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肿瘤的基因治疗最终是通过基因修饰细胞介导完成的。本文就免疫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疫苗、自杀基因或抑癌基因修饰的细胞疫苗、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疫苗以及基因修饰的淋巴细胞、造血干细胞等各种基因修饰细胞在介导肿瘤治疗中的特点、作用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了细胞在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基因修饰的瘤苗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中的应用。方法:将重组MIF腺病毒转染小鼠FBL3红白血病细胞制成的瘤苗接种于小鼠体内,观察脾脏和淋巴结中T细胞数量和功能的改变。结果:经MIF基因修饰的瘤苗免疫后,小鼠脾细胞和腹股沟引流淋巴结细胞数量明显增多,脾细胞CTL活性显增强,引流淋巴结中CD3^ 、CD28^ 、CD4^ 和CD8^ T细胞百分率均较对照组增加。MIF基因修饰的瘤苗免疫对小鼠受野生型FBL3肿瘤细胞再攻击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MIF基因修饰的瘤苗能诱导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有可能作为肿瘤基因治疗的候选。  相似文献   

4.
王燕  孙燕 《英国医学杂志》2003,6(3):155-158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随着我们对免疫监视和肿瘤逃逸机制的不断深入了解,已发现了许多有前景的新的抗肿瘤策略。本文回顾了目前肿瘤细胞免疫治疗研究中的概念,提供了临床研究资料,并对细胞免疫治疗能否加入到常规的肿瘤治疗模式中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丙型肝炎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疫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在免疫反应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利用融合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作为疫苗在丙型肝炎细胞和动物模型中诱导出强烈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为提高基因疫苗诱导免疫应答的效率提供了新的手段,为丙型肝炎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所知功能最强大的抗原提呈细胞,能够刺激并致敏初始型T细胞启动早期免疫反应,在肿瘤的免疫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利用DC的生物特性制备肿瘤疫苗成为目前国内外免疫学研究热点并显示了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就近年来DC疫苗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OVA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疫苗(DC-OVA)在肿瘤模拟抗原OVA(ovabumin)的裸鼠肺癌模型体内抗肺肿瘤的效应。方法 裸鼠右肺原位接种携带OVA的Lewis肺癌细胞(Lewis lung cancer cell-OVA, LLC-OVA)悬液,建立裸鼠肺癌模型。获取DC,经基因转导制备DC-OVA疫苗。Western 印迹法检测OVA蛋白的表达。获取T细胞,进而制备DC疫苗系统(DC-OVA/T)。CCK8试剂检测DC-OVA刺激后T细胞的增殖。模型建立2周后,尾静脉注射DC-OVA/T。Micro-CT扫描荷瘤裸鼠的胸部,观察肺部影像。H-E染色观察肺部及肿瘤组织形态结构。IHC方法观察脾、淋巴结、肿瘤组织中CD8的表达;观察肿瘤组织中SOX2、BMI1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2水平。结果 Western印迹法在样本中检测出清晰的OVA条带。DC-OVA强有效地刺激了T细胞的增殖(P<0.05)。DC-OVA/T治疗4周,疫苗组裸鼠肺micro-CT未见明显肿瘤阴影;取材,裸眼可见疫苗组病灶减小,H-E染色显示疫苗组的肿瘤组织较少,肺组织形态较完整。疫苗组裸鼠的脾、淋巴结、肿瘤组织内CD8阳性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5,P<0.01),肿瘤组织中的SOX2、BMI1阳性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5);血清中的IL-12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结论 基因修饰的DC疫苗在裸鼠体内具有强大的抗肺癌效应,为临床治疗肺癌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生殖器疱疹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研制有效的生殖器疱疹病毒疫苗是预防和治疗HSV-2感染的关键,文中探讨制备腺病毒介导的HSV-2 gD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 , DC)疫苗的可行性。方法将HSV-2 gD蛋白基因克隆到质粒载体Shuttle-2,重组质粒酶切鉴定、测序鉴定后构建重组腺病毒pAdeno-HSV-2 gD。分离小鼠骨髓DC细胞, pAdeno-HSV-2 gD转染DC细胞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型,用免疫组化法、RT-PCR、SDS-PAGE和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HSV-2 gD的表达情况。结果以HSV-2病毒DNA为模板,采用gD基因引物扩增出相应的目的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PCR产物gD基因同预期的大小一致(1182 bp)。 pAdeno-gD DNA用脂质体法转染293细胞10 d,反复冻融获得pAdeno-HSV-2 gD重组腺病毒,活性为4×1010 IU/mL。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成熟DC和腺病毒感染后DC,CD40含量为(74.2±3.9)%、(81.3±3.1)%,CD80含量为(73.9±4.1)%、(80.4±2.9)%,CD86含量为(76.1±5.5)%、(83.7±3.9)%,均较不成熟DC的CD40、CD80、CD86含量[(9.7±0.5)%、(7.5±1.2)%、(5.2±1.1)%]升高(P<0.01)。 pAdeno-HSV-2 gD-DC和细胞因子刺激诱导成熟的DC细胞表面分子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RT-PCR、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证明HSV-2 gD能在DC细胞内表达,表达产物的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发现,在相对分子质量为43000处有外源蛋白表达,与预期蛋白条带一致。结论成功制备了pAdeno-HSV-2 gD-DC疫苗。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建立γ-干扰素基因修饰人肝癌细胞。方法 以逆转录病毒载体LXSN将人原γ-干扰素基因转录入四种不同的人肝癌细胞株,经G418筛选均获得了抗性克隆。结果 基因组DNA PCR和细胞总RNA RT-PCR结果均明显IFN-γ基因已在染色体DNA中整合并表达,Southern和Northern杂交进一步证实了目的基因的正确整合和表达。IFN-γ生物活性检测结果表明,在基因修饰的四种不同个体人肝癌细  相似文献   

12.
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APC)。1973年由Steinman和Cohn从小鼠脾细胞中首次分离发现,因形态上具有指状突起而得名。Dc在体内的数量极微,仅占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的1%以下,但分布广泛,除脑以外的所有组织和器官均见分布。根据其分布部位不同分为3类:淋巴样组织DC、非淋巴样组织DC和循环DC。树突状细胞是体内惟一能够激活初始型T细胞(Natal T Cell)的APC。DC激活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是机体抗肿瘤免疫的主导力量,对DC的研究已成为肿瘤生物治疗倍受关注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13.
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印  谷川 《医学综述》2007,13(16):1228-1230
肿瘤的免疫治疗是肿瘤学研究的热点,并被称为继手术、化疗、放疗之后的第4种治疗模式,随着对树突状细胞(DCs)在抗肿瘤免疫中所起中心作用的认识的加深,以及体外大量培养DCs方法的建立,以DCs为平台的肿瘤免疫治疗受到广泛关注。在体外制备负载肿瘤抗原的肿瘤特异性的DCs肿瘤疫苗,再注射回体内以激发机体产生主动性抗肿瘤免疫反应,是具有良好前景的生物治疗方案,目前已应用多种肿瘤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4.
肿瘤基因治疗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 3个方面 :( 1)寻找具有治疗意义的目的基因 ;( 2 )建立有效的靶细胞向转移目的基因的载体系统 ;( 3)使目的基因在靶细胞中表达 ,发挥生物学效应达到治疗目的 ,目的基因成功转移入靶细胞是基因治疗最重要的环节。肿瘤基因治疗基因转移方法较多 ,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 3大类。包括裸露 DNA直接注射、多价阳离子 - DNA复合物转化、电转化、脂质体共转化和病毒方法等。利用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将外源基因特异性导向靶细胞表达是近年来基因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它是利用细胞表面存在的特异性受体…  相似文献   

15.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成人最常见、最致命的原发性脑肿瘤.目前GBM的常规治疗包括手术、局部和全身化疗、放疗等,但治疗效果常不理想.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细胞(CAR-T细胞)治疗作为一种新的过继性免疫疗法,已经在血液肿瘤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CAR-T细胞可穿过血脑屏障,且不通过抗原呈递、不依赖主要组织相容性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负载胶质瘤细胞肿瘤疫苗治疗脑胶质瘤母细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脑胶质瘤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传统的手术及术后放化疗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树突状细胞负载胶质瘤细胞肿瘤疫苗联合术后放化疗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放化疗后,实验组完全缓解者17例,部分缓解11例,稳定病变4例,有效28例,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完全缓解者13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病变11例,有效21例,有效率为65.6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67,P=0.0389),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实验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68.9%,对照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52.7%,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χ2=4.231,P=0.014);实验组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34.38%,对照组31.2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1,P=0.790)。结论采用树突状细胞负载胶质瘤细胞肿瘤疫苗联合术后放化疗治疗脑胶质瘤患者疗效较好,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细胞凋亡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细胞凋亡干预与肿瘤的治疗予以综述,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树突状细胞疫苗与肿瘤免疫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抗原脉冲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DC)的潜能和新颖的肿瘤靶的鉴定,重新激起对恶性肿瘤治疗型疫苗的研究兴趣,已成为许多研究课题的热点。本文综述DC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开发应用。1引言人体免疫系统具有抵御恶性细胞失控制性生长的能力,其核心是...  相似文献   

19.
细胞凋亡的分子调节与肿瘤基因治疗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辛华雯  曾繁典 《医学综述》2001,7(5):263-264
细胞程序性死亡 (programmedcelldeaths ,PCD)或细胞凋亡(apoptosis)是一种主动的由基因介导的细胞自杀现象。细胞凋亡在正常的胚胎发育、组织分化、个体的生长衰老过程中 ,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 ] 。目前认为它与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类似 ,是一个级联式基因表达的结果 ,同时受许多因素调控 ,在肿瘤、自身免疫病及AIDS等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 ,都存在导致细胞基因表达调控失常的因素 ,调控失常致使细胞凋亡发生或抑制成为这些严重疾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现着重阐述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免疫治疗头颈部肿瘤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的研究进展,主要涉及DC的生物学特性,DC疫苗抗肿瘤免疫机制,DC与头颈部肿瘤的免疫逃逸,头颈部肿瘤组织局部DC的变化与预后关系,以及使用各种不同方式介导头颈部肿瘤抗原负载DC后制备成肿瘤疫苗的应用,包括凋亡小体负载DC、头颈部肿瘤细胞融合DC、头颈部肿瘤RNA负载DC、p53基因修饰DC疫苗、肿瘤细胞及其裂解物修饰的DC疫苗,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