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CD105的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00例非小细胞肺癌和50例正常肺组织标本中CD105的表达,分析其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差别。结果 CD105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有无胸膜侵犯、有无淋巴结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癌组织之间CD105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CD105高表达,并存在着CD105阳性的血管新生,检测CD105蛋白可能对判断患者的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62P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应用流式细胞术对75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62P表达进行荧光免疫检测,其中45例肺癌患者作手术前后对照分析,并与30名正常人(献血员)进行对比研究。75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62P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手术后外周血中CD62P表达显著高于手术前(P<0.01);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62P的表达水平与组织学类型及组织学分级有关;Ⅲ期、Ⅳ期和Ⅰ期、Ⅱ期之间CD62P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CD62P表达与肺癌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提示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62P的表达水平具有高灵敏、快速和定量等优势,可作为肺癌转移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p16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应用SP法对52例非小细胞肺癌石蜡标本进行p16蛋白的检测。结果发现44例(84.6%)p16蛋白表达阳性,p16蛋白在良、恶性细胞中均有表达,肿瘤细胞中p16表达呈现异质性;各肿瘤类型中鳞癌和大细胞癌阳性率高于腺癌,但无显著差异,高分化腺癌阳性率高于低分化腺癌(户<0.05);伴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低于非转移者(P<0.01),且p16蛋白表达阳性率与肿瘤大小相关。表明p16基因表达缺失参予了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且与肿瘤分化、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和D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和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VEGF-C、D)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NSCLC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146枚淋巴结及11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VEGF-C、D的表达。结果 VEGF-C和VEGF-D蛋白阳性表达率在NSCLC癌组织中均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及癌旁组织(P〈0.01);在有淋巴结转移组,VEGF-C和VEGF-D蛋白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在TNM分期中,VEGF-C和VEGF-D在Ⅲ期+Ⅳ期的表达明显高于Ⅰ期+Ⅱ期的表达(P〈0.05);但VEGF-C和VEGF-D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 VEGF-C、D的表达增高与NSCLC的TNM分期及其淋巴结转移的形成密切相关,提示其在NSCLC的生长、侵袭和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44分子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中黏附分子CD44在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72例肺癌患者外周静脉血中CD44水平,与正常人及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对照,应用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肺癌组外周血CD44含量为(57.85±1.99),明显高于正常人组(43.03±2.33)(P<0.01)及慢性支气管炎组(45.37±1.79)(P<0.01),CD44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病理类型不呈相关性(P<0.05),但与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相关(P<0.01或P<0.05).结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4含量可作为肺癌患者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MSCT征象与CD44v6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对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NSCLC患者术前进行MSCT扫描,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肿瘤标本进行染色,检测CD44v6在肺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①CD44v6在肿块最大径〉3cm的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3cm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MSCT上肿块轮廓出现分叶征、边缘出现短毛刺或棘状突起者,CD44v6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②CD44v6在淋巴结转移组肺癌中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③CD44v6在胸膜受累组肺癌中的表达高于胸膜未受累组;④CD44v6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论:NSCLC的MSCT征象与CD44v6表达具有重要关系;CD44v6的异常高表达可能在NSCLC的浸润和转移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5例肺癌组织中COX-2和E-cadherin的表达状况。结果①肺癌组中COX-2和E-cadherin的总阳性率分别为61.54%和63.08%;②在淋巴结转移组,COX-2和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11%和53.3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COX-2和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在I+Ⅱ期分别为53.66%和68.29%,低于和高于Ⅲ期病例中的表达率79.17%和29.17%,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COX-2阳性表达与E-cad-herin阳性表达呈负相关。结论非小细胞肺癌中COX-2高表达和E-cadherin的低表达在肺癌的发生、恶性演进过程中可能起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IL-17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IL-17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11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L-17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分析IL—17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IL-17的表达主要位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质,呈黄褐色,与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IL-17的表达差异在NSCLC患者的年龄(P=0.743〉0.05)、性别(p=O.886〉0.05)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在NSCLC的分化程度(P=0.028〈0.05)、淋巴结转移(P=0.042〈0.05)和临床病理分期(P=0.023〈0.05)方面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L-17可能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形成、分化、增殖和转移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探讨舌鳞癌中CD44v6蛋白的表达及其对舌鳞癌进展和转移的影响。应用常规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40例舌鳞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其中包括无淋巴结转移24例及有淋巴结转移16例,舌乳头状瘤12例及正常舌粘膜组织9例。结果显示,舌鳞癌组织中CD44v6阳性率为72.5%(29/40),有淋巴结转移者CD44v6高表达的阳性率为81.3%(13/16),无淋巴结转移者CD44v6高表达的阳性率为41.7%(10/24);舌乳头状瘤中仅有2例阳性高表达,阳性率为16.7%(2/12);而正常舌粘膜组织中未见有CD44v6蛋白的表达,研究表明,对舌鳞癌组织进行CD44v6蛋白的检测,有助于预测其进展程度和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 。 相似文献
10.
外围型非小细胞肺癌影像学表现与其癌细胞ras p21表达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的影像学表现与其癌细胞rasp2 1表达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LSAB法测定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 46例外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rasp2 1的表达强度 ,分析其表达特点与影像学征象的相关关系。结果 外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期与癌细胞rasp2 1表达强度密切相关 (P <0 .0 1 ) ;肿块大小在rasp2 1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的出现率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肿块毛刺征、三级支气管受累在rasp2 1表达阳性组的出现率明显高于阴性组 (P <0 .0 1 )。但分叶征、胸膜凹陷征及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在rasp2 1表达阳性组、阴性组的出现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外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某些影像学表现如肿块毛刺征、三级支气管受累及肿块大小等与其癌细胞rasp2 1的表达具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周围型肺腺、鳞癌CT表现与ras P^21蛋白异常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和CT扫描技术,探讨7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腺、鳞癌rasP^21蛋白异常表达与CT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CT显示深分叶征、 血管切迹征、纵隔淋巴结肿大的肺癌,其rasP^21蛋白表达阳性率较高(P<0.05),肺鳞癌肿块最大径≥3cm者rasP^21蛋白阳性率高于最大径<3cm者(P<0.05),具有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的肺癌rasP^21蛋白阳性率较低。结论:周围型肺癌出现深分叶征、血管切迹征、纵隔淋巴结肿大和最大径≥3cm的肺鳞癌,其恶性程度更大,而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的出现,则预示肺癌具有相对低度恶性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Kiss-1、CD34的表达,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Kiss-1的表达及CD34的分布情况,分析其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其相关性。结果Kiss-1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CD34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Kiss-1阳性表达组中CD34分布明显低于Kiss-1阴性表达组。结论Kiss-1及CD34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联合检测可预测非小细胞肺癌的浸润、转移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P^53基因产物在肾盂癌及癌旁组织表达的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6例肾盂癌及癌旁组织研究,并和7例正常肾盂组织进行对照。结果 P^53蛋白在肾盂癌中阳性率为41.7%,癌旁组织阳性率为8.3%;在肾盂癌的病理分期和分级中,P^53蛋白的表达强度随分期、分级升高而增加。结论 P^53蛋白在肾盂癌及癌旁组织阳性表达时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c erbB 2和p2 1ras在肺癌形成机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对原发性肺癌中两种基因表达作一检测。结果 5 5例肺癌中 ,2 2例 (44 % )c erbB 2过度表达 ,2 5例(45 % )p2 1ras过度表达 ,其中 10例小细胞肺癌中均未见两种基因过度表达。c erbB 2基因过度表达与淋巴结有无转移具有明显相关性 (P <0 0 5 )。c erbB 2 ,p2 1ras蛋白表达在肺癌分化程度中呈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c erbB 2 ,p2 1ras在肺癌形成和发展中协同作用 ,有助于评估肺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和CD44在肺癌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生物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133和CD44在42例肺癌患者的肿瘤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情况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型、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关系。结果 42例肺癌组织中,淋巴结转移占64.3%(27/42)。原发灶CD133阳性率73.8%(31/42);CD44阳性率59.5%(25/42)。转移淋巴结CD133阳性率92.6%(25/27),CD44阳性率81.5%(22/27)。CD133阳性组淋巴结转移率为74.2%(23/31),较阴性组的27.3%(3/11)高。CD44阳性组淋巴结转移率为76.0%(20/25),较阴性组的41.2%(7/17)高。原发灶CD133和CD44表达与转移淋巴结CD133和CD44表达呈正相关。肺癌组织中CD133与CD44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性。CD133阳性组患者3 a生存率明显低于CD133阴性组(P〈0.05)。CD44阳性组患者3 a生存率明显低于CD44阴性组(P〈0.05)。结论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和CD44在肺癌的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状态与肿瘤生物学特征密切相关,并影响患者的预后,对分析和预测肺癌临床表现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胰腺癌组织中p21ras蛋白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胰腺癌组织中p21ras蛋白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计数,探讨两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病理证实为胰腺导管腺癌的48例患者的石蜡切块标本,应用EnVision显色系统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p21ras蛋白检测和MVD计数。结果p21ras蛋白表达率胰腺癌组织为60·41%,癌旁组织为37·5%(P<0·05)。MVD计数p21ras表达阳性组为22·207±5·815,p21ras阴性组为18·053±5·502(t=3·597,P<0·01)。结论胰腺癌组织中p21ras的表达与MVD计数相关,提示ras基因突变可能促进肿瘤微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