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6 毫秒
1.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酚甘油滴耳液中苯酚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红旗  薛子坤 《齐鲁药事》2006,25(6):344-345
目的测定苯酚甘油滴耳液中苯酚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酚甘油滴耳液中苯酚含量,测定波长270±1nm.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8·6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2%.结论该法操作简便,与碘量法测定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周蕾  邵丽晓 《海峡药学》2005,17(4):55-56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酚滴耳液中苯酚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波长270nm处直接测定苯酚含量。结果苯酚在10~30mg.L-1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7%,RSD为0.76%(n=5)。结论该法简便、准确、稳定性高,可作为其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瑞巴派特片含量的方法。方法:以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剂,在(326±2)nm波长处测定含量。结果:瑞巴派特浓度在9.8~49.2μg/mL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RSD=0.4%(n=5)。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操作快速、简便,结果准确,适合于该制剂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了非水滴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益肤酰胺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方法简便,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含量测定方法。本文同时用五台不同型号的分光光度计于290±1nm 波长处测定了浓度为10.04×10~(-4)—40.16×10~(-4)g/ml样品溶液的吸收度,并确定了百分吸收系数E_1(?)为498.95(n=44)、标准差为1.995;变异系数为0.40%。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复方氟康唑滴耳剂,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氟康唑含量,单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替硝唑含量)。结果:氟康唑的线性范围为60~300μg/mL,回归方程C=-0.5989±714.365△A(r=0.9999,n=6),回收率为98.18%~102.39%;替硝唑的线性范围为5~25μg/mL,回归方程C=0.049±28.128A(r=0.9999,n=6),回收率为97.50%~102.73%。结论:复方氟康唑滴耳剂制备简单,质量稳定,无刺激性。  相似文献   

6.
汤亚新 《黑龙江医药》2000,13(6):337-337
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酚滴耳液中苯酚含量.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准确.测定波长为270±1nm,其平均回收率为99.82%,相对标准偏差为0.25%.此法适应医院制剂分析.  相似文献   

7.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脂质体中阿米卡星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经Hantzsch衍生化 )测定脂质体中阿米卡星的含量 .平均回收率为(10 0 5± 1 7) % (n =5 ) ,线性范围为 10~ 6 0 μg/mL .方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 .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麝香草酚滴耳液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92nm处测定麝香草酚含量。结果在5~40μg/ml范围内,吸收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88%,RSD为0.51%(n=5)。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测定麝香草酚滴耳液含量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氧氟沙星滴耳液中氧氟沙星的含量,以0.1mol/L盐酸为溶剂,测定波长293nm,吸收系数(E_(1cm)~(?)为913,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9.4%,RSD=0.20%(n=5).滴耳液附加剂对测定无干扰.  相似文献   

10.
陈增  黄仁杰 《海峡药学》2002,14(6):50-51
目的 以磷酸盐缓冲液 -无水乙醇 (2∶ 1V/V)混合溶剂溶解凝胶小球。方法  采用二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于 2 3 9.2 nm处测定小球中醋酸地塞米松的含量。结果  得回归方程 :D=3 .1× 10 - 3+ 1.5× 10 - 3C,r=0 .9979(n=3 ) ,平均回收率为 10 1.3 0 %,RSD=± 0 .2 3 %。结论  此方法简便、节省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盐酸芦氟沙星凝胶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刘福  吴功柱 《中国药房》2003,14(11):665-666
目的 :制备盐酸芦氟沙星凝胶 ,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卡波姆940为基质制备凝胶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芦氟沙星含量 ,并考察其稳定性。结果 :盐酸芦氟沙星线性范围为2~10μg/ml(r=0 9999) ,平均回收率为99 52 % ,RSD=0 38 % (n=6) ;凝胶稳定性良好。结论 :该凝胶制备工艺可行 ,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盐酸左氧氟沙星膜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唐春发 《中国药师》2005,8(7):569-570
目的:研制盐酸左氧氟沙星膜剂.方法:以壳聚糖、甘油为辅料,制备盐酸左氧氟沙星膜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0.6%,临床总有效率92%.结论:该膜剂处方工艺可行,质量稳定,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盐酸左氧氟沙星凝胶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张芳向  林朝霞 《中国药房》2006,17(14):1068-1069
目的制备盐酸左氧氟沙星凝胶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盐酸左氧氟沙星、丙二醇、甘油、卡波姆-940制备盐酸左氧氟沙星凝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主药盐酸左氧氟沙星的含量。结果所得凝胶为淡黄色透明胶体;盐酸左氧氟沙星检测浓度在2~10μg/ml范围内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0.15%(RSD=0.31%)。结论本制备工艺简单、稳定,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14.
吴芳  陈连剑  李成  李婷  黄福星 《中国药房》2005,16(11):854-855
目的:建立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盐酸二甲双胍片中盐酸二甲双胍含量的方法。方法:以水为溶剂,在233nm波长下进行测定。结果:盐酸二甲双胍检测浓度在1~10μg/ml范围内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3%(RSD=0.24%,n=9)。结论:本方法准确、快速、简便,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复方盐酸二甲双胍片中盐酸二甲双胍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软膏中主药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邹鲜红  彭韪  肖拥军  朱美容 《中国药房》2005,16(12):946-947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软膏中盐酸左氧氟沙星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C18,流动相为0.05mol/L柠檬酸-乙腈(85∶15),检测波长为293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40℃,进样量为10μl。结果:盐酸左氧氟沙星检测浓度在3.88~38.7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n=9)。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能有效控制盐酸左氧氟沙星软膏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2种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2种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2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采用单剂量、随机、自身交叉对照试验设计,分别空腹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各200mg后,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检测血清中左氧氟沙星经-时过程的血药浓度,计算其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Cm ax分别为(2 840.7±371.6)、(2 810.5±440.0)ng.mL-1,t1/2β分别为(7.26±1.21)、(7.28±1.58)h,tm ax分别为(1.13±0.44)、(1.09±0.34)h,AUC0~24分别为(20 908.9±3 178.2)、(20 398.0±2 576.4)ng.h.mL-1,AUC0~∞分别为(23 173.6±3 600.4)、(22 492.4±2 649.0)ng.h.mL-1。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1±14.1)%。结论:2种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盐酸苯海拉明凝胶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广求  张美祥  郑锦秀 《中国药房》2005,16(14):1065-1067
目的:制备盐酸苯海拉明凝胶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羧甲基纤维素钠等作为凝胶基质,以正交试验筛选基质最佳配方,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58nm波长处测定盐酸苯海拉明的含量。结果:制备的凝胶均匀细腻,分散性好;盐酸苯海拉明检测浓度在100~4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6),平均回收率为99.95%,RSD=0.95%(n=9)。结论:该制剂质量稳定,质控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盐酸昂丹司琼分散片的研制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盐酸昂丹司琼分散片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主药昂丹司琼的含量。结果 :线性范围为4 0~16 5μg/ml,平均回收率为99 97 % ,RSD为0 35 %。结论 :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 ,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9.
槲皮素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槲皮素为黄酮类化合物。兔iv槲皮素10m g·kg~(-1)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模型。T_(1/2)(α)为2.91 ±1.36min,T_(1/2)(β)183.78±82.67min,V_B为0.624±0.225 L·kg~(-1),CL为3.15±2.11 ml·kg~(-1)·min~(-1).槲皮素10mg·kg~(-1)ig后,生物利用度为42.7%,药峰浓度(C_(Dk))为10.9mg·L~(-1),药峰时间(t_(pk))为60min。iv槲皮素后.药物以原型和代谢产物两种形式经尿、胆汁排泄,消除较迅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备洛雌油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83nm波长处测定洛美沙星的含量。结果:盐酸洛美沙星检测浓度在2.5~16.0μg/ml范围内与吸收度呈线性关系(r=0.9995,n=6),平均回收率为99.88%,RSD=0.74%。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控制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