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大军 《医学文选》2003,22(5):649-651
目的 研究门冬氨酸钾镁对尿激酶 (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l)的影响。方法 98例 AMI住院患者 ,随机分为门冬氨酸钾镁 +尿激酶组和 UK组 ,前者在静滴 UK前后加门冬氨酸钾镁静滴。结果 两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 74.0 %和 70 .8%,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门冬氨酸钾镁 +尿激酶组的再灌注心律失常 (RA)发生率 ,5周病死率显著低于 UK组 (P <0 .0 1 ,P <0 .0 5 ) ;开始治疗前后并发的严重心律失常 (SA)、心力衰竭 (HF)及梗塞后心绞痛 (PIA)的发生率显著低于 UK组 (P均 <0 .0 5 ) ,再梗塞 (RI)及梗塞延展 (IE)的发生率也低于 UK组。结论 UK静脉溶栓前后加用门冬氨酸钾镁 ,可提高 UK溶栓疗效 ,缩小梗塞面积 ,减少并发症 ,并有益于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  相似文献   

2.
王大军 《微创医学》2003,22(5):649-651
目的研究门冬氨酸钾镁对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l)的影响.方法98例AMI住院患者,随机分为门冬氨酸钾镁+尿激酶组和UK组,前者在静滴UK前后加门冬氨酸钾镁静滴.结果两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74.0%和70.8%,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门冬氨酸钾镁+尿激酶组的再灌注心律失常(RA)发生率,5周病死率显著低于UK组(P<0.01,P<0.05);开始治疗前后并发的严重心律失常(SA)、心力衰竭(HF)及梗塞后心绞痛(PIA)的发生率显著低于UK组(P均<0.05),再梗塞(RI)及梗塞延展(IE)的发生率也低于UK组.结论UK静脉溶栓前后加用门冬氨酸钾镁,可提高UK溶栓疗效,缩小梗塞面积,减少并发症,并有益于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极化液+门冬氨酸钾镁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对住院治疗18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组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再按是否进行溶栓治疗分为溶栓组和非溶栓组亚组,治疗组另外给予极化液+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记录和分析各组患者7d内的再通率、心功能情况、心律失常类型和死亡率。结果:治疗组患难与共者的心律失常、总死亡率差异有显著性(P<0 .0 5 ) ,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治疗再通率差异无显著性(P>0 .0 5 ) ,亚组中溶栓组对改善患者心律失常、总死亡率和心功能与非溶栓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 .0 5 )。结论:给予极化液+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在预防心律失常和降低死亡率优于对照组,对改善心功能方面两组差异无明显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再灌注心律失常(RAS)的发生情况,评价门冬氨酸钾镁对RAS的抑制作用。方法:86例AMI住院患者接受UK溶栓治疗,治疗组(43例)在应用UK前先静脉点滴门冬氨酸钾镁;对照组(43例)仅用UK治疗。结果:治疗组RAS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严重心律失常(SA)、室性RAS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MI早期应用门冬氨酸钾镁对RAS有重要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德冰  吴宗波 《黑龙江医学》2006,30(11):852-853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3)和对照组(n=41),所有病例都给予静脉给药溶栓治疗,治疗组加用门冬氨酸钾镁,对照组给予极化液。观察门冬氨酸钾镁对AMI溶栓治疗中心律失常和心脏性事件发生率的影响。结果两组溶栓再灌注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心律失常和心脏性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门冬氨钾镁用于AMI可明显减少心律失常及心脏性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门冬氨酸钾镁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71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进行前瞻性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在AMI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86例)给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对照组(85例)不用门冬氨酸钾镁,观察其对AMI早期死亡率和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死亡率及心律失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性意义(P>0.05)。结论AMI早期应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可为AMI的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应用门冬氨酸钾镁盐 (潘南金 )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76例 ,随机分为门冬氨酸钾镁组 36例和对照组 4 0例 ,前者在5 %葡萄糖液 2 5 0ml中加入潘南金 5 0ml静点 ,每日 1次 ,10天为 1疗程。全部患者均持续心电监护 1周 ,观察心律失常的发生以及心肌梗死急性期的病死率。结果 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门冬氨酸钾镁组低于对照组 ( 2 8.9%与 6 0 .0 % ,P <0 .0 5 ) ;Lown分级VIb级及其以上的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门冬氨酸钾镁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 5 .6 %与 2 5 % ,P <0 .0 5 ) ;门冬氨酸钾镁组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治疗中 ,门冬氨酸钾镁可明显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且未见任何副作用 ,是一安全、有效的心血管药物 ,可列为心肌梗死急性期的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8.
门冬氨酸钾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门冬氨酸钾镁对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62例急性心肌梗死柱院患者随机分观察组30例、对照组32例。62例均行溶栓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予常规治疗+门冬氨酸钾镁表静脉滴注,两组同时用心电监护或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38例发生再灌注后心律失常.其中观察组14例,占22.6%;对照组24例,占38.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补门冬氨酸钾镁能隆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陈明云 《西部医学》2005,17(4):322-323
目的观察镁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并发再灌注心律失常(RA)的防治效果。方法将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的11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UK,32例)、溶栓前治疗组(EUM,40例,在UK基础上于溶栓前15分钟开始用镁制剂治疗)和溶栓后治疗组(LUM,44例,在UK基础上于溶栓3小时后开始用镁制剂治疗),分别观察RA发生率、5周死亡率和不良反应。结果EUM组RA发生率低于UK和LUM组,前者与后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EUM组与LUM组治疗后心律失常均低于UK组(P<0.05);治疗后心律失常与溶栓前比较,UK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EUM和LUM组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1和P<0.05);EUM和LUM组的5周死亡率均低于UK组(P<0.05);EUM和LUM组的不良反应与UK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用镁制剂治疗AMI,可有效防治RA,改善预后,无不良反应,镁制剂可作为冠心病、AMI的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镁制剂在急性心肌梗塞 (AMl)早期抑制心律失常发生的临床疗效及对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对 3 6例AMI早期患者采用双盲对照的随机化方法分为治疗组 (n =2 0 )和对照组 (n =16)。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钾镁液 ,观察溶栓时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治疗组溶栓时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χ2 =5 .0 6,P <0 .0 5 ) ,但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AMI患者早期应用镁制剂 ,可明显降低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虽病死率无明显降低 ,但对患者近期预后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