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许行  王霞 《护理学报》2005,12(2):44-45
目的观察应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且符合血管入选标准80例患者,分为血管闭合器组40例,沙袋压迫组40例,分别采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和沙袋止血,观察比较两组在拔除动脉鞘管后,卧床及允许下床时间、术后舒适程度、术后穿刺点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血管闭合器组与沙袋压迫组比较,拔除动脉鞘管后卧床时间明显缩短,允许下床时间明显提前,术后舒适程度明显提高,术后24h穿刺点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低,P均<0.01。但两组术后72h穿刺点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ngio-seal血管闭合器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袁连凤  朱伟燕   《护理与康复》2021,20(11):64-65
目的 观察缩短经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后制动及卧床时间对患者并发症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经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沙袋压迫穿刺部位4h,穿刺侧肢体制动6h,卧床12h.对照组术后常规沙袋压迫穿刺部位6h,穿刺侧肢体制动12h,卧床24h.比较两组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及舒适度.结果 对照组术后发生穿刺部位血肿1例、瘀斑3例,未发生假性动脉瘤;观察组术后未发生穿刺部位血肿、瘀斑及假性动脉瘤.观察组在腰酸、腰痛、双下肢麻木等舒适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缩短经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后制动及卧床时间不会增加患者穿刺部位并发症,且可改善舒适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晚期肝癌患者行肝动脉血管介入术后沙袋加压的最佳时间。方法选取我科行肝动脉血管介入手术且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1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实验1组51例、实验2组51例3组。对照组术后给予沙袋加压股动脉穿刺处6h;实验1组术后给予沙袋加压股动脉穿刺处5h;实验2组术后给予沙袋加压股动脉穿刺处4h。第2天早晨对比3组患者股动脉穿刺处出血情况、腰背酸痛及排尿困难的变化情况。结果 3组患者股动脉穿刺处出血率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93,P=0.609),而实验2组患者排尿困难、腰背酸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舒适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排尿情况χ2=7.023,P=0.030,腰背酸痛F=156.46,P0.05)。结论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行肝动脉血管介入术后沙袋加压时间可缩短到4h,在保证伤口不出血的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临床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多采用桡动脉穿刺,但对于桡动脉穿刺失败者多采用股动脉穿刺,术后常规护理为拔除股动脉鞘管后,按压穿刺部位15~20 min以彻底止血,以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医用绷带交叉加压包扎,穿刺部位放置1kg沙袋压迫6h,术侧肢体制动12h,防止出血,另外,患者拔除IABP置管后,股动脉穿刺处也需要用沙袋压迫6h,由于沙袋不易固定,稳定性差,病人因肢体活动或睡眠时无意识的关节活动使沙袋  相似文献   

5.
股动脉压迫止血器在PTCA加支架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树军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7):1610-1612
PTCA(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加支架术的常规入径是经皮穿刺股动脉,术后穿刺部位常规采用人工压迫止血方法,但由于术中、术后的肝素化,使压迫时间延长,不良反应多,故此术后股动脉穿刺处的压迫止血及减少不良反应成为临床一大难题。我们2006年3月~2007年10月在病人PTCA加支架术后应用股动脉压迫止血器,效果显著。1资料与方法1&#183;1一般资料所选病例为我院心内科2006年3月~2007年10月冠心病经股动脉途径行PTCA加支架治疗的住院患者100例,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42~78岁,平均56&#177;7.2岁。术前两组病例检测出血时间、凝血时间、血小板均在正常范围内,均使用7F动脉鞘管,术中、术后使用相同剂量的抗凝治疗,且两组患者术后均由同一组经验丰富的医生拔管,并采用相同术前宣教和术后护理。1.2方法将100例经股动脉穿刺行PTCA加支架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术后保留鞘管,4~6 h后拔除股动脉鞘管,穿刺点用绷带加压包扎固定,沙袋压迫止血6h,拔管后穿刺侧肢体再制动24 h,穿刺侧肢体总制动28~30 h后,如无出血等情况,拆除绷带;观察组采用天津怡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YM...  相似文献   

6.
钱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3):1544-1545
目的通过运用循证护理,找出肾穿刺活检术后患者最佳的卧位及卧床时间。方法将肾穿刺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55例和循证组58例,对照组术后按常规进行护理,穿刺点包扎腹带,用0.5kg沙袋压迫,平卧硬板床8h,卧床24h;循证组术后穿刺点包扎腹带且用0.5kg沙袋压迫,平卧海绵垫床并且穿刺部位制动4~6h后,卧床12h。观察并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及舒适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组舒适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找出肾穿刺活检术后患者最佳的卧位及卧床时间,改进后的护理方法并未增加并发症的发生,但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舒适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拔除股动脉鞘管及徒手压迫止血的时间。方法 两组行PCI后的患者,分别在4-6小时和1小时内拔除鞘管,手工压迫止血时间分别为30分钟以上(A组)和不超过10分钟(B组)。观察比较两组血管并发症。 结果 354例中,血管并发症共12例,A组7例,B组5例,包括再发出血、股静脉血栓形成和血管迷走反射,无假性动脉瘤发生。经χ2检验,两组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股动脉鞘管可在PCI术后1小时内拔除,同时徒手压迫止血时间不超过10分钟即可。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人工压迫止血后8 h下地活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189例非肝素化经皮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在拔除动脉鞘管、人工压迫止血后无加压包扎、沙袋压迫10~30 min、8 h后下地活动,观察患者舒适度及其穿刺部位并发症.结果 人工压迫止血时间5~30(11.89±3.22)min,即刻止血成功率100%,沙袋压迫时间10~40(2,4.42±5.68)min,压迫止血后患肢床上活动时间4~8(6.12±0.66)h,下地活动时间6~10(8.10±0.78)h,29(15.3%)例患者出现腰疼不适,10(2.7%)例患者导尿,16(8.47%)例患者穿刺部位有出血并发症:轻微渗血6(3.17%)例、大血肿2(1.06%)例、小血肿7(3.70%)例、皮下淤斑12(6.34%)例、假性动脉瘤1(0.53%)例.随访1~3d,无严重出血并发症.结论 使用6F动脉鞘、经皮股动脉穿刺、元肝素化冠状动脉造影、人工压迫止血后无加压包扎,8 h下地活动是可行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脑血管造影术(DSA)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应用传统绷带压迫法止血与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08年6月~2009年6月经股动脉穿刺行脑血管造影术患者186例随机分为传统绷带加压包扎止血组(76例)和动脉压迫器压迫止血组(11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舒适度.结果 动脉压迫止血器组鞘管部位渗血、血肿形成、迟发出血、迷走反射、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及腰背酸痛、术肢疼痛、腹胀、排尿反射及烦躁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传统绷带压迫止血组,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可减少术后穿刺局部的并发症,并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是一种安全、有效且能减少患者卧床时间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0.
康颖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30):3180-3182
目的观察股动脉穿刺压迫止血沙袋固定装置在股动脉穿刺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4例经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术后穿刺点用弹力胶布固定,直接用沙袋压迫止血;研究组穿刺点用无菌敷料包扎后,使用自制股动脉穿刺压迫止血沙袋固定装置压迫止血。观察两组股动脉穿刺术后局部并发症发生率和术侧肢体的舒适度。结果研究组在穿刺点出血、皮下瘀斑、局部血肿、渗血,局部皮肤并发症以及术后舒适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而股动脉内膜增厚者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股动脉穿刺压迫止血沙袋固定装置对股动脉穿刺术后止血效果显著,明显减少局部并发症的发生,并增进了患者舒适感,临床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1.
脑血管造影术后卧床时间对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脑血管造影术后卧床时间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经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的患者通过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现察组患者采用沙袋压迫穿刺局部6h,之后患者可左右移动或取侧卧住,静卧12h后可行下床旁活动.对照组术后常规沙袋压迫穿刺局部6h,患肢制动12h,静卧24h.观察并比较两组卧床时间对并发症发生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伤口出血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排尿困难、羼背部疼痛、失眠、腹胀等非穿刺部位并发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循征方法改进后的护理方法显著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新型沙袋对介入手术患者股动脉穿刺处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136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均经股动脉穿刺行介入手术,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介入手术后,观察组患者在股动脉穿刺处用新型沙袋压迫止血24 h后下床活动;对照组予传统方法加压止血,即在股动脉穿刺处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24 h,传统沙袋压迫止血6~8 h,48 h后下床活动。比较2组介入术后48 h穿刺处压迫止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穿刺处渗血,穿刺处产生血肿,术后6 h腰酸背痛、肢体酸痛或麻木,足背皮肤的温度、颜色改变,皮肤受损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少于对照组(χ~2=56.529,P<0.05)。结论新型沙袋制作简单,可固定,可拆洗,可消毒,能明显提高压迫止血的有效性,减少腰酸背痛、肢体麻木、皮肤受损等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3.
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和优越性逐渐被认同[1].其优点是动脉压迫方便;显著减少出血合并症和血管损伤;术后即可拔除鞘管,患者无需长时间卧床;缩短住院时间,减少费用;患者满意度高,同时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脉封堵止血垫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穿刺局部止血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381例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分为两组,穿刺局部分别采用动脉封堵止血垫止血(n=217)和传统手压止血(n=164)。比较两组患者的拔除鞘管时间、止血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护理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因卧床所致的不适率。结果动脉封堵止血垫组较传统手压止血组拔除鞘管时间、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和术后护理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因卧床所致的不适率均低于传统手压止血组(P〈0.05)。结论动脉封堵止血垫应用于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穿刺局部止血,具有缩短患者术后卧床时间、提高术后舒适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等优点,并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5.
肝癌介入术后卧床时间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茹海凤  周元林 《中国临床护理》2009,1(3):178-179,182
目的 探讨肝癌介入术后卧床时间对患者舒适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经股动脉穿刺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低过敏性弹力绷带压迫穿刺部位,患肢制动6h后,患者可左右移动或取侧卧位,静卧12h后行床旁活动。对照组术后常规采用低过敏性弹力绷带压迫穿刺部位,患肢制动8h,静卧24h。观察并比较两组卧床时间对患者舒适度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排尿困难、腰背部疼痛、失眠等舒适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改进后的护理方法显著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并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国产动脉压迫止血器应用于股动脉介入术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应用国产YM-GU-1229型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0例经股动脉介入术后按是否应用止血器分为两组,止血器组50例应用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手工组50例则采用传统人工按压沙袋加压的方法止血。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操作时间及下地活动时间,并观察两组舒适度、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止血器组下地活动及止血操作时间明显低于手工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舒适情况明显优于手工组(P<0.05,P<0.001),不良反应少于手工组(P<0.05)。结论:经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YM-GU-1229型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的效果好,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缩短住院时间,价格低,患者舒适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 (coronaryangiography,CAG)是心内科确诊冠心病最直接可靠的方法 ,目前我国多数医院采用 6F导管经股动脉途径行CAG ,拔除动脉鞘管后压迫止血 2 0~30min ,术后卧床需 12~ 2 4h[1] 。我们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采用 4F导管经股动脉途径行CAG ,拔除动脉鞘管后压  相似文献   

18.
【】 目的 探讨改良后的沙袋压迫方式对下肢动脉造影术后切口的出血、患者舒适度的影响,从而缩短下肢动脉造影术后沙袋时间,增进患者舒适度,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采集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科下肢动脉疾病患者60例研究,分为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的沙袋压迫方式,即腹带加沙袋压迫穿刺点,压迫伤口6h,制动12小时后可下床活动,对照组采用沙袋直接压迫穿刺点,沙袋用绷带固定,压迫6小时,制动12h下床活动。结果 患者采用改良后的沙袋压迫方式后下肢穿刺点出血情况、疼痛及舒适度与传统压迫方式比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腹带加沙袋压迫方式可以减少下肢动脉造影术后切口的出血及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促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因此这种方法可以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卧床时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陈会霞 《护理研究》2004,18(11):2034-2035
为了防止术后出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病人在拔除动脉鞘管后须常规绝对卧床24h,同时患肢制动12h。多数病人在卧床时间出现腰酸背痛、尿潴留、焦虑、失眠等症状。为此,我们试行缩短病人术后卧床时间为12h,同时改变了患肢制动方式,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两种路径冠脉介入治疗术后非心脏性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经桡动脉途径与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非心脏性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特点。方法 随机将160例患者分成经桡动脉途径PCI80例和经股动脉途径PCI80例,比较两种径路PCI操作的疗效,观察桡动脉痉挛时用药物预防及解痉的效果,术后卧床、体位、肝素应用及胃肠道反应、迷走神经反射、尿潴留、血管并发症和肺栓塞发生的情况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 经桡动脉途径解痉治疗有效,术后3例穿刺部位轻微渗血.经桡动脉途径比股动脉途径PCI术后胃肠道反应、迷走神经反射、尿潴留、血管并发症和肺栓塞少,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两种不同径路术后效果相似,但经桡动脉途径PCI并发症少且无须中断肝素抗凝,无需沙袋压迫,无需卧床,无体位限制,患者痛苦小,患者舒适感增加,而且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