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鼻窦清合剂对兔鼻窦炎上颌窦黏膜炎症的影响。方法行窦口不完全堵塞加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建立急慢性鼻窦炎动物模型后,予以鼻窦清合剂高、低剂量灌胃治疗,并设立空白组、模型组、鼻渊舒(鼻渊舒口服液灌胃)组作为对照;急性期用药1周,慢性期用药2周后,分别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比较各组兔上颌窦黏膜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鼻窦清合剂低剂量组黏膜形态最接近正常组,且急性各组优于慢性各组。结论鼻窦清合剂可改善兔上颌窦炎症。  相似文献   

2.
刘锋  周水淼  张速勤  许月 《上海医学》2004,27(5):352-354,i003
目的 探讨实验性上颌窦炎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扩大兔上颌窦自然开口对慢性上颌窦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40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5侧),假手术对照组(10侧)、窦口阻塞组(13侧),仅注入细菌组(10侧)窦口阻塞加注入金黄色葡萄球菌组(20侧),窦口阻塞加注入肺炎链球菌组(22侧);将鼻窦炎模型再分为窦口开放和窦口扩大两组,观察术后不同时间的窦腔脓性分泌物和细菌培养情况。结果 对照组(空白对照组 假手术对照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3.3%(2/15侧),窦口阻塞组为84.6%(1l/13侧),仅注入细菌组为10.0%(1/10侧),窦口阻塞加注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组均为100.0%(20/20侧,22/22侧)。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对实验性上颌窦炎的有效率达80.8%(21/26侧),开放上颌窦窦口对实验性上颌窦炎的有效率达50.0%(8/16侧)。结论 窦口阻塞加注入细菌的方法可成功制造实验性上颌窦炎模型,窦口扩大术对实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较窦口开放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制备慢性上颌窦炎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第一天阻塞窦口。次日,注入0.5 ml 2×109CFU/ml肺炎链球菌悬液,术后35天取上颌窦标本分别进行形态学观察及细菌学检查。结果各实验组建立模型的成功率:单纯窦口堵塞组37.5%,窦口堵塞 肺炎链球菌组100%,单纯细菌组、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均为0%,感染窦粘膜均表现为慢性炎症。结论窦口堵塞并注入肺炎链球菌可成功建立兔慢性上颌窦炎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动物造模方法.方法 日本大耳白兔60只,于右胫骨近端开骨窗注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鱼肝油酸钠,骨蜡封闭骨窗,4周后行X线检查,再次手术暴露骨窗,局部产物送细菌培养.结果 造模过程中因麻醉致死12只.手术后2周内因发热、咳嗽死亡8只,死亡兔行尸体解剖后发现8只兔均出现双肺脓肿,无菌条件下取兔肺组织行细菌培养发现均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手术后3周内因腹泻死亡4只,其余36只兔均出现明显的慢性骨髓炎表现.结论 骨骼开窗注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鱼肝油酸钠,并使用骨蜡封闭骨窗是建立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动物模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窦口扩大术对实验性上颌窦炎黏膜病变的影响.方法:将用窦口堵塞加注入肺炎链球菌的手段制成慢性上颌窦炎6周模型的20只新西兰大白兔(雌雄不拘,体质量2.5~3.5kg),根据窦口扩大术后不同时间(术后0、4、6、8周)分成相应组别(n=5),用光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上颌窦黏膜病理变化.结果:窦口扩大术后病变的上颌窦黏膜随时间延长,黏膜上皮层和固有层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时间越长,恢复的组织越接近正常组织结构.结论:窦口扩大术后实验性上颌窦炎病变黏膜可部分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脓胸模型,以模拟临床患者胸膜腔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情况,并探究尿激酶与脱氧核糖核酸酶I(DNase I)联合应用对兔脓胸的影响.方法:将1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实验组(n=6)、用药组(n=6)和对照组,实验组(n=4);通过胸腔穿刺将引流管置入胸腔,实验组向胸膜腔内注入2 mL/kg的108 C...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动物模型分别向兔前列腺内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白色葡萄球菌,定期处死后做病理学检查。结果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组兔多在急性炎症期死亡,白色葡萄球菌组半数以上进入慢性炎症期。表明人工细菌感染可使兔形成急慢性前列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力大于白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易形成慢性前列腺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实验性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 。方法 25只新西兰大白兔(共50侧鼻窦)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6侧)、假手术对照组(6侧)、黏膜划伤组(6侧)、窦口阻塞组(6侧)、仅注入烟曲霉菌组(8侧)、注入烟曲霉菌并给予黏膜划伤组(9侧)、注入烟曲霉菌加窦口阻塞组(9侧)。以上颌窦自然开口是否予以封闭以及鼻窦黏膜是否划伤作为分组标准。观察以上组别在接种烟曲霉菌后成为真菌性鼻窦炎的可能性。于接种后14 d及28 d,根据上颌窦内分泌物真菌培养、分泌物涂片及病理检查结果 判定各组制模成功率。结果 注入烟曲霉菌加窦口阻塞组上颌窦分泌物烟曲霉菌培养阳性率14 d为88.9%(8/9侧),28 d为77.8%(7/9侧)。而注入烟曲霉菌并给予黏膜损伤组上颌窦分泌物烟曲霉菌培养阳性率14 d为44.4%(4/9侧),28 d为22.2%(2/9侧)。结论 窦口阻塞加注入烟曲霉菌的方法 可成功制造实验性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清鼻丸对鼻—鼻窦炎家兔鼻黏膜组织Caspase-3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的影响。方法将48只实验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清鼻丸组,每组12只。采用窦口不完全堵塞加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的兔慢性鼻—鼻窦炎模型。正常组不造模,不灌胃,常规喂养。假手术组造模,但窦腔内不填塞棉絮,不注入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浊液,模型组造模,两组自造模后第43天开始,每日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清鼻丸组自造模后第43天开始,给予清鼻丸14 g生药/(kg·d)灌胃。免疫组化法检测兔鼻窦黏膜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p38MAPK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数目相对较多,p38MAPK mRNA表达显著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鼻丸组Caspase-3阳性细胞和p38MAPK mRNA表达显著下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清鼻丸具有改善鼻—鼻窦炎病理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Caspase-3和p38MAPK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姜刚勇  柳玉勇 《河北医学》2014,(11):1788-1790
研究槐白皮含漱液缩短兔口腔创伤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时间及其机制。方法:4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30只,对照组10只。使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手术刀在兔颊粘膜做2cm切口,达肌层,对位缝合。对照组术后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口腔,实验组使用槐白皮含漱液冲洗。观察切口愈合情况、7d甲级愈合率,分析、评价槐白皮药物疗效。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研究对象,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3种浓度的槐白皮漱口液,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采用平板涂布法,使槐白皮漱口液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3min,观察槐白皮漱口液的抑菌效果。结果:实验组7d甲级愈合29例,感染1例,对照组愈合6例,感染4例,实验组7d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槐白皮漱口液作用后的菌落计数明显低于生理盐水作用后的菌落计数,但不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槐白皮含漱液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能缩短兔口腔创伤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时间。  相似文献   

11.
随着广谱抗生素广泛应用于临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已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由其感染导致慢性鼻窦炎已不可忽视。因此,对其生物学特性、耐药机制以及导致慢性鼻窦炎的机制进行研究,制订出准确、快速检测方法和有效的治疗方案非常必要,作者就近年来这些方面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嗅觉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和成纤维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factors 2,FGF2)在嗅上皮表达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2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和11例对照嗅黏膜FGF2的表达。结果:和对照组相比,慢性鼻窦炎患者嗅粘膜FGF2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慢性鼻-鼻窦炎嗅粘膜中促进再生因子FGF2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增殖体切除术对儿童慢性鼻窦炎疗效的影响。方法:对儿童慢性鼻窦炎伴增殖体肥大33例行增殖体切除术,辅以药物治疗,观察疗效。结果:随访6~12个月,慢性鼻窦炎治愈24例,好转6例,无效3例,有效率91%。结论:增殖体肥大与慢性鼻窦炎有一定相关性。对伴有中重度增殖体肥大的慢性鼻窦炎患儿行增殖体切除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为140例儿童慢性鼻窦炎患儿行药物和通畅引流为主、手术为辅的综合治疗。结果:随访6~12月,140例中,治愈77例,好转33例。结论:综合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慢性鼻窦炎上颌窦开口处黏膜中溶菌酶 (lysozyme ,LZ)、乳铁蛋白 (lactoferrin ,LF)、IgA、IgG、补体等分泌免疫成分在局部防御慢性炎症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 ,检测LZ、LF、IgA、IgG、补体C3在慢性鼻窦炎 2 0例 (Ⅰ型与Ⅱ型各 10例 )和健康对照 10例的上颌窦自然开口处黏膜中的表达。结果 :鼻窦炎Ⅰ型中LZ、LF明显高于健康对照 (P <0 .0 1)。鼻窦炎Ⅱ型中LF、补体C3明显高于健康对照 (P >0 .0 1)。 2例鼻窦炎Ⅰ型IgA为阴性 ,余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结论 :上颌窦窦口黏膜中LZ、LF、IgA、IgG补体等在慢性鼻窦炎病理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两型鼻窦炎局部免疫状况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鼻内镜术后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方法:随机将30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68例,对照组132例,治疗组术后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结果:随访6~12月,治疗组168例中治愈152例(90.5%),好转12例(7.1%),复发4例(2.4%),总有效率97.6%;对照组132例中治愈107例(81.1%),好转12例(9.1%),复发13例(9.9%),总有效率90.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术后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对预防鼻窦炎鼻息肉复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后MEBO的疗效。方法:对60例双侧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下双侧鼻窦手术,随机决定一侧鼻腔用MEBO换药,另一侧鼻腔用传统方法换药,观察两组患者术腔清洁时间。结果:术腔清洁MEBO换药组平均需6.8d,传统组平均需11.3d,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鼻内镜术后MEBO有助于手术创面的愈合和缩短鼻腔清洁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鼻腔、鼻窦解剖异常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发生的关系。方法:观察分析正常鼻窦100例及鼻窦炎或伴鼻息肉100例的鼻窦冠状位CT,主要观察其骨性解剖结构的异常:中鼻甲气化及反向歪曲、鼻丘气房、重度鼻中隔高位歪曲、Hailer气房、上颌窦发育不良、钩突肥大、钩突移位、筛泡等.结果:病变组与正常组钩突、鼻中隔、中鼻甲和鼻丘的异常比分别为:24:5,18:4,25:8,20:4。患有鼻窦炎或伴鼻息肉者明显高于无鼻窦炎者。结论:鼻腔、鼻窦的解剖异常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随机将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10 0例分为两组 ,一组行鼻内窥镜手术配合中药萍芷片综合治疗 6 0例 ;另一组单纯鼻内窥镜手术 4 0例。结果 :手术加中药组治愈 4 8例 ,好转 11例 ,无效 1例 ,总有效率 98.33% ;单纯手术组治愈 2 4例 ,好转 12例 ,无效 4例 ,总有效率90 %。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鼻内窥镜手术配合中药综合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7月至2003年1月行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并随访6个月以上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患儿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1997海口)儿童慢性鼻窦炎26例中治愈10例,治愈率38.5%,好转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8.5%,均无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内窥镜鼻窦手术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