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福建省2006年国际戒烟竞赛1个月随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福建省2006年国际戒烟竞赛的效果,探讨影响戒烟的因素,为今后目标人群进行戒烟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竞赛1个月后对全省4 619名报名参赛者进行等级抽样调查。[结果]1个月内戒烟率为51.9%,吸烟量比以前减少的为24.2%。复吸的主要原因有缺乏支持116人(28.9%)和周围人吸烟106人(26.4%);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态度和参赛目的是影响戒烟成功的因子。[结论]国际戒烟竞赛是一项以减少吸烟的有效的群体性干预活动,为吸烟者控制吸烟行为、尝试戒烟到最终成功戒烟提供了有利环境。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戒烟效果的调查,分析影响戒烟的因素,为今后控烟宣传及吸烟者戒烟提供帮助.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从参加戒烟竞赛者2042人中随机抽取300人,以问卷的形式进行电话随访,调查戒烟情况.结果一个月、两个月戒烟率分别为70.9%、57.4%;年龄、每日吸烟量、吸烟年限影响戒烟成功率;周围人吸烟、生活和工作太紧张及戒断症状成为复吸的前三位因素.结论通过健康教育使吸烟者自觉产生戒烟意识,并在全社会加强宣传、创造禁烟环境,使控烟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林永峰  李善鹏  刘辉 《现代预防医学》2009,36(23):4484-4486
[目的]了解青岛市部分吸烟人群吸烟状况,及对公共场所室内禁烟和扩大禁烟场所范围的态度,为法规修订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对青岛市2008年参加中国戒烟大赛的吸烟者吸烟状况、对公共场所室内禁烟的态度等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参赛者中重度吸烟者占57.7%;不同开始吸烟年龄之间吸烟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1),开始吸烟年龄越小,程度越严重;84.4%的参赛者支持公共场所室内禁烟,83.2%的认为扩大禁烟公共场所的范围,有利于降低吸烟率;在受到劝阻的情况下,27.4%的人会停止吸烟,有44.6%的人会考虑戒烟;过去1年中,49.3%的参赛者戒烟1~2次,19.6%的戒烟3次及以上;影响戒烟行为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有无禁烟规定和是否支持室内禁烟的态度影响了戒烟行为. [结论]吸烟者普遍支持扩大公共场所禁烟范围;应加强宾馆酒店、餐厅酒吧、出租车等控烟难点和焦点场所的立法宣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008年国家戒烟竞赛福建赛区参赛者的戒烟效果,为今后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大众参赛者中随机抽取调查对象,通过电话访问对其进行调查,数据用EpiData软件录入,用SPSS统计分析。[结果]随访360名参赛者,自称戒烟者占40.6%(146/360);吸烟量越大,其戒烟成功的可能性越小;通过朋友同事支持、医务人员的咨询可使戒烟成功率增高;周围有人吸烟为复吸者的主要原因,占49.8%。[结论]戒烟竞赛如果辅以科学指导及社会支持,则能更好的巩固戒烟效果,达到真正戒烟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08年山东省戒烟竞赛活动的效果,探讨科学有效的戒烟方法。[方法]2009年1月(戒烟竞赛活动开展半年后),从参赛人员中抽取10%进行电话随访调查。[结果]调查790人,其中医务人员315人,普通大众475人。全部调查对象中,获取戒烟竞赛信息的渠道,40.63%通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8.48%来自报刊;戒烟支持来自家人的占62.91%,来自朋友或同事的占55.57%,来自医务人员的占40.25%;戒烟的有效措施是自我控制的占33.04%,找医务人员及戒烟热线帮助的占28.23%,使用戒烟药物的占10.76%,未采取明确措施的占27.97%;完全戒烟者占36.58%;戒烟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周围有人吸烟的占37.33%,是饮酒时吸烟的占25.35%,有戒断症状的占13.37%。[结论]戒烟竞赛效果明显,要进一步扩展控烟信息传播渠道,创造良好的支持环境,开展必要的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6.
1998年、2000年上海国际戒烟竞赛短期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对1998、2000年上海国际戒烟竞赛2127名、4428名参赛进行短期效果评价。方法 分别对其中的210、664人进行一个月随访,用国际统一问卷调查他们参赛前后的吸烟情况及影响因素并进行分析。结果 一个月戒烟成功率分别为69.5%,62.3%;35-54岁年龄段男性参赛戒烟积极性最高,两年各年龄段人数累计以55岁以上年龄段戒烟成功率为最高(P<0.05);“竞赛前想戒烟”及“参加竞赛目标是长度戒烟”对戒烟成功与否有很大的影响,二均有显意义(P<0.05);无论工人、干部、离退休人员均有较高的戒烟成功率;戒烟成功与医生、家人、朋友的帮助是分不开的,两年累计差别显(P<0.05);重新吸烟的最主要原因是周围人吸烟,其次是工作紧张。结论 在国际上实施协作来减少吸烟是一个有效的、下面的干预方法,为今后以奖励为基础的控烟项目提出了一种成功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06年福建省国际戒烟竞赛一年随访数据的质量,为开展戒烟竞赛或其他活动的随访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调查—再调查的方法,对40位福建省参加国际戒烟的竞赛者进行一年戒烟情况的电话随访,通过计算Kappa值和Spearman相关分析来衡量一年随访数据的可信度。结果两次访问,人口学资料(文化程度、婚姻)以及戒烟情况(一年内是否彻底戒烟、竞赛一年来的吸烟情况、戒烟措施、得到支持和戒烟竞赛对戒烟的帮助)等各项指标一致性好,Kappa值在0.529~0.787之间,Spearman相关系数在0.539~0.707之间;吸烟情况除吸烟量、烟龄两项指标一致性好(Kappa值分别为0.456和0.479)外,其余指标(赛前戒烟次数、戒烟态度和戒烟目的)一致性差(Kappa值均为0.4以下);复吸情况,除"是否受烟草广告或促销等影响"一致性较好外,其他复吸者两次随访结果总体一致性差。结论在我国,戒烟竞赛是控烟工作的一种新方法,只要加强管理和培训,戒烟竞赛活动可以获得比较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福建省2006年参加国际戒烟竞赛者1个月和1 a后戒烟效果,并探讨其戒烟行为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参加竞赛的全省4619名报名者于1个月和1 a后通过电话、邮寄等方式进行等距抽样随访。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个人资料及吸烟情况、戒烟情况和复吸情况。调查数据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并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持续戒烟1个月者占51.9%,持续戒烟1 a者占38.0%。单因素分析中,影响参赛者持续戒烟1个月的主要因素是参赛目的(χ^2=75.799,P=0.000);影响持续戒烟1 a的主要因素包括吸烟量(χ^2=9.953,P=0.019)、参赛目的(χ^2=52.227,P=0.000)、戒烟措施(χ^2=7.882,P=0.019)。多因素分析中,影响参赛者持续戒烟1个月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龄、戒烟态度、参赛目的,OR(95%CI)分别为0.98(0.964-0.997),1.198(1.195-3.080),2.812(2.152-3.675);影响参赛者持续戒烟1 a的主要因素包括婚姻、吸烟量、戒烟态度、参赛目的、戒烟措施,OR(95%CI)分别为1.915(1.085-3.381),0.720(0.546-0.951),0.529(0.330-0.847),3.171(2.233-4.501),1.901(1.294-2.793)。参赛者复吸的主要原因有周围人吸烟、缺乏支持等。结论2006年福建省开展的国际戒烟竞赛活动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今后仍应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支持,并充分发挥社区、家庭和社会等各方力量,以减少烟草危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贵州省首次参加国际戒烟竞赛的效果,探讨影响戒烟成功的相关因素,为医务人员指导烟民戒烟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国际戒烟竞赛规则,使用统一问卷在戒烟竞赛结束1月和1年分别随机抽取10%的参赛者进行随访,数据用EPIDATA2.0进行录入,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参加竞赛人群中,70.6%的人参赛的目的是为了完全戒烟,73.5%的人参赛的最重要原因是预防严重疾病.竞赛后1个月有71.9%的人认为戒烟竞赛对自己戒烟有帮助,1年后,该比例上升为92.9%.竞赛期间的戒烟率为54%,竞赛结束后1个月、1年后的戒烟率分别为59.85%、37.95%.复吸率分别为46.72%、65.69%.竞赛1个月随访,影响戒烟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周围有人吸烟(27.7%)和戒断症状(21.5%),1年后的主要原因是周围有人吸烟(48.4%).[结论]国际戒烟竞赛开展的效果明显,复吸的主要原因是周围人吸烟和戒断症状,帮助戒烟的措施主要是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控烟环境,加强戒烟门诊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中国1998年戒烟竞赛效果评价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1998年我国7个城市参加了国际戒烟竞赛,参赛者共3.8万人。参赛者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一月戒烟率为69.4%,一年戒烟成功率为44.7%。影响戒烟一年成功的主要因素有“竞赛一月期间戒烟成功”和“参塞目的为了戒烟”,OR分别为11.74和8.11。此外戒烟有人帮助和吸烟量少也有利于戒烟的成功。由于卫生部和各市周密计划,良好组织和动员,使竞赛十分成功。竞赛调动了各部门和广大群众控烟工作的积极性,为促进  相似文献   

11.
犹忆  孙敏  陈玉翠  赵立强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4):905-906,909
[目的]了解成都市某医院医务人员对被动吸烟暴露的态度,为建立无烟医院制定干预策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成都市某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描述其对被动吸烟暴露的态度的现状;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医务人员态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当暴露于被动吸烟环境中时,63.26%的医务人员会积极主动采取措施脱离被动吸烟的环境,37.74%的医务人员不会采取任何措施,依然处于被动吸烟暴露环境。影响医务人员对被动吸烟暴露的态度的主要因素有职业、性别、收入等因素。[结论]医院医务人员对被动吸烟危害健康的认识较好。对被动吸烟暴露,仍有部分医务人员不采取积极明确的态度予以抵制,医务人员对被动吸烟暴露的态度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2.
刘巧君  张韶凯  郝世强  肖琳  张岩波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7):1302-1303,1306
[目的]研究太原市青少年吸烟现状及影响因素,以实施干预,降低青少年吸烟率。[方法]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从太原市5个区分别随机抽取2所中学,每所中学各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太原市青少年吸烟率高达23.7%,其中偶吸烟者在吸烟者中占到了18.7%,每天吸烟者占7.6%。影响吸烟行为的因素包括年级、朋友吸烟比例、父母与朋友对吸烟的态度等。[结论]朋友吸烟比例是影响青少年吸烟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在控烟时,要注重同伴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王彦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1):2096-2097
[目的]评价疾控中心人员吸烟行为与控烟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普查方法对全体在职职工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现在吸烟率下降2%。知晓吸烟危害平均分提高7分。大部分人员通过宣传海报获取控烟知识。赞同中心全面禁烟提高18.5%。干预后有69.6%的职工认为大部分职工遵守吸烟规定。被动吸烟现象有所改善。[结论]提高疾控人员在控烟工作中的示范作用。建立控烟长效机制和控烟监测工作,将控烟工作纳入业务考核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Meta分析法探讨吸烟与肝癌发病的相关性,为进行人群健康教育和预防决策提供依据。[方法]以肝癌组与对照组人群是否吸烟的OR值为效应指标,根据一致性检验的结果,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对OR值进行合并并进行偏倚评估。采用GLS法检验吸烟量与OR值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共查到符合要求的国内外文献50篇,病例和对照数分别为10228、22312例。经异质性检验,50项研究结果存在异质性(q=267.75,P﹤0.0001),经过随机效应模型估计,以不吸烟人群为参比组,吸烟人群患肝癌的合并OR值为1.43(95%CI1.25~1.63)。按地域(亚洲、中北美洲、欧洲)合并OR值(95%CI)分别为1.46(1.24~1.72)、1.65(1.29~2.10)和1.14(0.83~1.57),按国别(国内、国外)合并OR值(95%CI)为1.32(1.07~1.63)和1.51(1.28~1.78),按对照选取的人群(正常人、非肝癌病人)合并OR值(95%CI)为1.41(1.21~1.64)和1.44(1.18~1.75),按研究设计的类型(病例对照、巢式病例对照)合并OR值(95%CI)为1.47(1.29~1.68)和1.00(0.54~1.82),OR值较一致。随吸烟量增加,肝癌发生风险在增加,呈现显著剂量反应关系(Z=4.76,P﹤0.0001)。[结论]吸烟是肝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无烟机构创建方法,评价创建无烟机构后控烟效果. [方法]按照国家2008年3月印发的《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标准(试行)》在本单位开展无烟机构创建活动,创建前后分别随机抽取100人左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对烟草危害认知情况,干预后总知晓率89.4%显著高于干预前的61.0%(X2=137.481,P=0.000).对吸烟与疾病的关系认知情况,干预后总知晓率84.7%,显著高于干预前69.6%(X2=47.542,P==0.000).对被动吸烟与疾病关系知晓情况,干预后总知晓率为86.1%显著高于干预前的73.0%(X2=33.725,P=0.000).创建前、后吸烟率分别为16.5%和1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63,P=0.353).干预前后没有被动吸烟的人数分别占53.5%和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931,P=0.001).[结论]石家庄市疾病中心创建无烟机构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承德市胃癌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秀文  辛明霞  李来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6):3081-3082
[目的]探讨承德地区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新发病例118例按性别、年龄、民族等配比条件进行配比病例对照研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胃癌发生与长期吸烟(OR=5.21)、经常食用煎烤食品(OR=3.63)、腌菜食品(OR=4.72)、慢性胃病(OR=4.32)密切相关。[结论]长期吸烟、经常食用腌菜食品、煎烤食品、慢性胃病是本地胃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王彦  白丽霞  赵静  孙培源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2):4334-4336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医务人员吸烟和控烟能力现状,为开展医务人员戒烟活动,提高控烟服务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方法,调查6家医院的医务人员。[结果]现吸烟率9.7%,男性吸烟率39.8%。吸烟者主要是临床一线的中年医生,且为中、高级职称的医院内业务骨干。43.3%的医务人员在吸烟区吸烟。71.2%的医务人员没有接受过戒烟方面的培训。大多数的医务人员对控烟态度积极。27.9%的医务人员能根据患者的吸烟情况为其制定戒烟计划。87.9%的医务人员提醒过吸烟的患者戒烟,但吸烟的医务人员提醒患者戒烟的比例低于从不吸烟的医务人员。[结论]开展控烟系列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的控烟能力。运用行政干预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手段促使吸烟的医务人员戒烟。  相似文献   

18.
郑宝  周刚  王卫峰  赵庆法  冯石献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2):2323-2325,2327
[目的]了解医生的吸烟相关行为和控烟能力,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对1501名医院的一线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总吸烟率为24.18%,现在吸烟率为18.52%;其中男性吸烟率为33.99%,外科医生吸烟率为30.03%;有59.57%的吸烟医生在上班时会吸烟;有84.27%的医生会主动询问病人的吸烟情况;但仅有2.18%的医生给病人使用过戒烟药物;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工作年限、文化程度、职称与医生的吸烟行为有关。[结论]医生的吸烟状况较为严重,难以起到表率作用,加强医生的控烟行为和技能培训是推动医生控烟行为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问卷调查OA的危险因素,并采用SPSS11.0进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分析。[结果]年收入﹤5000元、家族史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吸烟、饮酒、超重和劳动强度能增加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风险,OR值和95%CI分别为1.45(0.84~2.10)、1.13(0.58~1.65)、1.43(0.97~1.76)、1.32(0.78~1.45)和1.28(0.81~1.5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锻炼、超重、劳动强度为4级能显著性增加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风险,OR值和95%CI分别为1.71(1.19~2.52)、1.69(1.12~1.86)和1.74(1.07~2.56)。[结论]不锻炼、超重和劳动强度能增加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风险,应该减少登高运动,对关节损伤及时治疗,才能防止性关节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