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2008年接受乙肝检测人群HBV 5项标志物的模式特征.[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及抗体(HBsAg、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乙肝病毒e抗原及其抗体(HBeAg、抗-HBe).[结果]受检人群血清5项HBV标志主要有9种表现模式,五项全阴占29.22%,其次为"HBsAg、抗-HBc、抗-HBe阳性,抗-HBs、HBeAg阴性", "HBsAg、抗-HBc、HBeAg阳性,抗-HBs、抗-HBe阴性"和"抗-HBs阳性,HBsAg、抗-HBc、HBeAg、抗-HBe阴性"模式(分别为28.40%、13.58%和10.29).[结论]应加强对HBsAg阳性人群的监督力度和抗-HBs的筛查及乙肝疫苗的补种工作,同时做好乙肝防治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四川地区自然人群中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OBI)感染状况及病毒学特征。方法 筛查四川地区自然人群OBI感染率,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乙肝e抗原(HBe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肝核心抗原(HBcAg)],行HBsAg,抗-HBs定量和抗-HBe及抗-HBc的定性检测,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BsAg(-)/HBcAb(+)患者血清样品,检测血液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分析OBI患者病毒学特征和基因型。结果 116 668份血液标本,HBsAg(阴性)但HBV DNA(阳性)检出率为0.098%,0.085%为OBI。99例OBI感染人群血清学特征中占比最高为抗-HBc阳性(40.40%),其次为抗-HBc阳性/抗-HBs阳性(26.26%),抗-HBc阳性/抗-HBe阳性次之(24.24%),抗-HBc阳性/抗-HBs阳性/抗-HBe阳性(9.09%)最低。抗-HBc阳性/抗-HBe阳性OBI患者病毒载量最高,其次为抗-HBc阳性/抗-HBs阳性者、抗-HBc阳性者、抗-HBc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低水平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人群分布及其相关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模式特征。方法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技术(microparticleenzymeimmunoassay,MEIA)测定8089例非肝炎病区住院患者血清HBsAg及其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及其e抗体(HBeAg、抗-HBe)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根据定值参比血清和样本的HBsAg荧光速率值/阴性对照荧光速率值之比值(S/N值),并结合中和试验结果,确定浓度在5μg/L以下的HBsAg阳性例数,并分析相关乙肝病毒(HBV)血清标志物模式。结果共检出HBsAg阳性816例,HBsAg浓度在5μg/L以下的有189例,占总数的2.34%,占HBsAg阳性人群的23.16%,其中,HBsAg浓度在1μg/L以下的有84例(44.04%);1~2μg/L的有33例(17.5%);2~5μg/L的有72例(38.10%)。对上述低水平HBsAg人群的5项HBV血清标志物检测获得8种模式,以“HBsAg、抗-HBc、抗-HBe阳性”,“HBsAg和抗-HBs阴性”模式为主(74.60%);累计HB-sAg和抗-HBc同时阳性者占94.17%;HBsAg与HBs同时阳性只出现在HBsAg1μg/L以下人群中(6.45%)。结论低水平血清HBsAg人群不容忽视,提高HBsAg检测灵敏度有重要意义;同时检测相关HBV血清标志物,对于确定上述人群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福州市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现况,为制订乙肝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5年11月至2006年3月,在福州市抽取部分自然人群进行HBV感染状况调查。[结果]调查1538人,HBV感染率为59.56%,其中HBsAg阳性率为13.33%,抗-HBs阳性率为53.25%,HBeAg阳性率为2.28%,抗-HBe阳性率为17.04%,抗-HBc阳性率为56.83%。全部调查对象中,抗-HBs、抗-HBc双阳性者最多,占25.75%。沿海地区HBsAg、HBeAg阳性率均高于平原地区与山区(P<0.05);HBsAg、抗-HBe阳性率15~49岁较高(P<0.01);HBsAg阳性率呈现明显的家庭聚集现象。乙肝疫苗免疫人群HBsAg、抗-HBe、抗-HBc阳性率均低于未免疫人群(P<0.01)。[结论]当前福州市居民HBsAg阳性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在沿海及HBV感染者家庭成员中加强乙肝预防,做好乙肝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乙肝五项也称为乙肝两对半,是检测血液中乙肝病毒的血清学标志,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e抗原(HBeAg)、e抗体(抗-HBe)、核心抗体(抗-HBc)。HBsAg阳性代表感染了乙肝病毒。抗-HBs是保护性抗体,若为阳性,提示机体对乙肝病毒存在免疫力。HBeAg阳性说明病毒复制较快,传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青岛市正常人群HBsAg阳性者血清标志的分布,有针对性地作好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工作。[方法]对1997-2004年从青岛市饮食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体检中检出HBsAg阳性血清进行HBV五项血清学指标的检测。[结果]检测HBsAg阳性血清2841份,抗-HBc阳性率为92.26%,抗-HBe阳性率为48.29%,抗HBeAg阳性率为37.28%;E0株占62.72%(HBsAg、抗-HBe、抗-HBc阳性者占45.90%,HBsAg、抗-HBc阳性者占14.43%,HBsAg、抗-HBe阳性者占2.39%),E分泌株占37.28%(HBsAg、HBeAg、抗-HBc阳性者占31.93%,HBsAg、HBeAg阳性者占5.35%)。不同年份均以E0株为主。[结论]青岛市HBV携带者的优势株为E0株。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近年来高中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为该人群的今后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某高中部2006-2009年入学新生2 756名,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乙肝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结果 2 756份血清标本中HBsAg阳性率为4.46%;2006-2009年阳性率为5.67%-2.73%;男女性别间阳性率为3.08%、2.3%。检测出HBsAg阳性123份血清标本中5种感染模式,以HBsAg、抗-HBe、抗-HBc三项阳性最高为47.15%,其次HBsAg、抗-HBc二项阳性为28.46%,HBsAg、HBeAg、抗-HBc三项阳性为16.26%,HBsAg、HBeAg二项阳性4.88%和HBsAg阳性为3.25%。结论近年来高中新生HBsAg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HBsAg阳性者中HBeAg阳性率为21.14%,是可能导致乙肝病毒传播的危险因素,加强对HBV携带者的管理和采取乙肝疫苗预防接种等措施,对高中新生乙型肝炎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中心管内餐饮、副食、饮用水、托幼机构及部分公共场所等服务性行业从业人员及中等以上职业技校学生乙肝病毒(HBV)的感染现状及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以上人群HBsAg、ALT,部分样品检测乙肝五项标志物。结果1、6678人中检出HBsAg阳性290人,总阳性率4.34%。2、不同铁路地区间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衡阳>长沙>株洲),服务性行业与职校学生间、男女两性间无显著性差异。3、总ALT异常率1.01%,HBsAg阳性者中有5.22%ALT异常。4、共检出18种乙肝标志物模式。HBsAg阴性者中,五项全阴占47.40%,单抗-HBs阳性者占37.72%,其次为抗-HBs阳性伴抗-HBc阳性7.61%,有5种少见模式。HBsAg阳性者中,HBsAg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小三阳)占54.48%,HBsAg阳性、抗-HBc阳性占21.64%,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大三阳)占17.91%,有7种少见模式。结论被检人群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对体检人群单测ALT不能反映肝功能水平,不可取;动态观察乙肝标志物模式的变化,尤其不能忽视少见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大连市自然人群HBV感染状况及感染模式。[方法]2008年6~10月,在大连市城乡抽取900名自然人群进行血清HBV感染标志物检测。[结果]检测900人,检出HBV感染者339人,感染率为36.67%。其中,HBsAg、抗-HBs、抗-HBc、HBeAg、抗-HBe阳性率分别为7.11%、41.22%、22.67%、2.89%和10.44%。580名无乙肝疫苗接种史者中,单纯抗-HBs阳性的占12.59%,抗-HBS、抗-HBC阳性的占9.14%,单纯抗-HBc阳性的占7.41%,HBeAg、抗-HBC、抗-HBe阳性的占2.59%,HBeAg、抗-HBC、HBeAg阳性的占1.38%,抗-HBS、抗-HBC、抗-HBe阳性的占5.52%,5项均阴性的占50.17%。[结论]大连市自然人群HBV感染率不高,近一半的人已获得抗-HBs。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枣庄市中学生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状况,为中学生乙肝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08年枣庄市4所高中的一年级入学新生HBV血清标志物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合计检测12 792名高一新生,HBsAg阳性率为2.13%。HBsAg阳性率,男生为2.65%,女生为1.34%(P0.01);重点中学为1.52%,普通中学为3.77%(P0.01)。检出的272例HBsAg阳性者中,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的占53.31%,单纯HBsAg阳性者占21.32%,HBsAg、抗-HBe、抗-HBc均阳性者占17.65%,HBsAg、抗-HBc均阳性者占7.72%。[结论]枣庄市高一新生HBsAg阳性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龚涛  龚勇  邓东  叶孟良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0):3842-3844
[目的]掌握流动农民工乙型肝炎感染状况,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抽样调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病原体。[结果]HBsAg总阳性率为8.6%,男性为10.0%,女性为7.0%,男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HBsAg阳性人群中20.4%为HBsAg和HBeAg两项同时阳性。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输血、口腔疾病就医史、两个以上性伴侣等为该人群乙型肝炎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重庆市流动农民工人群在乙型肝炎的传播流行上具有特殊的流行病学意义。加强乙型肝炎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提倡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安全性生活,推行免疫接种,推广分餐制,严格献血员的筛选等,是预防乙型肝炎进一步在该人群间以及该人群与城市居民之间传播流行的必要和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某高校2004年新生乙肝病毒感染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高校入学新生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为高校防治乙肝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依据,减少和控制乙肝的传播流行.[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sAg,对HBsAg阳性者进行其他4项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即乙肝表面抗体(抗-HBs)、e抗原(HBeAg)、e抗体(抗Hbe)和核心抗体(抗-HBc).用速率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氨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结果]2 671名2004年入学新生HBsAg阳性率为16.66%.其中男生HBsAg阳性率为18.73%,女生HBsAg阳性率为12.1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T十AST升高伴HBsAg阳性有52人,占阳性人数的11.69%.[结论]广东江门某高校2004年新生HBsAg阳性率较高,高校应加强传染源的管理,在学生中进行乙型肝炎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意识,定期进行肝功能及乙肝5项指标检查,对易感染者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高校新生HBV感染状况,为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校2006~2009年入学新生于报到7日内进行乙肝病毒检测。[结果]新生平均阳性率为4.13%,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男生感染率高于女生感染率;HBV感染模式中以小三阳(HBsAg,HBeAb和HBcAb阳性)和大三阳(HBsAg,HBeAg和HBcAb阳性)居多。[结论]为了很好地控制传染病的流行,加强乙肝疫苗注射,加强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从事食品、餐饮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乙肝病毒(HVB)感染标志物的分布情况,为预防控制乙肝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对272 764名体检人员进行HBsAg筛查,对阳性者做两对半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HBsAg阳性率为1.06%,共有14种模式,HBsAg阳性者为感染组,占91.74%,HBsAg阴性者则为恢复组,占8.26%.小三阳、大三阳和隐性大三阳者分别为51.81%、17.92%和17.81%.结论 在乌鲁木齐市HBsAg的阳性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员工中潜在着一定的乙肝病毒传播,仍要注意加强对乙肝的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族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感染模式。[方法]对2007~2008年剑川县经医院确诊的和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的白族乙肝患者217例进行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检测217例,HBsAg阳性率为97.70%,抗-HBs阳性率为4.15%,HBeAg阳性率为35.48%,抗-HBe阳性率为59.45%,抗-HBc阳性率为84.79%。检出10种感染模式,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者占17.05%,HBsAg、抗-HBe、抗-HBc均阳性者占44.70%。[结论]白族乙肝患者HBV血清感染标志物模式复杂,抗-HBs阳性率很低。  相似文献   

16.
栾勇 《预防医学论坛》2012,(10):753-754
[目的]了解某部官兵乙肝病毒免疫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08年8月至2009年3月在某门诊部参加体检的152名官兵进行调查与抗-HBs检测。[结果]检测152名官兵,抗-HBs阳性的113人,阳性率为74.34%。抗-HBs阳性率,男性为73.38%,女性为84.62%(P>0.05);25~39岁为80.33%,40~54岁为73.68%,55~69岁为64.71%(P>0.05);接种过乙肝疫苗的为87.61%,无乙肝疫苗接种史者为28.00%,接种史不详的为50.00%(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只有乙肝疫苗接种史是影响抗-HBs阳性的因素(OR=1.722)。[结论]某部官兵抗-HBs阳性率较高,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有效提高抗-HBs水平。  相似文献   

17.
江宏宝 《职业与健康》2010,26(24):2982-2984
目的为了进一步掌握连云港市的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疫情发展动态,给以后制定乙肝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连云港市2005—2009年乙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09年连云港市新发乙肝(包括急性和未分类)累计报告发病数为2927例,全市报告发病率自2005年的18.61/10万逐年递减至2009年的6.03/10万,年平均发病率12.25/10万。乙肝发病的年龄组集中在15~44岁(占71.37%)。职业构成比最高的为农民,占55.52%。结论连云港市2005—2009年乙肝报告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为进一步加强该市的乙肝防治工作,应继续巩固新生儿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大力推广全社会乙肝易感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加强乙肝疫情监测,重视安全注射,从而进一步降低乙肝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163例恐惧心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乙肝)患者的恐惧心理,并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 江门市疾控中心门诊部对2000年1月-2003年6月就诊的580例乙肝病人进行心理状态调查。对有恐惧心理者采取耐心解释与暗示治疗护理相结合。结果 580例中接受治疗的163例,占28.10%,其中152例通过心理辅助治疗,心理恢复正常,占接受治疗病人总数的93.25%;好转8例,占4.91%;无效3例,占1.84%。对痊愈的i43例进行随防,未发现恐惧心理复发者。结论 心理护理对乙肝患者恐惧心理的消除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莱州市城区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间接血凝法检测HB-sAg,ELISA法检测HBeAg、抗HBs、抗HBe和抗HBc。[结果]莱州市城区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为1.79%。男性阳性率为2.11%(223/10 566),女性阳性率为1.43%(133/9 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品行业从业人员阳性率为1.85%(305/16 521),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阳性率为1.54%(51/3 3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五项检测结果为:三项阳性占39.04%,二项阳性占25.00%,HBsAg单项阳性占35.96%。[结论]莱州市城区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较低。  相似文献   

20.
徐厚君  武建辉  张晴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1):4162-4163
[目的]调查焦作市城乡中小学生乙型肝炎的免疫效果,为防治乙型肝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焦作市城乡确定调查对象1906名,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核心抗体(抗-HBc)。[结果]市区乙肝接种率为98.89%高于农村的96.62%,抗-HBs阳性率平均为58.50%,HBsAg阳性率为2.62%,抗体无应答率为9.54%。[结论]乙肝疫苗效果显著,需加强农村地区的接种工作。对于无应答者,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手段以提高他们的乙肝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