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疾病之一,是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潜在毒性.虽然大多数新生儿黄疸是自限性的,但是如果忽视或不予治疗严重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导致可怕的神经发育性后果[1].近年来,人们开始研究水疗联合抚触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可由多种不同病因引起.黄疸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亦称高胆红素血症(高胆),是血中胆红素浓度超过了正常值所致,当胆红素产量大于排泄量时即出现了新生儿黄疸.有报道大约2/3的新生儿在出生以后的早期会出现黄疸,而严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在足月儿约为10.5%,在早产儿则为25.3%[1].静脉血检测血中胆红素值超过一定的数值即称为高胆红素血症.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病状之一,早期新生儿黄疸常可生理性与病理性同时存在.病理性黄疸如观察治疗不及时,可并发胆红素脑病(核黄疸),核黄疸不仅危及生命,幸存者可因神经系统受损终生致残[1].因此,早期新生儿黄疸的观察、护理极为重要.我院对早期新生儿给予密切的预见性观察, 并及时给予相应的综合护理干预, 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由于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主要是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引起皮肤及巩膜的黄染.新生儿黄疸足新生儿期一种常见的症状,新生儿黄疽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凡出生24小时内出现黄疽、血清胆红素足月儿大于220.5umol/L、早产儿大于256.5umol/L或黄疽持续不退均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1].  相似文献   

5.
梁秀兰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8):2299-2300,2339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由于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主要是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引起皮肤及巩膜的黄染.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一种常见的症状,新生儿黄疸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凡出生24小时内出现黄疸、血清胆红素足月儿大于221μmo1/L、早产儿大于257μmo1/L均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1].新生儿黄疸特别是病理性黄疸,如果不积极处理,导致血中胆红素过高,易透过血脑屏障,引起核黄疸,导致严重后遗症或死亡.因此,对新生儿黄疸的防治及护理是产科和儿科医护人员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就新生儿黄疸的护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陈湛平 《医学文选》2001,20(1):99-101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之一。早期新生儿由于胆红素代谢特点所致 ,在正常的发育过程中出现黄疸 ,为生理性黄疸 ;而由于疾病及某些致病因素使黄疸加重 ,则为病理性黄疸 ,多为高胆红素血症 ,占住院新生儿的 2 0 %~40 % [1 ,2 ] 。高胆红素血症得不到及时诊断及治疗 ,可致胆红素脑病 ,发生率为 1%~ 5 % ,幸存者遗留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 [1~ 3] 。近年来 ,随着新生儿黄疸研究的深入开展 ,对传统的诊断及治疗标准提出了异议 ,现将有关内容综述如下。1 生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  传统的诊断标准是临床特点加上血清未结合胆红素(U CB)增…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颅内出血(ICH)是新生儿期主要死因之一[1].据报道,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中,颅内出血占12%~19%[2],存活者也往往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给患儿和家属造成极大的痛苦,可见预防和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临床的重要课题.我院自1997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新生儿颅内出血58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而引起的血中胆红素升高,出现皮肤、巩膜及粘膜黄染的临床现象.成熟儿60%左右,未成熟儿80%左右有此症状.新生儿黄疸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大类.1. 新生儿正常胆红素代谢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巩膜及黏膜黄染的临床现象[1],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尤其是出生后1周以内的新生儿,有50%~80%的新生儿都会出现黄疸,新生儿黄疸原因复杂,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严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预后很差,死亡率很高。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因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导致的肉眼可见的皮肤和巩膜黄染.新生儿黄疸发生率较高,且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尤其是未成熟儿可造成较大危害,因此,积极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重要临床意义[1].近年来,我们在采用苯巴比妥和妈咪爱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基础上,辅助应用茵栀黄口服液以促进新生儿胆红素的代谢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疾病之一,主要是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高所致.尽管新生儿黄疸经过及时治疗和合理的护理,大多数预后较好,但因未结合胆红素对中枢神经有潜在毒性[1],因此,如病情严重且治疗护理不当,可导致胆红素脑病,甚至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生理性黄疸不需要特殊治疗,早期开奶,供足奶量,刺激肠管蠕动,建立肠道正常菌群,减少肠肝循环,有助于减轻黄疸程度.但病理性黄疸(结合临床病理因素如溶血因素、感染因素、围产因素等),尤其是早产儿有病理因素存在时,可发生核黄疸.参考新生儿干预方案 [1],本文对我科120例黄疸患儿光疗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症状,可以是生理性黄疸,也可以是病理性黄疸.引起黄疽的原因复杂,临床表现各异,重症可致核黄疸,一旦发生核黄疸,病死率及致残率均高[1].因此及时寻找病因,积极预防,早期治疗尤为重要.为了解新生儿黄疽病因情况,现将我院近期收治的新生儿黄疸200例的临床情况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14.
杨育燕  陈自成 《河北医学》2008,14(4):491-492
新生儿期高胆红素血症较为常见.光照治疗是一种通过荧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疗法.主要作用是使未结合胆红素转变为水溶性异构体,易于从胆汁和尿液中排出体外[1].  相似文献   

15.
李福珍  周红亚  陈建玲 《吉林医学》2007,28(12):1361-1361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时期体内胆红素(大多数为未结合胆红素)的积累而引起皮肤、黏膜、巩膜黄染的现象[1].未结合胆红素具有亲脂性,易透过血脑屏障,引起核黄疸,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损害而引起死亡或严重后遗症,因此,降低胆红素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a-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由围生期缺血缺氧性疾病引起,最常见的因素为围生期窒息.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国内报道为2.1%~6.2%,国外为2.0%~4.0%,未成熟儿可高达60%.近年虽然围生医学快速发展,产科技术不断提高,但新生儿HIE仍为新生儿期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目前其病死率及后遗症发生率高至30%[1].韩玉昆认为[2],在临床上对HIE患儿若能及早给予合理、有效的治疗,可促进受损神经细胞的恢复,避免神经细胞死亡,从而避免新生儿期之后神经后遗症的发生.随着HIE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对其治疗亦提出了许多新疗法.笔者结合文献对其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期细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造成的全身性感染,发生率占活产儿的0.1%~1%[1].由于新生儿败血症感染早期临床表现极不典型,无明显阳性体征,但病情进展迅速,极易恶化,病死率可达10%~50%,即使存活者,也有相当一部分产生后遗症.所以,借助有效的实验室检查,早期做出正确诊断,早期予以有效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黄疸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多数新生儿黄疸是一种早期新生儿的暂时现象[1]。但由于围产、感染、溶血等因素所致的病理性黄疸也不少见。当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205~250μmol/L后称为高胆红素血症,  相似文献   

19.
陈杰 《中国医学创新》2008,5(8):102-102
新生儿黄疸包括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高胆),这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之一.我院在开展母乳喂养过程中,发现有20%~40%的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3~4d血清胆红素超出正常生理性黄疸范围.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症状,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是由于胆红素升高引起的皮肤、巩膜、黏膜黄染的现象,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1],大部分黄疸可以自然消退,但过高的未结合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可导致神经细胞中毒性病变,严重者可导致严重的后遗症,如智力低下、听力及运动障碍,甚至死亡,对社会和家庭造成极大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