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军队离退休干部痴呆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 1 839例 6 0岁以上军队离退休干部痴呆患病率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先用简易精神量表 (MMSE)进行初选 ,再以DSM -IV -R ,NINCDS -ADRDA和NINDS -AIREN分别为痴呆、Alzheimer型痴呆 (AD)和血管性痴呆 (VD)的诊断标准。结果 痴呆总患病率为 3 75 % ,AD和VD的患病率分别为 1 2 0 %和 2 1 8% ,其他为 0 37%。结论 VD是该军区离退休干部中痴呆的主要类型 ;高龄、低文化程度者是痴呆的高危人群 ,是我们今后痴呆防治工作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北里社区老老年人群的痴呆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为防治老年痴呆提供依据。方法纳入大有北里社区129例年龄≥80岁的离退休人员,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进行认知功能障碍筛查。文盲MMSE评分≤17分,小学学历者MMSE评分≤20分,初中或以上学历者MMSE评分≤24分为痴呆;MoCA评分≤15分为痴呆。对MMSE评分≤24分或MoCA评分≤15分者,进一步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调查,并按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NINDS-AIREN的血管性痴呆及帕金森病痴呆的诊断标准,结合临床做出痴呆的相应诊断。结果 129例老老年人MoCA评分均值为22.82分,MMSE评分均值为26.45分,新发痴呆患者12例,发病率为9.30%。既往已确诊痴呆患者12例,本社区141例老老年人中,共有痴呆患者24例,痴呆患病率为17.02%,其余82.98%为认知功能正常和轻度认知功能减退。年龄及饮酒是老老年人痴呆的危险因素。伴发心房纤颤、饮酒、帕金森病、吸烟、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者痴呆患病率分别为36.84%(7/19)、30.77%(8/26)、28.57%(2/7)、22.22%(12/54)、20.00%(15/75)、19.57%(9/46)、16.22.00%(6/37)、15.09%(16/106)、14.04%(8/57)。结论北京大有北里社区老老年人认知功能相对良好。戒烟限酒,早期干预、积极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帕金森病等疾病,对防治老年痴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老年认知障碍与相关疾病的关系及危险因素,为预防老年痴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对老年人认知功能检查,了解其并存的其他疾病,找出其间的联系.结果:脑血管意外和代谢综合征与认知障碍关系密切.结论:脑血管意外和代谢综合征是老年人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脑血管意外和代谢综合征的管理,防止其进展为老年期痴呆.  相似文献   

4.
王瑞  颜虹  闫自强  王昕欣 《医学争鸣》2008,29(20):1915-1917
目的:探讨某些日常生活习惯与陕西部分军队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关系,分析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陕西地区11个军队单位,>60岁离退休干部进行MCI筛查,检出126例MCI患者,全部编人病例组,在未患MCI的人群中根据随机表抽取252例作为对照,采用统一调查问卷,由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面对面询问调查,实施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年龄>70岁、少或不参加健身、以荤食为主、经常饮酒、体质量指数≥25 kg/m2,有高血压病史,TC≥5.1 mmo/L,T3<150 μg/L,有痴呆或MCI家族史为驻陕西部分军队老年人患MCI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某些疾病与习惯因素及遗传与MCI有关.  相似文献   

5.
军队干休所老年人痴呆及其主要亚型的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军队干休所老年人老年期痴呆及其主要亚型的患病率和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 (MMSE)、总体衰退量表、日常生活能力、哈金斯基缺血指数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等量表为筛查工具 ,对石家庄市 2 9个部队干休所的 2 6 74名 6 5岁及以上的离退休干部进行痴呆患病率调查 ,按国际标准诊断痴呆、可能或很可能的阿尔茨海默痴呆 (AD)和血管性痴呆 (VaD)。结果 军队干休所老年人痴呆的患病率为 5 83% ,其中男性标化患病率为 6 0 6 % ,女性标化患病率为 5 0 0 % ,两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AD患病率为 3 2 9% ,VaD则为 1 83%。AD的平均发病年龄为 77 4岁 ,VaD的平均发病年龄为 74 1岁。AD和VaD的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AD患病率上升迅速 ,每增加 5岁 ,患病率约增高 1倍 ;VaD患病率则上升相对缓慢。所有类型痴呆与受教育程度的关系均未显示规律性变化 (P >0 0 5 )。结论 军队干休所老年人痴呆的患病率低于近年国内及欧美国家相关报道 ,与该人群医疗保健水平较高 ,及时发现早期认知功能损害并进行干预治疗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复方中药制剂复智散(FZS)对老年痴呆及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 入选老年痴呆及轻度认知障碍患者30例,神经系统查体、神经心理学检查,应用FZS治疗20~80d,用药前后检查患者肝功、肾功、血常规、尿常规.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MMSE评分变化情况,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还观察延迟记忆、词语流畅性检查改善情况.结果 FZS能够明显提高老年痴呆(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患者MMSE评分(P<0.05),对血管性痴呆(VaD)明显,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MMSE评分提高不明显(P>0.05),但延迟记忆、词语流畅性检查有明显提高(P<0.05);应用40d时患者MMSE评分高于20d时评分(P<0.05);MMSE分项得分结果显示痴呆患者定向力于用药20d后明显改善,与用药前对比有显著差异 (P<0.01);FZS对情感、睡眠等方面有显著疗效.结论 FZS治疗老年痴呆(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及轻度认知障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研究,了解综合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患者中认知障碍的患病率、认知障碍类型和影响因素。方法从2009年9月14日~12月25日(历时3个月),对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患者进行认知筛查,筛查方法为:三步法。第一步:老年人认知功能减退知情者问卷(IQCODE)筛查,如IQCODE得分≥3.3分则进入第二步;第二步: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MSE)筛查,如MMSE异常则进入第三步;第三步:痴呆或认知障碍评定,并进行分类诊断。结果神经内科门诊患者总量为22078人次,符合筛查标准完成筛查量为20367人次,总筛查率为92.25%,认知障碍119人,占0.058%,其中轻度认知障碍47人,痴呆72人,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认知障碍(MCI-A)24人,血管源性认知障碍(MCI-V)10人,混合性认知障碍(混合性MCI)8人,其他认知障碍5人;阿尔茨海默病(AD)28人,血管性痴呆(VD)19人,混合性痴呆19人,其他痴呆6人。结论神经内科门诊患者中轻度认知障碍及痴呆患者的比例及其高危因素潜在人群在门诊患者中占20%左右。轻度认知障碍以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认知障碍最多,血管源性认知障碍和混合性痴呆其次,痴呆以阿尔茨海默病最多,血管性痴呆和混合性痴呆其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军队离退休干部脑梗塞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对149例脑梗塞患者进行了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发现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A型行为、脑卒中家族史、吸烟以及高尿酸血症等是军队离退休干部脑梗塞的危险因素,而高脂血症和饮酒则与脑梗塞的发病无显著的统计学联系.结论:军队离退休干部脑梗塞蝗危险因素与一般人群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本社区的老年痴呆症患者进行调查,探讨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找出其减少和控制老年痴呆症人群发病率的关键因素,为疾病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我市海曙区西门街道60岁以上的300名老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作为划分不同认知功能障碍的工具,将实验对象分组,对评判出的痴呆患者做进一步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调查,同时结合相关痴呆诊断标准以及临床症状作出明确诊断。通过数据分析老年痴呆患者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300例研究对象的MoCA评分均值为23.26分,MMSE评分均值为27.68分,痴呆患者100例,患病率为33.33%。经分析得出,脑血管疾病、老年脑萎缩、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年龄是老年痴呆症的危险因素。结论:本次实验与以往有关文献研究结论基本相似,针对分析的老年痴呆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是降低老年痴呆症患病率的重要且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兰州市社区老年人老年痴呆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兰州市社区老年人老年痴呆患病率并分析其有关危险因素。方法:应用长谷川智力量表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对兰州市6个社区738名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①老年痴呆的患病率分别在65~69岁组为12%,70~79岁组为16.72%,≥80岁组为23.97%,总患病率为17.22%;②年龄大、女性、文化程度低是老年痴呆的危险因素。结论:痴呆与女性、冠心病、低文化程度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老年精神病人中其痴呆的发病情况,探讨与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和痴呆简易筛查量表(BSSD)作筛查工具,调查3930例55岁以上老年和亚老年精神病病人这一特殊群体;分析年龄、文化程度、精神病类型等18项与痴呆发病的相关性。结果 痴呆患病率1.53%;痴呆与高龄、女性、痴呆家族史、负性生活事件、脑外伤史、丧偶、体力劳动等密切相关,成为易患因素。结论 精神病人痴呆患病率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精神症状复杂多变,认知功能下降和残疾程度严重。  相似文献   

12.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血管性痴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凌芳  袁荣峰 《医学综述》2007,13(11):857-859
血管性痴呆(VD)是因脑血管病变所致的智能和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是老年性痴呆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仅次于Alzheimer病。新近研究认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血管性痴呆发病的一个新的危险因素。该文就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在认知障碍和痴呆中的可能作用机制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海军离休干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病因和治疗等相关情况。方法选择68例70岁以上海军离休干部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68例患者中诊断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持久性房颤的分别为14.7%、13.2%、72.1%;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引起房颤的主要原因(67.6%、50.0%、52.9%);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为19.1%。结论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引起海军离休干部房颤的主要原因;房颤患者中持久性房颤比重高;血栓栓塞是房颤的重要并发症,抗凝治疗率低,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5):72-74,78
目的研究住院痴呆患者伴发谵妄的相关疾病特征,分析痴呆叠加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符合DSM-IV诊断标准的痴呆患者共165例,基线期分别以CDR、MMSE、NPI及ADL评估疾病严重度、认知功能、精神行为症状及功能,按住院8周内是否伴发谵妄,将患者分为无谵妄组和有谵妄组,比较两组疾病特征的差异,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老年痴呆患者合并谵妄的比例为29.09%;痴呆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丧偶、血管性痴呆、总体疾病严重度及精神行为症状高评分。结论痴呆患者伴发谵妄的发生率较高,可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5.
老年期痴呆和老年抑郁症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Yan F  Li S  Liu J  Zhang W  Chen C  Liu M  Xu L  Li S  Shao J  Wu H  Wang Y  Liang K  Zhao C  Lei X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5):1025-1028
目的 了解老年期痴呆和老年抑郁症的发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以1997年北京西城区老年性痴呆和老年抑郁症患病率调查时的非病例老人作为发病率调查的对象,于1999年进行随访。调查流程和工具及诊断标准均与患病率调查所采用的相同。结果 60岁以上老年期痴呆的年发病率为0.89%,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老年抑郁症的最小年发病率为1.28%,健康状况差组发病率高于健康状况一般组和健康状况较好组。中、重度痴呆发病率与1989年同一地区的调查结果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与10年前相比处于稳定水平。年龄与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密切相关,健康状况与老年抑郁症的发病率明显相关。老年性痴呆和老年抑郁症可共患。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调查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住院军队老干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住院诊疗情况,为制订该疾病的医疗保健对策提供相关依据。方法汇总2006-2015年因CHF入住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的201例军队老干部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其病因、诱因、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老干部CHF病因排序依次为:冠心病(36.8%)、高血压性心脏病(31.3%)、糖尿病心肌病(12.9%)、肺源性心脏病(10.4%)以及其他(9.5%);诱因排序依次为:感染(28.4%)、心律失常(23.4%)、治疗依从性差(17.9%)、心肌缺血(13.9%)、血压控制不佳(9.9%)以及其他(6.5%);血浆脑利钠肽前体水平:86~95岁组高于76~85岁组,76~85岁组高于66~75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水平:86~95岁组低于76~85岁组,76~85岁组低于66~75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情况:服用洋地黄、ACEI/ARB、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等药物比例分别为:50.2%、49.3%、47.8%、45.8%。结论军队老干部CHF的防治需要进一步关注病因干预、诱因控制、规范治疗以及加强院外的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7.
张晨辉  陆兵勋  林桂永  陆雪松 《医学争鸣》2006,27(22):2063-2064
目的: 探讨老年期痴呆的临床特征. 方法: 采用简而精神状态检查(MMSE), 哈金斯基缺血指数量表(HIS), 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 BI评估及回顾性调查. 结果: MMSE,BI均分的比较可见轻度组与中度组之间及中度组与重度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轻度组与重度组之间存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 BI均分3组之间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 幻觉、妄想的发生3组间存在较显著差异(P<0.05);行为紊乱的发生3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既有幻觉、妄想,又有行为紊乱的患者3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结论: 本组痴呆患者的严重程度与文化程度、年龄并不相关,此结果与报道不同,提示本组痴呆患者较特殊,痴呆严重程度与病程呈非平行关系. 幻觉、妄想及行为紊乱均相对集中痴呆病程早、中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徐州市离休老干部的生活方式疾病流行情况。方法采用横断多级调查分析法,进行问卷调查和健康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结果①在离休老干部中,超重、肥胖、糖调节受损、糖尿病发病率在男性分别是48.07%,18.47%,19.21%,18.78%,在女性分别是48.51%,14.47%,18.30%,16.60%。②在1 843名离休老干部中高值血压、高血压、血脂异常发病率分别为15.57%,65.06%,51.28%,吸烟者占23.11%,运动锻炼少的占6.89%。结论生活方式疾病在离休老干部中很普遍,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公共卫生重要问题。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健康管理和健康促进,改善老干部的生活质量,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恶性事件发生率及糖尿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宁海地区健康体检人群胆石症的患病率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对2376例健康体检人员进行超声及相关生化检查,并进行相关因素调查分析,了解胆石症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结果胆石症患病率为8.2%,胆石症的发生与高龄、吸烟、高血压及胆石症病史、BMI、TC、TG、ALT、LDL-C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宁海地区胆石症患病率较高,与高龄、吸烟、高血压及胆石症病史、BMI、TC、TG、ALT、LDL-C等因素有关,了解其发病相关因素,对于该病的预防和早期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Dementia is a progressive disorder that typically worsens with time and from which recovery is unlikely. The incidence of dementia increases exponentially with ageing and is an important public health challenge. There is now growing evidence for the role of vascular factors in Alzheimer's disease, mixed dementia (Alzheimer's disease with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and of course vascular dementia. With the rising prevalence of vascular disease, there are increasing numbers of people who are identified to be at risk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By changing modifiable vascular risk factors, there is emerging evidence that it may be possible to prevent or delay the expression and progression of dement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