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性激素及雌、孕激素受体(ER,PR)在男性青少年肥胖伴乳房发育症(OGMA)发病中的作用及三苯氧胺的疗效。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20例OGMA患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其中10例乳腺组织ER、PR含量,并行三苯氧胺治疗。结果:OGMA患者血清总睾酮(TT)、睾酮/雌二醇(T/E2)降低,ER、PR阳性率均为80%。13例患者三苯氧胺治疗3个月,乳腺无明显缩小。结论:肥胖相关的血清TT、T/E2下降与OGMA发生密切相关,ER、PR含量增加是发病机制之一,三苯氧胺治疗本症疗效不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与癌细胞增殖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测57例雌激素受体阳性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血清性激素6项水平、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表达状态.将ER和PR阳性的患者根据Ki67的水平分为Ki67低表达组(≤14%)与高表达组(>14%),比较两组间血清激素6项水平的差异.结果 在57例ER阳性的患者中,Ki67低表达组睾酮水平高于Ki67高表达组(P=0.01),其余5项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0例PR阳性的患者中,Ki67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激素6项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泌乳素在ER阳性和PR阳性的ki67高表达组均较低表达组患者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7,P=0.05).结论 在ER阳性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中,Ki67低表达患者的血清睾酮水平较高,睾酮可能有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情况与血清雌二醇、孕酮水平无关,而可能与泌乳素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女性冠心病患者性激素受体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将女性冠心病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冠心病组、心肌梗死存活组、心肌梗死死亡组.应用放射配体结合法,以3H标记雌二醇(3H-E2)和睾酮(3H-T)为配体,测定各组患者白细胞雌二醇受体(ER)和睾酮受体(AR)的变化,同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E2和T浓度.结果:女性冠心病患者E2受体较正常同年龄阶段女性对照组受体水平减低,而在三组冠心病患者中以心肌梗死死亡组E2受体明显降低(P<0.01),同时3组冠心病组ER/AR比值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提示女性冠心病患者E2浓度降低与其受体水平有关,研究女性冠心病患者性激素及其受体改变有助于采取综合措施来进一步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性激素变化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和放射配体结合法分别测定36例男性冠心病患者性激素及白细胞性激素受体水平。并与24例健康男性作对照。结果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清雌二醇(E2)和睾酮(T)的比率及白细胞雌激素受体(ER)明显增加(P<0.05),血清睾酮(T)、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I(APO-AI)和白细胞雄激素受体(AR)显著下降,且血清睾酮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P<0.05)。白细胞雌激素受体及雄激素受体的亲和力(Kd)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ER增高及雄性激素生物效应低下是男性冠心病的致病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性激素及其受体与食管鳞癌(ESCC)及患者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选择44例ESCC高发区原发性ESCC患者、60例高发区健康者、60例低发区健康者,采用RIA法检测3组受检者血清雌二醇(E2)、睾酮(T)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岁和>40岁的ESCC手术切除标本中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表达;对其中9例标本取4.0~5.0mg癌新鲜组织进行ER蛋白Western印迹分析。结果无论男女,低发区健康组血清T、E2水平与高发区健康者、高发区ESCC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ESCC患者中,不同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有无转移者血清T、E2水平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40岁组与>40岁组的PR阳性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岁患者ER主要定位于细胞质,>40岁患者主要定位于细胞核。Western印迹分析显示,ESCC组织ER表达位于66kD和67kD条带,但以67kD条带表达更为显著。结论性激素及其受体的变化可能是食管癌变的重要机制,并与患者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6.
谢晓莉  张骊  刘艳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0,19(12):956-957,960
【目的】探讨性激素及其受体在女性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e,C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5月-2008年5月在我院皮肤性病科门诊就诊的女性生殖器尖锐湿疣初发患者46例,经电灼治疗后随访3个月(期间不使用任何免疫制剂),再次复发者计入A组(26例),未复发者计入B组(20例)。应用放免测定法检测治疗前各组血清标本中雌二醇(E2)、孕酮(Pr)和睾酮(T)的含量,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患者病变组织中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雄激素受体(testoterone receptor,AR)的表达,分析CA复发与性激素及其受体水平的相关性。【结果】A组CA患者血清中雌二醇(E2)、孕酮(Pr)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1),A组CA患者病变组织中ER、PR表达量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A复发与患者血清中E2、Pr水平呈正相关,与组织中ER、PR表达量呈正相关,性激素及其受体的检测对CA治疗的疗效观察或预测复发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观察中药疏肝健脾方对乳腺增生病大鼠乳腺组织形态和血清性激素及其受体的影响,探讨疏肝健脾方防治乳腺增生病的机制.方法 选用SPF级雌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疾病模型组、三苯氧胺组、小剂量药物组、大剂量药物组,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建立乳腺增生动物模型,分别灌服三苯氧胺、大小剂量疏肝健脾方煎液,观察大鼠乳腺组织形态和血清性激素及其受体的变化.结果 疏肝健脾方能够可使乳腺小叶腺泡数明显减少、腺泡腔缩小及腺导管扩张程度减轻,降低乳腺增生大鼠血清雌二醇(E2)、垂体促乳素(PRL)含量,升高孕激素(P)、睾酮(T)含量,部分升高FSH和LH的含量.明显抑制ER、PR的阳性表达强度.结论 疏肝健脾方可通过调节乳腺增生大鼠的性激素水平,降低实验大鼠乳腺组织中ER、PR含量,使其对雌激素的敏感性下降,对大鼠乳腺增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雄激素受体 (AR)在脑膜瘤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在脑膜瘤中 3种受体表达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链霉菌抗生素蛋白 -过氧化酶 (SP)免疫组化法对 4 5例脑膜瘤石蜡切片进行 ER、PR和 AR的检测。采用χ2 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对 3种性激素受体间的相关关系 ,以及 3种受体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中表达的差异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脑膜瘤中存在性激素受体的表达。AR阳性率为 5 3.33% (2 4 / 4 5 ) ,ER为 2 4 .4 4 % (11/ 4 5 ) ,PR为 6 2 .2 2 % (2 8/ 4 5 )。 (2 ) AR与 PR间存在相关性 (r=0 .316 5 ,P<0 .0 5 ) ,AR与 ER、ER与 PR间无相关性 (P>0 .0 5 )。(3) 3种性激素受体在男女患者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P均 >0 .0 5 )。结论 :(1) AR、PR在脑膜瘤中有较高的表达率 ,而 ER的表达率较低。 (2 ) AR、PR间存在相关性 ,PR的表达可能受雄激素系统调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海绵状血管瘤(CHL)与性激素及其受体的关系。方法 采用同位素放免法测定38例CHL患者术前外周血性激素(E2、PRO、T)水平,免疫组化ABC法检测瘤组织中激素受体(ER、PR、EGFR)的表达。结果 ①CHL男性患者外周血清雌二醇(E2)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男性,而女性CHL患者血睾酮(T)及雌二醇(E2)的水平却较正常女性为低;②增殖型和萎缩型CHL患者外周血E2、PRO、T无差别;③ER在增殖型CHL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萎缩型,差别显著,EGFR在增殖型和萎缩型中均有高表达,但两型比较无差别,PR在两型中的表达很低。结论 CHL男性患者血雌二醇增高,而女性血睾酮及雌二醇降低。CHL为雌激素依赖性肿瘤,ER和EGFR的高表达均可能与CHL增长有关。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良性疾病组织中性激素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性激素受体在甲状腺良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雌/孕激素受体(ER/PR)在甲状腺良性疾病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甲状腺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ER/PR阳性率高于正常组织,但只有ER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良性疾病间无统计学差异.在甲状腺良性疾病中男女之间ER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女性患者绝经前后激素受体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甲状腺良性疾病好发于女性患者,可能与雌、孕激素水平有关,尤以雌激素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雄激素受体(AR)和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1.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胃癌病人血清中雌二醇(estradiol,E2),睾酮(testosterone,T)含量;2.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癌标本AR、ER蛋白的表达。结果:1.胃癌同性别组血清T、E2含量比对照组低,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2.胃癌组织AR阳性率为47.6%,ER阳性率为34%;癌旁组织中AR、ER阳性率分别为61.9%、66.7%,有显著性差异;AR、ER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TNM分期有关。结论:AR、ER阳性表达的胃癌具有性激素依赖性,检测胃癌组织中的AR、ER对临床判定预后及进行内分泌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20例直肠癌病例的性激素受体进行了检测,证实性激素受体(包括 ER,PR,AR)除存在于其靶器官组织细胞内以外,同样存在于非靶器官的癌组织中,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加以探讨,提出对直肠癌性激素受体阳性病例仍可辅以内分泌治疗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子宫内膜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KDR)表达的研究,探讨原因不明月经过少的发病机制.方法:2004年9月至2005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前瞻性方法观察月经过少组(观察组)和正常月经组(对照组)患者各40例,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法,测定两组血清6项性激素,包括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催乳素(PRL)、孕酮(P)及睾酮(T),通过免疫组化半定量测定两组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VEGF、KDR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组血清性激素水平FSH、LH、E2、PRL、P及T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ER、VEGF和KDR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5);两组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PR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组织中ER、VEGF和KDR的异常表达可能导致原因不明的月经过少.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性激素受体改变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性激素受体改变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配体结合法,以3H标记雌二醇(3H-E2)和睾酮(3H-T)为配体,测定甲亢患者白细胞E2受体(ER)和T受体的变化,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E2和T浓度.结果:甲亢患者ER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增高,甲亢治愈组ER均明显降低(P<0.05),无效者改变不大(P<0.01),复发者降低的ER有所恢复(P<0.05).结论:甲亢患者ER含量增高与Grave病(GD) 发病相关,雌激素可能为GD 的诱发因素之一;雌激素及其受体水平与甲亢疗效的关系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性激素受体基础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性激素的生理作用主要为促进性器官的生长发育,促进蛋白质的合成等;性激素的这些作用均是通过性激素受体来介导的。性激素(雄激素、雌激素及孕激素)受体均为核受体超家族成员,1962年Toft首次证实了子宫组织中存在与雌二醇高亲和力特异结合的蛋白质分子,即雌激素受体(ER);至20世纪80年代末,所有甾体激素受体cDNA均被成功克隆,有关性激素受体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们以外周血白细胞为研究样本,对健康人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性激素受体进行了较广泛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乳腺增生病的性激素受体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检测乳腺增生症患者病变组织中性激素受体表达情况,探讨其发病机制及其与临床治疗的相关性。方法:经病理诊断的39例乳腺增生症女性患者(小叶增生6例,乳腺腺病10例,囊性增生6例,腺病伴不典型增生6例,伴大汗腺化生7例,腺病伴纤维腺瘤4例)手术切除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的性激素受体ER、PR的表达。结果:ER、PR总阳性率为74.36%(29/39)和87.18%(34/39),ER、PR均呈阳性者为66.67%(26/39),6例伴不典型增生者ER、PR受体表达均为100%,表达强度最强,其次是腺病伴纤维腺瘤形成,小叶增生表达最弱。结论:乳腺增生病组织中存在性激素受体ER、PR,且呈高表达,但仍有25.64%的患者呈阴性表达,说明乳腺增生病为部分激素依赖性疾病,受体检测十分必要;治疗乳腺增生病应遵循科学性,受体表达阳性患者可应用内分泌治疗,阴性者不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胆管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 (ER)和孕激素受体 (PR)表达状况并探讨与病理组织学的关系。方法 :4 2例胆管癌和 2 3例非胆管癌组织标本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胆管癌ER及PR阳性率分别为 5 4 8% (2 0 /42 )和 4 7 6 % (2 0、 4 2 ) ,二者均有表达为 4 2 9% (18/42 ) ,而非胆管癌组织ER阳性率仅 4 3% (1/2 3) ,PR全部阴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②阳性信号大都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内 ,胆管癌ER及PR在高分化癌阳性率较高。结论 :ER和PR在胆管癌组织中都有明显表达 ,且表达的部位与“靶器官”相似 ,提示胆管癌可能是一种性激素依赖性肿瘤 ,这为肿瘤的激素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冠心病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中性激素及其外周血白细胞雌激素激素受体(ER)和雄激素受体(AR)的改变,阐明其改变与病因的联系。方法:A组即冠心病患者36例,年龄(64±9)岁;B组即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组35例,年龄(64±6)岁;C组即正常对照组20例,年龄(60±6)岁。均为女性。放免法测定血浆雌二醇(E2)、睾酮(T)浓度,放射配体结合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雄激素受体(AR)、雌激素受体(ER)以及孕酮受体(PR)在乳房外Paget病(EMPD)中的表达,探讨性激素对EMPD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定性检测AR、ER及PR在21例EMPD组织标本中的表达.结果21例EMPD中16例AR表达阳性,阳性率高达75%,所有病例均未检测到ER、PR. 结论雄激素对EMPD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无法手术而AR表达阳性的EMPD患者中可试用抗雄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20.
采用 ABC 免疫组化技术对82例脑膜瘤活检组织(良性脑膜瘤67例、恶性脑膜瘤15例)进行了三种性激素受体和12种 LR 的测定.结果证实脑膜瘤是性激素的靶组织,ER阳性率74.4%,PR 阳性率75.6%。AR 阳性率29.3%.ER 阳性率与性别有关,女性高于男性;PR 阳性率与组织类型有关,脑膜内皮型阳性率最高,过渡型居中,而纤维母细胞型及砂粒体型阳性率较低;AR 阳性率与组织分化程度有关,恶性脑膜瘤中 AR 阳性率高于良性脑膜瘤中 AR 阳性率.这些结果为进一步探讨性激素受体在脑膜瘤的生物学行为上所起的作用及对脑膜瘤实施内分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12种 LR 中只有 PSA 受体在良性脑膜瘤中的阳性率高于恶性脑膜瘤,故这一结果可作为良、恶性脑膜瘤诊断的依据.三种性激素受体与 LR 染色结果经配对卡方检验证明无相关性,因此 LR 的测定不能代替性激素受体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