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monosialoganglioside,GM-1)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视网膜结构的保护作用及对核因子-кB(nuclear factor-kappaB,NF-кB)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75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5只、NS组35只、GM-1组35只.正常组不加任何处理因素,NS组和GM-1组通过升高眼压造成视网膜缺血60min,分别于缺血前12、1 h及缺血结束时3次腹腔注射NS3 ml·kg-1或GM-1 3 ml·kg-1,并于再灌注0(单纯缺血后)、1、6、12、72、72和168 h共7个时点取双眼眼球,每时间点5只.HE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结构并测量视网膜内层平均厚度(mean thickness of the inner retinal layers,MTIRL),免疫组化SP法检测NF-кB的表达并计算阳性细胞率.方差分析法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内层视网膜相继出现水肿和萎缩.再灌注后大鼠视网膜内层NF-кB迅速激活,随后其表达逐渐下降.GM-1可明显减轻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的组织损伤,并显著抑制NF-кB的活化.结论:NF-кB活化可能是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早期始动因素.GM-1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确的保护作用,对NF-кB的抑制可能是其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褪黑素对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肝脏NF-κB表达及iNOS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肝脏NF—κB表达及iNOS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健康雄性SD大鼠7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缺血再灌注组(I/R)、褪黑素处理组(Mel)3组.分别检测标本中NF—κB表达和iNOS含量。结果S组无NF-κB阳性表达;I/R组和Mel组经历单纯的肝脏缺血后,NF—κB的表达与S组无差异(P〉0.05),而再灌注后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NF—κB表达增加,并均于6h时点处达到各自峰值,Mel组于再灌注后各相应时点NF—κB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I/R组(P〈0.01)。再灌注后0~1h,3组iNOS活力无差异(P〉0.05),此后,I/R组iNOS活力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较S组显著上升(P〈0.01),其高峰亦在9h时点处出现,Mel组再灌注1h后各时点iNOS活力均较I/R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褪黑素可以有效下调肝脏I/R过程中NF—κB的表达,抑制iNOS的活力,发挥其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核转录因子-κB(neuclear factor-kappaB NF—κB)表达的抑制及对视网膜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分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葛根素组和对照组。每组按再灌注时间的不同分为缺血再灌注1、6、12、24、48及72h组。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期视网膜中NF—κB的表达,同时记录各期大鼠ERG a、b波波幅,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各期视网膜的超微结构。结果 在缺血再灌注组,NF—κB在再灌注6h后开始表达,24h表达最强,以后逐渐下降。在缺血再灌注+葛根素组,在再灌注6h未见NF—κB的表达,再灌注12h后开始有表达,24h表达最强,但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未处理组同期NF—κB的表达。对照组中未见明显的NF—κB的表达。同时,缺血再灌注+葛根素组各时期ERGanb波波幅高于缺血再灌注组而低于对照组。视网膜超微结构显示缺血再灌注+葛根素组细胞受损情况明显好于缺血再灌注组。结论 葛根素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NF-κB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从而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N-乙酰半胱氨酸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肝脏NF-κB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诱导的急性肝损伤(AHI)大的保护作用及对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大鼠随机均分成三组:a组假手术组(Sham):仅开腹,不阻断肝血流;b组I/R组;c组干预组(NAC)。b、c组均阻断肝大部血流后恢复灌注,其中c组于阻断血流前1 h,腹腔注射NAC(500 mg/kg)。各组大鼠于再灌注3 h后开腹,采血,切取肝左中叶常规病理检测:免疫组化染色(ABC法)检测NF-κB在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I/R组大鼠血清ALT与AST的活性、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PMN)计数及NF-κB表达比均明显高于S组(P〈0.01),肝脏在光镜与电镜下的显微与超微结构损伤明显;NAC组的各项指标均明显好于I/R组(P〈0.01),但差于S组(P〈0.01)。结论I/R大鼠肝脏组织内NF-κB的表达增加,NAC可通过抑制NF-κB的激活减轻急性肝损伤的炎症程度。  相似文献   

5.
豚鼠椎基底动脉缺血/再灌注耳蜗损伤NF-кBp65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斌  任基浩  葛益林   《中国医学工程》2008,16(2):110-112
目的探讨豚鼠椎基底动脉缺血/再灌注时是否存在NF-κBp65的激活。方法经颅底径路建立豚鼠椎基底动脉缺血/再灌注耳蜗损伤模型,采用石蜡包埋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各组动物近中轴位切片行NF-κBp6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在耳蜗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提取缺血再灌注侧耳蜗组织的细胞核和细胞浆蛋白,应用电泳迁移率滞后分析检测细胞核内NF-κBDNA结合活性。结果正常豚鼠耳蜗螺旋神经节、Cord’s器、血管纹、螺旋韧带的细胞浆和细胞核内NF-κBp65染色呈阴性,缺血再灌注12h可见明显表达,24h表达最强,48h表达逐渐减弱;正常耳蜗组织中可见少量的NF-κB活化,在缺血再灌注的耳蜗组织中NF-κBDNA的结合活性显著上调,再灌注24h的结合活性最高,再灌注48h后NF-κBDNA的结合活性下降。结论耳蜗缺血再灌注损伤时,NF-κBp65在耳蜗出现异常表达,NF-κBDNA结合活性增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NF-κB P65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Pringle’s法建立100只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组于建立模型前7 d每天给予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针剂皮下注射(0.2 IU/100 g体重),对照组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应用蛋白质印迹实验(Westernblotting)和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rhGH组肝细胞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及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hGH能下调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NF-κB P65蛋白的表达,从而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姜黄素组,每组8只,在肾组织缺血45 min后完全恢复组织灌流。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肌酐(Cr)、尿素氮(BUN),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的肾功能指标水平明显增高,光镜下可见肾小管损伤明显加重,Western blotting显示NF-κB表达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姜黄素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肾功能指标明显减轻,NF-κB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能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是抑制NF-κB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核因子-KB(NF-κB)在异丙酚保护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4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n=10):(1)假手术(N)组;(2)缺血/再灌注(IR)组予部分肝脏(左、中、右叶)缺血1 h.再灌注2 h;(3)异丙酚(P)对照组予手术后持续泵注异丙酚10 mg·kg-1·h-1;(4)异丙酚处理(PIR)组予肝脏缺血/再灌注同时泵注异丙酚.RT-PCR检测NF-κB P65亚基mRNA的变化;Westen-Blot检测肝组织总NF-KB蛋白量的变化.结果 肝缺血/再灌注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显著升高(P<0.05),光镜下见肝细胞水肿、脂肪变性,并有点灶性坏死,肝血窦轻微淤血,NF-κB转录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总NF-κB蛋白量显著升高(P<0.05).应用异丙酚后,肝ALT、AST酶升高受到显著抑制(P<0.05),肝细胞变性、坏死及肝血窦淤血减轻,肝组织总NF-κB蛋白表达量的升高程度却受到显著抑制(P<0.05),但NF-κB mRNA转录进一步显著升高(P<0.05).结论 异丙酚可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时损伤的程度,NF-κB蛋白表达抑制可能是这种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25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肠缺血/再灌注组(II/R),谷氨酰胺组(Gln),槲皮素组(Q),槲皮素+谷氨酰胺组(Q+G),每组5只。建立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谷氨酰胺预处理以及腹腔注射槲皮素对大鼠肺组织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70,HSP-70)表达、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以及肺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 谷氨酰胺组大鼠肺组织HSP-70的表达较其余各组明显增加(P<0.05);而NF-κB的表达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均较谷氨酰胺组显著增加(P<0.05);谷氨酰胺组大鼠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以及丙二醛(Malondiadehyde,MDA)含量较其余各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谷氨酰胺预处理可抑制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NF-κB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诱导HSP-70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核因子-κB(unclear factor-kappa B,NF-κB)在SD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法定量检测缺血肝叶中IL-4、NF-κB的mRNA表达变化。健康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同样行开腹手术但不夹闭血管)、缺血再灌注组(60只,建立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模型,进行45min的部分肝门阻断然后再灌注),缺血再灌注组又分为夹闭肝门45 min组,再灌注30、60、120、240、360 min组。结果在假手术组、夹闭肝门缺血45 min组及再灌注30、60、120、240、360 min组中,IL-4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0.156±0.057、0.303±0.065、0.431±0.061、0.460±0.070、0.567±0.102、0.686±0.070、0.662±0.140,NF-κB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0.266±0.071、0.384±0.063、0.446±0.067、0.473±0.062、0.636±0.071、0.735±0.068、0.561±0.111,上述表达量随着缺血及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其中IL-4的表达在再灌注240 min后趋于平稳,NF-κB的表达在再灌注240 min时达高峰,然后开始下降。结论 IL-4和NF-κB表达量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升高,可能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1.
白藜芦醇苷对体外缺血再灌注脑损伤中NF-κB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体外缺血再灌注(isehemia-reperfusion,I-R)脑损伤中NF-KB的表达及白藜芦醇苷(polydatin,PD)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体外培养7 d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PD组.AO/EB及DAPI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同时测定再灌注0、6、12、24、48 h细胞调亡率、Bcl-2/Bax、NF.KB p65的动态变化.结果 模型组可见凋亡细胞的特征性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凋亡率、NF-KB p65的表达量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加(P<0.05),24 h达高峰,随后渐降低,Bel-2/Bax的高峰点位于6 h,之后降低(P<0.05);PD组细胞凋亡率及NF-KBp65的表达量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5),Bcl-2/Bax值则明显升高(P<0.05).结论 NF-KB p65的活化参与了体外I-R脑损伤的病理过程,PD可能通过抑制NF-kB p65的表达,上调Bcl-2/Bax值,阻止神经元凋亡,从而减轻I-R脑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NTG)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期补充一氧化氮(NO)供体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取36只大鼠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模型,离体大鼠心脏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分为用药组(18只)及对照组(18只)。用药组于缺血期给予4.4×10-3mmol/L硝酸甘油,碳酸氢盐缓冲液灌注。对照组仅给予碳酸氢盐缓冲液灌注。全部心脏均测定NO释放量、肌酸激酶漏出量及(或)心脏功能。结果:用药组大鼠心脏使用NTG后表现为两种效应。其中,非心室颤动组10只,NTG增加肌酸激酶漏出量,减弱再灌注期心脏功能的恢复,伴随缺血期NO释放量的增加;心室颤动组8只,NTG减少肌酸激酶的释放,但心脏于再灌注期持续心室颤动,缺血期NO释放量无明显增加。结论:缺血期给予同一剂量NTG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双重效应,既可增加心肌损伤,又可减轻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3.
黄芪甲甙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远期防护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Yu QC  Zhu TY  Zhang YK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7):1412-1415
目的 观察黄芪甲甙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IRI)远期改变的作用。方法 采用Sprague Dawley大鼠右侧肾切除 ,左侧肾动脉夹闭 6 0min肾IRI模型。实验动物分为肾IRI组 ,实验组 (astragalosideIV ,Astr)和假手术组 (Sham) ,观察肾IRI大鼠术后 4、12和 2 4周血清肌酐、尿蛋白 ,肾组织的病理 ,胶原染色及转化生长因子 (TGF) β1的变化。 结果 IRI组尿总蛋白随时间延长进行性增加 ,皮髓质交界处胶原染色增强且在术后 2 4周肾间质中胶原增加 ,同时术后 12周和 2 4周TGF β1的蛋白质和mRNA表达明显增加。Astr组上述改变虽然多于Sham组 ,但在 2 4周时明显低于IRI组 (P <0 0 5 )。结论 大鼠肾IRI 2 4周肾纤维化趋势明显增加 ,黄芪甲甙通过下调TGF β1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DBcAMP对大鼠移植肝脏在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SD大鼠原位肝移植(OLT)动物模型,根据保存液的不同,80只大鼠随机分为3个组:HC-A液对照组(A组,n=30);DBcAMP+HC-A液实验组(B组,n=30);UW液对照组(C组,n=20)。所有组在单纯低温保存8h再行原位肝移植术,测定肝组织ATP含量和肝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变化情况、血清转氨酶,进行组化染色。结果:B组与A组相比,低温保存8h末ATP含量(μmol/g湿重)较高,分别为0.53±0.10,0.48±0.08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A组相比,门静脉开放6h后肝细胞内游离Ca2+浓度(nmol/L)低,分别为419.30±51.12,472.20±57.93,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ALT、AST(U/L)均较低,分别为3153±741.79,2208±450.34;3790±1029.82,2527±662.20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PAS染色示门静脉开放后,B组较A组肝组织糖原含量少。HE染色及电镜下观察B组较A损伤明显减轻,但是仍比C组重。结论:DBcAMP对大鼠肝脏冷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①目的 探讨内皮素-1(ET-1)对实验性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脑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②方法 实验用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即:对照组(Control),缺血组(I),缺血再灌组(IR):包括IR0.5、2、4、6、10小时5组。分别测定各组动物血浆ET-1、丙二醛(MDA)、黄嘌呤氧化酶(X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及脑组织ET-1、MDA、XOD、SOD、髓过氧化物酶(MPO)、湿干重比(W/D)的变化。③结果 LIR后血浆及脑组织ET-1含量增加,在IR4小时达到最高,以后稍有下降。血浆中MDA、LDH、CK和脑组织MDA、MPO、W/D增加,SOD活性降低。④结论 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脑损伤的发生与ET-1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6.
急性肺损伤小鼠核转录因子-kB表达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NF-kB在肺多糖诱发的急性肺损伤中的动态表达,证实NF-kB参予炎症反应中的信号转导过程,方法纯种雄性昆明小鼠36只随机分6组,正常对照及不才病组,致病组腹腔注射脂多糖形成急性肺损伤模,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正常鼠及致病发鼠肺组织中NF-kB的总蛋白含量,进行统计学处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24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O组)、肝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UTI组。UTI组在制模前30min,经尾静脉注射UTI 2万U/kg。再灌注1h后剖杀大鼠,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测定肝脏匀浆中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情况。结果:I/R组血清中ALT、AST和TNF-α的水平较SO组明显升高(P<0.01)。UTI预处理可以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中ALT、AST和TNF-α的水平(P<0.05)。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肝脏中NO和MDA的含量升高(P<0.01),UTI预处理可以降低肝脏组织中NO和MDA的含量(P<0.05)。同时,UTI组较I/R组肝脏病理学的损伤程度减轻。结论:UTI可通过降低TNF-α水平、改善微循环和减少氧自由基释放等方面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①目的 探讨内皮素-1(ET-1)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肝损伤中的变化及其意义.②方法 实验用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肢体缺血再灌组(LIR组)和BQ-123(内皮素受体特异性阻断荆)+LIR组,每组8只.分别测定各组动物血浆ET-1、透明质酸(HA)、丙二醛(MD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肝组织ET-1、MDA、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含量和DNA双链百分率的变化.③结果 LIR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ET-1、HA、MDA、ALT、AST和肝组织中ET-1、MDA、MPO含量升高,肝组织DNA双链百分率下降(P<0.05),组织损伤加重.BQ-123+LIR组与LIR组比较,血浆ET-1、HA、MDA、ALT、AST和肝组织中ET-1、MDA、MPO含量下降.肝组织DNA双链百分率升高(P<0.05),组织损伤减轻.④结论 大鼠LIR后继发性肝损伤可能与肝微循环障碍有关,ET-1可能参与了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9.
牛磺酸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目的 观察牛磺酸对肢体缺血再灌注(IR)后肺损伤的影响。(2)方法 实验采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3组,即:对照组(control,单纯缺血再灌组(IR),牛磺酸+缺血再灌组(Tau IR),分别测定血浆及肺组织中与自由基有关物质的含量。(3)结果 口服牛磺酸可有效地减少胞浆酶的漏出,增加自由基清除酶的活性,抑制组织脂质过氧化的发生,减轻组织水肿及中性粒细胞的聚集。(4)结论 牛磺酸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继发的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之一与其抗氧化自由基和细胞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