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不随意运动型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4月本院不随意运动型小儿脑瘫的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督脉及夹脊穴的针刺治疗,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GMFM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评分结果(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GMFM及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治疗不随意运动型小儿脑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作业治疗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手眼协调能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9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儿童康复科就诊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30例,进行作业治疗手眼协调训练,采用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及FMFM(手眼协调E项)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患儿FMQ评分、FMFM(E区)评分随治疗时间推移呈逐渐增加趋势,第二次评估与第一次评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次评估和第二次评估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作业治疗手眼协调训练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精细运动及手技巧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吴婧  宗洪波  汪杨  徐冬梅 《光明中医》2022,(19):3514-3517
目的 探讨六味地黄丸合异功散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DCP)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8月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康复科就诊的DCP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合异功散,治疗1个月后观察2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Wee FIM)、Gesell发育诊断量表(GDDS)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儿GMFM评分、Wee FIM及GDDS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 <0.05),观察组GMFM评分、Wee FIM及GDDS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六味地黄丸合异功散可以有效改善DCP患儿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4.
中药熏蒸治疗不随意运动型小儿脑瘫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蕾 《光明中医》2009,24(3):484-485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异常姿势改变、原始反射消退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运动疗法、针刺(头皮针)、按摩、理疗、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除不用中药熏蒸外,其它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56例,显效32例,有效1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对照组44例,显效22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蒸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异常姿势改变、原始反射消退、缓解紧张性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埋线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健脾益肾通督按摩、体感音乐疗法、头针疗法,3周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2周,共治疗3个疗程;埋线组在此基础上选取肩髃、肩髎、天宗、天枢、华佗夹脊(颈4、腰1、腰4)进行穴位埋线治疗,每次选6~8个腧穴,每周1次,4周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1周,共治疗3个疗程。记录患儿坐位能力(LSS)分级、侧弯反射以及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A、B能区评分,判断患儿坐位能力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LSS分级、侧弯反射及GMFM A、B能区评分均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P<0. 01),且埋线组均优于对照组(P<0. 01)。埋线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 9%(30/33),优于对照组68. 5%(24/35,P<0. 01)。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应用穴位埋线疗法,能有效抑制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原始反射,显著提高坐位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Bobath护理模式应用于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对其进食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引入Bobath护理模式。2组均于干预前及干预第3个月末接受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测评,并比较2组平均进餐时间及3个月末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后,2组ADL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平均进餐时间均显著缩短(P均<0.05),且研究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进餐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引入Bobath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小儿的进食功能,可提升其自我照护能力,提高小儿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属负担,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穴位q埋线治疗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及门诊患儿按就诊顺序编号法随机分成两组。常规康复治疗:①运动疗法:Bobath法及Vojta法。②按摩。③作业疗法。④物理疗法:a水疗,b蜡疗,c小儿经络导平治疗仪。对照组30例传统针刺经穴法,取肩髃、曲池、外关、八邪、秩边、居髎、伏兔、足三里,1次/d。治疗组30例穴位埋线,取风池次、天髎次、臑会次、天宗次、承山次和伏兔次,1次/10d。连续治疗1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粗大运动功能、肌张力波动、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6.67%。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粗大运动功能均有改善(P〈0.01,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缓解肌张力波动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不随意运动型脑瘫能显著提高不随意运动型小儿脑瘫的粗大运动功能,缓解肌张力波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悬吊运动疗法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1月在本科室进行康复治疗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基础上给予悬吊运动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GMFM量表评分。结果:治疗3个月,两组患儿GMFM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悬吊运动训练可以明显提高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腹部推拿六法治疗痉挛型脑瘫髋关节屈曲的疗效。方法:对16例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腹部推拿六法治疗,对治疗前、治疗1月、治疗后进行股四头肌肌张力、髋关节角度的比较,采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2个月的治疗,16例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均降低,髋关节屈曲改善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部推拿六法"能够较好的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髋关节屈曲,纠正异常姿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Bobath理念的照护模式应用于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对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88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2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Bobath理念的照护模式进行护理,观察并记录2组护理前、护理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食时间、康复情况和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3个月进食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3个月认知功能、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心理功能、知觉功能和关节活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Bobath理念的照护模式应用于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可有效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缩短进食时间,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功能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寻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头背屈头背屈的矫正方法。方法:对68例符合脑瘫诊断标准的患儿进行穴位注射、针灸、推拿及中药熏洗加现代康复的手法矫正治疗。结果:治疗2个大疗程后,68例中14例患儿头背曲症状消失,随意运动恢复,占20.6%;显效41例,占60.3%;好转11例,占16.2%;无效2例,占2.9%;总有效率97.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脑瘫患儿头背屈效果确切,值得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温阳通络针灸法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痉挛型小儿脑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推拿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阳通络针灸法联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患儿智力[以发育商(DQ)评估]、运动功能发育情况(以GMFM-88和FMFM量表评估),比较两组患儿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半胱氨酸天冬氡酸蛋白酶3(Caspase-3)]。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DQ评分、GMFM-88和FMFM量表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得分较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SOD水平均升高,血清MDA、Caspase-3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血清SOD水平较高,血清MDA、Caspase-3水平较低(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通络针灸法联合推拿能够显著改善小儿脑瘫的智力及运动功能发育,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患儿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3.
针灸推拿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5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茂  范焕芳  安志英 《四川中医》2005,23(12):101-102
目的:运用针灸推拿为主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6例,对照组20例.实验组采用针灸、推拿配合体疗和作业疗法,对照组只采用体疗和作业疗法.20天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两个疗程.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推拿配合"体疗和作业疗法"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推拿结合PT治疗痉挛性脑瘫临床疗效.方法:53例患儿分为A组患儿以推拿+PT综合治疗,B组患儿以推拿为主要治疗手段,C组患儿以PT为主要治疗手段.结果:A组总有效达76%.B组总有效达38%.C组总有效达60%.结论:推拿结合PT是治疗痉挛性脑性瘫痪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结合模式.  相似文献   

15.
从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共收治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91例,均行手术治疗,并与60例单纯性阑尾炎患者术进行对比,观察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有无差异,总结阑尾炎术后减少切口感染发生率的方式方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腹部推拿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肠易激综合征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笔者自2007年采用腹部推拿法该病4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 1.1 诊断标准参照罗马Ⅲ功能性胃肠疾病分类及便秘型IBS的诊断标准(2006年),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推拿与康复运动疗法结合治疗脑瘫.方法:康复运动疗法治疗过程的不同阶段运用推拿密结合治疗各种脑瘫的疗效观察,显示3-6月龄患儿疗效100%,48月龄以上疗效83.4%,说明年龄越小,有效率越高,疗效越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推拿与康复运动疗法结合治疗脑瘫.方法:康复运动疗法治疗过程的不同阶段运用推拿密结合治疗各种脑瘫的疗效观察,显示3-6月龄患儿疗效100%,48月龄以上疗效83.4%,说明年龄越小,有效率越高,疗效越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推拿联合中药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选取小儿脑瘫患儿4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采用推拿方法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69.75%,实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联合中药治疗小儿脑瘫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靳三针加推拿治疗小儿脑瘫8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患儿早期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18例脑瘫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83例,采用靳三针、推拿为主配合穴位注射及口服中成药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高压氧加西药(脑合素胞二磷胆碱)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7%,对照组为62.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者是目前治疗小儿脑瘫较为有效的方法,且年龄越小,疗程越长,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