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院自1996年7月开展创建爱婴医院以来,实行母婴同室护理,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1年7月~2003年6月住院产妇420例,其新生儿380例,为母婴同室组(观察组),平均年龄26·5岁,胎次1·6次,平均孕周39 2周,难产18例。双胎2例。将1996年1月~12月非母婴同室产妇360例,其新生儿400例为对照组,平均年龄26岁,胎次1·5次,孕周39 2周,难产17例,双胎5例。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1·2方法观察组新生儿(除阿氏评分<3分需抢救者外)于断脐后半小时裸体放在产妇胸前并帮助新生儿吸吮,母婴送回病房后将新生儿置于母亲床旁的婴…  相似文献   

2.
我院从 1995年 1月取消新生儿室 ,实行母婴同室 ,坚持婴儿出生后即母婴接触 ,早吸吮 ,按需哺乳。现选取母婴同室与非母婴同室各 5 0例做回顾性分析 ,以探讨母婴同室对母儿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  实验组为 1995年 1月至 12月 ,我院足月分娩产妇 5 0例 ,对照组为 1994年同期非母婴同室 5 0例。两组年龄均为2 2~ 32岁 ,孕期 37~ 4 2周 ,排除高危孕妇 ,新生儿体重为2 80 0~ 4 5 0 0 g,Apgqr评分 7~ 8分。方法 :胎儿娩出处理脐带后 ,在医护人员帮助下 ,立即与母亲皮肤接触 ,并协助吸吮乳头 30分钟 ,在产房观察两小时后 ,母婴同时送回病房…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脱水热发病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林艳 《医药论坛杂志》2004,25(1):53-53,65
目的 探讨母婴同室及分娩方式不同对新生儿脱水热发病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采用母婴同室前后新生儿脱水热发病情况及母婴同室后分娩方式不同(阴道分娩与剖宫产)的新生儿脱水热发病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母婴分离组发病率1.5%,母婴同室组发病率3.8%,母婴同室组中经阴道分娩者发病率3.3%.剖宫产者5.9%。结论 母婴同室后新生儿脱水热发病率升高,尤以剖宫产分娩者明显。  相似文献   

4.
王鸿娟  卢根 《贵州医药》1998,22(3):199-200
为了解实行母婴同室,母乳喂养对新生儿发病情况有无影响,现将我院实行母婴同室前后新生儿发病情况作对比分析。1临床资料1.1对象取1993年7月-1994年6月我院创建爱婴医院实行纯母乳喂养的2738例为母婴同室组,与前年同期集中于婴儿室中以牛奶喂养为主的2547例母婴分室组对照。1.2两组分娩方式,新生儿情况,见表1及表2。表1两组分娩方式、新生儿情况比较2结果2.1分娩方式:两组难产率分别为27.43%和28.66%,情况基本接近。2.2新生儿情况:两组重度窒息的发生率分别为1.门防和1.49%(才一1.仍,P>o.%);早产的发生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5.
为观察母婴早接触、母乳喂养、母婴同室、按需哺乳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本研究选择了我院 1998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内的产妇及新生儿 35 6例 ,进行比较和观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观察组 178例 ,孕周 >37周 ,接受过母乳喂养知识的宣教 ,经阴道正常分娩 ,无严重的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新生儿出生体重 >2 5 0 0 g ,出生后 1minApgar评分在 9~ 10分 ,无畸形 ,产后实行母婴早期接触 ,早吸吮 ,母乳喂养 ,按需哺乳。对照组 178例、母婴条件均与观察组相同 ,产后不进行母婴早期接触 ,混合喂养 ,按时哺乳。1 2 方法 :观察组…  相似文献   

6.
相洪兰  王露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0):1310-1311
为探讨母婴同室 ,早接触 ,早吸吮 ,按需要哺乳对母婴的影响 ,对我院435例母婴同室产妇的泌乳初始时间、泌乳量、新生儿几种疾病发生率进行观察、分析。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 :母婴同室组 :选择2001年在我院足月顺产的母婴435例 ,其中初产妇315例 ,经产妇120例 ,年龄23~32岁 ,新生儿体重2400~4400g,产妇均无并发症。非母婴同室组选择1997年在我院妇科足月顺产的母婴380例。产妇构成比、年龄、健康状况和新生儿体重与母婴同室组无统计学差异。1 2方法 :母婴同室组胎儿娩出后 ,即行母婴早接触 ,早吸吮 ,后按需哺乳 ,在母亲喂乳前不加代乳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母婴同室中蓝光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血素症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科从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我科出生的共97例患有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进行母婴同室的蓝光毯治疗。观察母婴同室中蓝光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结局,蓝光毯照射的不良反应,产后母乳喂养的实施情况,为人母的角色适应情况等。结果黄疸指数恢复正常91.75%,不良反应中皮疹占3.09%、大便次数增多占2.06%、烦躁不安占1.03%。母乳喂养实施占98.96%,母亲角色适应100%,对护士满意度98%。结论床边蓝光毯治疗护理对,an新生儿高疽红血素症安全有效,利于母乳喂养,母亲角色转挟及母婴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8.
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林敏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3):122-123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预防新生儿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07~2010年在本院实行母婴同室的6 234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感染例数为57例,为0.91%。按照护理干预不同分为两组,分别为早期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结果:本院2007~2010年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情况分析显示,共有57例新生儿出现了感染,感染率为1.50%~0.45%,对母婴同室新生儿发生感染的部位研究显示,主要的发病部位为上呼吸道,为32例,占56.14%,其次为皮肤14例,占24.56%。对研究人群进行不同护理,其早期护理组发生感染例数为9例,占0.40%,常规护理组发生感染的例数为48例,占1.23%,两组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同室预防新生儿感染的病因为细菌性感染,早期护理组可以有效控制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应注意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该院分娩新生儿母婴同室的现状。方法对2009-2010年住院分娩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9年住院分娩新生儿791例,母婴同室708例,新生儿母婴同室率为89.51%;2010年分娩新生儿1012例,母婴同室890例,新生儿母婴同室率为87.94%。2年间母婴同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母婴同室率呈下降发展趋势,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母婴同室率,促进母乳喂养成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母婴同室对新生儿健康发育的影响,方法:观察组285例,采用母婴同室,新生儿一出生后就和母亲皮肤相接触,24小时在一起,按需哺乳,对照组250例,实行母婴分室,定时喂奶,结果:母婴同室新生儿发病率明显低于母婴分室,结论:实行母婴同室有利于降低新生儿常见病发病率,有利于促进新生儿健康发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探讨降低母婴同室的新生儿的医院感染发病率的护理途径。方法对2005-2007年本院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医院感染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为2.73%,其中2005年3.97%,2006年2.77%,2007年1.72%。以呼吸道感染居首位。结论限制母婴同室的探视、陪伴,加强空气消毒及护理用品的消毒,认真执行洗手制度,做好呼吸道护理及基础护理,使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逐年下隆.  相似文献   

12.
孟春兰 《中国乡村医药》2007,14(12):36-36,47
为了进一步明确母婴同室的好处,我们观察了本院母婴同室后1年内产婴室新生儿的发病,与1年前母婴分室的新生儿发病作一对比分析。1临床资料1.1对象取我院2003年4月-2004年5月母婴分室,由牛奶喂  相似文献   

13.
重度妊高征患者阴道分娩与剖宫产母婴结局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重度妊高征 )患者阴道分娩与剖宫产母婴结局 ,以期为重度妊高征患者选择分娩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 1996~ 1999年我院住院分娩者中重度妊高征排除其它产科并发症、合并症的患者112例 ,其中阴道分娩 2 4例 ,剖宫产 88例 ,比较两组患者母婴结局。结果 阴道分娩组 ( 组 )的产后 2小时出血量为 16 4.4± 5 3.3ml,产后产妇感染率为 0 % ;明显低于剖宫产组 ( 组 )的 2 38.3± 40 .2 ml和 1.3% (P<0 .0 5 )。 组新生儿体重为 30 35 .2± 12 1.3g,新生儿轻度窒息发生率 4.1%与 组的 2 940 .3± 143.8g和 3.2 %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 .0 5 )。结论 因具先进的监测手段和抢救措施 ,重度妊高征患者阴道分娩较剖宫产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禤健平 《中国医药指南》2013,(15):417-417,420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出生且母婴同室的3589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产妇的文化程度、无菌观念、胎龄、分娩方式、羊水质量以及室内环境与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与否存在着普遍关联(P<0.05)。19例发生医院感染的患儿中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为8例(42.11%),其次分别为脐部、眼部、口腔感染。产后3d感染者最多,为8例(42.11%),4d感染者4例(21.05%),5d感染者3例(15.79%),6d、7d、8d以及8d以后感染者各1例(5.26%)。结论母婴同室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产妇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习惯,为产妇及新生儿营造良好的环境,减少医院感染的概率。  相似文献   

15.
母婴同室就是新生儿出生后24h母婴在一起。为了解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母婴同室情况,对2012年在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分娩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曹雪梅 《淮海医药》1997,15(1):18-18
对母婴同室组的足月顺娩产妇2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母婴同室组产后2h和24h出血量明显低于母婴分室组(P<0.05),产后出血率占8.5%,明显低于母婴分室组的14.8%,其产后尿潴留情况占2.5%,低于母婴分室组的6.9%,说明母婴同室对预防产后并发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新生儿护理中采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06~2022-05共78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9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常规护理+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比较新生儿出生后4h内不同时间节点的体温变化,比较新生儿出生1h内、4~5h啼哭次数及持续时间。结果:两组新生儿刚出生时体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出生1、2、3、4h内体温相比,试验组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4h体温均高于出生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出生1h内啼哭次数、啼哭持续时间均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出生4~5h内啼哭次数、啼哭持续时间均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4~5h啼哭次数与啼哭持续时间均比出生1h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护理中采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方案,对新生儿出生后体温提升有促进作用,可以减少新生儿啼哭次数及时间。  相似文献   

18.
我院创建爱婴医院以来,实行母婴同室,早吸吮、按需哺乳,取消了原有的婴儿室,不仅使新生儿获得了充足的母乳,而且大大减少了婴儿患病率,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1995~01-05间住院分娩的新生儿525例作为母婴同室组(观察组),包括自然分娩儿433例(82.4%),难产儿92例(17.5%),其中足月低体重儿(≤2500g)39例(7.4%),早产儿14例(2.7%);以1994年;和期非母婴向室时住院分娩儿510例为对照组,其中顺产儿421例(82.5%),难产儿89例(17.so/o,低体重儿38例问.5%),早产)L20例问.9O4)…  相似文献   

19.
刘爱秀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3):2535-2536
实行母乳喂养、母婴同室、做好婴儿的临床观察极其重要,尤其是出生7天内新生儿,对外界适应能力差,不良环境因素、感染因素均可造成疾病发生,自2001~2002年对684例的母婴同室新生儿临床观察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陈静 《中国医药指南》2014,(11):365-366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新生儿安然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采集我科室自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产后患者,将其产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观察其两组的护理临床分析。结果干预组经母婴同室的合理的护理干预直至出院新生儿均为健康的有58例,占总病例的96.66%,干预组新生儿安然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21.66%。结论经合理的护理干预,其母婴同室新生儿安然健康的人数明显提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