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陈克地 《现代保健》2011,(34):101-101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情况,分析感染细菌类别,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1年7月住院患者6892例进行筛查,对确诊为医院感染的患者病例进行分析。结果6892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54例,医院感染率为6.6%。感染部位:呼吸道感染218例,感染率为48.0%;皮肤软组织感染109例,感染率为24.0%;泌尿道感染25例,感染率为5.5%;胃肠道感染22例,感染4.8%;其他感染80例,感染率为17.6%。按菌株数排名前5位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铜绿假单胞菌、MRSA。结论加大培训力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减少侵入性操作等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基层二级医院感染因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有效控制与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年1—12月住院病历19535份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2006年医院感染389例,感染率为1.99%;感染率高的科室为重症监护病房、神经内科、肿瘤科、肾内科、儿科;感染部位依次是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胃肠道系统;医院感染中病原体检出132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2.27%。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标本送检率、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侵袭性操作、对重点科室加强监测等是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医护人员SARS感染率高原因与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分析医护人员SARS高感染率的原因,提出控制医院感染的对策和措施。方法 统计分析全国SARS重点流行区医护人员感染构成,并从医院布局、组织制度及隔离消毒措施落实等方面予以评价。结果 全国医护人员SARS感染构成为18.13%;其中,北京、广东、天津、山西、河北、内蒙古分别为15.85%、22.87%、38.29%、17.59%、10.36%、14.34%;医护人员高感染率是由于医护人员对新发传染病的认知程度不高和信息不通畅、医疗机构硬件设施不能满足疾病防治工作的需要、隔离消毒工作未完全落实、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不强所致。结论 合理调整医院内布局、加大隔离消毒设施的投入、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和制度、严格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强化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绍兴市24所县、市级医院医院感染监控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全市医院感染监控现状,为制订医院感染控制规划提供依据。方法:为24所县、市级医院的医院感染监控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县、市级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初见成效,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制度、措施日趋完善;1999年全市医院感染率为6.53%、漏报率为11.47%、抗生素使用率为80.87%,环境及医疗物品检测合格率为96.37%;合格率较低的项目为病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手、物体表现。结论:各级医院要加大医院感染管理力度,加强医院感染监测、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5.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1992-1998年78109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4330例患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为5.5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40%;1992-1994年医院感染率(7.47%)高于1995-1998年(4.38%),差异有显著意义(u=18.32,P<0.01);老年病科医院感染率最高(27.53%),妇产科第2(12.54%),眼科最低(1.53%);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64.20%);病原菌G^-杆菌(54.44%)多于G^ 球菌(40.38%)。结论: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是呼吸道,病原菌以G^-杆菌多见;强化控制医院感染预防监测措施,加强对住院患者及病房的系统管理,对降低医院感染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目的 了解某院2000年肿瘤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该院2000年肿瘤住院的病历资料,填写统一的个案登记表,建立数据库,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本研究调查肿瘤住院病例977例次,发现医院感染237例次,发病率为24.3%;男性感染率为22.1%,女性感染率为29.6%,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有、无医院感染的。患者死亡率分别为24.1%、2.7%,差异有显著性,相对危险度为11.4;感染最易发生在下呼吸道。结论 医院感染增加了患者死亡的危险性,客观上促进了患者的死亡,为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须控制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7.
外科系统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外科系统住院患者医院感染I涵床特点,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修订更有效的措施。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0年12月-2002年11月5963例外科系统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生医院感染243例,感染率为4.08%;以神经外科感染率为高,感染率为5.37%;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占首位31.30%,其次为上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其他、手术部位;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男女之比2.2:1;住院时间以31~60d为高,感染率为4.67%;季节以1~3月份、10~12月份为高,感染率分别为4.95%和4.58%;细菌学检查送检率仅为28.40%,低于卫生部要求的≥50.00%。结论医院感染的发生与科别、性别、住院时间、季节、侵入性操作、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加强高危科室感染病原菌的监控,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金乡县人民医院2003年医院感染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为2.97%,例次感染率为3.04%;感染率居前3位的科室为传染病科、神经内科、神经-胸外科,感染部位以上、下呼吸道、伤口、胃肠道最常见;检出致病菌600株,葡萄球菌221株,241株来自呼吸道标本。[结论]2003年医院感染发生率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所规定的8%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三级传染病医院的医院感染的实际情况,掌握三级传染病医院的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特征,评价近年来医院感染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为强化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与床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15年7月8日0—24时我院所有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本次三级传染病医院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应查853例、实查835例,实查率为98.00%,发生医院感染的有13人(15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56%,例次感染率为1.80%;肿瘤科和ICU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较高,其次为肝病科;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46.67%,其次依次是泌尿道26.67%、胃肠道13.33%、血液系统13.33%;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45.03%,其中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占98.94%;抗菌药物以一联用药为主,占84.84%;使用抗菌药物前病原学送检率为68.35%;三级传染病医院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有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联用、合并基础疾病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结论 三级传染病医院应加强肿瘤科、ICU及肝病科等科室的感染预防与控制,严格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和管理,提高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的送检率,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明纯 《实用预防医学》2008,15(5):1406-1408
目的为了解我院神经外科医院感染发病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12月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神经外科医院例次感染率为7.39%,与全院同期医院例次感染率2.92%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56.64%),其次是上呼吸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呼吸机、气管切开、动静脉插管、尿管插管等侵入性操作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占57.94%,其次G^+杆菌占38.32%,真菌占3.74%。结论应将神经外科患者作为医院感染重点监控对象,加强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提高医务人员洗手率;尽量避免或减少侵人性操作;加强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和抗菌素的管理等是控制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呼吸道传染病在综合性医院中感染的主要因素,更好地指导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的防控工作。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整理某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确诊为医院感染的65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影响其感染的各个因素进行统计对比,找出共性特征。结果影响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住院天数、侵袭性操作、抗生素激素的使用、传染病接触史等。结论为更好地防控医院感染,降低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应当采取及时控制传染源,严格消毒与隔离,保护易感人群,规范侵袭性操作和抗生素、激素的使用,切断传播途径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从SARS医院感染分析医院感染管理缺陷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 从SARS医院感染角度探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与改善的措施。方法 以现有的信息资料和实践经验从医院感染管理角度分析对突发疫情控制存在的缺陷,探讨改善的措施。结果 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主要是医院感染信息监控网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医院感染管理机构对医院感染重视不够,指导措施不力;医护人员有法不依、有章不循;某些现代化的医院基础设施不利于医院感染的控制。结论 尽快完善和加强医院感染信息监控网的职能;医院感染管理机构高度重视和正确指导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加大医院感染规范执行力度及加强医院感染基础设施投资和改造是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的当务之急和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3.
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监测与控制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目的 了解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变化趋势 ,制定有效控制措施 ,降低感染发生率。方法 对我院近 3年 >6 0岁住院患者 1370 8例 ,采取前瞻性监测并结合回顾性调查。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 6 30例 ,平均感染发生率4 6 0 % ;感染例次 4 91例 ,平均感染例次率 5 0 4 % ;感染的主要部位是呼吸道 ,其次是泌尿道和胃肠道 ;感染主要病原菌是真菌。结论 开展前瞻性监测可有效降低外源性感染 ,同时使内源性感染控制在最底水平  相似文献   

14.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分析及护理措施   总被引:24,自引:10,他引:24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原因和护理措施. 方法对我院ICU所发生的医院感染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ICU医院感染多见于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切口及烧伤创面的感染. 结论必须加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是控制ICU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血液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液科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利用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血液科2005年1-12月全部住院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为11.96%,例次感染率为12.96%,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口腔、泌尿道为主,占全部医院感染的76.92%,主要病原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等。结论血液科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住院天数、原发疾病、周围血白细胞和抗菌药物的应用等有关,对症治疗原发病、合理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改善患者的住院条件、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是预防与降低血液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控制SARS院内感染主要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总结分析了某军区医院控制SARS院内感染的主要做法:领导重视,建立健全制度,医院对感染控制进一步规范;调整科室,分区隔离收治,确保人流物流符合防护要求;加强宣教,注重业务培训,增强了个人防护意识和能力;严格消毒,加强个人防护,确保易感人群免受感染发病。认为无论何种传染病,也不管其病因和传播途径是否清楚,只要严格遵循传染病的防治原则,严把传染病防治的三个环节,加强院内感染监督检查力度,平时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就能有效防止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7.
10年医院感染的监测和控制   总被引:26,自引:6,他引:20  
目的 通过对医院感染综合性和目标性监测 ,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1991~ 2 0 0 1年对住院约 10万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监测。结果 提供医院感染发生率、科室感染率、感染部位分布、感染漏报率等有关医院感染可靠资料 ;在综合性医院中 ,医院感染高发科室 :血液肿瘤科、高压氧科和老年病房 ,感染率波动 6 1%~ 15 6 %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中 ,除上呼吸道感染外 ,前 3位的是下呼吸道感染 (2 7 5 %~ 4 1 1% )、尿路感染 (5 2 %~19 5 % )和手术后切口感染 (12 5 %~ 3 8% )。结论 针对可能造成医院感染的因素进行调研、采取有效措施 ,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10年间 ,医院感染率和感染漏报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P <0 0 5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基因鉴定及分型方法,了解其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优化随机扩增多态DNA指纹技术(RAPD)的实验条件,利用RAPD技术成功地检测了儿科病房呼吸道合肥病毒(RSV)、脑外科病房铜绿单胞菌(PA)及血液病房白色念珠菌(CA)的医院感染。同时进行了RSV分离、PA菌和CA菌培养。结果 构建了金黄色葡萄球菌(SA)、志贺菌(SB)、大肠埃希菌(EC)、肠炎沙门菌(Salm(  相似文献   

19.
精神科医院感染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科医院感染的控制对策,有效减少精神科医院感染发病率,防止在精神科病区内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方法对5个精神科病区采取了病区内设置传染病室、患者集中规范洗手和患者餐具、水杯集中管理,统一清洗消毒3项措施,并对采取措施前、后的医院感染监测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评估其有效性。结果采取措施后的医院感染发病率2.81%、患者手部细菌数19 CFU/cm2、患者水杯细菌数5 CFU/cm2、病区物体表面细菌数4 CFU/cm2,均比采取措施前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只有餐具细菌数和病区空气细菌数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应用于精神科的3项医院感染特别控制措施是有效的,它不仅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发病率,也能减少病区环境中的细菌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参与日常临床查房的实施流程和效果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感染隐患问题,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2018年7月—2019年6月开展院感专职人员参与的日常临床查房,由院感专职人员于查房前收集被查科室近3日内的手术及危重患者、发热患者、带管患者等,设定查房的重点目标,对重点患者、重点环节质量进行查、看、问、指导及记录,并多向沟通,最后整合成该患者的查房意见,现场反馈给管床医师和责任护士,同时对各病区总的查房情况形成限期整改报告,跟踪整改效果。结果 通过院感专职人员开展日常临床查房,医务人员感染控制执行力和管理质量不断提升;医院感染病例发生率及报告率明显下降;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患者标本送检率明显提高;患者抗菌药物连续使用日数明显缩短;手卫生依从性较前有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参与日常临床查房是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手段,能有效提升院感专职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技术能力,管理人员与临床医护关系融洽,促进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