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崔丽华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9):1780-1781
[目的]探讨肺癌纤维支气管镜诊断的镜下特点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28例经纤维支气管镜诊断的肺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病灶发生于叶支气管者最多,发生于右中叶者发生率(68.75%)。不同发生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类型以鳞癌最为常见,其次是小细胞癌,腺癌、未分型癌和其他类型肺癌。纤支镜镜下特征与肺癌组织学类型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的分型:228例肺癌患者中中央型肺癌164例(71.9%),周围型肺癌64例(28.1%)。纤支镜镜下表现:管内增殖型55例(24.1%)、管外压迫型53例(23.2%)、管壁浸润型51例(22.3%)、混合型81例(35.5%)和正常型12例(5.2%)。[结论]肺癌以中央型多见,纤支镜镜下特点以增生型和混合型为主,组织学类型主要为鳞癌和小细胞癌。  相似文献   

2.
周围型肺癌的纤支镜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纤支镜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及病理学方法对226例患进行观察。结果 经纤支镜检查明确诊断106例,占总数的46.9%。其中有9例根据影像定位在盲检及刷检情况下也获得了阳性结果。29例影像检查病灶在外周,而纤支镜可见主气管和(或)左、右支气管已经受累,本组周围型肺癌以腺癌及鳞癌为多见。占总数的66.4%,其次为小细胞癌(19%)。未定性癌(9.3%)。腺鳞癌(3.5%)和大细胞癌(1.8%),周围型肺癌纤支镜下特征以间接征象为多见。主要表现为粘膜的浸润、充血水肿、糜烂、管腔狭窄。有103例(45.6%)镜下未见异常。结论 纤支镜对周围型肺癌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周围型肺癌以腺癌和鳞癌多见,其镜下特征主要以间接征象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癌心包积液与影像学及肺癌病理组织学分类关系。方法:分析近一年来经胸部CT或心脏B超证实肺癌伴有心包积液患的影像及病理特点。结果:在205例肺癌患中,(1)影像学方面:中央型肺癌伴心包积液占10.6%,周围型肺癌伴心包积液占10.1%,弥漫型肺癌伴心包积液占3.57%;(2)病理组织学方面,肺腺癌伴心包积液占12.12%,肺鳞癌伴心包积液占3.17%,肺小细胞癌伴心包积液占22.72%,肺腺鳞癌伴心包积液占9.09%,未分化大细胞癌伴心包积液占10%,经比较,提示肺癌影像学分型方面中央型肺癌与周围型肺癌的心包积液差异无显意义,而病理组织学分型差异有显意义,肺小细胞癌的心包积液较肺腺癌,肺鳞癌高,结论:肺癌发生心包积液与肺癌的病理组织学分型有密切关系,肺小细胞癌较肺腺癌、肺鳞癌更易发生心包积液,而与肺癌的影像学分型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对肺癌的检出率及镜下特征,以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83年~1997年的1416例纤支镜检查结果。结果: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或)活检,病理证实的肺癌416例,占同期支气管镜检查的294%。其中,可见直接征象(即管内肿物)229例(占550%),间接征象187例(占450%)。肺不张组中肺癌检出率较高,为153例(占546%)。结论:纤支镜检查是一种确实、可靠简便易行的方法,对肺癌检出率较高。鉴于目前肺癌发病率逐年增高,对于40岁以上的可疑病例,尤其是肺不张伴咯血者,应尽早行纤支镜检查,便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査在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SVCS患者纤支镜检査的结果。通过对镜下所见和活检、刷检阳性结果的分析评价纤支镜检査的作用。结果纤支镜检查镜下全部病例均有支气管黏膜肥厚、浸润。活检病理确诊肺癌14例,占镜下诊断的93.3%,其中小细胞未分化癌9例,占64.0%;刷检发现肿瘤细胞6例,诊断的阳性率为40.0%。4例非肺癌患者纤支镜所见管腔受压变形、狭窄,结合临床、影像表现考虑为纵膈淋巴结转移或纵膈肿物。结论 SVCS病因以肿瘤最为多见,纤支镜检査对该病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为日后的有效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收集我院1988~1999年经病理证实的3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了回顾性分析,总结误诊的原因,以及吸取教训,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男21例,女9例;年龄45~78岁,平均60.5岁。2诊断依据 30例均包括临床、X线、CT及病理等检查确诊:(1)细胞学(痰、胸水、淋巴结穿刺及纤支镜毛刷)检出阳性17例。(2)病理学(纤支镜活检及转移淋巴结活检)阳性为11例。(3)手术病理切片阳性2例。3组织类型 鳞癌18例,腺癌8例,未分化癌4例。4按部位分中央型20例,周围型10例。5转…  相似文献   

7.
一般资料 县级以下医院(二级乙等)的18例肺癌误诊病例,其中腺癌7例,鳞癌4例,小细胞癌2例,混合癌1例,细支气管肺泡癌1例,未定型癌3例.肺癌的诊断方法 18例肺癌全部经细胞病理学方法确诊,肺癌的病变部位,肺癌病变的X线胸片表现,误诊病例.本组18例误诊病例,误诊为肺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讨论结论 作为乡镇地方级医院在早期肺癌的诊断中,纤支镜应予以重视.用纤支镜直接观察、活检、刷检、支气管肺泡冲洗等检查癌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人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的临床特征、确诊的手段及其治疗.方法分析24例老年患者确诊为EBTB的临床表现、胸部X线、CT、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结果.结果 24例老年患者临床表现呈多样性,24例涂片抗酸染色者中5例阳性.19例行纤支镜检查,刷检抗酸杆菌阳性13例(占68.4%),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呈慢性炎症改变12例(占63%),且误诊率高,误诊为肺癌11例(占45.8%).结论老年EBTB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胸部X线及CT诊断价值不高,确诊主要依靠纤支镜检查,行镜下常规刷检找抗酸杆菌和组织学活检阳性率高,且简捷值得推广.对高度怀疑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老年患者不能耐受纤支镜检查者,应采用诊断性治疗.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肺癌伴皮下转移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以下称肺癌 )多易转移至脑、肝、骨等 ,而皮下转移较少见。本院 1990~ 2 0 0 0年收治肺癌伴皮下转移2 0例 ,占同期肺癌住院患者的 2 13 %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15例 ,女 5例 ,年龄 3 8~ 77岁。1 2 胸部X线表现 肺部肿块或浸润影 18例 ,肺不张 1例 ,胸腔积液 1例 ,右肺癌 12例 ,左肺癌 8例。1 3 病理类型 所有肺癌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 ,其中腺癌 12例 ( 60 % ) ,鳞癌 7例 ( 3 5 % ) ,小细胞癌 1例 ( 5 % )。1 4 组织学取材方法  2 0例均行纤支镜检查 ,全部阳性。 2 0例行皮下结节活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人支气管内膜结核 (EBTB)的临床特征、确诊的手段及其治疗。方法 分析 2 4例老年患者确诊为EBTB的临床表现、胸部X线、CT、纤维支气管镜 (纤支镜 )检查结果。结果  2 4例老年患者临床表现呈多样性 ,2 4例涂片抗酸染色者中 5例阳性。 19例行纤支镜检查 ,刷检抗酸杆菌阳性 13例 (占 68.4% ) ,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呈慢性炎症改变 12例 (占 63 % ) ,且误诊率高 ,误诊为肺癌 11例 (占 45 8% )。结论 老年EBTB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 ,胸部X线及CT诊断价值不高 ,确诊主要依靠纤支镜检查 ,行镜下常规刷检找抗酸杆菌和组织学活检阳性率高 ,且简捷值得推广。对高度怀疑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老年患者不能耐受纤支镜检查者 ,应采用诊断性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特点。方法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肺癌骨转移多发者占 81.8% ,单发者 18.2 %。肺癌患者中腺癌发生骨转移占 6 5 .75 % ,鳞癌 34.2 1% ,小细胞未分化癌 38.89%。骨转移的部位胸部 6 6 .18% ,脊柱 5 2 .94% ,骨盆 42 .6 4% ,四肢 30 .88% ,头颅 2 0 .5 9%。腺癌以肋骨、脊柱、骨盆转移为主 ,鳞癌及小细胞肺癌以胸部和脊柱转移为主。X线、CT、MRI检查提示骨转移以溶骨性骨破坏的占 82 .35 % ,成骨性骨破坏11.76 % ,混合性损害 5 .88%。结论 肺癌骨转移以多发性、溶骨性骨破坏为特征。腺癌骨转移发生率最高 ,其次为小细胞癌及鳞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煤矽肺并发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16例生前诊断为尘肺0+的煤尘接触工人并发肺癌者的尸检资料采用HE、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6~57岁(平均52.8岁),尸检肺内可见不同程度的煤尘沉积和煤尘纤维灶,煤矽结节检出率为93.75%(15/16),15例病理诊断为Ⅰ期煤矽肺,1例为煤矽尘性反应;16例肺癌中鳞状细胞癌5例、小细胞未分化癌5例、肺泡细胞癌3例、腺癌2例、腺鳞癌1例.煤矽肺并发肺癌最明显的特点是癌组织位于煤尘纤维灶和纤维化病变旁或与尘肺病变混合存在.免疫组化结果除2例未分化癌表达神经源性标记外,余均表达上皮性标记物.波形蛋白可显示纤维成分.结论 部分肺癌的发生可能与纤维化病变有关.接尘工人可患与普通人群组织学类型相同的癌.PCNA和Ki67可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的指标,波形蛋白可作为煤尘纤维灶中纤维成分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分析10年间云南省宣威地区肺癌新发病例的临床特征及病例特点,了解本地区肺癌的特征情况,为肺癌的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05至2014年10年间来自于宣威地区1 256例首次入住云南省肿瘤医院并诊断为肺癌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比较前后5年肺癌患者的年龄及性别构成、疾病特征和动态变化。结果10年来宣威肺癌患者中男性比例(59.95%)略高于女性,男∶女为1.50∶1.00(753/503);以40 ~ 59 岁年龄段的肺癌患者最多,占62.42%;女性患者构成比例有所增加,前5年为35.60%、后5年增加至41.15%;男女性患者均以肺腺癌为主,女性比例(68.19%)高于男性(43.69%),男女肺癌患者病理类型构成有统计学差异(P<0.001);肺上叶为肺癌的好发部位,占34.47%,腺癌为该地区肺癌患者的第一病理类型。结论 云南省宣威地区1 256例肺癌患者的疾病特征为:男性患者多于女性,40~59岁为主要发病年龄,男女性患者均以腺癌为主,肺上叶为肺癌的好发部位,肺腺癌为主要的病理类型。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Lung cancer is frequent and its incidence is increasing inTunisia and in all over the world. Few published Tunisian studies have described epidemiology of lung cancer. AIM: To report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outcomes of lung cancer in Tunisia from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100 consecutive patients seen in F.S.I. hospital in La Marsa.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carried out 100 cases of bronchial carcinoma seen in pulmonology department between 2000 and 2004. We analysed diagnosis modalities, histological subtypes, staging of the disease, treatment strategies and survival. Survival rates were calculated using Kaplan-Meier method. RESULTS: mean age was 59.5 years,sex-ratio at 19.92% of patients were smokers; the average of tobacco consumption was 48.5 PY. The diagnosis was histologically proven in 90% of the cases. Specimen were obtained by bronchoscopy (53.4% of cases), fine-needle lung biopsy (30%), metastasis biopsy (7.7%), surgical biopsy (7.7%) and more rarely by thoracoscopy (1.2%). Histologically, 39% were squamous carcinomas, 30% adenocarcinomas and 8.7% small cell carcinomas. 51% of non 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s were stage IV, 26% stage IIIB, 9% stage IIIA and 14% were stage I or II. 6 of 10 patients with small cell carcinomas were with disseminated disease. 18 of 21 patients with resectable tumors receive surgery.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tumors received combined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14 of 46 stage IV patients received palliative chemotherapy. Survival rate was 18% at 2 years.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肺癌患者呼出气冷凝液中p16基因异常甲基化情况,探讨呼出气冷凝液中p16基因异常甲基化改变作为肺癌临床辅助诊断分子生物学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利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CR)方法,检测20例病理确诊肺癌患者的呼出气冷凝液标本中p16基因的甲基化情况。结果:20例确诊肺癌患者呼出气冷凝液中p16基因异常甲基化阳性例数为8例(40.0%),其中肺鳞癌、腺癌、小细胞癌患者呼出气冷凝液标本的阳性率分别为40.0%,33.3%和50.0%。p16基因的甲基化异常改变与肿瘤的分期、分型无明显相关性。但是呼出气冷凝液中p16基因甲基化水平均为部分甲基化状态。结论:用呼出气冷凝液标本检测甲基化来诊断和筛选肺癌,p16基因可能不是一个理想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总结经支气管镜确诊的青年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31例青年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28例青年肺癌患者出现咳嗽症状,占90.32%;6例出现骨转移,占19.35%,3例出现肝及骨转移,占9.68%,1例为多饮多尿,占3.23%,3例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占9.68%。在31例青年肺癌患者中,腺癌10例,小细胞肺癌12例,腺鳞癌1例,鳞癌5例,大细胞肺癌1例,不明确类型1例;22例有吸烟史,占70.97%,提示吸烟为青年患者发生肺癌的危险因素。初次就诊时,青年肺癌总误诊率为51.61%。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胡基刚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476-477,479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中心型支气管肺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2009年6月施行支气管肺动脉联合成形肺叶切除治疗的36例中心型支气管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鳞癌26例,腺癌8例,小细胞未分化癌2例。pTNM分期:Ⅱa期8例,Ⅱb期12例,Ⅲa期16例,行左上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14例,右上肺动脉支气管成形术22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4例出现肺不张,4例并发肺感染,2例并发心律失常,均经对症、抗感染等处理后治愈,无支气管胸膜瘘、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时间5~65个月,平均32个月,全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9%(32/36)、55.6%(20/36)、44.4%(16/36)。[结论]肺动脉支气管成形术肺叶切除符合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又最大限度保留肺功能的基本原则,特别是用于心肺功能储备差、不能耐受全肺切除的局部晚期患者,扩大了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纵隔型肺癌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型肺癌CT资料。结果:17例中手术证实中央型肺癌6例,周围型肺癌9例,隐匿型肺癌2例。病理类型鳞癌7例,腺癌4例,小细胞癌6例。17例均有呼吸道症状。单侧,外缘分叶、毛刺,与纵隔锐角相交,内缘脂肪线影,支气管以及肺内继发性改变,淋巴结肿大以中纵隔和肺门多见,是纵隔型肺癌多见的影像表现。结论:密切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深入观察影像学表现,对纵隔型肺癌可以做出准确的影像学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