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阳萎即阴茎不能勃起或举而不坚,不能完成正常房事。祖国医学对阳萎的治疗开拓了一条崭新的道路,现对近年来,中医中药治疗阳萎的经验近况按“十个从治”,择要综述如下:1 从肝论治阳萎从肝论治,在目前治疗阳萎中居于首位,历代文献也十分重视,如《灵枢·经脉》说:“肝足厥阴之脉……循股入毛中,过阴器。”又肝主筋,张介宾《类经》:肝有“络诸筋而一之,以成健运之用”,说明阴茎即具有筋的伸缩性能。《灵枢·经筋》:“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热则纵挺不收。”明确提出是厥阴之筋为病。从肝论治,可分如  相似文献   

2.
阳痿一证,考诸前贤典籍,多数认为是由恣情纵欲,或误犯手淫,导致命门火衰,肾气亏损所致。即便是由其它病变所致之阳痿,亦多涉及到肾。所以在治疗上,每每兼顾及肾,常用《景岳全书》赞育丹、右归丸,或《金匮》肾气丸等方加减化裁而治之。此类补肾壮阳之药治疗阳痿,虽然确有疗效,但却不能尽愈所有之沉疴。这是因为阳痿一证,除责之于肾外,尚有心、肝、脾、肺,故临床治疗时,断不可一味补肾。一、肝病可致阳痿。《内经》曰:“足厥阴之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在《灵枢·经筋》篇更明确提出厥阴之筋病:“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以上经文,明确地说明了肝病与阳痿的  相似文献   

3.
<正> 阳萎一般认为以命门火衰为主,而求治于肾.此乃宗肾藏精主生殖,肾司前阴之说。但足厥阴肝经绕阴器,因此肝经病变可致阳事不举者,亦屡见不鲜。诚如《灵枢·经筋》篇所曰“足厥阴之筋,其病……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素问·痿论》曰“宗筋弛纵,发为筋痿,或为白浊……,筋痿者,生于肝。”其  相似文献   

4.
笔者临床二十余载,常见各种阳萎,按辨证论治,均能取得显著疗效。介绍如下。阳萎一证早在《灵枢·经筋第十三》篇就有论述:“足厥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上结于内踝之前,上循胫,上结内辅之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其病,足大指支内踝之前痛,内辅痛,阴股痛转筋,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治在行水清阴  相似文献   

5.
阴萎阳萎辨     
《中国医药学报》1999年第5期所载夏树同志《阴萎辨》一文,本人拜读后认为作者就阴萎病名作了定论,并从历史沿革方面对阴萎阳萎病名混淆的原因作了探讨,对女性性功能障碍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作了总结,内容较有新意。笔者长期从事性功能障碍的研究工作,对作者以阴萎病名来与女性性功能障碍划等号,认为《内经》中所提阴萎即单指女性一说尚有疑问,特提以下观点与作者商榷。 阴萎的实质及含义 阴萎一名最早见于《内经》一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言:“年六十,阴萎,气大衰,九窍不利”,《灵枢·经筋》言:“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驰纵不收,阴萎不  相似文献   

6.
阳萎一证,古称阴萎,语出《灵枢·邪气藏腑病形篇》,是指阴茎临事不举,或举而不坚,坚而不久为主证的一种常见病证,可见于男性性功能障碍,性神经哀弱以及某些慢性疾病之中。祖国医学多认为病由肾精亏损,命门火衰,惊恐劳倦及湿热下注所致,其病每涉及肝、肾、阳明三经。但笔者就临床病例统计所见,该证以肾阳虚命门火衰型最为多见。间或有阴虚火旺,阴阳两虚者,其他证型鲜见。古籍中虽有脾虚、肝郁、湿热之说,然究其机理均须累及肾虚方可致病,正如《景岳全书·阳萎》所说:“火衰者十居七八,火盛者仅有之耳。”根据阳萎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7.
梁金波  张建新  胡连军 《河北中医》2006,28(12):935-935
阳萎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均有论述,不外乎命门火衰、心脾受损、恐惧伤肾、肝郁不舒、湿热下注等几种.《灵枢·经筋》中曾论述:"足厥阴之筋,……其病……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说的是肝病导致阳萎的情况;《重订济生方·虚损论治》中论述道:"五劳七伤,真阳衰惫,……阳事不举."说的是命门火衰,即肾与阳萎的关系;《临证指南医案·阳萎》 中说:"又有阳明虚则宗筋纵,盖胃为水谷之海,纳食不旺,精气必虚,况男子外肾,其名为势,若谷气不充,欲求其势之雄壮坚举,不亦难乎?治惟有通补阳明而已."讲的是脾胃虚导致阳萎的情况,因为脾胃生理上互为表里,病理上互相影响,且脾胃并论,脾胃同治,故谈胃亦包含了脾在内.总之,阳萎与五脏皆有关联,为便于理解阳萎的病机,进行如下浅析.  相似文献   

8.
一、养阴法的确立养阴理论首见于《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阳盛则阴病,”“阳盛则身热,腠理闭,喘粗……。”《素问·调经论》谓:”阴虚则内热……。”《灵枢·决占》篇谓:“精脱者,耳聋……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这些论述,为养阴法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汉·张仲景在《内经》理论的指导下,指出误汗,误下或妄用灸法、火针,可耗伤人体阴液而造成“坏病”,创立了“急下存阴”,“釜底抽薪”等法以保存阴液,设立了炙甘草汤以补心营之不足,黄连阿胶汤治阴虚阳亢之证,竹叶石膏汤治气阴两虚之证等,至今仍被视为养阴法之楷模。金元时期,朱丹溪从相火立论,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相似文献   

9.
《杂病证治准绳·前阴诸疾》谓:“阴痿皆耗散过度,伤于肝筋所致。经云:足厥阴之经其病伤于内,则不起是也。”肝足厥阴之脉,入毛际,过阴器,抵少腹。肝主筋,阴茎以筋为体。阴茎萎缩,与肝经密切相关。肝之功能正常,则阴茎伸筋自如,勃起刚劲。故肝气不疏,湿热淫肝,肝阴亏损,肝阳虚衰等肝经病变,皆可导致阳萎。其相应治法有疏肝解郁、清热利湿、滋阴柔肝、温  相似文献   

10.
男科疾病从肝论治 ,缘于前阴与肝关系密切。肝司阴器 ,诸筋为肝所主。《灵枢·经筋》指出 :足厥阴之筋“上循阴股 ,络于阴器 ,络诸筋……阴器不用 ,伤于内则不起 ,伤于寒则阴缩入 ,伤于热则纵挺不收。”由此可见肝脏与阴器在生理上互相关联 ,在病理上互相影响 ,肝伤可导致多种男科疾病。笔者临证时对各种男科病症从肝论治 ,每获良效 ,兹举验案如下。1 肝热阳强症李某 ,34岁 ,阴茎坚挺不收 2 0日。起因与人争吵暴怒之时 ,阴茎异常勃起 ,茎中灼热疼痛 ,数小时后方缓急。此后稍遇烦怒不遂之事 ,阴茎即突然勃起 ,憋胀疼痛 ,热如火燎 ,持续数小…  相似文献   

11.
男科疾病从肝论治举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琳瑛 《河北中医》2000,22(7):529-529
男科疾病从肝论治 ,缘于前阴与肝关系密切。肝司阴器 ,诸筋为肝所主。《灵枢·经筋》指出 :足厥阴之筋“上循阴股 ,络于阴器 ,络诸筋……阴器不用 ,伤于内则不起 ,伤于寒则阴缩入 ,伤于热则纵挺不收”。由此可见肝脏与阴器在生理上互相关联 ,在病理上互相影响 ,肝伤可导致多种男科疾病。笔者临证时对各种男科病证从肝论治 ,每获良效 ,兹举验案如下。1 肝寒缩阴证林某 ,2 4岁 ,军人。 1 9990 8涉水抗洪后 ,出现阴部湿冷 ,阴器反复内缩挛痛。发作时痛引小腹 ,气促心悸 ,面白唇青 ,夜间发作频繁 ,重时彻夜难眠。曾自服男宝等补肾壮阳药症状不…  相似文献   

12.
试论郁滞证     
有关郁滞证的病名纷繁复杂 ,有“五郁”、“六郁”、“郁证”、“积聚”、“瘕”、“癖块”、“痞块”、“鼓胀”等。病机与病因多局限于脏腑病机 ,或气血营卫病机 ,或六淫邪气病机。其实《内经》中早就有关于郁滞证的论述 ,如《灵枢·百病始生》云 :“积之始生 ,得寒乃生” ,“卒然外中于寒 ,若内伤于忧怒 ,则气上逆则六俞不通 ,温气不行 ,凝血蕴裹而不散 ,津液涩渗 ,着而不去 ,而积皆成矣。”《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还载有 :“木郁达之 ,火郁发之 ,土郁夺之 ,金郁泄之 ,水郁折之”的治疗总则。历代医家论述更多 ,如《丹溪心法·六郁》…  相似文献   

13.
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灵枢·海论》篇曰:“脑为髓之海。”又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肾阴乃一身阴液之根本,肾阴虚证是临证常见病症之一。其病机是由久病伤肾、或失血耗液,或房事不节,或情志内伤,或过服温燥劫阴之品,或禀赋不足、耗伤肾阴所致。  相似文献   

14.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胸痹心痛的论述文只九条,叙证可谓简略,然却言简意亥,论理严谨,治法详备,疗效卓著。其论述上承灵素,下启各家,为临证治疗胸痹心痛开创通阳逐阴治则之先河,历来被后世医家视为规矩准绳。故此,本文拟以《金匮要略》方论为依据,谈谈我们学习《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的肤浅体会。一、学术源流胸痹、心痛病名始见于《内经》。《灵枢·本脏篇》云:“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灵枢·邪气脏病形篇》云:“心脉微急,为心痛引背”;《灵枢·杂病篇》亦云:“心痛,但短气不足以息,  相似文献   

15.
伏邪探源     
<正> 伏邪源流最早应追朔到《内经》时代。在《内经》文字记载中虽无伏邪之言,但有伏邪之实,并对伏邪基本概念、伏邪成因、病机、部位以及伏邪所发病证作了较为全面地论述,为后世伏邪学说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伏邪最初概念为:“邪气留连”(《素问·生气通天论》)、“久留而不去”(《灵枢·贼风》)等。伏邪成因多为先感正邪,正邪者四时感之主气也,如春感风、冬感寒等。伏邪部位多见“血脉之中、分肉之间”(《灵枢·贼风》)等。“因加而发”是伏邪发病的重要病机。当伏邪久留隐伏,若卒然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调、邪气相袭、诱因相触、新旧之邪相合,则因加而发之。其具体病证《内经》概括性地提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四大病系。以“夏伤于暑,秋必痎疟”为例分言之,夏季伤暑,即感受了正邪,若  相似文献   

16.
神阙穴拔罐调气作用的理论认识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对神阙穴调气的认识(1)从穴位命名来看 :神阙 ,首见于《内经》 ,在《素问·穴论》云“齐通脐 ,当脐之中 ,神阙穴也” ;《针灸甲乙经》称“脐中” ;在《针灸铜人》名“气合” ;《针灸大成》名“气舍” ,说明神阙穴与气有着密切的联系。(2 )从与脏腑经络的联系来看 :神阙穴为生命之根 ,先天之结蒂 ,后天之气舍 ,介于中下焦之间与脾胃肾相邻 ,又是肾间动气所处 ,故神阙穴与诸经联系密切。《灵枢·营气》云 :“肝的支脉……是督脉也……络阴器 ,上过毛中 ,入脐中……” ;《灵枢·经筋》云 :“足太阴之筋……上腹结于脐” ,“手少阴之筋……循…  相似文献   

17.
男子性功能障碍指阳萎、阳强、早泄、不射精等症。一般主张从肾论治。笔者常有从肾论治不效者,从肝论治而获效。兹浅探如下:1 男子性功能障碍与肝相关的理论依据 1.1 男子性功能与肝的功能活动有关。《灵枢·经脉》指出:“肝足厥阴之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素问·厥论》也明确指出:“前阴者宗筋之所聚。”肝主筋,宗筋聚于前阴,肝经直达前阴,宗筋有赖于肝阳的温煦、肝血的滋养才能发挥其正常的伸缩功能。肝藏血,主血液的贮藏和调节,男子在性活动时,只有  相似文献   

18.
阳痿治肝三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痿是指阴茎不能勃起,或虽勃起但不坚硬,性欲减弱以致未能达到高潮,是男子常见的性功能障碍。 现代医学所指的阳痿,中医最早称为“阴痿”、“筋痿”。《杂病证治准绳·前阴诸疾》曰:“阴痿皆耗散过度,伤于肝筋所致。经云:足厥阴之经其病伤于内,则不起是也。”《素问·痿论》谓:“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肝足厥阴之脉,入毛际过阴器,抵少腹。肝主筋,阴茎以筋为体。阴茎萎缩,与肝经密切相关。肝之功能正常,则阴茎伸筋自如,勃起刚劲。故肝气不舒,湿热淫肝,肝阴亏损,肝阳虚衰等肝经…  相似文献   

19.
近读贵刊1981年第6期“《伤寒论》三阳三阴实质之我见”一文,认为《灵枢·经脉》是《伤寒论》赖以发展的基础,断言“《伤寒论》三阳三阴病辨证论治是在《灵枢·经脉篇》十二脏腑经络分证论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此谈谈我们的看法。 1.两书所述证候不相对应:《灵枢·经脉》所述十二经咏证候是各自独立,没有传变,且每经均有虚有实、有寒有热。而《伤寒论》六经则既各有主证、主脉,各有偏虚偏实、偏寒偏热的不同,又相互关连、  相似文献   

20.
按肝郁证针刺治疗腰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灸治疗腰痛起效快 ,疗效确切 ,已被公认。但笔者在临床上也常遇到部分患者按常见的寒湿、劳损、肾虚等证型 ,施以针灸治疗 ,疗效欠佳者 ,对此种患者 ,经辨证分析 ,采用了从肝郁、气滞血瘀证治疗 ,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现论述如下。肝郁为腰痛病机之一足厥阴肝经与腰痛的关系 ,古人早有阐述。《素问·刺腰痛论》中说 ,腰痛属足六经之病 ,其中“厥阴之脉 ,令人腰痛 ,腰中如张弓弩弦”。《灵枢·经脉》篇中亦有肝足厥阴之脉“是动则病 ,腰痛不可以俯仰”之说。《直指方·腰痛方论》指出 :“郁怒伤肝则诸筋纵弛 ,忧思伤脾则胃气不行 ,二者又能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