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的各治疗方法与肠套时间、肠套类型的关系。方法:对103例小儿肠套叠病的各治疗方法疗效进行分析及其与肠套时间、肠套类型的关系作了统计比较。结果:空气复位、手术复位成功率与肠套时间、肠套类型、肠套长度有关、时间越短、长度越短,复位成功率越高;回肠型肠套复位成功率明显高于回回结肠,空气复位有约8.2%复发率,肠部分切除有一定术后并发症。结论:小儿肠套叠早发现、早治疗非常重要,75%以上能空气复位成功,21%可手法复位成功,预后良好,5%以下晚期病例需行肠切除,预后欠佳。  相似文献   

2.
基层医院诊治小儿肠套叠的难点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诊治小儿急性肠套叠的经验教训,提高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我科2003年7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42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42例患儿均行手术治疗.33例无肠坏死单纯复位后,将末段回肠缝固在升结肠内侧壁;9例有肠坏死行肠切除,一期肠吻合8例,回肠造瘘1例;12例附加阑尾切除.一期肠吻合术后,有2例发生吻合口瘘,再次手术,行回肠造瘘,3例回肠造瘘患儿于术后6个月闭瘘.随访4个月~3年,42例患儿均无再发肠套叠.结论:没有开展灌肠复位的基层医院,患儿转上级医院治疗条件又受限时,应尽早明确急性肠套叠的诊断,避免误诊,及时手术,才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二维B型超声(B超)引导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疗效.方法:210例肠套叠患儿在B超引导下进行水压灌肠治疗.采用日本产的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0 MHz,应用37℃生理氯化钠灌肠,灌肠压力控制在60~90 mmHg.结果:188例(89.5%)1次复位成功,10例(4.8%)2次复位成功,复位成功共198例(94.3%),10例(4.8%)复位不成功直接转为手术复位或行肠切除吻合术,2例(1.0%)在灌肠过程中发生肠穿孔,转行肠切除吻合术后治愈.结论:B超引导下治疗小儿肠套叠简便、安全、复位成功率高,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将空气或水压灌肠复位失败或禁忌的肠套叠患儿分为腹腔镜手术组(试验组,20例)和开腹手术(对照组,23例),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结果试验组腹腔镜下牵拉复位成功12例,腹腔镜辅助下经水灌肠复位成功3例,腹腔镜辅助下套叠鞘内注入生理盐水经水灌肠复位成功2例,复位成功者均行阑尾切除术;中转开腹手术3例(套叠过紧1例、复位后发现套叠肠段坏死1例、回肠远段梅克尔憩室1例)。对照组2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21例行阑尾切除术,2例因套叠肠段坏死行坏死肠段切除一期吻合术。试验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手术结合水灌肠、肠套叠鞘部注水可使大多数肠套叠复位。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有较大优势,可作为一般情况较好的小儿急性肠套叠治疗的优选术式。  相似文献   

5.
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6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郑斌  谢家伦  徐哲 《新医学》2007,38(8):526-527
目的:探讨需行手术治疗的小儿肠套叠的临床诊疗特点,以加深对继发性肠套叠的认识.方法:对62例需行手要治疗的小儿肠套叠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3例原发生性肠套叠患儿临床症状较典型,术湔均能通过X线引导下空气灌肠或钡灌肠明确诊断.9例继发性肠套叠患儿临床症状不典型,术前均未能明确诊断.所有患儿均行手术治疗和(或)探查,9例继发性肠套叠经手术确诊.所有患儿术程顺利,仅需手法复位的43例病程(30±3)小时,而病情重需行肠切除的19例病程(54±6)小时;10例合并肠坏死,此10例年龄(4±1)个月.所有患儿术后(6±2)日出院.对继发性肠套叠患儿均予治疗原发病.所有患儿随访1~3年,3例淋巴瘤患儿于术后2~3年因原发病治疗无效死亡,其余患儿均无再发肠套叠.结论:原发性肠套叠患儿多能于术前明确诊断,病程偏长者病变较严重.继发性肠套叠症状多不典型,一般需剖腹探查,对非手术治疗不能复位或原因不明确的肠套叠患儿,应积极行手术治疗,以提高患儿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成年人肠套叠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志勇  马慧 《临床医学》2003,23(8):11-12
目的 :探讨成年人肠套叠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 11年间收治的成年肠套叠病人 2 7例 ,全部病人均经手术证实。结果 :2 7例病人中小肠—小肠型套叠 16例 ,回肠—结肠型套叠 8例 ,结肠—结肠型套叠 3例。有 2 4例为继发性套叠 ,3例原因不明 ,其中有 2 0例行全消化道钡餐检查 ,16例明确诊断。有 10例行腹部B超检查 ,7例确诊。 2 4例行肠切除、3例行复位固定。结论 :成年肠套叠多继发于肠管器质性病变 ,全消化道钡餐和B超对诊断有帮助 ,该类病人皆应手术治疗。大多数需行肠切除术 ,对结肠—结肠型肠套叠可以不复位而直接行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7.
刘汉博 《临床医学》2009,29(2):107-108
成人小肠套叠临床上比较少见,我院自2002年4月至2007年6月共收治4例,均行手术治疗。行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2例,行回盲部切除、回肠升结肠吻合术1例,手法复位成功1例,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需外科手术的病儿已大大减少。但仍有25%左右的病例因整复失败而需要手法复位。在剖腹手法复位病例中,有较大一部分肠套叠是极易复位且无肠坏死,不需肠切除。甚至部分病例未见肠套肿块,只有充血,水肿的套叠过肠壁痕迹。为此,我们从1991年3月至1994年12月,对选择性病例进行再次延迟空气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再评价。方法对我院于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小儿肠套叠病例,采用空气灌肠治疗结合临床诊治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前均行B超检查确诊,整复成功47例,成功率为94%。所有空气灌肠的患儿均无肠穿孔。1例空气灌肠复位不成功者转行肠坏死肠切除术,2例手术复位。结论空气灌肠仍为治疗小儿肠套叠的理想方法,经济简单而又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本文收集 4a来本院诊治的小儿肠套叠 6 8例 ,回顾性分析诊治情况 ,对小儿非典型肠套叠的早期诊断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 8例小儿肠套叠患儿中 ,男 41例 ,女 2 7例 ,年龄 38日龄~ 12月龄 5 9例 ,~ 3岁 5例 ,~ 12岁 4例 ,原发性肠套叠 6 3例 ,继发性肠套叠 5例 ,3岁以上患儿均为继发性肠套叠。 6 8例中 ,35例于门急诊明确诊断经空气灌肠复位治愈 ,33例收住病房 ,住儿科病房 18例均经空气灌肠复位 ,住外科病房 15例均经空气灌肠 ,4例复位成功 ,11例复位失败后经手术治疗 ,其中 8例手术复位成功 ,3例发生肠坏死作部分肠切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儿肠套叠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及并发症防治.方法 回顾分析1971年1月至2008年12月316例小儿肠套叠患者手术临床资料,其中男186例,女130例.年龄<6个月186例(58.9%).病程>3 d247例(78.2%).阵发性哭闹或腹痛306例(96.8%),呕吐277例(87.7%).回结型112例(35.4%),回回结型118例(37.3%).并发肠坏死116例(36.7%).手术单纯复位200例(63.3%).行肠切除等术式1 16例(36.7%).结果 1例阑尾脓肿误诊为肠套叠,3例进腹后肠套叠已复位,因术后并发症再手术8例.治愈307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7例.结论 急性肠套叠目前绝大多数可经非手术治愈,手术应严格掌握指征,术式的选择要依患儿病变和耐受情况而定,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可望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肠套叠是指部分肠管及系膜套人邻近肠管引起的肠梗阻,多发生于健康婴儿,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急腹症。我院1996年以来共收治51例小儿急性肠套叠,其中36例因发病超过24h或经“空气灌肠”复位失败施行了手术复位固定术,8例术中发现肠管有坏死,加行肠切除,肠吻合术。36例均痊愈出院。现就其围手术期的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15例新生儿小肠闭锁的手术治疗经验,结合文献探讨新生儿小肠闭锁的治疗方法。方法:对空、回肠闭锁患儿采取端背吻合术、端侧吻合术;对靠近回盲部的回肠闭锁患儿,在传统肠切除肠吻合手术的基础上增加经阑尾残端向吻合口近端回肠放置导管减压。结果:15例均行手术治疗,治愈14例,死亡1例,治愈率为93.3%。结论:选择正确合适的手术方法,加强术后管理,是提高新生儿肠闭锁治愈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5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98例小儿急性肠套叠在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92例(94%)整复成功,6例(6%)失败.结论:对于病程在48h以内,无其他并发症的小儿急性肠套叠行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辅助治疗小儿肠套叠15例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方法。方法:在紧闭式气管内麻醉下,造成人工气腹,利用电视腹腔镜观察病变部位情况决定手术方式。结果:共15例,10例腹腕僮下复位成功,4例行肠切除,吻合,1例腹壁外复位成功。结论:电视腹腔镜辅助治疗小儿肠套叠手术是一种快捷,安全,损伤小,恢复快的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血栓形成的诊断及不同程度肠缺血坏死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西京消化病医院消化外科2011年8月~2015年3月收治的18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并肠坏死患者的诊治经过。结果其中9例患者行肠切除肠吻合术,5例患者行肠切除+空-回肠端侧T型吻合+远端回肠残端造瘘术,2例患者行肠切除+近端造瘘+远端造瘘置入营养管术,1例患者行肠切除+近端造瘘远端关闭术,1例患者仅行开关腹术。18例患者中,除一例自动出院外,其余均康复出院。6例患者于6~9个月后行造瘘还纳术。随访有1例发生短肠综合症。结论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症状隐匿,易延误诊治;对于急性肠系膜血栓形成肠坏死的患者,应早期手术切除坏死肠管,剩余肠管可一期吻合或肠切除+空-回肠端侧T型吻合+远端回肠残端造瘘术,术后早期积极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7.
杨周健  王奕  徐畅  钟麟 《华西医学》2012,(5):729-730
目的探讨阑尾内翻切除术在小儿外科手术中的运用。方法回顾2009年5月-2011年5月小儿外科收治的89例采用内翻法行阑尾切除术患儿的一般资料、手术方法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儿因肠套叠、嵌顿疝或肠旋转不良而入院行手术治疗,术中除处理原发疾病外均行内翻切除阑尾,术后未使用抗生素,均未发生腹腔及伤口感染,术后无并发症,恢复良好出院。76例(85.4%)患儿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3年,平均1.5年。随访期间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部分小儿腹部手术需附加阑尾切除术时可采用阑尾内翻切除法。此术式具有耗时短、操作简便易行、避免盆腹腔污染、减少抗生素使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空气灌肠在疑似小儿急性肠套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电视监视下,对96例临床表现仅具备小儿急性肠套叠4项典型症状中的1项或2项的疑似急性肠套叠而腹部平片未见肠套叠征象的患儿行诊断性空气灌肠,并对空气灌肠发现有肠套叠的患儿进行整复.结果:96例中73例经空气灌肠提示有肠套叠,诊断率为76.0%,其中69例整复成功,有效率达94.5%.结论:掌握小儿肠套叠的初期临床表现,及时行低压空气灌肠可提高肠套叠早期诊断率,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手术复位.  相似文献   

19.
黄霞  李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9):7194-7194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对88例小儿急性肠套叠超声引导下进行压力控制生理盐水灌肠复位及精心护理。结果 88例急性肠套叠患儿中82例复位成功,6例需手术治疗。结论超声监视下行水压灌肠诊治小儿肠套叠,复位过程清晰直观,安全性好,无1例发生肠穿孔,较传统方法无X线辐射。加强水压灌肠整复护理是提高复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我院1988年2月~1998年8月共收治小儿肠套叠168例,行空气灌肠复位183例次,成功164例次,再手术24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68例中,男121例,女47例,发病年龄4个月~5岁,其中2岁以下142例,占84.5%。发病6~48小时就诊167例,48小时以后1例。168例共行空气灌肠复位183例次,164例成功,再手术24例。再手术病例中首次灌肠失败12例,再次灌肠失败9例,盲肠穿孔1例,阑尾坏死1例及1例首次灌肠复位后因回盲部水肿及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误诊复发肠套叠未再灌肠者。2 讨论自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应用临床以来,约90%的患儿可免除手术,肠套叠死亡率亦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