,P<0.05]。24 h尿钠/钾比值,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3.36±0.23 vs.4.39±1.16 vs.5.36±1.64,均P<0.05)。哈萨克族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与24 h尿钠/钾呈负相关(r=-0.204,P<0.05),与24 h尿钾呈正相关(r=0.381,P<0.05)。结论新疆维吾尔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钾及尿钠/钾水平低于哈萨克族及汉族,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及阳性率高于哈萨克族及汉族,存在民族差异。  相似文献   

16.
何秋蓉  李萍  王嘉南  余霆 《华西医学》2008,23(2):332-333
目的:研究分别用肌酐和渗透压校正随机尿、晨尿中的常规生化指标与24 h尿中对应指标含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患者同一天内的24 h尿、晨尿和随机尿,分别测定三种不同类型尿液中的蛋白、电解质(钾、钠、氯)、和尿酸UA的含量,其中晨尿和随机尿的结果分别以肌酐比值和渗透压比值表示,用SPSS11.5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秩相关分析。结果:随机尿、晨尿尿蛋白/尿肌酐比值和尿蛋白/尿渗透压比值与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相关性良好(P<0.05),相关系数约为0.8;随机尿、晨尿尿电解质/尿肌酐比值和尿电解质/尿渗透压比值与24 h尿电解质的相关性较差;随机尿、晨尿尿酸校正后没有相关性。结论:晨尿和随机尿尿蛋白/尿肌酐比值代替24 h尿蛋白的测定有标本收集方便易行的优势;用肌酐校正随机尿、晨尿尿电解质的临床评价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尿酸的测定仍须采用24 h尿标本。而晨尿、随机尿用渗透压做校正效果与肌酐校正一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β_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检测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酶法检测尿肌酐,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分别对2型糖尿病患者209例,健康体检人群68例为对照进行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β_2微球蛋白和尿肌酐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2DM组各组(正常蛋白尿组、早期DN组与蛋白尿组)的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早期DN组与蛋白尿组的β_2微球蛋白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正常蛋白尿组和正常对照组的β_2微球蛋白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m ALB、β_2-MG、Cys-C、m ALB/Cr、m ALB+β_2-MG、m ALB+β_2-MG+Cys-C和m ALB+β_2-MG+Cys-C+m ALB/Cr的敏感度依次增高,以m ALB+β_2-MG+Cys-C+m ALB/Cr敏感度最高(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β_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检测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 Alb)/肌酐(Cr)比值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173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76例、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58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39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餐后2 h血糖(2 h P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及尿m Alb、Cr,计算尿m Alb/Cr比值,同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及糖尿病病程等)。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尿m Alb/Cr比值与其他临床参数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DR的风险因素。结果 NDR组、NPDR组及PDR组尿m Alb/Cr比值依次增高,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尿m Alb/Cr比值与糖尿病病程、FPG、2 h PG、LDL-C、Hb A1c及CRP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72、0.227、0.276、0.231、0.294及0.308,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CRP及Hb A1c与尿m Alb/Cr比值呈独立正相关(β值分别为0.194、0.169、0.183,P值分别为0.007、0.018、0.01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m Alb/Cr比值、糖尿病病程、Hb A1c及CRP是DR的独立风险因素{比值比(OR)[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1.212(1.083~1.417)、1.036(1.012~1.063)、1.469(1.140~1.892)、1.330(1.011~1.273)}。结论尿m Alb/Cr比值与DR的发展密切相关,是DR的风险因素。CRP及Hb A1c可能通过损伤肾脏功能参与DR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尿Ⅳ型胶原(IVC)、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mAlb/UCr)两种指标用于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糖尿病(DM)无DN期[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30 mg/24 h]病例52例(A组),DM合并DN早期(UAE为30~300 mg/24 h)病例35例(B组),健康对照组50例,比较A、B 2组尿IVC、UmAlb/UCr检测结果及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并利用ROC曲线评价尿IVC、UmAlb/UCr 2种指标在DN早期中的诊断效能,以及对尿IVC、UmAlb/UCr与UAE作相关性分析和显著性检验.检测方法:尿IVC采用化学发光法,尿UmAlb采用免疫比浊法,UCr检测采用酶法,统计工具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结果 A组、B组和健康对照组的尿IVC检测结果分别为(2.64±0.91)、(3.91±1.93)、(10.08±6.50)μg/L,UmAlb/UCr检测结果分别为(1.50±0.40)、(2.58±2.10)、(17.95±13.38)mg/mmol,A组与B组的尿IVC、UmAlb/UCr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尿IVC、UmAlb/UC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BOC)分别为0.724、0.945,2种指标用于DN早期诊断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尿IVC、UmAlb/UCr与UAE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529、0.919(P均<0.01),根据相关系数,UmAlb/UCr与UAE的相关性好于尿IVC.结论 尿IVC、UmAlb/UCr用于DN早期诊断均有统计学意义,可作为DN早期的敏感诊断指标,UmAlb/UCr与UAE的相关性好于尿IVC.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随机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在糖尿病及高血压肾损伤患者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糖尿病或高血压患者共62例(糖尿病30例,高血压32例),并按1989年Mogensen标准,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三组:正常白蛋白尿组(UAER<30mg/24h)20例,微量白蛋白尿组(UAER30~300mg/24h)20例,大量白蛋白尿组 (UAER>300mg/24h)22例,均经内科正规治疗;留取24小时尿液计算UAER,治疗前后均留取随机尿测定尿微量白蛋白 (UmAlb)及尿肌酐进行比较.结果 随机尿ACR与UAER呈现明显的正相关(r=0.78,P<0.01),与UmAlb也呈明显正相关(r=0.77,P<0.01);肾损伤各组ACR及UmAlb检测结果比较中,UmAlb在对照组和正常白蛋白尿组比较无意义(P> 0.05),ACR则有显著差异(P<0.01);在评价肾损伤的敏感性比较中,ACR在正常白蛋白尿组阳性率达35.0%,UmAlb阳性率仅5.0%,两者阳性率比较有显著差异(χ2=3.91,P<0.05);治疗前后各组ACR及UmAlb检测结果比较中,正常白蛋白尿组的UmAlb治疗前后检测结果比较P<0.05,ACR治疗前后检测结果比较P<0.01.结论 随机尿ACR与UAER及UmAlb有着极好的相关性,在肾功能早期损伤的诊断及治疗后的疗效观察中均优于UmAlb,可以作为替代UAER及UmAlb作为肾病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