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寿》1995,(8)
时临秋燥时节,人们往往感觉口舌干燥,身体发痒,甚至出现咳嗽、皮肤粗糙等。而秋天正是梨子上市的季节,多食梨对防治秋燥症大有好处。下面就是梨子治疗燥症的一些民间验方。 一、治慢性气管炎、干咳少痰、口干舌红、便秘:将生梨1个挖心,蜂蜜或冰糖放入梨内,蒸熟吃梨喝汤,每日1次,连吃5天为1个疗程,或将梨削皮挖心,  相似文献   

2.
营养     
正秋季给宝宝吃点儿梨我国医学认为,梨性微寒味甘,能生津止渴、润燥化痰、润肠通便,秋燥季节,可以适当给宝宝多吃梨。不过,梨的口感比较粗糙,婴幼儿不方便直接食用,妈妈可以选新鲜的梨削皮去核后,用榨汁机榨成汁给小宝宝饮用;也可以将梨切块煮软后,连汤带梨给大宝宝吃。只是,风寒咳嗽、脾虚便溏的宝宝要少喝生梨汁。自制肝泥3方法方法1将猪肝、鸡肝或鸭肝洗净切开,用刀或金属勺在剖面上刮出泥。方法2将剔除筋膜后的肝脏剁碎或用辅食机粉碎成泥后,再隔水蒸熟。  相似文献   

3.
正"秋燥"多吃梨秋季雨水少,空气干燥,中医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燥"。秋天人体极易受燥邪侵袭而伤肺,出现口干咽燥、咳嗽少痰、皮肤皲裂、目赤牙痛、外感咳嗽等各种秋燥病症。梨性寒,味甘,香甜可口,肥嫩多汁,有滋阴清热、润肺生  相似文献   

4.
鲜梨可治病     
鲜梨白质细嫩爽口,甘甜多汁,素有“百果之宗”的美称。中医学认为:梨性甘凉。具有生津止渴、润肺清燥、止咳化痰、清热退烧、开胃消食等作用,现将几种常用配方介绍如下:1久咳不愈鲜梨1只,去皮去核,装入川贝6克,冰糖少许,隔水蒸熟,喝汤吃梨,2慢性喉炎秋白梨5OO克.去皮去核,煮至半熟时加入胖大海3枚一麦冬15克,再以文火煮沸计划,每日计3次饮服。3感冒发热秋白梨1~2只。洗净切成片状,状,以凉开水浸泡1天,每日分3次服食4小儿百日咳生梨1只,去皮去核.装入麻黄1。克,隔水蒸熟后除药渣,食梨议汁。5支气管哮喘生梨1只.洗净…  相似文献   

5.
梨是水果中的佳品,也是治病的良药。据现代医药研究,梨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镇静等药用价值。 现介绍几例用梨治病的验方供选用: 1.治喉咙干痛:大鸭梨1个洗净,连皮切碎后加入蜂蜜60克炖煮,与梨同服。 2.治慢性喉炎:雪花梨500克,洗净后去皮核,在锅内加  相似文献   

6.
药膳防秋燥     
秋季气候渐凉,雨水减少,空气干燥,祖国医学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燥".秋燥是外感六淫的病因之一,而且最易伤肺.因此秋燥时须防伤肺,食用药膳是一种既简单又有效的护肺方法. 雪梨百合冰糖饮 原料:雪梨1个,百合15克,冰糖适量.做法:梨洗净去核,连皮切成小块;百合洗净,一同放入锅内,再加适量冰糖,煮至百合熟烂即成.功效:滋阴润肺,止咳安神,益胃生津.  相似文献   

7.
<正>秋季天高气爽,空气中水分减少,此时易出现咽干鼻燥、唇干口渴、咳嗽无痰、皮肤干涩等秋燥现象。防秋燥吃梨,是人们熟知的养生好方。因梨子鲜嫩多汁、酸甜适口,所以又被人称为"天然矿泉水"。营养好似"天然矿泉水"  相似文献   

8.
当金黄色的秋天姗姗而来时,秋燥也开始蔓延。燥气可使人产生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症状,尤其是便秘者,排便困难可能进一步加重。 秋燥伤津,人们应多吃蔬菜、水果,如梨、荸荠、甘蔗之类,尤以柚为最佳。当这些还不能够缓解您便秘的痛苦时,您也可以适当选用缓泻药。 容积性泻药 《国家非处方药目录》收载的有硫酸镁、乳果糖。取硫酸镁5-20克,用400毫升温开水搅拌溶解,或取5%硫酸镁溶液400毫升,于清晨空腹服,约2-4小时后即可排便。硫酸镁与乳果糖口服后不易被肠道吸收,它们会停留在肠腔内,使肠内渗透压升高,…  相似文献   

9.
银耳雪梨盅     
原料:雪梨4个、银耳25克、川贝母3克、冰糖15克、枸杞5克制作: 1.雪梨洗净,分别从梨把向下1/3处横着切下做盖,用小勺将梨核挖去。2.银耳水发后洗净,撕成小朵用开水汆烫晾凉备用。川贝母择洗干净备用,枸杞洗净泡软。3.将银耳、川贝母、冰糖、枸杞分成4等份,分  相似文献   

10.
健康文摘     
正秋季多吃护嗓三宝梨梨柔软多汁,味甘,性寒,有清热、化痰、生津止渴等功效,尤其在秋季食用能明显缓解咽喉干燥。梨既可生吃也可熟吃,饮汁或切片煮粥、煎汤服均可。梨、蜂蜜及水熬成的雪梨膏和冰糖梨水都是简便易做的清咽利嗓饮品。但因梨性寒,体质虚寒、寒咳者不宜生吃,必须隔水蒸过;畏寒肢冷者、腹胃虚弱者不宜多吃或者最好不吃。荸荠荸荠又叫马蹄有'地下雪梨'的美誉库荠味甘,性寒.有清肺利咽、化湿祛痰等功效.对预防秋燥咳嗽、咽喉不适、口干欲饮等症有一定效果。莩荠除了生吃外,也可煮、炒、烧、煨。但莩荠不易消化,脾胃虚寒,消化  相似文献   

11.
秋实 《现代养生》2014,(18):28-29
2014年8月7日22时2分将迎来今年的"立秋"节气。立秋以后气温由热转凉,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应随之有所改变。秋季如何养生?梨、甘蔗、牛奶、茭白、银耳等等秋季食品,该怎样为自己和家人选择?中新网生活频道特地为大家支招。防秋燥:以小清新食品滋润为主,少食辛辣秋季空气湿度小,气候干燥,整个秋季都应注重机体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中医认为,秋主收藏,西风凋凉,是养肺护肺的季节,多吃白色系食物,不宜辛热,如姜蒜等香辛料,以防秋燥。人  相似文献   

12.
正秋冬季节,气候会变得越来越干燥,自然界里草木枯黄,人体也容易出现皮肤干燥、口干咽痒、便秘上火等津液耗损的征象。中医认为,肺主皮毛,白色入肺经,故秋冬养生应润肺防燥,宜多吃"白食"。梨——素有"天然矿泉水"之美誉,为祛秋燥之首选。民间有"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的说法。对于咽干喉痛等秋燥上火的症状,适宜生吃,可自制"蜜  相似文献   

13.
佚名 《健康生活》2011,(1):36-37
1.梨的营养成分 【别名】这春归、茨梨、文先果等。 【营养素】梨的可食部分约为84%;每100克梨中含有水分82.6克,糖类14.6克,蛋白质0.8克。脂肪0.2克,纤维素1.9克,维生素C20.1毫克,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P、维生素B1及胡萝卜素。  相似文献   

14.
食疗选萃     
糖尿病 A、上消(肺热)型: ①甜水梨一枚,薄切,置新汲凉水内浸半日,时时频饮。②鲜苦瓜50-100克,作菜吃,每天2—3次。或将苦瓜制成干粉冲服,每次7—12克,每天3次,连服10-15天。 B、中消(胃热)型: ①生石膏30-60克,麦冬10克。  相似文献   

15.
蝶儿 《健康博览》2016,(10):59-61
正秋季天气渐渐转凉,早晚温差大很容易引发感冒,空气也渐渐变得干燥,对皮肤以及身体的水分平衡影响较大。这个时节需要增强抵抗力,宜适当补气滋阴。这时来一碗滋养、润肺、安神的养生粥就很有必要,熬煮出的粥热乎乎地吃了不仅温暖身体,还可以达到以食养生的目的。百合红枣梨粥秋季气候干燥,吃梨对肺热咳嗽、咽喉肿痛都有明显的效果。而此款粥中再加入百合,中医上认为百合性微寒平,具有清火、润肺、安神的功效,更是再好不过了。主料:梨300克,水发银耳50克,水发百合40克,红枣15克,大米、糯米、小米各30克,冰糖适量。  相似文献   

16.
正秋天食梨正当时秋季雨水较少,空气干燥,不适应的人容易口干鼻燥、皮肤干裂、目赤牙痛、外感咳嗽等症状,中医称之为"秋燥"。而这时正是黄澄澄、水灵灵的鲜梨采摘上市的季节。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特别适合"秋燥"的人食用。鲜梨酥甜可口、香脆多汁,是一种令人生机勃勃的水果。梨富含维生素A、B、C、D和E,还含有粗纤维,  相似文献   

17.
健康文摘     
《中老年保健》2012,(10):52-53
糖友秋天多吃酸入秋后.气温虽然没有明显降低.但空气中的湿气已经在悄悄地变少。由于糖尿病对机体代谢的影响.糖友更容易出现口鼻咽干、眼睛干涩、皮肤干燥等表现.因此不妨多吃些酸性食物应对"秋燥"。中医讲"酸能生津"、"酸甘化阴".糖友最好选择口味以酸为主.略带甜味的水果.如梨、杨桃、火龙果、猕猴桃、柠檬、柚子等。这里要注意.梨虽然生津止渴作用明显,但含糖量稍高.不可过多食用。  相似文献   

18.
药膳润秋燥     
立秋以后,雨水减少,气候干燥。在这个季节里,人体的津液易伤,可出现一系列机体干燥的症状,如口干舌燥、鼻腔有干燥感、嘴唇干裂出血、干咳、咽喉干痛等,这就是中医常说的秋燥。秋燥症患者采用食疗有良好效果。百合二冬膏:百合、天冬、麦冬各250克,洗净后加水文火煎煮2小时,过滤取汁,浓缩成膏。每  相似文献   

19.
流言:冬天天气寒冷干燥,若孩子咳嗽,可以采用下面的偏方止咳:取生梨一个,洗净连皮切碎,加冰糖蒸或煮着吃;或将梨去顶挖核,放入川贝母3克,冰糖10克,置碗内文火煮熟,喝汤吃梨,连服2~3天。冬季到了,天气寒冷干燥,孩子易患感冒咳嗽。若孩子咳嗽,家长会心急如焚,除了给孩子吃药外,还会到处寻找食疗的偏方让孩子缓解症状。听说川贝蒸梨可以治疗咳嗽,  相似文献   

20.
方法11 生吃萝卜生萝卜中含有多种抗癌活性物质,这些抗癌活性物质加热会被破坏,因此要保持萝卜防癌、抗癌的良好作用,必须生吃、细嚼,而生吃萝卜还有下列一些讲究: 1、生吃萝卜的量一般为每日或隔日100~150克为宜。 2、生吃萝卜后半小时内不宜吃其他食物,以免抗癌活性物质被稀释或破坏。 3、萝卜不宜与橘子、梨、苹果、葡萄等富含植物色素的水果同食。萝卜不但营养丰富,还有较高的食疗价值,萝卜胜似良药,民间常用来治疗多种疾病。治扁桃体炎、哮喘、高血压头晕、偏头痛、冻疮、咳嗽多痰、咽喉痛、口腔溃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