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清T-PSA、F/T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PSA(F-PSA)与T-PSA比值(F/T)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检测80例BPH、26例慢性前列腺炎、30例PCa患者的T-PSA、F-PSA,并计算出相应的F/T值。结果:三组患者之间的T-PSA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意义(P<O.01);BPH患者的F/T与PCa患者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当T-PSA在4.0-10μg/L时,三组患者的T-PSA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BPH患者的F/T与PCa患者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10μg/L<T-PSA<30μg/L时,前列腺炎与PCa患者之间的F/T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F/T可以提高T-PSA对PCa、慢性前列腺炎、BPH的鉴别诊断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是目前临床上用来诊断前列腺癌(PCa)的最常用指标,但是当PSA为4~10 ng/mL时,即临床上称为PSA灰区时, PSA对诊断PCa的特异性较低。前列腺健康指数(PHI)是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p2PSA)的多因素数学组合,其诊断效能显著高于PSA。PHI一经发现后就引起了国际学者的关注,并在过去的10年内发展迅速。本文对PHI发现和发展的历程进行简要梳理,以期为临床上PCa的早期诊断和筛查提供诊断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及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在BPH和PCa患者中的表达,评价t-PSA与f-PSA/tPSA在BPH和PCa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为BPH和PCa的患者,结合其术前的t-PSA及f-PSA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统计。结果:在t—PSA%4.0μg/L的患者中,f-PSA/t—PSA〈0.16者共6例(BPH3例;PCa 3例),〉0.16者共20例(BPH13例;PCa例7);4.0≤t—PsA〈10.0μg/L的患者中,f-PSA/t—PSA〈0.16者共17例(BPH5例;PCa 12例),〉0.16者共24例(BPH21例;PCa3例);10.0≤t—PSA〈100μg/L的患者中,f-PSA/t-PSA〈0.16者共49例(BPH19例;PCa30例),〉0.16者共31例(BPH22例;PCa9例);t—PSA≥100μg/L的患者16例,均为PCa,f-PSA/t—PSA比值均〈0.16。结论:BPH患者随年龄增长t—PSA逐渐升高,但f-PsA/t—PS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的PCa患者t-PSA、f-PSA及f-PSA/t-PSA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SA水平在4.0~10.0ug/L的PCa患者和t—PSA在10~100μg/L的PCa患者相比,其f-PSA/t—PSA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4.0≤t—PSA〈10.0的患者,结合f-PSA/t-PSA〈0.16,能更有效地区别BPH和PCa(P〈0.05),但是,对于t—PSA%4.0μg/L的PCa患者来说,f-PSA/t-PSA比值对其与BPH的鉴别意义不大(P〉0.05)。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由前列腺上皮、尿道旁腺上皮、肛门周围腺体产生的蛋白酶。自1970年WANG首先从前列腺组织中分离和提纯PSA以来,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对前列腺癌(PCa)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评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公认的PCa重要的肿瘤标记物之一。但随着长期广泛的临床应用,PSA在PCa诊断和鉴别诊断中遭遇挑战。作者就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结合文献报道讨论如下,以期进一步提高对PSA临床实用价值的认识并正确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比较血清中早期前列腺癌抗原-2(EPCA-2)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特异性与敏感性,研究血清中EPCA-2对诊断PCa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非前列腺疾病患者20例(作为A组),BPH患者56例(作为B组),PCa患者44例(作为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别检测三组患者血清中EPCA-2和PSA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C组患者血清中EPCA-2和PSA水平分别与A组和B组患者的进行比较,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A组血清中EPCA-2水平均≤分界点(30μg/L)。③以30μg/L为分界点,EPCA-2对PCa诊断的特异性为92.1%,敏感性为93.2%;以4μg/L为分界点,PSA对PCa诊断的特异性为55.3%,敏感性为79.5%;PSA结合fPSA/tPSA(以0.15为分界点),对PCa诊断的特异性为78.9%,敏感性为68.2%。结论:EPCA-2作为新的诊断PCa的肿瘤标志物,较PSA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临床PCa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广泛应用,前列腺癌(PCa)患者及前列腺穿刺活检数量明显增加,但PSA特异性及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仍然存在争议。目前已出现更多诊断PCa的DNA、RNA和抗原标志物,本文将对与PCa诊断相关的肿瘤标志物研究现状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癌(PCa)是世界男性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PCa临床诊断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仍旧是最常用的生物标志物,但缺乏特异性,存在假阳性结果导致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的问题。因此,需要新的生物标志物来提高对PCa诊断的效能并指导治疗决策。已有许多研究发现外泌体miRNAs在PCa患者中表达异常,并与 PCa 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此外,尿液外泌体miRNAs检测是鉴定新生物标志物的一种非侵入性的方式。本文总结了外泌体miRNAs在PCa诊断及预后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列腺按摩后尿沉渣中AMACR mRNA含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前列腺癌(PCa)患者30例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41例,在前列腺穿刺活检前收集前列腺按摩后的尿液,离心取细胞沉淀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AMACR mRNA的含量,并用PSA mRNA进行校正,即用AMACR mRNA表达量/PSA mRNA表达量比值来表示AMACR mRNA的含量。结果AMACR mRNA在PCa组患者尿液中的含量明显高于BP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763,以0.277为截断值时,其诊断PCa的总体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7%和75.6%。如果血清PSA以10ng/ml为临界值,其总体特异度为58.5%(24/41),尿液AMACR mRNA较血清PSA具有更高的特异性。不同临床分期、不同病理分级之间,AMACR mRNA表达量及检测阳性率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尿液中AMACR mRNA的表达量可以作为前列腺癌诊断的一种非损伤性指标,而且在PCa的早期诊断中也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态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和总PSA(T—PSA)及F—PSA/T—PSA比值(F/T比值)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和45例前列腺癌(PCa)患者血清F—PSA和T—PSA水平,并计算F/T比值。结果:BPH与PCa组患者T—PSA、F—PSA值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F/T比值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在PCa的诊断灰区(T—PSA值4.0—10.0μg/L)中,F—PSA及F/T比值能有效区分BPH与PCa(P<0.05),单独以T—PSA或F—PSA作为PCa的诊断指标,其敏感度虽高(88.89%,84.44%),但其特异性较低(仅为53.33%,56.67%),而以F/T比值作为PCa的诊断指标,在保持较高敏感度的同时,其特异性也可显著提高(P<0.05)。结论:F—PSA及F/T比值的引入,使PSA作为PCa的诊断指标更为有效,尤其在PCa的诊断灰区,同时F/T比值可显著提高PSA对PCa诊断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联合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P504S、p63、CK34 β E12及CK7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实验选择前列腺癌(PCa)55例,前列腺高度上皮内瘤(HPIN)15例,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5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上述4组病理标本中P504S、PSA、CK34 β E12、p63及CK7的表达。结果随Gleason评分增加,PCa中PSA表达下降,不同Gleason评分的PCa的PSA表达差有显著性意义(P〈0.05);P504s在BPH中不表达,在HPIN、AAH中弱表达;在PCa中强表达,良恶性病变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不同Gleason评分的PCa的P504s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K34 β E12和p63在BPH、在高度PIN和AAH中表达或呈不连续表达;在PCa55例中有54例不表达,1例局灶性表达;CK7在前列腺各种病变中均未表达。结论PSA只具有器官特异性,不具有肿瘤特异性;P504s作为一种检测前列腺肿瘤的新型分子标记物,可作为PCa诊断手段的有力补充;联合检测前列腺基底细胞标记物CK34 β E12、p63则能提高前列腺肿瘤诊断的准确性;CK7应用于前列腺穿刺活检中与移行细胞癌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进展期前列腺癌(PCa)患者内分泌治疗前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PCa患者内分泌治疗前和治疗后3、6、12、24个月血清PSA。结果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前相比血清PSA下降明显。治疗后6个月达到PSA谷值。结论血清PSA可作为判断PCa内分泌治疗效果的标准,血清PSA再次升高(〉4ng/ml)提示肿瘤发展为非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是预测生存率的一个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单独或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年龄预测前列腺癌(PCa)的临床价值及其与危险分级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和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 205例患者,根据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 060例)和PCa组(145例)。根据欧洲泌尿外科协会指南再将PCa患者分为低(48例)、中(62例)、高(35例)危组。比较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Ca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NLR、PSA和年龄单独检测预测PCa的临床价值,并建立联合预测模型方程。比较不同PCa危险分级组间的NLR水平。结果 PCa组的年龄、PSA、空腹血糖(FBG)、NLR和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高于对照组,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SA、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FBG和NLR与PCa均有相关性(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SA和NLR为影响PCa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PSA和NLR预测PCa的临床价值均高于年龄预测PCa的价值(Z=8.604、9.204,均P<0.001)。NLR、PSA和年龄联合检测建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5,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2.5%和80.7%。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的NLR水平分别为(2.05±0.26)、(2.36±0.34)和(2.75±0.61),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021,P<0.001),且高危组的NLR水平均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q=11.132、6.494,均P<0.001),中危组的NLR水平高于低危组(q=5.709,P<0.001)。结论 NLR为PCa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患者的危险度分级有关,与PSA和年龄联合检测可有效预测PCa。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PSA、p63、34βE12、P504S、PSAP等特异性血清标志物在良恶性前列腺病变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90例经前列腺电切术及穿刺活检的组织标本,良恶性前列腺病变分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n=50,例)、前列腺癌(PCa)组(n=40,例),其中PCa组依据Gleason评分进一步划分为低中、高危组(n分别为14、26,例)。检测所有组织中PSA、p63、34βE12、P504S、PSAP表达水平,比较两组血清PSA水平及PSA、p63、34βE12、P504S、PSAP的阳性表达检出情况;分析PSA、p63、34βE12、P504S、PSAP表达与PCa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与PSA、p63、34βE12、P504S、PSAP表达相关性分析。结果 PCa组平均血清PSA水平为(76.22±11.22)ng/mL,显著高于BHP组的(16.36±5.82)ng/mL,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PSA、P504S、PSAP在PCa组中呈现高表达,阳性检出率显著升高;而p63...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前列腺癌(PCa)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了60例经穿刺活检确诊PC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PCa患者中,血清T—PSA含量、F-PSA含量、F/T分别与PCaGleason分级、临床分期均呈正相关,F/T与PCaGleason分级、临床分期均无显著相关。结论:PCa患者的血清T—PSA、F—PSA和PSAD与Gleason分级和临床分期存在相关,提示可能通过检测血清T—PSA、F-PsA和PSAD预测PCa恶性程度及预后,有利于PCa的筛查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雄激素受体(AR)在PCa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livison法,检测45例PCa和1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标本中AR的表达,并探讨AR蛋白表达与PCa分期、分级、术前PSA、内分泌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AR在PCa和前列腺增生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和93、3%,阳性表达率和表达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D期和A-C期PCa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和87.5%,无显著差异(P〉0.05).但D期PCa AR阳性表达程度显著增强(P〈0.05);Gleason评分≤7和Gleason评分〉7PCa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7%和100%,无显著差异(P〉0.05),但低分化PCa(Gleason评分〉7)AR阳性表达程度显著增强(P〈0.05):PSA≤10ng/ml和PSA〉10ng/mlPEa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和97.1%,阳性表达率和表达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内分泌治疗有效和无效PCa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5%和90、9%,阳性表达率和表达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R阳性表达程度与PCa分期、分级有关,对判断PCa生物学行为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sPSA)与尿前列腺特异性抗原(uPSA)比值(s/uPSA)对血清PSA处于诊断“灰区”—sPSA于4.0~10.0ng/ml(放射免疫法范围)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血清PSA(sPSA)于诊断“灰区”的共191例前列腺疾病患者,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其尿PSA(uPSA)水平,根据前列腺活检结果分为前列腺癌组(PCa组,n=76)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组(BPH组,n=115),比较两组s/uPSA比值以及两组间sPSA和s/uPSA比值的受试者运算特性曲线(ROC)面积。结果BPH组与PCa组的sPSA分别为(5.20±1.09)ng/ml和(6.41±2.12)ng/ml,uPSA分别(3.57±0.97)ng/ml和(2.17±0.61)ng/ml,sPSA和uPSA在BPH组与PCa组两者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t=0.91,t=1.24,P〉0.05);BPH组与PCa组的s/uPSA分别为(2.32±0.61)和(4.13±1.09),PCa组s/uPSA比值明显高于BPH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t=4.17,P〈O.01)。s/uPSA比值和sPSA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6和0.703。在保持95%敏感性时,s/uPSA比值和sPSA的特异性分别为77.1%和39.6%。结论在血清PSA值4.0~10.0ng/ml范围内,s/uPSA比值较sPSA更好地检出前列腺癌:在保持同一敏感性时,s/uPSA较sPSA具有更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前列腺癌诊断与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前列腺癌(PCa)在许多西方国家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男性癌症死因的第2位。我国PCa发病率较低,近年来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及生活条件的改善,其发病率有猛增趋势。但有关PCa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种族、地理环境差异、饮食、遗传等因素有关。对PCa的诊断与治疗,国外已有较多的进展和新的认识,现归纳综述如下,供同道参考。王修国过去对PCa的诊断常常是在晚期出现了症状后才作出,或在良性前列腺疾病诊治过程中偶然发现的。但目前却有很多的病例是通过筛选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十直肠指诊(DRE)发现。1.IPSA+…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a)患者和前列腺增生(BPH)症患者血清中骨保护素(OPG)浓度的差异以及前列腺癌患者骨保护素浓度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前列腺体积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免法(ELISA)测定40例前列腺癌患者及4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OPG浓度,同时采集PCa患者的前列腺体积及PSA值。比较PCa患者及BPH患者血清OPG浓度的差异以及前列腺癌患者中OPG浓度与PSA、前列腺体积之间有无相关性。结果 PCa患者的血清OPG浓度平均值水平〔(14 900.19±5 168.65)pg/mL〕显著高于BPH组〔(10 457.87±4 786.29)pg/m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Ca患者血清OPG浓度与PSA值及前列腺体积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r分别为=0.221、0.138,P均〉0.1)。结论血清OPG浓度对鉴别PCa和BPH有重要临床价值,PCa患者血清OPG浓度与血清PSA值及前列腺体积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血清PSA水平的相关性,探讨CXCR4在PCa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40例PCa组织(包括15例转移和25例未转移PCa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前列腺组织中CXCR4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PCa与癌旁和正常组织CXCR4的表达差异,以及CXCR4表达与血清PSA水平及转移的相关性。结果:CXCR4蛋白在PCa中高表达,其阳性表达率为82.5%(33/40);癌旁组织表达较低,阳性表达率为37.5%(15/40);而正常前列腺组织中未见CXCR4表达(0/10)。与癌旁及正常组织相比,PCa组织表达CXCR4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而癌旁组织与正常组织CXCR4表达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O.05)。PCa中CXCR4表达与癌转移特征的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不同血清PSA水平的癌组织CXCR4表达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XCR4在PCa组织尤其在转移性PCa组织中高表达。CXCR4可能是一个独立的,较有效的转移预测指标,可为临床判断预后提供参考。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CXCR4/SDF1与转移性PCa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体(pro PSA)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前体蛋白,是游离PSA(f PSA)的一种形式。近年来,人们对pro PSA及其相关参数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意义及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进展。pro PSA相关参数包括pro PSA百分比(%p PSA)、p2PSA、%p2PSA、前列腺健康指数(PHI)等,这些指标在PCa诊断中的作用明显优于血清总PSA(t PSA)和f PSA,特别是%p2PSA和PHI可以显著提高对PCa的检测和鉴别能力,降低不必要的穿刺活检率。本文就pro PSA及其相关检测指标在PCa诊断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