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院尿路感染中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对医院尿液标本中分离大肠埃希菌进行了药敏试验分析。1资料与方法1.1菌株来源大肠埃希菌为2010年1-12月住院患者尿液中分离所得。1.2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采用Microscan Autoscan-4微  相似文献   

2.
院外感染大肠埃希菌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大肠埃希菌所致院外感染的临床状况和该菌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菌株来自临床分离的送检标本,进行细菌药敏试验检查大肠埃希菌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进行临床状况调查,属院外感染者进入本研究,对敏感率差异进行χ2检验.结果共有148例患者入选,感染部位以泌尿生殖系统为最多,平均住院时间为21 d,明显长于同期其他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17 d);敏感率最高的药物是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全部菌株对该药均敏感,无耐药菌株发现;耐药率最高的是环丙沙星,接近70%;头孢他啶和阿米卡星、氨曲南和头孢吡肟、庆大霉素和头孢呋辛、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哌拉西林之间的敏感率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其他各药物间敏感率差异显著(P<0.01);患者临床首次使用的抗菌药物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哌拉西林、阿米卡星.结论院外感染的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哌拉西林、左氧氟沙星和庆大霉素明显耐药,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等敏感,临床首次选用的抗菌药物并非敏感率高的品种.  相似文献   

3.
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医院尿路感染调查及预防护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医院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积极采取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0.1~2001.7收住院患者进行医院尿路感染调查,尿标本中检有大肠埃希氏菌株的,均进行ESBL的检测,并对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医院尿路感染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0.1~2001.7年住院期间,有60例患者为大肠埃希氏菌医院尿路感染,其中31例为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占51.7%.31例感染者中,女性明显高于男性(21/10),大部分患者先期使用新一代超广谱β-内酰胺抗生素及长期卧床的留置尿管者.个别科室发生局部小流行,存在交叉感染因素.结论:对大肠埃希氏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产生和播散的危险因素,应引起重视,并加强预防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包东武  杨增茹  范泽旭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8):900-901,1024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不同标本中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差异,为临床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用VITEK32型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对我院2002年元月至2004年7月临床分离的263株大肠埃希菌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法,判断标准按.NCCIS2000年版进行。结果: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3%和0;对头孢3代和4代抗生素、头霉素类、氨曲南、阿米卡星、呋喃妥因、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耐药率为8.7%-21.3%;对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磺胺类的耐药率为61.6%-83.3%;痰标本中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血液和尿液及其他标本的分离株。结论: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磺胺类的耐药性较高;对头孢3代和4代抗生素、头霉素类、氨曲南、阿米卡星、呋喃妥因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耐药性较低;目前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不同标本中大肠埃希菌对同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医院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变迁,为合理治疗尿路感染和医院感染控制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对医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尿液培养阳性病原菌的分布及主要病原菌大肠埃希菌(ECO)的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Phoenix100微生物鉴定系统及其配套复合板对细菌进行鉴定,并测定1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同时对ECO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结果 820株尿路感染病原菌中,检出率最高的是ECO,占38.0%;产ESBLs ECO的检出率由2008年的47.3%增至2009年的56.6%;对ECO耐药率>50.0%的抗菌药物由2008年的8个上升至2009年的11个.结论 ECO是尿路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其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医师应该重视病原菌的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抗菌药物诱发大肠埃希菌释放游离内毒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通过3种抗菌药物对大肠埃希菌体外作用,观察细菌的形态变化及释放游离内毒素的水平。方法 向细菌量为10^5CFU/ml肉汤试管中加入抗菌药物,置35℃振荡培养,取1ml用0.20μm微孔滤器除去膜结合型内毒素(BPLPS),波液中含游离内(FLPS); BET-32细菌内毒素测定仪上定量检测滤液中FLPS含量;离心肉汤培养物,取沉淀涂片复红染色,光镜下观察菌体形态变化。结果 诱导大肠埃希菌产生FLPS的量仪次为头孢他啶、亚胺增南和美罗增南;CTZ低浓度诱导高量FLPS,高浓度诱导低量FLPS产生;不加抗菌药物的对照培养物滤液中也有一定量FLPS;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CTZ使菌体由小杆状变为大量长丝状,IMP和MEP使菌体保持原有的杆状形态呈使菌体呈球杆状。结论 3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CTZ、IMP和MEP对大肠埃希菌杀菌能力及抗菌活性差异不明显;CTZ、IMP和MEP在杀菌的同时能诱导大肠埃希菌产生大量的FLPS,但诱导强度依次为:CTZ>IMP>MEP;低浓度的CTZ诱导高剂量的FLPS;高浓度的CTZ诱导低剂量的FLPS。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本地区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ECO)检出率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Bio-Merieux公司的ATB半自动鉴定仪鉴定细菌,K-B单向琼脂扩散法做药敏试验.结果 分离鉴定809株大肠埃希菌,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产ESBLs)347株,占42.9%,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均较高,对一~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及单酰胺类抗菌药物均高度耐药,产ESBLs菌株的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珠.结论 尿路感染ECO呈多重耐药,加强对产ESBLs菌株监测,有效地预防控制耐药菌株蔓延扩散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院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变迁和现状,并探讨其发展与抗菌药物用量之间的关系.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医院10年中8种抗菌药物的年用量与这些药物对大肠埃希菌的敏感性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抗菌药的DDDs,并用直线回归对耐药率与DDDs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10年中8种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变化趋势不同,AMP、PIP、CFZ、CTX的使用频度总体呈波浪下降态势,CIP、CAZ呈上升态势,GEN、AMK用量变化不大,但大肠埃希菌对这些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增长态势,只有CAZ和AMK对大肠埃希菌,敏感性>90%;对耐药率和DDDs做相关性分析,其中只有CIP组数据显示:用量与耐药率的变化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且与其他5种β-内酰胺酶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相关;其他组数据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994~2003年间大肠埃希菌对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逐年增长,CIP使用量的变化不仅与它本身的耐药性变迁相关,也与其他5种β-内酰胺酶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某医院近6年来大肠埃希菌的检出情况及对临床主要使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3年1月-2018年12月临床分离的1 564份大肠埃希菌标本分布及其对医院主要使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结果 2013年1月-2018年12月医院共分离出大肠埃希菌1 564株,分离率7.57%(1 564/20 670),大肠埃希菌的分离主要来自尿标本占53.64%(839/1 564)。医院主要使用抗菌药物自2015年起逐年增长,自2013年起,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有下降趋势(P<0.001),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左氧氟沙星的敏感度与其用量呈负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肠埃希菌耐药情况不容乐观,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或滥用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其耐药的产生,建议临床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时需谨慎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复杂性尿路感染致病菌的分布及分析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1月住院治疗的364例清洁中段尿培养阳性的复杂性尿路感染致病菌的分布及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分析。结果 364例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中大肠埃希菌感染占235例,检出率为64.5%,其中产ESBLs菌株69例占大肠埃希菌感染病例的29.3%。药敏试验中阿米卡星、氨曲南、头孢西丁、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替卡西林/棒酸对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40%;而对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呈逐年下降趋势。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头孢西丁、亚胺培南、替卡西林/棒酸对产ESBLs(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s)菌株的耐药率分别为18.8%、47.8%、26.0%、2.5%、34.7%,与其余抗菌药的耐药率相比有差异。产ESBLs菌株对药敏试验2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结论复杂性尿路感染致病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临床检出产ESBLs酶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和耐药率均呈逐渐增强增多趋势,临床治疗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株的扩散。  相似文献   

11.
彭宇生  王鹏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4):2821-2822
[目的]调查我院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全自动鉴定系统,体外药物敏感实验采用K—B法,ESBLs检测采用CLSI2008M100-S18推荐的双纸片协同法。[结果]152株大肠埃希茵中ESBLs菌株58株,阳性率高达38.1%。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头孢西丁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20%;对头孢唑啉、氨苄西林、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复方新诺明和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50%。非产ESBLs菌株对常用的15种抗生素耐药性低于产ESBLs菌株。[结论]临床尿液标本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和耐药性逐年增强,临床应结合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其耐药菌株的扩散,产ESBLs酶大肠埃希菌的检出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尿路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常规法和VITEK2型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对我院临床分离出230株尿路感染病原菌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尿路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53.48%),其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9.57%),铜绿假单胞菌(9.13%)和肺炎克雷伯菌(8.26%);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呋喃妥因和头孢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0-30.08%),对喹诺酮类和磺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81.30%~84.55%).[结论]该院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的耐药率有明显上升,临床医师应严格按照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多重耐药大肠埃希氏菌院内分布和耐药特点,提高对重点感染科室的监控并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7月2013年3月期间院内送检486株大肠埃希氏菌株,鉴定多重耐药菌株的分布和药敏特点。结果 486株菌株中检出产ESBLs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110株,检出率为20.99%,主要以泌尿外科20.91%,呼吸科20%,儿科(PICU)11.82%检出率最高。药敏结果显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最高为99.81%,其次为氨基糖甙类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对于青霉素类,一、二、三代头孢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多大于50%。结论大肠埃希氏菌多重耐药目前已较常见,加强重点科室院感管理,预防耐药菌株交叉感染播散,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苏钏 《现代医院》2007,7(8):86-87
目的了解我院泌尿系统感染的菌群分布及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经验性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和分析我院2004年7月~2005年10月门诊及住院者泌尿系统感染尿培养阳性369株细菌的菌群分布和药敏结果。结果369株泌尿系统感染的菌群中,革兰氏阳性菌134株,占总数的36.3%;革兰氏阴性菌173株,占总数46.9%;真菌62株,占16.8%。在革兰阳性菌中以粪肠球菌(14.1%)、表皮葡萄球菌(5.4%)、屎肠球菌(4.6%)多见。在革兰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氏菌(25.7%)、肺炎克雷伯氏菌(6.5%)、铜绿假单胞菌(2.7%)多见。在真菌中以白色念珠菌(8.4%)、光滑念珠菌(3.5%)、热带念珠菌(2.2%)多见。我院监测到的大多数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均有多重耐药。结论泌尿系统感染优势菌株依次为大肠埃希氏菌、粪肠球菌、白色念珠菌,细菌具有多重耐药性以及耐性的特异性,必需合理选用抗生素,最好能根据个体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本地区泌尿系统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7月间,门诊和住院患者尿培养标本及其分离的细菌,采用BD Phoenix100系统鉴定细菌及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276株病原菌,病原菌中分离率居前5位菌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31.16%)、屎肠球菌(14.13%)、粪肠球菌(11.23%)、白色假丝酵母菌(6.16%)和溶血葡萄球菌(5.07%)。在耐药性方面,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74.4%、44.4%;耐高浓度庆大霉素的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79.5%、41.9%;耐甲氧西林溶血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71.4%、33.3%。不同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显示不同的耐药性。[结论]本地区泌尿系统感染主要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属为主,其耐药菌和真菌感染呈明显上升趋势,正确解读细菌耐药性,对控制泌尿系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某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中嗜血杆菌的感染情况及耐药性,以便确效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15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嗜血杆菌的培养及鉴定,以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β-内酰胺酶试验采用Nitrocefin纸片法. [结果] 共分离出嗜血杆菌53株,分离率为35.33%(53/150),其中流感嗜血杆菌33株,占62.26%(33/53),副流感嗜血杆菌20株,占37.74%(20/53).药敏结果显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阿齐霉素、亚胺培南的耐药性较低,均小于5%,是治疗的首选药物.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20.75%. [结论] 本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嗜血杆菌的耐药形势严峻,产β-内酰胺酶阳性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致病性大肠杆菌和出血性大肠杆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溶血性尿毒综合症(HUS).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致力于EPEC和EHEC大肠杆菌的研究,并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文就EPEC和EHEC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重要特征、基因诊断、血清学检验、致病性及其联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与药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钟小渺 《现代医院》2009,9(3):85-86
目的了解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及药敏情况。方法对200例女性生殖道感染者宫颈分泌物标本同时进行支原体培养和药敏检测。结果①体外支原体检出率Uu为71.5%(143例),Mh为5.5%(11例),Uu加Mh23.0%(46例);②药物敏感情况:Uu单一感染最高为克拉霉素80.4%、Uu加Mh混合感染最高为交沙霉素71.7%;③支原体体外耐药普遍存在。结论①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Uu加Mh次之;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较敏感;③支原体对常规抗生素已产生较高耐药率。临床应做药敏检测,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