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糖类抗原(CA19-9)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1年6月~2012年6月住院的原发性肝癌(PHC)患者34例,另选32例肝硬化患者及同期在医院内体检的健康者39例作对照,检测3组的血清AFP、AFU、CA19-9水平,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 原发性肝癌(PHC)组AFP、AFU、CA19-9水平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和健康组;原发性肝癌(PHC)组的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1.2%,明显高于肝硬化组的43.8%及健康组的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血清AFP、AFU、CA19-9的联合检测可提高PHC诊断率,对早期原发性肝癌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主要探讨甲胎蛋白(AFP)、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α-L-岩藻糖苷酶(AFU)在肝癌中的统计分析及其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意义.方法:对本院的84例原发性肝癌患、转移性肝癌(MC)组48例、肝炎组57例和正常对照组79例,进行血清 AFP,GGT,AFU检测,各组间进行对比分析(前三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检测).结果:PHC组血清GGT、AFU和AFP水平均明显高于肝炎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PHC组血清GGT、AFU和AFP阳性率分别为91.7%、80.9%、69.0%,AFU、AFP联检阳性率92.4%,GGT与AFU、AFP联检阳性率97.1%;AFP阴性的PHC 26例中,血清GGT、AFU阳性率分别为92.3%(24/26)、76.9%(20/26),表明二者对AFP阴性的PHC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互补作用.结论:血清GGT、AFU和AFP联合检测可提高PHC的诊断率,特别是对AFP阴性、低浓度的PHC更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肝癌(PHC)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仅次于胃癌占第二位,能否早期诊断、获得及时治疗极为重要.血清AFP检测是目前临床普遍采用的诊断PHC的主要方法,但一定比例的肝癌患者AFP呈阴性或弱阳性,给PHC的临床诊断与治疗造成困难[1].α1-L岩藻糖苷酶(AFU)是近年来新的诊断PHC的肿瘤标志物,尤其对AFP阴性或浓度较低的原发性肝癌更有意义.笔者就AFU﹑AFP联合检测对PHC的早期诊断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a-L-岩藻糖苷酶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L-岩藻糖苷酶(AFU)在早期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AFU采用速率法,AF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26例早期原发性肝癌(PHC)患者和35例健康体检者血清AFU和AFP含量的测定。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U明显增高,阳性率为73.1%。结论PHC实验室诊断中,应把AFU和AFP一样作为常规肝癌标志物来检测,可提高PHC的早期诊断率,有良好的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5.
PHC患者血清AFP AFU SF联合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铁蛋白(SF)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酶标记法对46例PHC患者、52例良性肝病患者、61例健康对照者血清AFP、AFU、SF含量进行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PHC患者组血清AFP、AFU、SF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肝病组及健康对照组,联合检测血清AFP、AFU、SF诊断肝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各单项标志物检测.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FP、AFU、SF三项标志物对PHC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明显提高肝癌患者阳性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正常人、各种肝病患者血清α—L—藻糖苷酶(AFU)的测定结果显示:原发性肝癌(PHC)组血清AFU活力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01)。以AFU≥450nmol/ml·h为诊断界值,对PHC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80.6%、86.1%、84.9%,对AFP阴性,低浓度阳性PHC的诊断阳性率为71.4%、100%,与AFP联合检测对PHC总的诊断阳性率为93.5%。在AFP阳性和阴性病例中,AFU阳性率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7.
甲胎蛋白(AFP)升高是诊断原发性肝癌(PHC)的重要血清标志物,但仍有30%左右患者的AFP呈阴性或低浓度,不易作出诊断。重庆医科大学附二院沈鼎明教授等根据国际最新动态,研究了α-L-岩藻糖苷酶(AFU)对PHC诊断的意义,并结合r-谷氨酰转肽酶Ⅱ(r-GTⅡ)、碱性磷酸酶Ⅰ(ALPⅠ)、醛缩酶同功酶A(ALDA),组成四种酶标志物进行同步联合检测。研究结果表明,59例PHC组的AFU值为14.48±5.73u,显著高于正常值3.33±0.72u,并高于重型、急性、慢性肝炎、转移性肝癌、肝硬化、肝良性占位性病变及其它消化道癌肿对照组;对PHC的诊断敏感性达78.8%,特异性达90.9%;对AFP阴性的PHC诊断阳性率达81.8%,尤其是2例AFP阴性的亚临床肝癌的AFU值为阳性(≥10.5u),提示AFU可能具有早期诊断PHC的意义;其四种标志物联合诊断AFP阴性或低浓度的PHC病例,检出率达87.5%;如四种标志物与AFP联合检测,则对PHC的诊断阳性率达到93.9%。  相似文献   

8.
AFU、AFP、γ-GGT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和γ-谷氨酰胺转肽酶(γ-GGT)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的互补诊断价值及对肝癌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对我院2007-06~2009-06间,收治的85例PHC患者、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65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血清AFU、AFP、γ-GGT检测,采用国际标准化方法。结果3项标志物单项检出的敏感率分别为:AFU为81.26%、AFP为70.20%、γ-GGT为60.31%。而3项指标联合检测PHC的检出率高达96.58%。结论联合检测AFU、AFP、γ-GGT3项指标,可提高PHC(尤其AFP阴性PHC)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AFU与AFP联合检测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远勤 《河北医学》2011,17(5):700-701
目的:探讨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及甲胎蛋白(AFU)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测定29例PHC患者、28例肝硬化患者、103例其他肝损伤疾病患者的AFU及AFP含量.结果:AFU与AFP在PHC中的诊断率分别为86.2%和72.3%,在AFP阴性的PHC患者中,AFU的阳性率为84%,两者联...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U、AFP、AKP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球蛋白(AFP)、碱性磷酸酶(AKP)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AFP采用化学发光法;AFU、AKP采用速率法。检测30例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AFU、AFP、AKP及45例正常对照组。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U、AFP、AK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FU、AFP、AKP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α-L-L岩藻糖甙酶与甲胎蛋白联合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本采用显色多肽基质检测法对38例正常人、35例原发性肝癌(PHC)、13例肝良性占位病变、8例慢性肝炎、肝硬化及12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血清α-L-岩糖甙酶(AFU)活性进行测定。结果:PHC组血清AFU活性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对PHC诊断的敏感性74.3%、特异性89.3%。在21例甲胎蛋白(AFP)阴性的PHC中,有15例AFU阳性,有15例AFU阳性。结论:AFU活性测定有助于PHC(尤其是AFP阴性的PHC)的诊断。两联合检测PHC的检出率为82.9%。  相似文献   

12.
用分光比色法测定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研究其对36例原发性肝癌(PHC)、30例肝硬化(LC)、16例转移性肝癌(MC)、11例良性肝脏占位性病变(BSOL)、22例慢性肝炎(CH)和2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EMT)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在肝脏占位性病变组中对AFU,AFP和α_1AT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PHC组血清AFU活力显著高于其余各组,AFU,AFP和α_1AT对PHC诊断敏感性分别为75%,61.1%和66.7%,可靠性分别为81.7%,83.9%和65.6%,三项指标联测则PHC诊断阳性率可提高到91.7%。AFU活力与PHC肿瘤大小、AFP含量无相关,与α_1AT呈正相关。本文资料表明:AFU可作为PHC血清标志物,对AFP阴性病例尤有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同时检测肝癌患者血清中的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和5'-核苷酸酶(5'鄄NT),以探讨这3项指标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及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正常对照组30例,原发性肝癌组57例,各例均测AFU、AFP和5'鄄NT。结果:原发性肝癌组AFU及5'鄄NT的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AFU、AFP和5'鄄NT单独检测时诊断PHC的阳性率分别为54.3%、61.4%、73.7%,而AFP阴性的AFU阳性率达72.7%,AFP阴性的5'鄄NT阳性率达72.7%,AFP和AFU、AFP和5'鄄NT测定结果间无相关性,3项指标联合检测时,可将PHC的诊断敏感性提高到96.5%。结论:血清AFU和血清5'鄄NT的检测可作为对AFP的补充,以提高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的互补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年8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55例PHC,3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单独及联合检测AFP、GPC3、AFU。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AFP水平,速率法检测AFU水平,ELISA法检测GPC3水平。结果:PHC组血清GPC3、AFU和AFP水平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C患者血清GPC3、AFU和AFP阳性率分别为47.3%、23.6%、29.1%。血清指标AFP联合AFU或者AFP联合GPC3可使检出率分别提高至38.2%和63.6%。三项指标联合检测PHC的阳性率可高达78.1%。AFP阴性的39例PHC患者中,血清GPC3、AFU阳性率分别为60.0%(23/39)、30.8%(12/39),表明二者对AFP阴性的PHC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互补作用。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AFP、AFU、GPC3对PHC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血清GPC3和AFP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PHC的诊断率,优于单项检测,特别是AFP阴性或AFP呈低浓度对PHC更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AFP、AFP-L3和AFU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3种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AFP异质体(AFP-L3)和α-L-岩藻糖苷酶(AFU)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的互补诊断价值及对肝癌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对我院2003年7月~2004年3月收治的49例PHC、50例慢性乙型肝炎和20例正常对照联合检测AFP、AFP-L3和AFU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AFP和AFP-L3水平,采用速率法测定AFU水平.结果PHC组与慢性乙型肝炎组、正常对照组血清AFP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HC组与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正常对照组的AFP均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项标志物单项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65.3%、85.7%、49.0%;联合检测AFP和AFP-L3或AFU可使检出率提高至92.1%和83.2%;3项指标联合检测PHC的检出率高达97.0%.结论联合检测AFP、APF-L3和AFU 3项指标可提高HPC尤其是AFP阴性HPC的诊断效率,对HPC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血清AFU、AFP、SF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AFU(α L -岩藻糖苷酶 )、AFP(甲胎蛋白 )、SF(铁蛋白 )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 (PHC)的诊断价值。 方法 检测 46例PHC患者及 14 5例正常人血清AFU、AFP及SF的水平阳性率。 结果 PHC组血清AFU、AFP及SF测定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其他肝病组 (P <0 0 5 )。PHC组AFU、AFP及SF阳性率分别为 73 91%、78 2 6%、47 83 % ,而联合测定AFU、AFP、SF阳性检出率可达 93 48% ( 4 3 /4 6)。 结论 联合测定AFU、AFP、SF可提高PHC的阳性率 ,尤其对AFP阴性PHC的诊断更具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肝癌(PHC)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仅次于胃癌占第二位,能否早期诊断、获得及时治疗极为重要。血清AFP检测是目前临床普遍采用的诊断PHC的主要方法,但一定比例的肝癌患者AFP呈阴性或弱阳性,给PHC的临床诊断与治疗造成困难。α1-L岩藻糖苷酶(AFU)是近年来新的诊断PHC的肿瘤标志物,尤其对AFP阴性或浓度较低的原发性肝癌更有意义。笔者就AFU、AFP联合检测对PHC的早期诊断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意义。方法对63例PHC患者进行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糖抗原19—9(CA19—9)的测定。结果63例PHC患者AFP、AFU、CA19—9单项检测及3项联合检测,其敏感性分别为66.7%、73.0%、65.1%及96.2%。在21例AFP阴性的肝癌患者中,血清AFU、CA19—9的敏感性分别为57.1%(12/21)、71.4%(15/21)。结论AFP、AFU、CA19—93项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肝癌诊断的敏感性,可以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19.
α—L—岩藻糖苷酶和甲胎蛋白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中α-L-岩藻糖苷酶(AFU)与甲胎蛋白(AFP)的检测对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原发性肝癌(PHC)组35例及对照组进行AFU和AFP检测,比较PHC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别。结果:显示AFU的特异性异常率达82.6%,高于AFP68.6%。结论:AFU是PHC的特异性标志物,与AFP联合检测能提高对PHC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AFP、CA199及AFU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例PHC患者、49例乙型肝炎患者及30例正常人的血清AFP、CA199、AFU进行同步检测分析。结果 PHC组血清AFP、CA199、AFU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乙型肝炎组。PHC-SNAFP、CA199及AFU的阳性率分别为67.5%、40%和57.5%,而三者的联合测定阳性率为92.5%。结论 联合检测AFP、CA199和AFU可提高对PHC的诊断水平,对PHC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