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早在1975年Fujino等[1]就最先介绍了臀上动脉的肌皮穿支皮瓣用于自体乳房重建;1984年我国解剖学者沈怀亮报道了"臀区肌皮穿支"的定位定量研究结果,并指出可以考虑以其穿支血管为轴设计皮瓣[2]。由于当时技术与设备条件的限制,其报道未引起显微外科和整形外科界的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激光多普勒对大鼠背部3种皮瓣的血流动力学特点进行研究。 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按照皮瓣切取方式等分为3组:穿支皮瓣组、穿支筋膜蒂皮瓣组及随意皮瓣组。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对以上3组皮瓣的Ⅰ、Ⅱ与Ⅲ区在多个时间点进行测量。术后7 d,对皮瓣外观及髂腰动脉与骶尾部穿支血管间的筋膜血管网进行拍照。对3组大鼠的坏死率,及穿支皮瓣与穿支筋膜蒂皮瓣Ⅰ、Ⅱ及Ⅲ区术后即刻、术后1 d的血流灌注值进行统计学比较。 结果 穿支皮瓣、穿支筋膜蒂皮瓣及随意皮瓣的坏死率分别为0.087±0.07、0.071±0.05及0.267±0.11。3组皮瓣坏死率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但穿支皮瓣与穿支筋膜蒂皮瓣的坏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即刻穿支皮瓣Ⅰ区与Ⅱ区的血流灌注值显著大于穿支筋膜蒂皮瓣的Ⅰ区与Ⅱ区;随意皮瓣3个血管区的血流灌注值在术后7 d内均小于穿支皮瓣与穿支筋膜蒂皮瓣。术后7 d,随意皮瓣骶尾部穿支与髂腰动脉穿支间的筋膜血管网管径显著增大。 结论 穿支皮瓣与穿支筋膜蒂皮瓣存活能力无显著差异。随意皮瓣存活主要依赖于蒂部与蒂部周围潜在穿支之间筋膜血管网的扩张。  相似文献   

3.
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穿过深筋膜后口径≥0.5 mm为标准,Taylor等[1]解剖发现,每个人体平均有374个皮肤穿支血管.杨大平、唐茂林等[2]报道的数据为442个.任何存在穿支血管的部位均有可能形成穿支皮瓣,几乎人体任何部位的创面均可能采用邻近的穿支皮瓣带蒂修复.再者,如果所需的穿支皮瓣面积不大,穿支血管蒂的口径再细些也无妨碍,因此在人体可切取的穿支蒂皮瓣数量众多.将穿支皮瓣的理念与带蒂皮瓣的转移技术相结合,临床开发出了穿支血管蒂V-Y推进皮瓣、穿支血管蒂岛状旋转皮瓣等新技术.尤其可旋转180°的穿支血管蒂岛状皮瓣,覆盖范围广,临床使用灵活,国外称其为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perforator pedicled propeller flap,PPPF),穿支蒂螺旋桨皮瓣有3个特点(图1):(1)仅以穿支血管为蒂,穿支血管为螺旋桨的旋转轴杆,(2)皮瓣为岛状,以穿支血管为界分为较大的皮瓣头部(大桨,用于覆盖受区创面),和较小的皮瓣尾部(小桨,用于闭合供区),(3)皮瓣旋转可达180°,在肢端创面的修复重建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对此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4.
穿支皮瓣是近年来皮瓣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因其改善了皮瓣受区的外形和功能,最大程度减少了皮瓣供区外观和功能的损害,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乳房重建及头颈躯干与四肢创面的修复.随着临床应用的推广与深入研究,发现经典的穿支皮瓣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在秉承穿支皮瓣核心理念的基础上,穿支皮瓣术式得到了不断发展,如为了不牺牲受区主干血管衍生了血流桥接穿支皮瓣,为了避免皮瓣臃肿衍生了显微削薄穿支皮瓣,为了修复超长创面衍生了联体穿支皮瓣,为了吻合一组血管同时修复多个创面衍生了分叶穿支皮瓣,为了使合并深部骨骼或肌肉组织缺损的创面得到立体美学修复衍生了嵌合穿支皮瓣等等.这些特殊形式穿支皮瓣的衍生和发展,丰富了穿支皮瓣的内涵,扩大了穿支皮瓣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5.
供养人体皮肤的每一条穿支血管均有一个明确的分布范围,即穿支皮瓣的解剖学供区,也称之为穿支体区[1].每一条穿支体区借助周边的穿支血管吻合互相连接[2],紧邻解剖学供区的被称之为动力学供区,若再继续向远邻的供区延伸则称之为潜力供区[3].因此,如欲切取"跨区穿支皮瓣"则必须了解其周边连接血管的特性[4].对尸体标本或活体进行CT血管造影后,应用"后处理软件"可清晰显示全身各部位穿支血管的解剖学细节.使用交互式医学影像控制系统(Materialise Interactive Medical Image Control System, Mimics 17.0,Materialise, Leuven, Belgium),可快速方便地显示皮下血管网、穿支血管及其源动脉的三维分布状况与毗邻结构,包括浅层肌、肌间隔等,不仅有利于基础研究工作者进行系统的解剖学研究,亦可辅助临床工作者进行穿支皮瓣的术前设计与术中导航.  相似文献   

6.
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管为蒂的股前外侧皮瓣系徐达传等[1]于1983年首先发现,随后在全世界20多个国家得到了推广应用.该皮瓣优点众多而誉有"万能皮瓣"之称,但也因其包含全层皮下脂肪和阔筋膜,部分患者受区外形臃肿、功能恢复差,供区遗留难看疤痕甚至功能障碍.1989年Koshima等[2]提出"穿支皮瓣(perforator flap)"概念,并于1993年[3]首先报道了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F)的临床应用.ALTPF可改善受区修复效果且尽可能的减少了供区损伤,近年来一直被广大学者所关注.为全面了解ALTPF并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现将其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穿支皮瓣作为轴型皮瓣的一种,由Koshima于1989年首先报道~([1])。穿支皮瓣是在肌皮瓣与筋膜皮瓣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型皮瓣,打破了深筋膜血管网是皮瓣赖以存活的传统观念,使皮瓣切取更为灵活,实现了以最小的供区损伤获得最佳的受区修复效果的目的。穿支皮瓣相对于传统皮瓣的优点之一就是能够切取更加薄型化的皮瓣~([2~4]),但是部分患者皮瓣供区浅筋膜层脂肪肥厚,不带肌肉与深筋膜的传统穿支皮瓣仍显  相似文献   

8.
穿支皮瓣(perforator flap)的概念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前10余年并未引起广泛关注.据PubMed检索(2011年9月30日),共有与"perforator flap"相关的论文1708篇,其中近5年(2007~2011)有1076篇(占63%).这说明2003年穿支皮瓣Gent consensus("根特"共识)的正式发表,极大地促进了穿支皮瓣的发展,学者们也才真正地认可与推广穿支皮瓣[1].穿支皮瓣是显微外科的新发展,开创了皮瓣小型化、精细化、薄型化、微创化的时代.但世界范围内对穿支皮瓣的定义、命名等仍存在争论[2].  相似文献   

9.
正股深动脉穿动脉穿支皮瓣是由股后外侧区皮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1,2]),根据2003年Blondeel等~([3])提出的"Gent"consensus,股深动脉穿动脉穿支皮瓣的一级源动脉为股深动脉穿动脉。然而不少学者对股深动脉穿动脉穿支皮瓣解剖认识不足,仍将股深动脉穿动脉误认为皮瓣的穿支血管,将其命名为股深动脉穿支皮瓣。2007年Ahmadzadeh等~([4])首次报道了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以腓动脉穿支为中心设计的特殊形式皮瓣日趋多样化。根据受区复杂的创面缺损,选择适宜形式的穿支皮瓣修复,能最大限度的修复各种组织创面、重建受区功能。腓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研究较广泛,其穿支血管解剖较恒定、临床应用形式多样化、修复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现对近年来腓动脉穿支皮瓣移植设计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1腓动脉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穿动脉是指穿过深筋膜进入皮肤的动脉,可分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