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温病新感与伏邪说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致重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4(2):5-7
在外感温热病的过程中 ,有一部分温热病是从卫分或上焦阶段开始的 ,然后才逐个层次向前演进。另一部分温病 ,则一开始就表现出一派里实热证 ,救治不及时往往立转危殆。为了解释温病发病原因和病情转归的不同 ,便产生了新感与伏邪之说。1 新感和伏邪说产生的原因一是“非其时而 相似文献
2.
3.
"膜原",古人将其亦称"募原"。始见于《黄帝内经》[1]。古代医家对膜原部位的认知相对含糊,给现代临床辨治带来诸多不便。现代膜原证辨治,其发展方向趋于多样化,理论运用范围也被扩展。本文就膜原的概念、部位,邪伏膜原证的治疗及其传变与吴氏达原饮的组方规律进行阐述。1"膜原"概念、部位及功能“膜原”一词,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膜原”,指病邪在人体内所潜伏的场所。 相似文献
4.
5.
马新玲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1990,6(2):29-29
湿温病是因湿热病邪引起的外感热病,多发于夏秋雨湿较盛季节。临床以发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病程较长,脾胃证候显著为其特点。初期以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痞满,苔腻脉缓为其表现。在治疗上,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主张“三禁”, 相似文献
6.
仲景继承发展《素问.热论》以六经分证,创立《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叶天士创温病之卫气营血辨证;吴又可著《温疫论》创温疫学说;喻嘉言倡温疫分三焦施治等不断丰富扩充了外感热病辨证论治内容。薛伯寿教授融合伤寒、温病学说,又博采温疫诸家之长,对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尤为推崇,认为伤寒、温病皆外邪致病,邪自外入,自应因势利导达邪外出,相对而言伤寒宜辛温解表;温病宜辛凉透达。临床不可拘泥伤寒、温病方,需根据病情,寒温并用、表里分消,或融会贯通,如此珠联璧合,择优而施,能扩大其功用主治,方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肾性水肿辨证论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耿建国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27(1):10-11
肾性水肿属中医“水气病”范畴。系肾脏病各个阶段突出的临床表现及主要症状之一,缠绵难愈,治疗棘手。现代医学认为:肾性水肿包括肾炎型和肾病型,其发生机理主要责之机体内外主要是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其治疗主要以利尿、扩容及激素疗法为主,虽对部分病人近期有效,但易出现电解质紊乱,产生激素依赖性及激素副作用,疗效不巩固,水肿状况易复发等弊端。我们运用中医 相似文献
8.
乔富渠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4):15-16
提出"新辨证论治"(新辨)概念,阐述"新辨"的依据资料有四:病、症、证、"微"(含各种化验、影象、病理…)即"新四诊"所获资料,可简称"四辨论治"。认为"四辨论治"是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并指出"病、症、药、微观中西医结合是创造中国新医药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10.
色诊属中医望诊的范畴,是运用视觉观察体表特定部位或分泌物、排泄物颜色以推断病性、明确病位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1.
试从"治未病"看温病"伏邪"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喜奎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25(1):12-14
详细论述了《内经》“治未病”的含义及“治未病”与温病“伏邪”说的关系,并指出了从“治未病”看温病“伏邪”说的缺陷,提出“治未病”应用于温病“伏邪”说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2.
伏气学说及其对外感热病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上自《内经》,下到晚清,对伏气学说的渊源及其基本内容做了归纳和分析。对以伏气学说指导治疗的部分急、重、疑难病症如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艾滋病等进行了重点介绍。认为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以及对疾病防治的深入研究,伏气学说有重新认识和研究的必要,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3.
周霞继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6,(2)
新感与伏邪学说是温病发病学的主要内容,是随着中医外感病学理论发展而产生的,认为外邪侵入可直接发病,也可先潜入体内,过时发病。在系统回顾伏邪、新感学说沿革的基础上,浅析其涵义与特点,围绕如何看待伏邪温病学说,进而提出对伏邪新感学说的研讨应结合现代临床诊治,尤其伏邪学说对于临床辨证以及治疗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温病治法研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婕宁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17(4):199-201
为了促进温病法研究的深入发展,今后必须着重解决好如下问题。(1)关注最新科学技术,不断更新研究方法和手段跟上现人生命科学的研究步伐。(2)重视治法的理论研究,尤其应当加大复合法的研究力度,深入揭示临床运用的基本规律。(3)依据现代化科研成果拓展研究思路,认清温病治法的多重功效,扩大运用范围。(4)加强中西医结合研究,充分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以获得最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新感与伏邪学说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周霞继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5(2):68-70
新感与伏邪学说是温病发病学的主要内容,是随着中医外感病学理论发展而产生的,认为外邪侵入可直接发病,也可先潜入体内,过时发病。在系统回顾伏邪、新感学说沿革的基础上,浅析其涵义与特点,围绕如何看待伏邪温病学说,进而提出对伏邪新感学说的研讨应结合现代临床诊治,尤其伏邪学说对于临床辨证以及治疗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温病各家之说与流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宇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2(2):3-4,7
针对温病学说的特点和现行教材的不足,就温病各家之说与流派问题作了深入探讨。认为应将大量的温病不原著,按其学术渊源及主要特点,划分成若干学术流派,如温疫派,核心派,兼融派,伤寒派,再以流派为纲去把握各家之说,则能起到执纲挈领,纲举目张的作用。又认为各家各派由于研究时所采用的观点,方法不同,各自的实践体会不同,而导致其见解差异。 相似文献
17.
当下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疫”病的范畴,隶属于温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流行性.明清时期是温病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其中又以吴又可的《温疫论》、叶天士的《温热论》和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独具代表性.将三本著作试以比较可以发现,《温疫论》是中国疫病学发展史上的奠基之作,其创新性的提出戾气致病学说,认为邪从口鼻而入,伏于... 相似文献
18.
冬末春初,气候交替变化,细菌病毒肆虐,是一年中诱发流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高峰期,患者的明显症状是:发热,偶有畏寒,同时伴有头痛、全身乏力、咳嗽不止、呼吸困难等,此类疾病属中医温病范畴。就温病与瘟疫的联系与区别、温病发病特点、发病原因、温病高热的辨证论治、温病暴喘辨证论治、温病当防患未然等问题,笔者访问了周仲瑛教授、杨进教授、金实教授和龚婕宁博士。 相似文献
19.
汪机(1463—1539年),字省之,安徽祁门人,世居祁门朴墅,人称石山居士。明代杰出的医家,新安医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20.
翟玉祥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4,23(6):44-46
<温病学>作为中医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在理论、临床、实验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温病学>课程作为中医专业的主干课程,在教学上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根据目前的学科专业目录,<温病学>已与<金匮要略>和<伤寒论>一道,组成了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温病学>课程教育面临严峻挑战.温病学界不得不对<温病学>课程将如何发展,课程的教学质量如何提高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笔者谨就本科层次<温病学>课程的改革,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谈谈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