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红英  郭杰 《当代护士》2018,(1):161-162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检查中的护理风险控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9月862例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对CT增强扫描检查全过程中存在的6个方面风险点加以分析,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风险控制措施。结果本组CT增强扫描患者862例,847例顺利完成,15例未完成,其中2例出现过敏反应,2例造影剂外渗,3例出现轻度造影剂不良反应,1例留置针肝素帽松脱,2例连接管爆裂,1例血液流出造成污染,4例因病情不稳定或有CT增强扫描禁忌证不适合做CT增强扫描检查。结论 CT增强扫描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在检查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控制风险的护理措施,才能有效规避或降低风险,使检查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增强检查中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1年5—12月在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行CT增强检查的45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行CT增强检查的患者大多存在恐惧、不信任、怀疑、焦虑等不良情绪,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CT室护理人员应耐心、细致地采取积极、有效、针对性的护理方法,以减轻行CT增强检查患者的不良情绪,在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检查的同时,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233例急诊增强CT检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针对急诊增强CT检查患者病情危重、患者及家属知识缺乏不信任、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等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通过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后,急诊增强CT扫描检查患者顺利完成,明确诊断,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且痛苦减轻。认为CT增强扫描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在急诊患者检查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急诊增强CT扫描风险的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以保证急诊患者安全顺利完成CT增强扫描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病人急诊CT检查的护理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07年12月颅脑损伤病人急诊CT检查281例的护理资料。结果:281例中顺利完成CT检查279例,达到了影像学诊断要求,2例未能完成急诊CT检查。结论:有效的护理配合是顺利完成颅脑损伤急诊CT检查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李大华  王泉  周宁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6):1529-1529
目的:探论肺动脉栓塞患者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例临床拟诊肺动脉栓塞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CT检查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CT图像均符合诊断要求。结论:细致、有效的护理工作是顺利完成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HRCT内耳关键性结构定量测量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100例,所有患儿全部采用颞骨HRCT扫描,对比分析患儿的听力学检查结果以及CT诊断结果。结果:100例患儿在经过听力学检查后,诊断出重度听力损失患儿54例,重度听力损失患儿28例,中度听力损失18例,患儿在经过颞骨HRCT扫描后显示出,内耳发育正常患儿56例,内耳畸形患儿44例。结论:颞骨HRCT扫描能够对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的内耳与中耳结构异常情况进行清晰准确地观察,能够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高分辨CT(HRCT)靶扫描及CT靶重建对肺磨玻璃样结节(GGO)病理分型诊断符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2例GGO患者(2019年2月-2020年10月),均经手术病理检查明确病情,均行HRCT靶扫描及CT靶重建检查,比较HRCT靶扫描及CT靶重建征象表现,以手术病理检查为"金标准",统计HRCT靶扫描及CT靶重建的检查结果、诊断效能及病理分型符合率。结果:HRCT靶扫描检查征象检出率表现均高于CT靶重建(P<0.05);82例GGO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52例阳性,30例阴性;HRCT靶扫描检查灵敏度、准确度高于CT靶重建,漏诊率低于CT靶重建(P<0.05);HRCT靶扫描检查病理分型符合率84.62%高于CT靶重建65.38%(P<0.05)。结论:与CT靶重建检查相比,采用HRCT靶扫描对GGO征象表现更清晰,可提高诊断灵敏度、准确度、病理分型符合率,降低漏诊率,可为临床实施针对性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在以往手术前影像学上多依赖乳突平片或普通CT,但在上述检查资料中获得的信息对手术的帮助相对较小,在重要精细结构上尤显不足。即使在HRCT购入后,由于放射科医生和耳科医生缺乏沟通,术前在CT中获得的信息相对较少。目前作者采用颞骨HRCT进行中耳影像学检查能很好的显示颞骨细微结构,通过回顾分析2002至2004年中耳炎手术病例110例次,研究其术前HRCT与术中所见的对比结果,分析HRCT对中耳炎手术的术前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对性心理护理对改善CT增强扫描患者心理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251例CT增强扫描患者根据其具体情况,检查前1 d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护理前后采用SCL-90问卷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CT检查,护理后SCL-90总分和单项得分与护理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针对性心理护理对于改善CT检查患者心理状态是很有意义的,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64排HRCT扫描在小儿颞骨畸形的诊断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采集2017年5月-2019年10月我院听力异常患儿459例,所有患儿均接受64排HRCT扫描,分析实际扫描结果。结果:小儿颞骨畸形179例,检出率为39.8%。其中外耳道闭锁或者狭窄有41例(51耳),中耳畸形43例(86耳),内耳畸形95例(190耳)。结论:在小儿颞骨畸形临床诊断中,可通过64排HRCT扫描方式进行检查,可准确判断小儿颞骨畸形情况,适用于多种类型颞骨畸形的检出,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