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巨刺法是临床上非常有效的、常用的一种取穴方法。《灵枢·官针篇》云:“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即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后人对巨刺法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应用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左右交叉取穴法;上下左右交叉取穴法;上下左右交叉辨证取穴法。虽然以上几种巨刺法治疗疾病常见于报道,但有关这几种巨刺法在临床上对比性研究比较少见。本文用几种巨刺法治疗肩凝症进行临床观察,现将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巨刺法治疗脑梗塞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巨刺为左病刺右,右病刺左的针刺方法,最早见于《灵枢·官针》“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元代杜思敬《济生拔粹·针经摘英集》有巨刺法治疗中风偏瘫的记载:“治中风手足不遂,针百会、听会、肩髃、曲池、三里、悬钟、风市,其七穴左治右,右治左。”本人通过临床观察,证实了巨刺法的临床实用价值,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穴位注射配合理疗治疗急性乳腺炎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96年以来,采用下廉、下巨虚、足临泣三穴穴位注射鱼腥草注射液,并配合理疗治疗急性乳腺炎42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42例患者,年龄最小23岁,最38岁;发病时间最短1天,最长14天,其中1~3天31例,3~7天8例,7~14天共3例。全部病例符合《诊断学》[1]中乳腺炎的诊断标准,即乳房红、肿、热、痛,常局限于一侧乳房的某一象限;触诊有硬结包块,伴寒战、发热及汗出等全身中毒症状;常见于哺乳期妇女,尤其初产妇最多。2 治疗方法穴位注射:取患侧下廉、足临泣、下巨虚三穴,常规消毒,选5ml一次性注射器(7#针头)抽取鱼腥草注射液(5m…  相似文献   

4.
下合穴,指六腑在下肢的合穴,《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胃合入于三里(足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上巨虚),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下巨虚),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委中),胆合于阳陵泉。”对治疗腑病有着极其重要作用。根据“合穴治内腑”的理论指导,治疗临床多种危急重症,均能取得显著疗效,现择其验案数则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5.
热俞水俞析     
热俞和水俞是《内经》记载的治疗热病和水肿的两组用穴。热俞有五十九个;水穴有五十七个。一、热病之热俞:《灵枢·热病》涉及热俞使用的诊治方法有两:一是以经脉辨证为主,只用于病在阳分浅层。一是以脏腑辨证为主,这种诊治方法没有限定“五十九刺”使用范围。《素问》有关热病热穴的内容分散于《热论》、《刺热篇》《水热穴论》等,辨证也是从经脉、脏腑两种角度,但不同之处颇多。关于热俞的部位,《灵枢·热病》所选腧穴的部位突出的是阳的性质;《素问·水热穴论》在总体上重头部穴,同时突出躯干部用穴。《刺热篇》将位于背部近于内脏而治内脏  相似文献   

6.
林熙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3,21(11):1915-1917
咳喘病患者 ,特别是久病、重症、难治的病人多表现为上下俱病。医者对此类病人诊治时 ,必须上则顾下 ,下则顾上 ,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笔者就近 30年来咳喘病人上下俱虚 ,上下俱实 ,上下俱寒 ,上下俱热 ,上热下寒 ,上实下虚 ,上虚下实等上下俱病临床辨治经验和体会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7.
交差刺原理始于黄帝内经。交差刺内经中又分为巨刺和谬刺。刺经之法谓之巨刺;刺络之法谓之谬刺。经曰:巨刺者刺经脉也;缪刺者刺其络脉也。医疗实践中出现哪些证状用巨刺,出现哪些症状用缪刺,内经中都有专述。经曰: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右痛不己则左脉先病;左痛不己则右脉先病,如此者则为巨剠之。又曰;邪客於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己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  相似文献   

8.
缪刺、巨刺理论探讨与临床运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缪刺、巨刺是特殊针刺方法,即左病刺右,右病刺左的方法.<黄帝内经>对此有详细的论述,对指导临床有重大意义.归纳为:缪刺用于治疗络脉病;巨刺用于治疗经脉病.缪刺选穴刺井穴,或刺络脉放血,或刺络脉分布部位腧穴;巨刺则循经取穴.  相似文献   

9.
林熙 《中医药学刊》2003,21(11):1915-1917
咳喘病患者,特别是久病、重症、难治的病人多表现为上下俱病。医者对此类病人诊治时,必须上则顾下,下则顾上,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笔者就近30年来咳喘病人上下俱虚,上下俱实,上下俱寒,上下俱热,上热下寒,上实下虚,上虚下实等上下俱病临床辨治经验和体会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0.
浅谈巨刺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六合  王燕 《河南中医》2002,22(6):74-75
巨刺法 ,是一种机体一侧有病 ,而于对侧选取经穴治疗的方法。始见于《灵枢·官针篇》 :“巨刺者 ,左取右 ,右取左。”《素问·调经论》亦曰 :“病在于左 ,而右脉病者 ,巨刺之。”巨刺法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由于经脉阻滞、气血不通而引起的肢体疼痛与活动障碍。正如《针灸大成》指出 :“巨刺者 ,刺经脉也 ,痛在左而右脉病者 ,则巨刺之 ,左痛刺右 ,右痛刺左 ,刺经脉也。”巨刺法治病的机理 ,主要是调整机体两侧的经络平衡。如《素问·缪刺论》曰 :“邪客于经 ,左盛则右病 ,右盛则左病 ,亦有相易者 ,左病未见而右脉失常 ,如此者必巨刺之 ,必中其…  相似文献   

11.
刺右侧三合穴结合刺络放血治疗单纯型阑尾炎有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一般资料临床观察34例,男23例,女11例。首次发病者20例,有阑尾炎病史者14例。年龄最大者68岁,最小者15岁。34例经临床诊断均为单纯型阑尾炎。发病时间最长者4天,时间最短者1天。治疗方法“三合穴”即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足三里毫针刺2~3寸;上巨虚针刺1.5~2寸;下巨虚针刺1~1.5寸。三穴均采用泻法。同时配合刺络放血疗法。在三穴附近寻找明显瘀阻的血络用三棱针速刺出血。足三里放血5~15mm;上、下巨虚可放血2~10ml。呕吐重者加内关、中脘;腹痛甚加天  相似文献   

12.
"巨刺""缪刺"名义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巨刺、缪刺系针法名称,出<黄帝内经>,巨刺首出<灵枢·官针>,曰:"凡刺有九,以应九变……八曰巨刺,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素问·调经论>补充日:"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而<素问·谬刺论>则进一步解释日:"邪客于经,左盛者右病,右盛者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己,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  相似文献   

13.
答:巨刺与缪刺均为《内经》记载的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的针刺方法。《灵枢·官针》说:“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也。”巨刺的方法是左病在右取穴,右病在左取穴,左右交叉取穴的一种刺法。而《素问·缪刺论》说:  相似文献   

14.
巨刺、缪刺法的立论依据是经络学说。作者认为经络是一种多单元、多层次的多维网状结构,这种结构具有沟通机体内外、贯串上下、联络脏腑肢体、运行气血、左右对称、传导感应、调注虚实的特性,因而某经络或机体某处有病痛,则可影响到整个经络系统的平衡,故通过巨刺、缪刺法在其相对应处取穴泊之以调整阴阳、补虚泻实、温寒清热,使之归于平衡,本文论述了这种刺法的临床运用规律,对提高疗效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表里俱病治法表里俱病有三说:一、表有邪而里虚,或里有邪而表虚,为表里俱病,当虚、邪同治。二、由里虚而病表,或由表病而及里,为表里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医杂志》2017,(9):1946-1947
目的:从《黄帝内经》热病五十九俞出发,从腧穴所属经脉,所在部位以及与针灸诊治的关系三方面探讨热病五十九俞"同功穴"。方法:手工检索《黄帝内经》及《黄帝内经》王冰、张介宾考注。结果:研究发现热病五十九俞在所属经脉上多集中于足太阳膀胱经、督脉、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等阳经经脉;所在部位上多分布于头部、腰背部;针灸证治上与温热病三焦证治关系密切。结论:由于其所属经脉,所在部位的不同,热病五十九俞具有清诸阳之热、胸中之热、胃中之热、四肢之热、五脏之热等不同的清热作用。据此,可为针灸临证治疗热病选取"同功穴"配伍,提供选穴思路。  相似文献   

17.
“热病五十九俞”是治疗热性病的五十九个腧穴,首见于《素问·水热穴论》篇中。在《素问·气穴论》篇中又谓之“热俞五十九穴”。然却与《灵枢·热病》篇的“五十九刺”又不尽相同。笔者试就其理论与临床方面,对此做一初步探讨。一、“热病五十九俞”与选穴方法《素问·水热穴论》篇曰:“头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诸阳之热逆也”。据王冰、张介宾等考注:此指中行的上星、囟会、前顶、百会、后顶,次两傍的五处、承光、通光、络却、玉枕,又次两傍的临泣、目临、正营、承灵、脑空。五行共二十五个穴。上述穴位分別  相似文献   

18.
“合治内腑”理论出于《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合”系指下合穴而言,为六腑之气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腧穴。即胃合于足三里,大肠合于巨虚上廉,小肠合于巨虚下廉,三焦合于委阳,膀胱合于委中,胆合于阳陵泉。“合治内腑”,即此六个下合穴可以治疗相应  相似文献   

19.
缪刺巨刺法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刺巨刺法源于《内经》。《素问·缪刺论》曰:“夫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经俞,命曰缪刺。”又曰:“邪客于手少阳之络,令人喉痹,舌卷,口干,心烦,臂外廉痛,手不及头、刺手小指次指抓甲上……左取右,右取左”,“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头项肩痛,刺足小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左取右,右取左”。“有痛而经不病者,缪刺之。”“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  相似文献   

20.
试论巨刺法     
巨刺法为《内经》刺法之一,是以左病刺右,右病刺左,上病刺下,下病刺上为特点的一种交叉刺法。临证运用得法,屡可收取捷效。兹就笔者管见,试述于下。一、巨刺立法当究经络学说巨刺与缪刺,法出一门,均源自经络学说,以经络病变为其主治,所不同者,巨刺为刺经,缪刺为刺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