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基于肝脏脂肪合成环节,探讨HJJB方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14周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HJJB方组和罗格列酮组各8只,HJJB方组在第9周起按0.5 mL/100 g灌胃给药治疗。观察:肝组织HE染色;生化法检测肝组织甘油三酯(TG)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肝组织SREBP-1c、ChREBP、ACCase、SCD1 mRN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肝组织SREBP-1c、ChREBP、ACCase、SCD1蛋白含量。结果:模型组肝组织出现显著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空泡样变,肝组织TG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SREBP-1c、ChREBP、ACCase、SCD1 mRNA水平和蛋白含量较正常组均明显升高(P<0.01)。HJJB方组的上述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肝组织TG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SREBP-1c、ChREBP、ACCase、SCD1 mRNA水平和蛋白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和罗格列酮组(P<0.01)。结论:HJJB方能通过降低脂肪肝大鼠肝组织SREBP-1c、ChREBP、ACCase、SCD1 mRNA水平和蛋白含量抑制肝脏脂肪合成,这可能是其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复方绞芪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的影响,探讨其防治NASH的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喂养12周诱导SD大鼠建立NASH大鼠模型,同时用不同剂量复方绞芪方治疗,观察其对NASH大鼠肝指数、血清肝功能、血脂、血糖的影响;常规HE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并计算NAFLD活动度积分(NAS)。结果:模型组大鼠的肝指数、血清ALT、AST、GLU、LDL-C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增加;而血清HDL-C水平显著下降;同时NAS计分明显升高。应用复方绞芪方进行干预后,大鼠NAS计分较模型组大鼠显著降低,肝功能、血糖明显改善,血清CHOL、TG、LDL-C水平不同程度下降同时HDL-C明显升高。结论:复方绞芪方能改善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明显降低NAFLD活动度积分(NAS),这可能是其治疗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最早由Ludwig等^[1]于1980年提出。近代研究认为,NASH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一种病理阶段,主要是指伴有肝细胞损害的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与饮酒、嗜肝病毒感染等因素无关^[2]。NASH是NAFLD的中间病理状态,约15%的患者可以从单纯性脂肪肝发展为NASH,进而发展为纤维化和肝硬化,  相似文献   

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互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NASH60例及NAFL60例,进行体重指数(BMI)、腰围检查,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等指标。结果NASH组与NAFL组比较,血糖、空腹胰岛素明显升高(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升高(P<0.05)。结论NAFL发展为NASH与高空腹血糖、胰岛素密切相关,IR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方绞芪方对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脂质代谢变化情况的影响,探讨其防治NASH的作用机制。方法:高脂高糖饮食喂养12周诱导SD大鼠建立NASH模型,同时以不同剂量的复方绞芪方治疗,检测大鼠血清TG、CHOL、HDL-C、LDL-C、FFA、ALT、AST和肝组织匀浆TG、CHOL含量变化,常规HE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并计算NAFLD活动度积分(NAS)。结果:模型组大鼠的血清ALT、AST、LDL-C、FFA水平以及肝组织中的CHOL、TG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增加;而血清HDL-C水平明显下降;NAS计分明显升高。应用复方绞芪方进行干预后,大鼠NAS计分较模型组大鼠显著降低,肝功能明显改善,血清CHOL、TG、LDL-C、FFA水平明显下降同时HDL-C明显升高,肝组织中CHOL和TG含量也明显下降。结论: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NASH大鼠存在脂质代谢紊乱,复方绞芪方能一定程度纠正肝组织脂质代谢紊乱,这可能是其防治NASH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中成药》2019,(8)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的影响。方法 36只大鼠给予高脂饲料10周造模后,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槲皮素低、高剂量组(40、80 mg/kg),每组9只。HE、油红O、Masson染色检测大鼠肝组织炎症损伤、脂肪变性,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F4/80检测Kupffer细胞活化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脏PI3K、AKT、NF-κB p65、p-AKT1、p-NF-κB p65蛋白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肝脏PI3K、AKT1、AKT2、NF-κB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槲皮素高剂量组明显改善大鼠肝脏脂质沉积和肝脏纤维化,减轻炎症细胞浸润,降低NAS评分,减少Kupffer细胞活化水平(P0.05);还能显著提高PI3K、AKT表达,降低NF-κB表达(P0.05)。结论槲皮素能通过调控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来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减轻肝脏炎症。  相似文献   

7.
胡燕  薛冬英  叶军 《中医药信息》2012,29(4):162-165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发病率日益增高,而且发病年龄趋于低龄化。就近5年应用丹参及其复方治疗NASH的研究作了系统回顾,从临床研究(辨证论治、经典方治疗、自拟方治疗、中成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单味药治疗、中药复方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及实验研究(中药复方研究、单味药研究)等方面论述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阐明丹参及其复方治疗NASH的优势,并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发病率日益升高。NASH本身可影响其他慢性肝病进展,并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病互为因果。由于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故缺乏有效防治措施。文章对国内外近5年来的主要文献进行整理,对NASH发病机制的认识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高脂饮食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观察清热化湿方王氏连朴饮加减方对其血清生化和肝组织病理的影响。方法:采用普通饲料加10%猪油、2%胆固醇高脂饮食复制大鼠NASH模型。实验分正常对照组、空白模型组、清热化湿方防治组、东宝肝泰(复方蛋氨酸胆碱片)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LDL)和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评估肝组织病理脂肪变性和炎症活动程度。结果:大鼠NASH模型成功建立。与空白模型组相比,东宝肝泰对高脂饮食诱导的NASH大鼠具有降低TG、TCH、LDL作用(P0.05),其对脂肪变性和炎症活动程度无明显改善(P0.05);清热化湿方防治组血清TG、TCH、LDL、ALT、AST明显降低(P0.01),作用均优于东宝肝泰对照组(P0.05),清热化湿方防治组脂肪变性和炎症活动程度明显改善(P0.01),其炎症活动程度较东宝肝泰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清热化湿方对NASH有良好的防治作用。部分作用优于东宝肝泰组(P0.05)。  相似文献   

1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以及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其主要特征是肝细胞脂肪变性和三酰甘油蓄积。临床上,本病主要包括以下3种类型: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simple fatty 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 hepatitis,NAS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nonalcoholic cirrhosis,NAC)。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形成中脂质代谢的变化情况.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各40只,正常组喂以普通饲料,模型组喂以高脂饲料,分别在实验第2、4、8周和第12周末每组各随机处理10只,检测血清TG、CHOL、HDL-C、LDL-C、FFA、ALT、AST和肝组织匀浆TG、CHOL含量变化.肝组织常规HE染色观察肝组织脂肪变和炎症程度.结果:模型组大鼠在喂养高脂饲料2周后即出现血清CHOL、LDL-C、FFA增高、HDL-C降低等明显的血脂紊乱和肝组织TG、CHOL含量增加、肝细胞的脂肪变;在连续喂养4周至12周血脂异常持续存在但不明显加重,而肝脏TG、CHOL含量进一步增加、肝细胞脂肪变程度也逐渐加重,至12周出现明显肝组织炎细胞浸润和血清ALT、AST水平增高;血清TG水平在4周较同期正常组明显增高而12周则较同期正常组显著降低.结论:高脂饮食可诱导大鼠NASH形成,同时存在明显的脂质代谢的紊乱,且血脂的变化与脂肪肝的程度存在着不平行现象.  相似文献   

1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在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一种肝脏疾病,然而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治疗药物。若NASH继续发展成肝硬化、肝癌,将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所以,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应积极及早的治疗。现笔者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西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及其他疗法等方面对NASH的治疗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成药》2017,(8)
目的 观察化滞柔肝颗粒(茵陈、决明子、大黄,等)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湿热蕴结证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12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易善复)]和治疗组(化滞柔肝颗粒),两组均在控制饮食、加强有氧运动的基础上给予药物治疗。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行身体质量指数、肝功能、血脂、血糖、胰岛素、脂联素和瘦素水平监测,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计算及肝脏超声检查。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明显下降(P0.05),肝脂肪变程度有明显改善(P0.05),而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脂联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与肝脂肪变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治疗后身体质量指数、血清瘦素水平均有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身体质量指数、血清瘦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滞柔肝颗粒联合基础疗法通过降低胰岛素抵抗来有效改善湿热蕴结证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高脂血症、肥胖症、脂肪肝患者呈上升趋势,在体检中,越来越多的人被发现患有脂肪肝,它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医学问题和社会问题,据统计,脂肪肝在我国人群中的病率高达10%,  相似文献   

1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包括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和脂肪性肝硬化.其中NASH是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病机制而言,目前普遍认同的是“二次打击学说”.第1次打击为胰岛素抵抗,是NAFLD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1];第2次打击为在肝脏脂肪沉积基础上所发生的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是导致NASH的关键[2].近些年研究发现,许多中药具有防治NASH的疗效,可从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脂质代谢、抗脂质过氧化、调控脂质代谢相关因子等方面发挥作用.现就中药防治大鼠NASH的实验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线粒体修复酶的调控作用,探讨其防治NASH的作用机制。[方法]高脂饲料喂养制备NASH大鼠模型,每日灌胃三种中医辨证方(健脾补肾方、活血降浊方、综合方)及易善复进行治疗,10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肝功能、血脂指标,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肝组织线粒体DNA修复酶,并进行统计。[结果]三种中医辨证方组大鼠肝功能及血脂指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且肝脏内线粒体DNA修复酶含量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三种中医辨证方对NASH大鼠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改善大鼠肝功能及血脂,提高线粒体DNA修复酶含量,促进受损肝细胞自身修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脂质代谢因子的调控作用,探讨其防治NASH的作用机制。方法:高脂饲料喂养制备NASH大鼠模型,每日灌胃3种中医辨证方(健脾补肾方、活血降浊方、综合方)及易善复进行治疗,10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肝功能、血脂指标,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肝组织脂质代谢因子指标,并进行统计。结果:3种中医辨证方组大鼠肝功能、血脂指标及SREBP-1c、SCAP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且PPARα、PGC-1α含量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3种中医辨证方对NASH大鼠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改善大鼠肝功能及血脂,干预脂质代谢相关因子从而调节脂质代谢。  相似文献   

18.
对近10年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研究作了系统同顾,从辨证论治、复方中药治疗、中成药治疗、单味药物治疗研究等方面论述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阐明了中医药治疗NASH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研究作了系统地回顾,从辨证论治、复方中药及中成药治疗、中医特色治疗等方面论述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阐明了中医药治疗NASH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栀子苷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大鼠的影响,并基于肠肝轴探讨栀子苷防治NASH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5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7只。即正常组、模型组、栀子苷组、盐酸吡格列酮组及培菲康组。除正常组外,其余28只大鼠采用高脂饮食16周建立大鼠NASH模型,在造模第9周开始给药,共治疗8周。第16周末经腹主动脉取血,生化法检测肝组织甘油三酯(TG)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肠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肝组织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终点显色法检测血浆内毒素(LPS)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肝组织显示出典型的NASH组织学特征,经栀子苷干预后,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浸润较模型组减轻。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上皮细胞少量脱落,肠黏膜机械屏障受损。经栀子苷干预后,回肠黏膜结构完整,未见明显肠上皮细胞脱落。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脂肪重量、肝湿重、肝指数、肝脏TG含量、血浆LPS水平、肝组织IL-1β、IL-6、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0.01)。经干预后,栀子苷组大鼠脂肪重量、肝湿重、肝指数、肝脏TG含量、血浆LPS水平、肝组织IL-1β、IL-6、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P0.01)。结论栀子苷能明显改善大鼠肠黏膜组织结构,保持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显著降低血浆LPS水平,显著降低NASH大鼠肝组织IL-1β、IL-6、TNF-α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提示栀子苷治疗NASH的作用机制与调节肠肝轴、改善肠黏膜屏障、减少内源性LPS产生、降低炎症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