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镁血症与新生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关系,以及血镁与SIRS预后的相关性,为判断SIRS预后提供简易可靠的指标.方法:将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83例新生儿,在入院后24 h内收集SIRS所需资料,于诊断后48 h内进行血镁值测定,分组:①正常血镁组与低镁血症组:统计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②存活组及死亡组:统计两组血镁水平的变化.结果:正常血镁组及低血镁组MODS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血镁低于正常值的样本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血镁水平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镁水平反映SIRS患儿的病情及预后,可作为判断SIRS预后简易可靠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低钙血症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新生儿的关系,探讨血钙与SIRS预后的相关性,为判断SIRS预后提供简易可靠的指标。方法将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72例新生儿患者,在入院后24小时内收集SIRS所需资料,于第2天进行血钙值测定,1)分为正常血钙组与低钙血症组:统计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2)存活组及死亡组:统计两组血钙水平的变化。结果正常血钙组及低血钙组MODS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低于正常值的标准数及血钙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钙水平反映SIRS患儿的病情及预后,可作为判断SIRS预后简易可靠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重度窒息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莉  胡煜 《安徽医学》2006,27(6):476-478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与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临床关系。方法对324例新生儿重度窒息按照SIRS诊断标准分SIRS组(156例)与非SIRS组(168例)比较两组脏器损害者发生率、病死率;比较S3组(符合SIRS诊断3项者)与S2组(符合SIRS诊断2项者)发生脏器损害程度及病死率。结果SIRS发生率为48.12%(156/324),在SIRS组与非SIRS组间脏器损害的发生率分别为78.21%,45.24%,2个以下脏器损害的发生率分别为62.82%,39.29%,多脏器损害的发生率分别为15.38%,5.95%,病死率分别为7.69%,1.79%,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在S2组与S3组,轻度-中度脏器损害发生率分别为62.12%,50.00%,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重度脏器损害者发生率分别为17.42%,41.67%,病死率分别为4.55%,25.00%,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SIRS组中几乎所有符合SIRS诊断的病例均有低体温。结论SIRS与新生儿重度窒息并发脏器损害有密切相关性;SIRS可以区别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测预后,应重视低体温。  相似文献   

4.
汪江萍 《华夏医学》2006,19(2):193-195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 IRS)新生儿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符合S IRS诊断标准的60例新生儿患者,分别以S IRS符合项数及预后分组,另选同期病房中非S IRS新生儿40例为对照组。在入院后24h内采血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 IB)、D-二聚体(DD)含量和血小板(PLT)计数6项与凝血功能有关的实验室指标。结果:随着S IRS符合项数的增加,PT、TT、APTT、DD也增高,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存活组与死亡组间PT、TT、APTT、PLT、F 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DD显著高于存活组(P<0.01)。结论:S IRS新生儿存在凝血系统功能紊乱。符合S IRS诊断标准项数越多,凝血功能紊乱越显著。  相似文献   

5.
周继红 《广西医学》2005,27(1):31-33
目的 研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患者血磷水平变化 ,探讨血磷与SIRS预后的相关性 ,为判断SIRS预后提供简易可靠的指标。方法 将收治的SIRS患者 10 8例 ,在入ICU第 3日测定血磷值并进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 ) ,分为①正常血磷组及低磷血症组 :统计APACHEⅡ评分值、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发生率及死亡率 ;②存活组及死亡组 :统计两组血磷水平变化。结果 正常血磷组及低磷血症组APACHEⅡ评分值、MODS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存活组及死亡组血磷低于正常值的标本数及血磷水平有显著差异性 (P <0 0 5 )。结论 APACHEⅡ评分值高 ,血磷水平低 ,预后差 ,血磷水平反映SIRS患者的病情和预后且较易测得 ,可作为判断SIRS预后简易可靠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生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80例新生儿患者,以SIRS符合项数分组,分为SIRS2(符合2项)、SIRS3(符合3项)、SIRS4(符合4项);对照组为同期病房中非SIRS新生儿,共50例.所有患儿在入院后24h内进行危重病例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分为危重症组(≤90分)和非危重症组(>90分),其中危重症组63例,非危重症组67例.入院后24 h内采血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血小板(PLT).结果 SIRS组与对照组比较,D-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P<0.05),TP、TT、APTT均延长(P<0.05),PLT计数降低(P<0.05).随着SIRS符合项数的增加,PT、TT、APTT延长,DD增加,PLT计数降低(P<0.01).危重症组与非危重症组比较PT、TT、APTT延长,DD增加,PLT计数降低(P<0.01).结论 SIRS新生儿存在凝血系统功能紊乱,符合SIRS诊断标准项数越多,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越低,凝血功能紊乱越显著.  相似文献   

7.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多发伤预后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仿  陈宁波 《四川医学》2005,26(3):307-308
目的 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与多发伤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多发伤患者 412例 ,分为SIRS组和非SIRS组 ,SIRS组再根据诊断标准项目符合数分为轻、中、重 3组。另根据是否伴有感染分为感染和非感染两组。分别比较各组病例的病死率。预后情况以病死率作为指标。结果 多发伤后SIRS的发生率为 87.6% ,SIRS组的病死率显著高于非SIRS组 (P <0 .0 5 ) ,多发伤病死率随着SIRS严重程度增加而增高 (P <0 .0 0 5 )。多发伤伴感染患者的SIRS发生率及病死率高于非感染者 (P <0 .0 5 )。结论 多发伤患者SIRS的发生以及感染与预后有关 ,可将SIRS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作为多发伤预后判断及治疗指导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细胞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80年代后期 ,随着细胞因子研究的进展 ,发现机体受侵袭时 ,由免疫细胞和炎性细胞产生的炎症性细胞因子可导致机体产生各种反应。如 :手术创伤、重症胰腺炎、外伤、烧伤、休克、败血症等引起过剩的机体反应 ,其背景表现为高细胞因子血症 ,这种现象称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 ,SIRS) [1,2 ] ,也称为细胞因子血症 ,它是美国首先在讨论脓毒血症和与其相关的疾病及脏器功能不全概念时 ,作为全新概念提出的。细胞因子本身对机体有防御作用 ,但是重症SIRS时 ,细胞…  相似文献   

9.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机体受到严重打击后出现发热、白细胞增多、心率和呼吸加快等症状和体征时,临床多诊断为脓毒血症或败血症。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临床诊断技术的进步,发现这类病人共同的特征性变化是血浆中炎症介质增多,而细菌感染并非必要条件[1]。基于上述原因,1991年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和急救医学会(ACCP/SCCM)在芝加哥召开的联合会议上提出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syndrome,SIRS)的概念,并于第2年在Critical Care Med上发表[2]。这个概念的提出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同,由此也推动了学科的发展。随着人们对炎症认…  相似文献   

10.
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是危重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MODS病理生理过程中 ,最大的威胁来自失控的炎症反应。目前MODS的治疗 ,片面强调衰竭器官的功能支持和清创、引流、抗生素应用 ,忽视了对炎症反应的早期认识和干预 ,常痛失有利的治疗时机 ,难以改善预后。因此 ,对机体炎症反应的深刻认识有利于早期认识MODS病理生理紊乱 ,并使早期积极干预成为可能。1 炎症反应在MODS中的地位1.1MODS的认识 传统认为MODS是感染或创伤的直接后果 ,即细菌毒素或组织损伤是导致MODS的根本原因。 1973年Tilney首…  相似文献   

11.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血脂与皮质醇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不同评分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血脂与血皮质醇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对66例ICU收治的SIRS患者进行SIRS评分,据其分值将患者分为SIRS2组(SIRS评分=2分)、SIRS3组(SIRS评分=3分)和SIRS4组(SIRS评分=4分),检测上述各组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脂各项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以及血皮质醇(cortisol)浓度,对血脂各值与皮质醇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对于SIRS4组,TC、HDL-C、ApoA均与皮质醇水平呈正相关;而SIRS2组及SIRS3组则显示血脂各值与皮质醇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随SIRS评分增加,血脂水平显著下降,TC、HDL和ApoA水平的降低可能通过影响皮质醇的合成,从而使得血皮质醇的浓度相对降低.  相似文献   

12.
前降钙素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是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危重病医学会(SCCM)联席会议委员会于1991年提出,将SIRS替代原来的菌血症、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等概念。SIRS除因感染所致外,创伤、低血容量性休克、免疫介导的器官损伤等也可引起。SIRS进一步发展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成为  相似文献   

13.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血钠监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患者血钠监测的意义。方法 :收集 SIRS患者 15 0例 ,分别在入住 ICU当天、第 3、5、7天进行动态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APACHEII评分 )和血钠测定 ,按血钠值分为高钠血症组及非高钠血症组 ,高钠血症组根据最高血钠值分为轻、中、重度高钠血症组 ,对其 APACHEII评分、死亡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钠血症组(76例 )的 APACHEII评分明显高于非高钠血症组 (P <0 .0 5 ) ,病死率分别为 4 3.4 %和 2 4 .3% (P <0 .0 5 ) ;轻、中、重度高钠血症组的 APACHEII评分依次升高 (P <0 .0 1) ,病死率分别为 2 5 %、4 5 .4 %和 6 1.5 % (P <0 .0 5 )。结论 :高钠血症与 SIRS预后关系密切 ,血钠可作为判断 SIRS预后简易可靠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营养状况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33例常见内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SIRS及脓毒症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SIRS(323例)及非SIRS组(210例),将SIRS组患者按是否感染分为脓毒症亚组(287例)及非脓毒症亚组(36例),同时按预后分为生存(431例)及死亡组(102例)。统计患者入院第1、3、7天以及出院或死亡前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和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及c反应蛋白检测值。结果SIRS组及死亡组的APACHEⅡ评分较非SIRS生存组明显升高(P〈0.05)。人院第7天,SIRS组较非SIRS组,死亡组较生存组白蛋白值显著降低(SIRS与非SIRS:F=9.812,P=0.035;死亡与生存:F=45.285,P=0.003);前白蛋白变化趋势与白蛋白相同,从第3天开始,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死亡组和生存组中,发现显著时间效应(分别F=47.250、19.188,P=0.000、0.001)。多元逐步回归发现前白蛋白、总胆固醇和APACHEⅡ评分之间呈显著相关,可以建立多元回归方程:APACHEⅡ=52.032—21.407×前白蛋白-8.971×总胆固醇(R^2=0.801,F=48.016,P=0.023)。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前白蛋白及APACHE1I评分对预后的预测有显著性意义。方程对生存预测正确率为73.5%,死亡预测正确率为79.5%,总正确率为77.1%。结论SIRS患者存在严重的营养功能障碍,前白蛋白对评价患者营养状况和疾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意义,并且与APACHEⅡ评分一起能够预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RIS)并不是一种新发现的疾病,而是在临床上发现机体受到感染或非感染因素严重打击时,立即引起免疫系统的应激反应,包括多种炎症介质的大量释放,引起组织损伤,最后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指机体遭受各种损害,  相似文献   

16.
急性胰腺炎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性(SIRS)的关系。方法 观察71例AP患者的生长抑航船主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进展的过程。结果 多数SAP患者(86%)可以出现SIRS,而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出现SIRS甚少(11%);SAP患者血清IL-1β,TNFα和IL-6水平明显升高,并与SAP的病损程度及SIRS的表现呈正相关。结论 SAP患者可以出现SIRS,生长抑素对SAP的SI  相似文献   

17.
刘莹 《中国厂矿医学》2011,24(10):910-911
目的观察继发性胰腺损伤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观察2007年至2010年48例ICU收治的SIRS患者,均经临床表现、腹部CT检查排除急性胰腺炎、原发性胰腺疾病及胰腺损伤,根据其血清淀粉酶是否升高,分为继发性胰腺损伤组(23例)和对照组(25例),比较2组患者近期预后不良事件(即低血压状态/休克,心、肺、肝、肾、消化道等脏器中1个器官功能损害,多脏器功能障碍及死亡)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48例SIRS患者中,继发性胰腺损伤组近期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5.2%vs36.0%,P〈0.05)。结论继发性胰腺损伤提示SIRS患者近期预后不良,可作为评估SIRS患者住院期间病情危重程度及近期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SIRS是目前基础医学和临床急救/危重病医学研究的重点。临床治疗中尽管全力采取积极复苏、器官支持、抗感染、介质拮抗等手段,SIRS/MODS病死率仍居高不下。文章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临床传变过程、血清学指标及脏腑传变规律与中医学"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相关性出发,为SIRS建立一个合理的中医学辨证体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卢崇亮 《华夏医学》2001,14(2):254-256
1 概述传统观点认为 ,感染到一定程度势必产生全身性反应 ,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入侵与机体各种反应发生了直接联系。因此 ,长期以来 ,与感染相关的名词定义不清 ,常互换使用 ,易于混淆。同时 ,对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Multiple system organ fail-ure,MSOF或 MOF)的发生 ,亦多注重于细菌或其毒素的直接作用 ,而忽略了严重创伤等多种非感染性因素的作用。而且MOF过分强调器官衰竭标准使诊断偏晚 ,不利于衰竭前的早期预警和治疗。大量研究表明 ,包括创伤、感染、休克等在内的各种外科应激的转归 ,不仅与始发打击因素强度有关。亦与机体对打击…  相似文献   

20.
1 外科感染概念的更新1.1概念的演变 自 186 3年Pasteur发现细菌 ,186 7年Lister创用抗菌术以来 ,随着抗生素药物的不断开发 ,外科感染的诊治虽有明显进展 ,病死率却无明显改善。近 10多年来研究表明 ,感染、损伤、大手术、急性胰腺炎 (AP)、休克等各种外科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