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对某校暴发一起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调查处置,总结经验,为控制学校疫情暴发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龙岩市首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进行个案调查.采集咽拭子标本,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病毒核酸.采集病例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液,检测其病毒抗体.结果 该校在校学生甲型H1N1罹患...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一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原因和规律,为制定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二版)》对病例进行诊断,采用个案调查表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该起疫情于2009年9月7日出现首发病例,9月14—23日陆续发病,累计发病32例,罹患率为4.75%,发病高峰为9月16~17日,共报告18例(占总发病数的56.25%),首发病例未及时报告与处理和人群普遍易感是导致此次疫情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监测工作,及时隔离病人,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对易感人群的免疫接种,可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茂名市首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发现和处置情况,总结防控经验,为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茂名市首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中发生的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对发病3 d内的现症患者采集咽拭子标本,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对密切接触者进行7d的医学观察。收集学校所在社区部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了解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结果2009年8月26日至9月7日期间,该校共报告流感样病例72例,疫情持续13 d;采集34例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26份标本甲型H1N1流感核酸呈阳性。结论该起疫情为茂名市首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感染来源为社区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1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调查处理措施,探讨病例特点,为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暴发积累经验。方法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个案调查表》对所有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采集病例咽拭子标本,使用real—timeRT—PCR方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2011年2月26日出现首例病例,3月13日发生末例病例,疫情持续16d,共发生病例44例,罹患率为6.49%(44/678)。病例分布于全校3个年级的7个班中;接种过疫苗的九年级学生罹患率为0.77%(2/260),未接种过疫苗的七、八年级学生罹患率为10.05%(42/4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集11份咽拭子标本随机抽取8份进行检测,结果7份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结论此起疫情为1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通过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并采取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疫情监测等综合性措施,疫情迅速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某高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病历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某高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分布情况、临床表现、发病过程以处理措施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某高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确诊病例32例,其中男、女患者比例为3∶1。疫情暴发时间主要集中在10月16~19日4 d内,确诊病例26例,占总病例数的81.3%;暴发空间主要集中在学院A,发病20人,占总发病人数的62.5%。32例病例中31例无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史,1例在接种疫苗后7 d发病;31例临床表现较轻,平均病程5.8 d,1例危重病例,病程49 d。首发病例系外地甲型H1N1流感感染导致,其余31例为继发感染。结论建立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领导、监测机构,加强密切接触者的隔离与管理,广泛宣传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及疫苗接种是预防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和控制疫情蔓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樊毅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5):686-687
目的调查分析一起家庭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原因和特征,为今后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流感暴发家庭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患者咽拭子,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根据调查结果分析甲型H1N1流感家庭暴发疫情特征,讨论甲型H1N1流感的发病规律和流行因素。结果本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为一起家庭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4名家庭成员3人发病,其中1例死亡。结论本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主要是因家庭近距离密切接触传播引起,甲流H1N1病毒对某些患有基础性疾病的个体有较强的致病性,易感人群以青壮年为主,传染来源为社区感染后引入家庭,首发患者没有及时隔离治疗是造成家庭内暴发的主要原因。尽早发现与报告传染源,严格执行甲型H1N1流感患者居家隔离治疗措施,对于控制甲型H1N1流感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主动地预防控制疫情暴发流行,都是非常关键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佛山市XN小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调查处理措施,探讨病例特点,评估防控措施,为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在社区暴发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面对面个案调查和现场调查方法,对佛山市XN小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病例进行个案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该起暴发疫情共报告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168例,采集其中20例病例的咽拭子经实验室检测19例为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病例症状以发热(占100.00%)、咽痛(占64.28%)、咳嗽(占76.79%)为主,无肺炎并发症。病例以一年级学生为主,占53.57%(90/168),男女性别比为1.75?1。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7 d,无出现异常情况。结论该起疫情是佛山市首起小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传播特征与季节性流感相似。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描述江苏省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分析影响学校甲型HIN1流感疫情流行强度的因素。方法:调查和收集江苏省2009年夏秋季报告的全部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数据,包括暴发疫情的强度、暴发单位的一般情况、控制疫情的措施等,对疫情的流行特征进行描述性研究,对影响学校疫情强度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截止11月上旬共报告79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其时间主要集中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累计发病1735人,以学校为主要暴发单位;疫情的流行时间与疫情报告的及时性有关(P〈0.01),报告越及时流行时间越短,疫情的罹患率与疫情报告时已有病例数有关(P=O.006);疫情报告时已有病例越多罹患率越高。结论:江苏省第一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高峰出现在8、9月份,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对控制疫情的强度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利英  张明清  赵娟 《职业与健康》2010,26(10):1136-1137
目的分析引起某高校学生军训基地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因素及其所采取的应对措施,达到控制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的目的。方法对现场调查资料、疫情处理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9年9月5—18日该高校学生军训基地共报告43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罹患率为1.30%,定性为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结论及时隔离传染源、严格管理密切接触者、准确提供疫情信息是迅速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0.
3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分析山东省2009年9月1日-9月9日3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等,调查资料实时录入甲型H1N1流感信息管理系统;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起暴发疫情累计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85例,3起暴发疫情的罹患率分别为A大学0.99%、B中学6.29%、C中学0.62%,3起疫情罹患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54,P0.001)。C中学发现病例即采取全校停课措施,严格分类管理病例,使C中学暴发流行周期最短。结论3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均发生在学校,学校是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关键,应高度关注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蒋德勇  黄星辉  闫姝丽  刘瑜  安顺兵  杨凤慧  张兰强 《职业与健康》2012,28(12):1404+1537-F0002,F0003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甲流)疫苗接种后对甲流暴发疫情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4—5月发生在学校的1起甲流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分析甲流疫苗接种对该起暴发疫情的影响。结果该校542名师生中191人患病,罹患率为35.24%,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4月19—25日,发病人群主要为1~6年级的小学生(χ2=9.972,P0.01),住校生发病高于非住校生,112名接种过甲流疫苗的师生发病率为16.96%,明显低于未接种疫苗的师生(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661,P0.05),OR=0.306(95%CI∶0.180~0.521)。结论接种甲流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发生,减少暴发疫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甲型H1N1流感混合季节性流感暴发特征,评价综合防控措施。方法通过对某高校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收集甲型H1N1流感混合季节性流感暴发个案数据,进行描述。结果在该高校发生4例甲型H1N1流感。结论在高校人群集中地方,流感疫情暴发后,迅速建立医学隔离观察治疗点是控制疫情的关键,也是防止发生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聚集性疫情的性质,为及时有效采取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9月发生在扬州市邗江区某专科学校的1起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疫情进行调查。[结果]2009年9月9~14日,该校5 700名学生中累计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19例,罹患率为0.33%,300名教职工无发病。9月9~16日采集19例病人的咽拭子标本,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均为阳性。[结论]这是1起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聚集性疫情。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营口市某学校2009年8—9月发生甲型H1N1流感状况,以及时控制疫情。方法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14例确诊为甲型H1N1病例,并确认为一起由首例患者引起的以直接接触为主的学校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无死亡病例。结论此为一起学校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经各有关部门协同工作,使疫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阐明1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混合季节性流感暴发疫情的特征,评价综合防控措施。[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疫情历时9d,共报告流感样病例85例,罹患率6.66%;在发生首发病例2d后发病达到高峰,采取控制措施后发病逐步下降;寄宿生罹患率(9.92%)高于走读生(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R为2.85,95%CI为1.763~4.606);对30例流感样病例采集咽拭标本,21例甲型H1N1流感核酸阳性,9例季节性流感核酸阳性。[结论]这是1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混合季节性流感暴发;落实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和晨检制度是疫情及时控制的关键。采取停课是控制疫情扩散,及早扑灭疫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1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特点和原因,为今后类似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经验。[方法]2009年10月14日至11月16日,到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本起疫情历时32d,全校发生甲型H1N1流感病例13例,罹患率为0.14%;无重症和死亡病例;男生罹患率为0.56%,女生罹患率为0.07%。13例病例分布在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7个学院10班级,采集20份患者咽拭子,13份甲型H1N1流感核酸阳性。[结论]确定为1起暴发甲型H1N1流感。  相似文献   

17.
王清华  钟萍  贾海梅 《职业与健康》2010,26(20):2365-2366
目的了解福州市马尾区小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流行特征,分析暴发原因及所采取的防制措施,为制定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分析福州市马尾区4所学校的爆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采集病例的咽拭子标本,应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 4所学校共发生流感样病例146例,罹患率为33.56‰,每起疫情持续时间在3-6 d之间;男女比例为1∶1;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为主。结论 4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没有明显的传染源与传播链,提示存在社区水平的传播。经采取隔离治疗病人,严格晨午检和因病缺课追踪登记、加强教室通风以及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疫情得到及时控制。  相似文献   

18.
贺江 《职业与健康》2010,26(19):2210-2211
目的调查分析延安市实验中学发生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调查处理中遇到的问题,为防控流感和呼吸系统传染病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诊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集发热或上呼吸道病例的鼻、咽拭子,用realtime RT-PCR方法和RT-PCR方法进行甲型H1N1流感核酸检测。对收集的资料和流行过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 2009年10月13—19日,延安市实验中学发生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病例16例,罹患率为0.24%,学校教师没有发病;经实验室检测,16份标本甲型H1N1流感核酸检测阳性。结论该次疫情为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感传染性强,播散快,容易在免疫力较低、在聚集生活的人群中引起暴发或流行。  相似文献   

19.
李琳  徐文体  董晓春  张颖  谢娟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4):728-729,731
[目的]了解学生家长对甲型H1N1流感暴发后关闭学校这一措施的认可度。[方法]采用统一的问卷对发生甲流暴发疫情的某国际学校460名家长进行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368份,问卷有效率为80%。53.80%家长赞成关闭学校,理由主要是认为关闭学校能保护其他健康学生避免感染(52.53%);46.20%家长反对关闭学校,理由主要是认为仅需隔离病例就能阻止疫情(31.76%)。非病例学生家长赞成关闭学校的比例明显高于病例组家长(χ2=6.88,P=0.009)。年级与赞成关闭学校的比例之间呈负相关,随着年级增高,非病例学生家长赞成关闭学校的比例随之降低(rs=-0.595,P=0.032)。[结论]家长对关闭学校的措施存在分歧。提示卫生和教育部分应采取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并保障防控措施落实,防止疫情向社区的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