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肺结节病拟诊为肺癌行手术治疗的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1999年7月到2007年6月,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术前拟诊肺癌的肺结节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诊断、CT表现与病理结果. 结果: 7例肺结节病占同期肺切除手术的0.22%;临床表现主要有气短、咳嗽、痰中带血、低热等;术前胸部CT征象包括肺内团块影、多发结节影、纵隔淋巴结肿大、毛刺、分叶、增强等;手术术式为肺叶切除和全肺切除术,6例行纵隔淋巴结清扫.结论: 肺结节病少见,以肺内单发团块影伴纵隔淋巴结肿大者易误诊为肺癌,且误诊者多具有肺癌的CT征象.  相似文献   

2.
高禹舜  王兵  李宁  赵俊  薛奇  赫捷 《肿瘤学杂志》2009,15(6):512-514
[目的]探讨肺内良性病变诊为肺癌而行全肺切除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8月-2008年8月因拟诊肺癌而行全肺切除的良性疾病患者1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患者术前均拟诊为肺癌,行左全肺切除术11例,右全肺切除3例。术后病理为肺结核8例(3例伴淋巴结结核),肺脓肿2例,炎性假瘤2例,炎性肉芽肿1例,错构瘤1例。术后3例出现并发症(肺动脉栓塞2例,ARDS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1.4%,无围手术期死亡发生。[结论]肺结核、炎性肉芽肿、肺脓肿、炎性假瘤、错构瘤是最易诊为肺癌而行全肺切除的良性疾病,应严格把握肺内良性病变行全肺切除的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3.
纵隔良性畸胎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纵隔良性畸胎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特点。方法对1966年~1997年收治的132例纵隔良性畸胎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的主要症状为胸痛、胸闷、气短、咳嗽及痰中带血。纵隔良性畸胎瘤术前易误诊为胸腺瘤及肺癌等。本组术前误诊率高达31.1%(41/132)。影像学检查肿瘤位于后纵隔1例,位于前纵隔131例。43例胸片或胸部CT有肿瘤钙化。所有患者均行肿瘤切除,根治性切除率88.6%(117/132),其中16例同时行肺切除,10例行部分心包切除,17例损伤血管并予以修补。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2.0%(29/132),无手术死亡。结论纵隔良性畸胎瘤易被误诊。前纵隔肿物在CT检查表现有囊性、厚壁、钙化及脂肪密度等特点时应首先考虑良性畸胎瘤可能。外科手术时应注意切口选择及避免损伤血管、神经。  相似文献   

4.
肺结核误诊为肺癌3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结核和肺癌都是常见的肺科疾病,临床工作中易相互误诊,但治疗手段却大相径庭。烟台市北海医院内科肺结核误诊为肺癌而施行手术治疗的病例为33例,占同期肺癌手术治疗的9·0%(33/368),结果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9年10月~2005年10月,烟台市北海医院内科将肺结核  相似文献   

5.
四肢软组织恶性肿瘤是一组组织学及临床特征各不相同的恶性肿瘤,在所有恶性肿瘤中约占1%[1]。术前明确诊断非常困难,临床误诊率极高。毕剑恒[2]报道一组滑膜肉瘤,误诊率为81.4%。我院自1983年1月—1996年12月收治四肢各类软组织恶性肿瘤43例,术前作出正确诊断者12例,31例误诊,误诊率72.1%,其中14例误诊为良性疾病(有12例为外院误诊,第一次在外院手术),约占32.6%。现就误诊为良性疾病的14例做一分析。临床资料本组误诊为良性疾病14例,男8例,女6例。年龄27-70岁,平均46.7岁。其中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4例,纤维肉瘤2…  相似文献   

6.
王俊  赵辉  刘军  李剑峰  李运 《中国肿瘤临床》2004,31(13):738-740
目的:探讨纵隔镜手术在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1999年11月至2003年7月69例经纵隔镜检查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颈部纵隔镜手术57例,胸骨旁纵隔镜手术7例,颈部加胸骨旁纵隔镜手术5例.术前所有患者胸部CT均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最小直径大于1.0cm).结果:本组69例患者,经纵隔镜检查证实纵隔淋巴结转移(阳性)者50例,未见纵隔淋巴结转移(阴性)者19例.阳性者放弃手术,予以化疗.阴性者中15例中转开胸行肺叶切除或肺楔型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证实14例纵隔淋巴结未见转移,1例隆突后淋巴结可见癌转移(纵隔镜检查假阴性).纵隔镜手术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8.0%、100%和98.5%.全组术后发生声音嘶哑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1/69).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纵隔镜手术安全、可靠,可作为明确肺癌分期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电视纵隔镜对纵隔淋巴结肿大及纵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价值,对20例电视纵隔镜手术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0例患者均获得病理诊断,其中结节病8例,结核2例,小细胞肺癌2例,胸腺囊肿2例,肉芽肿性炎1例,淋巴结增生1例,肺腺癌1例,纵隔囊肿1例,胸腺癌1例,霍奇金淋巴瘤1例.出血1例,无手术死亡及其他并发症发生.初步研究结果提示,电视纵隔镜对纵隔淋巴结肿大及纵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安全准确.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探讨纵隔镜手术在临床N2期肺癌纵隔淋巴结病理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1999年9月-2008年4月87例经纵隔镜检查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颈部纵隔镜手术83例,胸骨旁视纵隔镜手术4例。术前所有患者胸部CT均发现同侧纵隔和(或)隆突下淋巴结肿大(直径>1.0cm)。结果本组87例患者,经纵隔镜检查证实纵隔淋巴结转移(阳性)者61例,未见纵隔淋巴结转移(阴性)者26例。纵隔镜检查阴性者中转开胸行肺叶切除或肺楔型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证实24例纵隔淋巴结未见转移,2例隆突后淋巴结可见癌转移(纵隔镜检查假阴性)。纵隔镜手术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6.8%、100%和97.7%。本组术中发生无名动脉撕裂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1/87)。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纵隔镜手术安全、可靠,是明确临床N2期肺癌纵隔淋巴结是否转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肺癌发病率已居世界各类恶性肿瘤之首。近 80 %的肺癌患者在发现确诊时已丧失了手术条件。肺癌的介入化疗疗效确切 ,副作用小是晚期肺癌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本科对 14例失去手术机会的晚期肺癌患者施行经纵隔肺动脉置微泵介入化疗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4例肺癌患者均为我院 2 0 0 0年 3月— 2 0 0 2年 9月收治。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证实。其中男性 12例 ,女性 2例。平均年龄 6 8岁。治疗前 期 8例 , 期 6例 (同侧肺内转移 )。另选取 2 0例全身化疗患者作为对照。其中男性 10例 ,女性 10例。年龄 39…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纵隔型肺癌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经病理证实的纵隔型肺癌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纵隔型肺癌属于晚期肺癌,32例患者中,病变位于右肺上叶6例,左肺上叶4例,右肺门部14例,左肺门部8例.胸部X线片显示纵隔增宽,气管受压移位变形,8例伴有阻塞性肺炎,14例伴有胸腔积液.CT显示肿块在纵隔胸膜下与纵隔呈锐角,边缘不规则,增强后强化不均匀.病理类型小细胞癌21例,鳞状细胞癌9例,腺癌2例.结论 结合临床资料,仔细分析影像学改变,大部分纵隔型肺癌都可做出准确诊断,CT在鉴别诊断中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1.
肺癌患者术前纤支镜取材检测nm23蛋白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nm23蛋白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与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采用SP法对36例肺癌和36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在术前以纤支镜取材并作nm23蛋白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显示:肺癌组纤支镜刷检涂片和活检组织标本中nm23蛋白阳性率低于肺良性疾病组(P<0.05),肺癌组中有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病例(N1~N3),nm23蛋白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P<0.05)。结果表明术前纤支镜取材检测nm23蛋白,对肺癌诊断及术前判断有无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保留胸肌腋下小切口在肺部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手术和麻醉技术的发展 ,外科正力图在达到治疗目的的同时 ,减少手术对患者的损伤。我们于 1995年 6月— 2 0 0 0年 12月 ,采用保留胸肌腋下小切口治疗肺部疾病 2 2例 ,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保留腋下小切口 2 2例 ,其中男性 14例 ,女性 8例 ,年龄 2 5岁~ 6 8岁 ,平均 4 6 .2岁。肺大泡切除 8例 (其中双侧分期手术 2例 ) ,肺良性肿块楔形切除 4例 ,肺叶切除 10例 (肺癌同时行纵隔淋巴结清扫 8例、硬化性血管瘤及巨大肺大泡各 1例 )。1.2 手术方法 麻醉就绪后 ,取患侧向上侧位卧 ,将上肢固定于手术床头架上 ,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电视纵隔镜对诊断单纯纵隔淋巴结肿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2004年5月至2010年4月行电视纵隔镜检查的138例单纯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男性90例, 女性48例; 年龄31~72岁, 平均年龄51.3岁。其中经颈部入路电视纵隔镜手术124例, 经胸骨旁入路电视纵隔镜手术14例。  结果  138例经过电视纵隔镜手术的病例均成功取得需要检测的组织, 活检成功率100%, 126例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 诊断率为91.3%, 其中恶性病变64例, 包括淋巴瘤20例, 原发灶不明转移癌44例; 良性疾病74例, 其中结节病34例, 纵隔淋巴结结核14例、淋巴结慢性炎症10例、巨淋巴细胞增生症4例, 肉芽肿性病变12例。术前临床诊断的正确率为27.5%。围手术期并发症6例。  结论  纵隔镜技术安全有效, 对单纯纵隔淋巴结肿大的诊断有确切的应用价值, 是某些疾病取得病理诊断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4.
近二十年来,肺癌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最重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有上升的趋势。目前绝大多数学者认为:肺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为最佳。其术式则以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为最优。目前在我国关于肺癌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已有个别报告。但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尚未见报告。本文就此进行了探讨。材料与方法自一九八六年六月至一九八八年五月,我院对101例肺癌病人进行了肺叶或全肺切除,同时清扫了纵隔淋巴结。纵隔淋巴结分组及命名采用一九七八年国际抗癌协会(UICC)及日本学者的纵隔,肺门及肺内淋巴结的编号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上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3例术前行全身18F—FDGPET/CT检查发现肺内病灶,并行根治性手术及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患者的PET/CT图像进行分析,记录淋巴结短径、CT值、SUVmax等,同时对患者的图像进行视觉分析,应用PET/CT综合分析法对纵隔内淋巴结进行诊断,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常规CT法对纵隔内淋巴结诊断的准确率为84.1%,常规PET法诊断的准确率为82.8%,常规PET/CT法对纵隔内淋巴结诊断的准确率为91.7%,PET/CT综合分析法的诊断准确率为95.2%,只有5例良性淋巴结误诊为恶性。8例肺癌伴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转移,其中5例肺癌病灶位于肺野内带。结论18F—FDGPET/CT综合分析法对纵隔淋巴结诊断的准确率较高,优于常规CT、常规PET以及常规PET/CT法()(2=15.1,P〈0.05);肺癌病灶位于肺野内带者较易发生纵隔或肺门淋巴结的转移。  相似文献   

16.
18F-FDG PET-CT显像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价值.方法 对2004年2月至2005年5月91例NSCLC和1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的PET-CT检查结果、临床诊断和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91例NSCLC病灶标准摄取值(SUV)均阳性,PET-CT均能正确诊断.10例肺良性病变,SUV阳性3例,包括结核2例和炎性假瘤1例,SUV阴性7例.PET-CT正确诊断9例,1例结核患者PET-CT误诊为肺癌.PET-CT显像诊断NSCLC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100%、90%和99%.91例NSCLC根治手术治疗48例.纵隔淋巴结转移30例,PET-CT正确诊断28例,假阴性2例.纵隔淋巴结无转移18例,PET-CT正确诊断17例,假阳性1例.PET-CT显像诊断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3.3%、94.4%和93.8%.远处转移33例,PET-CT均能正确诊断.结论 PET-CT显像融合了功能代谢和图像解剖,对肺原发灶和其他脏器的转移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对NSCLC诊断的准确性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肺癌的临床特点和误诊情况,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5例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肺癌患者中,恶心、呕吐7例,纳差、消瘦3例,进食哽噎2例,上腹痛2例,腹泻1例;其中9例合并顽固性低钠血症。误诊为急性胃炎7例,慢性胃炎3例,食管炎2例,消化性溃疡1例,胆石症1例,急性肠炎1例。确诊为小细胞肺癌8例,其中7例伴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SIADH),1例伴类癌综合征;肺鳞癌2例,伴纵隔淋巴结转移;肺腺癌5例,其中2例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2例伴SIADH,1例伴脑转移。结论 以消化道症状首发的肺癌临床上易误诊,临床医师要提高对此类情况认识,严谨检诊。  相似文献   

18.
电视纵隔镜手术在肺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 随着新辅助治疗方案的提出,以及人们逐渐认识到CT和PET等检查在肺癌分期中的局限性,纵隔镜手术在肺癌分期中的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旨在探讨电视纵隔镜手术在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1年9月至2004年6月60例经电视纵隔镜检查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颈部电视纵隔镜手术52例,胸骨旁电视纵隔镜手术2 例,颈部加胸骨旁电视纵隔镜手术6例。术前所有患者胸部CT均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直径大于1.0 cm)。结果 本组60 例患者,经电视纵隔镜检查证实纵隔淋巴结转移(阳性)者42例,未见纵隔淋巴结转移(阴性)者18例。纵隔淋巴结阳性者放弃手术,予以化疗;阴性者中转开胸行肺叶切除或肺楔形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证实17 例纵隔淋巴结未见转移,1例隆凸后淋巴结可见癌转移(电视纵隔镜检查假阴性)。电视纵隔镜手术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7.7%、100%和98.3%。本组术中发生无名动脉撕裂1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1/60)。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电视纵隔镜手术安全、可靠,可作为明确肺癌分期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我院1979年9月~1994年9月手术治疗肺错构瘤35例、术前仅6例诊断明确、诊断准确率仅为17%,其中9例误诊为肺癌、12例误诊为结核瘤,本文依据临床资料与肺癌、肺结核瘤的鉴别诊断加以讨论,并对外科治疗中,不能确诊者应做冰冻切片检查,以便确定术式,区别对待,术中应尽量保留肺组织。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作过MRI检查的31例肺部及纵隔疾病,包括肺癌24例,纵隔肿块5例,肺实变2例;其中16例同时作过CT检查,13例经手术证实。MRI发现之纵隔肿大淋巴结数目比CT多(5例)。手术病例中有2例病理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为炎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