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氯胺酮是经典的小儿麻醉用药,以其强力的深部镇痛及镇静作用和灵活多样的给药方式而广泛用于小儿手术麻醉。但它也以刺激腺体分泌和拟交感作用及致幻等不良反应而著称。丙泊酚是20世纪末以来静脉麻醉药领域的新宠。因其强效镇静、代谢快、苏醒快等突出优点而备受推崇。但它也有循环抑制,无镇痛作用等不足而使用受限。小儿手术的麻醉有其独到之处。大多的普通小儿手术一般历时较短,无须气管插管全麻,但要求镇痛完善、患儿安静。本文将氯胺酮和丙泊酚复合泵注用于50例小儿手术麻醉,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0例正常无人流及丙泊酚用药禁忌证的早孕妇女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方法手术。观察术中宫颈松驰度、出血量、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手术时间。结果:丙泊酚组镇痛效果达100%,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宫颈松弛度两组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丙泊酚静脉给药用于无痛人流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6-02/2008-02自愿要求无痛人流术的380例早孕妇女与同期380例施行普通负压吸宫术的早孕妇女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丙泊酚静脉麻醉组术中无痛率达98.2%,无人流综合征发生,普通负压吸宫术组无痛率仅为5.3%,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为10%。结论:丙泊酚可作为人工流产术中镇痛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比较丙泊酚与七氟醚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行LC的患者9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采用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及插管后5 min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血糖水平等指标的变化;术后观察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定力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插管后5 min与麻醉诱导前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插管5 min后HR、DBP、SBP、SpO2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插管5 min后HR、DBP、SBP较麻醉诱导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R、DBP、SB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定力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与丙泊酚用于LC麻醉诱导时,患者的应激反应及苏醒时间均无显著差异,但七氟醚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无痛肠镜及无痛肠镜退镜时停用丙泊酚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方法将335例肠镜受检者分为三组,普通肠镜组(A组)125例、无痛肠镜组(B组)110例、退镜时停用丙泊酚的无痛肠镜组(C组),即仅在退镜过程中苏醒有疼痛感可另外追加丙泊酚100例。观察三组患者检查前、中、后心率、血压、指脉血氧饱和度;记录并分析B、C组丙泊酚用量及苏醒时间以及三组患者的安全性、舒适性。结果三组检查前、中、后心率、血压、指脉血氧饱和度均在正常范围内。B、C组受检者对检查无痛苦记忆。C组较B组丙泊酚用量少、苏醒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痛肠镜检查及退镜时停用丙泊酚是安全、舒适的,并能减少丙泊酚用量及缩短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3种全身麻醉方法对患者麻醉苏醒期质量的影响。方法2013年1月选择66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年龄40~60岁,体质量45~70kg,择期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胃肠、肝胆、乳腺、甲状腺或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S组(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组)、P组(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组)及SP组(七氟烷、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组)各22例。三组患者均以脑电双频指数值等于60为时间起点记录此刻至患者睁眼及拔管的时间:用激越严重性量表(OAAS)对患者进行苏醒质量评分:观察并记录患者苏醒时的并发症如术后恶心呕吐(PONV)、苏醒期躁动(EA)、嗜睡等发生情况。结果SP组患者睁眼及拔管时间均较S、P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组OAAS评分在睁眼时及拔管时较SP组高,但三组各时点0A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EA及PONV发生率较P、SP组明显增高:而P组术后嗜睡发生率较S、SP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有1例患者发生术中知晓,但三组术中知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患者EA、PONV、术后嗜睡较单独使用七氟烷或异丙酚发生更少,患者麻醉苏醒期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7.
杨世红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5):103-103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在腹腔镜囊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试验组39例,对照组39例,试验组行靶控输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行静吸复合麻醉。然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平均睁眼时间、术后平均拔管时间、诱导前、气腹后收缩压及舒张压、血氧饱和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平均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及血氧饱和度诱导前、气腹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具有极佳的麻醉效果,较静吸复合麻醉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科学》2016,(9)
目的探讨七氟烷联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沛县人民医院于2014年1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胆囊切除术患者共92例为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观察组采用七氟烷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T0)、切皮前(T1)、进腹后(T2)、关腹前(T3)、手术结束时(T4)、拔管后(T5)的HR和MAP、术毕清醒时间、术毕拔管时间、丙泊酚用量、阿曲库铵用量、躁动发生率、疼痛发生率和术中知晓率。结果两组各时段的HR和MAP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丙泊酚用量、阿曲库铵用量、术后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分别为(218±18.6)mg、(21±5.4)mg、(32±14.6)min、(35±17.8)min,均显著少(或短于)对照组(t=5.643、4.753、4.496、4.961,P<0.05)。观察组躁动发生率、疼痛发生率和术中知晓率分别为4.35%(2/46)、6.52%(3/46)、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039、5.392、4.182,P<0.05)。结论七氟烷联合丙泊酚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具有更好的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4月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按照数字抽取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异丙酚、顺式阿曲库胺靶控静脉麻醉,研究组予以芬太尼与异丙酚、顺式阿曲库胺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警觉-镇静( OAAS)评分。结果研究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拔管后OA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可缩短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加强胆囊切除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芬太尼-异丙酚麻醉在人工流产中的效果。方法术前禁食6h,静注芬太尼-异丙酚1~1.5μg·kg-1,2~3min后以异丙酚2~2.5μg·kg-1作为诱导剂量,在约20~40s内静脉注入。麻醉及术中保持患者自主呼吸,必要时面罩给氧。结果用药后构能安静入睡耐受手术,除5例在于术刺激较大时出现短暂轻度肢体活动处,余均手术良好。结论麻醉效果好,清醒时间无明显延长,不良反应低,本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丙泊酚联合雷米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0~2011年期间69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三组,A组、B组、C组各23例,分别采用剂量为2、3、4μg/ml的丙泊酚靶控输注(TCI)诱导和维持麻醉,均给予调整雷米芬太尼输注速度来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手术结束停用麻醉药开始为零点分别记录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问答切题时间。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没有出现并发症。在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问答切题时间上,A组明显短于B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丙泊酚剂量为2μg/ml时联合雷米芬太尼麻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异丙酚对全麻术后病人恶心、呕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异丙酞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作用。方法 47例拟行选择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被随机分为A组(24例)和B组(23例)。A组以芬太尼、异丙酞和万可松行麻醉诱导;B组以芬太尼、硫喷妥钠和万可松诱导。两组均以吸入异氟醚维持。观察两组病人的麻醉恢复特点和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及应用镇吐药病人数。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唤醒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应用镇吐药病人数相比较,A组各值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异丙酞行全身麻醉可有效地预防术后恶心、呕吐,并可显著缩短麻醉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尼卡地平用于围术期高血压降压的量效关系。方法 5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例,术中当SBP≥160mmHg和(或)DBP≥95mmHg时,静脉泵入尼卡地平,观察并记录给药前和给药后各不同时点SBP、DBP和HR的变化。结果 5组患给药后SBP、DBP均明显下降,但各组血压降至正常的时间不同,I组SBP、DBP均在给药后6min,Ⅱ组为给药后4min,Ⅲ组为2min,IV组为2min,V组为1min。HR给药前、后变化无差异。结论 尼卡地平降压的起效时间与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对腹部手术病人的麻醉效果。方法:以随机采样的方式,从我院行腹部手术的患者中,抽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76例资料完备的作为实验对象。按照双盲选法,随机分为两组。均采取右美托咪定复合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麻醉干预。其中,以0.4μg/kg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的38例为对照组;以0.8μg/kg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的38例为观察组。从两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等指标上,分析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相比对照组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对腹部手术后麻醉效果存在差异,其中以0.8μg/kg剂量的使用麻醉效果更佳,既能保证麻醉有效性,又能缩短术后的苏醒与拔管时间,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地佐辛诱导对苏芬太尼麻醉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地佐辛诱导预防苏芬太尼麻醉苏醒期患者躁动的作用.方法 选择60例ASA Ⅰ~Ⅱ级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均为20例,麻醉诱导均用咪哒唑仑0.05 mg/kg,异丙酚1~2mg/kg,维库溴铵0.12 mg/kg.镇痛药3组分别为:苏芬太尼组1μg/kg,芬太尼组4μg/kg,地佐辛组0.2 mg/kg.维持麻醉均用苏芬太尼、异丙酚.记录麻醉苏醒期3组患者镇痛评分( VAS)、躁动评分(RS),拔管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与苏芬太尼对比,芬太尼组、地佐辛组在麻醉苏醒期间,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更平稳,与芬太尼组对比地佐辛组在麻醉苏醒期间Ramsay评分、VAS评分、RS评分更低,更安静(躁动减少)、呼吸抑制、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少(P<0.05),拔管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2 mg/kg地佐辛用于全麻诱导麻醉苏醒期较芬太尼减少患者躁动,呼吸抑制、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七氟烷和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6例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分别于术前12 h,术后6 h、12 h、1 d、3 d、7 d对两组的患者进行MMSE评分,麻醉前、术后及术后1 d取静脉血测定血清中的S100β蛋白浓度浓度。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的各生命体征平稳,两组患者的者年龄、体重、疾病构成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MMSE评分及术前S100β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MMS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与丙泊酚均可提高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早期认知功能。但七氟烷与丙泊酚相比,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肥胖患者在麻醉苏醒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治疗结果。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对照研究。研究对象是27例肥胖患者以及同时期BMI<30 kg/m2的非肥胖患者27例(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分布、年龄以及手术类型相近,在手术后都进入麻醉后监护室( PACU )接受治疗。在PACU住院期间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对变量进行描述性分析,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检验进行变量的比较。使用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变量与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结果与非肥胖患者相比,肥胖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89%比11%,P=0.000)发生频率更高,肥胖患者接受危险系数较高手术(7%比41%,P=0.005)和大手术(4%比15%,P=0.008)的概率较低。在PACU内肥胖患者更易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33%比7%,P=0.018)。多变量分析提示肥胖和残余肌松效果是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肥胖患者在PACU治疗的时间更长(120 min比84 min,P<0.001)。结论肥胖是PACU患者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肥胖患者在PACU的治疗时间更长。麻醉师在术前应对肥胖患者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术后应加强对呼吸道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异丙酚用于结肠镜检查麻醉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异丙酚用于结肠镜检查镇静镇痛作用及其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择12 0例结肠镜检查的患者 (ASA ~ ) ,随机分成 4组 ,每组 30例。C组不用药作为对照 ,P1、P2、P3组静脉注射异丙酚 1mg/ kg后接微量泵分别输注异丙酚 4mg· kg- 1 · h- 1 、6 mg· kg- 1 · h- 1 、8mg· kg- 1 · h- 1 。过结肠脾曲肝曲前分别追加异丙酚 0 .6 mg/ kg。观察术中镇静分级 ,术中症状 ,记忆 ,心率 ,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 ,用药组对肠镜检查安静无痛苦 ,其中 P2组镇静、镇痛程度 ,记忆缺失程度及对呼吸循环影响明显优于其他组。呼吸循环抑制无临床意义。结论 异丙酚 1mg/ kg诱导 ,6 mg· kg- 1 · h- 1 静脉维持用于肠镜检查麻醉是安全有效剂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异丙酚复合硬膜外阻滞对单肺通气(OLV)患者氧合与分流的影响。方法择期食管癌手术患者40例在T6~7为穿刺点常规置管硬膜外麻醉后,随机分为Ⅰ组(n=20)静脉输注异丙酚5 mg.kg-1.h-1;Ⅱ组(n=20)输注异丙酚10 mg.kg-1.h-1,在开胸前及开胸后OLV 30 min、60 min分别取动脉血样即时作血气分析。结果OLV 30 min时,Ⅰ、Ⅱ组肺内分流率(Qs/Qt)分别为(11.35±3.6)和(15.6±5.41);PaO2分别为(36.12±10.23)和(31.05±9.36)。OLV 60 min时Ⅰ、Ⅱ组Qs/Qt分别为(13.9±3.7)和(18.5±2.1);PaO2分别为(34.87±15.42)和(26.97±11.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 mg.kg-1.h-1异丙酚输注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肺内分流及氧合影响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