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头内陷是一种常见的畸形 ,Ashleglooper于 1840年首先描绘了乳头内陷 ,发生率约 2 %。该畸形影响美观 ,导致功能和心理障碍并影响哺乳。kehrer 1879年首先应用外科方法纠正这一畸形以来各种手术与非手术方法被介绍 ,虽然这些方法都有其优点及满意的疗效 ,但也有其固有的缺点。我们自 1997年 2月起应用埋线法矫正乳头内陷畸形 8例 ,效果明显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8例均为女性。年龄 18~ 2 7岁。其中已婚 2例 ,均未哺乳 ,术后效果满意。血运良好 ,外形满意 ,未遗留瘢痕 ,乳头、乳晕感觉良好。随访 6个月至 2年 …  相似文献   

2.
乳腺导管延长法矫正乳头内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乔群  宋可新  白明  朱琳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11):1265-1266,I0008
乳头内陷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女性乳房畸形,发生率约2%[1]。其主要表现是乳头不能突出乳晕或是低于乳晕平面,呈火山口样外观。乳头内陷不仅影响女性乳房美观和哺乳功能,而且可带来一些心理问题。此外,内陷的乳头不易清洗,易致糜烂与感染,因此应予以积极治疗。目前手术方法很多,但术后效果大多不佳,常易复发。现我们设计出一种新的方法,通过延长乳腺导管来矫正乳头内陷,初步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女性患者2例,年龄分别为26岁,24岁,均为未婚未育,单侧乳头内陷,明显低于乳晕水平,不能自行通过手法矫正。希望保留哺乳功能。2手术方法2.1术前…  相似文献   

3.
乳头内陷是一种常见女性乳房畸形,不仅易诱发局部湿疹、感染、癌变,还影响乳房的美观和功能,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乳头内陷矫治方法虽然较多,但各具优缺点,难以达到较理想的优良效果。作者自1996年5月至2006年7月应用乳头横切开法矫治原发性乳头内陷,临床效果好,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22例,年龄18~42岁,未育14例,已育8例,双侧乳头内陷者17例,单侧者5例,共39侧,均为原发性乳头内陷。中度乳头内陷8例,重度者14例,其中2例重度乳头内陷者伴发湿疹、感染,待用药治疗缓解后再行手术。二、手术方法用1%利多卡因(内含1∶200000的肾上腺素)注…  相似文献   

4.
改良应用矫正器微创治疗乳头内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保国  乔群  赵茹 《中国美容医学》2009,18(10):1400-1402
目的:观察改良应用矫正器治疗乳头内陷的临床疗效,探讨矫正乳头内陷的方法。方法:回顾研究2007年4月~2008年12月,10例中重度乳头内陷患者,改良应用矫正器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内容包括:适应证选择、效果分析及并发症发生。结果:矫正器佩戴时间均为6个月,去除矫正器后随访6~12月,平均8个月,所有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其中1例重度内陷患者已经顺利哺乳;没有并发症发生。在去除矫正器后随访6个月以上,平均8个月。结论:改良应用乳头内陷矫正器适用于任何程度的乳头内陷患者,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一种轻中度乳头内陷的矫正方法。方法2004年5月-2007年1月,采用双重U形内悬吊法矫正乳头内陷16例,年龄18~38岁。均为双侧先天性乳头内陷,轻度11例,中度5例。未婚9例,已婚哺乳者6例,未哺乳者1例。其中6例已婚哺乳者曾经接受过手法按摩纠正及负压吸引治疗,效果欠满意。术中牵出内陷乳头后,在乳头基底部与乳晕移行处,水平及垂直方向分别扎孔4个,直径约0.1cm,然后2个方向4点相连,缝合悬掉打结形成一重U形结,两重缝合相互垂直。结果16例患者术后乳头挺拔,无乳头坏死和感染,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获随访6个月~2年,乳头润泽、挺拔,多数呈圆柱状,乳晕清晰,无乳头或乳晕坏死,乳头感觉无减退,无勃起功能障碍,外观满意,切口局部无瘢痕,无患者诉及影响哺乳。结论双重U形内悬吊法切口小、损伤小、操作简便、效果确切、不易复发且并发症少,是一种较理想的矫正轻中度乳头内陷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乳头内陷是一种常见的女性乳房畸形 ,据报道其发生率为 2 % [1] ,影响女性乳房的形态和功能。目前对乳头内陷的修复方法很多 ,但极易复发[2 ] 。自 1999年以来 ,我们用二瓣法纠正乳头内陷 5例 ,获得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共 5例患者 ,双侧 2例 ,单侧 3例。其中有 2例为术后复发患者 ,均为重度乳头内陷。术后均Ⅰ期愈合。2 手术方法 采用 2 %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 ,切开形成乳头晕瓣 ,首先于切口线两端缝牵引线 ,沿切口线即乳头内陷两侧壁切开 ,边切边牵引 ,逐渐暴露乳头顶端并纵形切开 ,将乳头一分为二 ;松解乳头顶端…  相似文献   

7.
自制矫正器治疗乳头内陷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头内陷是一种常见的女性乳房发育畸形,其发病率为2%[1],严重影响着女性乳房的形态美、哺乳功能和身心健康。其治疗方法较多,但均难获得持久满意的效果。自2002年1月 ̄2005年12月,笔者应用自制矫正器治疗乳头内陷26例患者45只内陷乳头,经3 ̄9个月随诊,取得了满意持久的效果,现  相似文献   

8.
乳头内陷是女性较常见的乳房畸形之一,不但影响哺乳和乳房外观,局部还会藏污纳垢,出现湿疹、炎症、异味、哺乳障碍等,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近年来,笔者在临床应用中,设计了“钢丝十字交叉持续牵引法”矫治乳头内陷1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一种乳晕双菱形真皮瓣交叉填充支撑法矫正乳头内陷的手术方法及矫正效果。方法对乳头内陷36例64侧,设计双菱形去表皮真皮瓣,于乳头基底部交叉填充支撑乳头,并固定。术后乳头悬吊1周.10d拆线。结果36例乳头内陷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乳头血运障碍。随访6个月至3年,乳头内陷无复发,乳头外形医患双方均满意,乳头感觉无障碍。结论采用乳晕双菱形真皮瓣交叉填充支撑法矫正乳头内陷,操作简单,乳头形态自然,血运无障碍,感觉功能正常,切口隐蔽,瘢痕不明显,能保留哺乳功能,是较为理想的乳头内陷矫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乳腺基底部纤维组织松解矫正原发性乳头内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一种避免乳腺管损伤,矫正原发性乳头内陷的新术式。方法通过对乳晕切口胸大肌前假体置入隆乳术的患者,术后乳头内陷自动治愈的观察所得启示,笔者采用了在乳腺基底部松解挛缩牵拉乳头的纤维结缔组织的方法矫正原发性乳头内陷。手术操作部位远离乳腺管集中的部位,避免了乳腺管损伤,使乳头内陷矫正后保留其乳管功能。结果本组患者8例15侧,均为原发性乳头内陷且未生育的女性。术后乳头外形美观,感觉与勃起功能正常,随访5例已生育的受术者,均能正常哺乳。结论采用乳腺基底部纤维组织松解矫正原发性乳头内陷,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效果明显,并保留其乳腺管功能,降低了乳头内陷矫正手术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