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手术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的两种手术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53眼,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60眼,并术后随访,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矫正108眼,其中改良额肌瓣悬吊术50眼,改良提上睑肌缩短术58眼。过矫1眼,低矫4眼。所有病例术后2~6个月的随访,术后效果良好,上睑下垂得到矫正,患眼形态弧度自然。结论 提上睑肌缩短术及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手术操作相对容易,临床效果确切,是治疗儿童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7):3961-3962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8月到我院就诊的34例47眼重度上睑下垂患者,均采用改良额肌瓣悬吊术予以治疗,术后随访7~25个月,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术后随访显示,本组34例47眼重度上睑下垂患者中,44眼矫正良好,占93.62%,3眼早期眼睑闭合不全,矫正基本满意,占6.38%,无1例矫正不良,本组患者的治疗总优良率为100.00%。采用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辅助切口、舌状瓣、眼轮匝肌下隧道等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23例。结果一次性治愈21眼,基本治愈6眼。结论改良额肌瓣悬吊术为一种术式简单,效果明确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避免额肌瓣悬吊术后的矫正不足或矫正过度。方法 :采用改良的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患者 16例 2 1眼 ,主要的手术技巧在于根据上睑缘的高度适当地延长额肌瓣侧切口的长度 ,调整其张力适度为止。术后随访 6~ 2 4月。结果 :16例 2 1眼患者术后效果满意 ,无矫正不足或矫正过度。结论 :改良的额肌瓣悬吊术和传统的手术方法相比 ,可有效地避免上睑下垂术后矫正不足或矫正过度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两种术式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对64例(81眼)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行手术治疗,其中改良额肌瓣悬吊术30例(34眼),提上睑肌腱膜瓣额肌吻合术34例(44眼)。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提上睑肌腱膜瓣-额肌吻合术正矫成功率95%o,无欠矫及过矫,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正矫成功率75.7%,5例欠矫。结论: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首选提上睑肌腱膜瓣额肌吻合术。  相似文献   

6.
李燕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7):1697-1697
目的 探讨幼儿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最佳手术时机及术式.方法 对13例17(眼)1~3岁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行L形额肌瓣悬吊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15眼矫正满意,2眼矫正良好,术后均有程度不等的睑裂闭合不全;随访11例(14)眼,矫正满意12只眼,矫正良好2只眼.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幼儿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只要身体状况良好,1岁以上后即可手术;L形额肌瓣悬吊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金岚 《浙江临床医学》2007,9(12):1589-1589
上睑下垂是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导致上睑提肌或支配它的运动神经功能不全,使上睑不能充分上提,影响视力和外形,其中以先天性较为常见。通常上睑下垂的程度≥4mm,称为重度上睑下垂。手术多选用额肌的收缩力量进行矫正。作者自2003年10月至2006年6月用额肌筋膜瓣悬吊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12例(15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2003年2月~2008年6月,我们对46例52眼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采用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术后进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46例52眼,男31例34眼,女15例18眼,年龄18~40岁.其中单眼40例,双眼6例,均为先天性.中度睑下垂者14眼,重度睑下垂者38眼.  相似文献   

9.
李超英 《现代康复》1998,2(9):1014-1014
先天性上睑下垂可影响儿童视功能的发育,其弱视发病率高。因此,手术矫正上睑不垂其意义不仅是改善外观,术后配合弱视治疗.有助于患儿最终获得视觉的功能治愈。我们自1997年开始,采用改良式额肌腱膜瓣悬吊术治疗重度先天上睑下垂,共23例(28眼),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眶隔筋膜瓣联合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我院重度上睑下垂患者64例,按照手术方法分组,各32例。对照组行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观察组行眶隔筋膜瓣联合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对比术后两组上睑矫正效果、上睑回缩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3、6个月观察组上睑回缩量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 25%(2/32)较对照组28. 13%(9/32)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眶隔筋膜瓣联合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患者,可减轻上睑回缩,稳定性良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杨立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4):8515-8515
目的观察应用额肌瓣悬吊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矩形额肌瓣、扇形悬吊于睑板上,来矫正重度上睑下垂20例22只眼,术后对临床效果进行随访观察、分析及评价。结果随访观察6个月,其中早期5只眼轻度睑裂闭合不全;1只眼术后额区有血肿;1只眼上睑近内眦角处有轻度内翻畸形,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术后远期疗效良好,上睑缘遮盖角膜1~2 mm,重睑弧度自然。结论额肌瓣悬吊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具有操作简便、下垂矫正效果理想、美容效果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23例28眼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给予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随访观察术后效果。结果本组实例中,随访3~37个月,1眼矫正不足,其他病例均取得良好的矫正效果。针对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实施额肌瓣悬吊术,可取得良好的矫正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上睑下垂可影响儿童视功能的发育,其弱视发病率高。因此,手术矫正上睑下垂其意义不仅是改善外观,术后配合弱视治疗[1],有助于患儿最终获得视觉的功能治愈。我们自1997年开始,采用改良式额肌腱膜瓣悬吊术治疗重度先天上睑下垂,共23例(28眼),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上睑下垂手术治疗的时机及术式选择。方法将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25例分为两组,分别用额肌瓣悬吊术(A组)及上睑提肌缩短术(B组)治疗,术后随访,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25例患儿中,矫正满意20例,矫正不足5例,无过度矫正病例。A组发生睑缘弧度不自然2例,重睑线变宽2例;B组发生结膜脱垂2例,睑缘弧度不自然2例,轻度上睑内翻倒睫1例。结论儿童上睑下垂的治疗方法中,上睑提肌缩短术和额肌瓣悬吊术均是优良的方法,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5.
于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8):4350-4351
上睑下垂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对面部美容影响较大,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不仅妨碍美观,而且可以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发育,导致弱视形成。目前临床上治疗上睑下垂以手术为主,手术方法多种多样,我院2000-01~2005-10采用额肌瓣悬吊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50例81眼,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2003年2月~2008年6月,我们对46例52眼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采用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术后进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李晓阳 《临床医学》2012,32(7):94-95
目的探讨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的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90例(102眼),随机分成两组,各45例(51眼),悬吊组采用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悬吊组),折叠组采用提上睑肌折叠术治疗(折叠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悬吊组45例(51眼)中,治愈24眼,占47.06%;基本治愈27眼,占52.94%;无欠矫和过矫情况发生。折叠组45例(51眼)中,治愈21眼,占41.18%;基本治愈23眼,占45.10%;欠矫4眼,占7.84%;过矫3眼,占5.88%。悬吊组患者的治愈率和基本治愈率略高于折叠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悬吊组患者的欠矫率及过矫率明显低于折叠组(P<0.05)。悬吊组患者术后随访无一例发生角膜炎或其他并发症;折叠组患者术后发生点状角膜炎5眼,发生率为9.80%。折叠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悬吊组(P<0.05)。结论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在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上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两种额肌瓣悬吊手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50例为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组(L形额肌瓣悬吊术组)25例和B组(矩形额肌瓣悬吊术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平均10个月的随访,A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方面均明显优于B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采用额肌瓣治疗时,L形额肌瓣悬吊术临床效果比矩形额肌瓣悬吊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小及并发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37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上睑下垂两种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65只眼,年龄6~25岁,均诊断为先天性上睑下垂,包括轻度2例,中度20例,重度15例,根据下垂严重程度的不同和上睑提肌、额肌的肌力强弱采用不同的治疗术式:上睑提肌缩短徙前术和额肌筋膜瓣悬吊术。结果:本组37例65只眼随访1~6年,平均3.5年。从功能和外观两方面进行了术后评价:轻中度下垂22例,其中优19例(86.4%),良3例(13.6%),无劣级;重度15例,其中优11例(73.3%),良4例(26.7%),无劣级。结论:对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恰当的手术术式,一般均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上睑下垂指的是提上睑肌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以致上睑部分或全部不能上提,按其原因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其中以先天性上睑下垂最为常见.临床上对提上睑肌肌力小于4 mm者称为重度上睑下垂,常影响患者视觉发育,手术一般借助额肌力量进行矫正.我科2005-2010年对重度上睑下垂患者21例采用额肌筋膜悬吊术以及嘱患者术后早期活动眼睑,治疗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