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彩超检测13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测量颈总动脉后壁IMT(内膜-中层)厚度,观察斑块的有无及形成情况;并检查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2例作为对照组。结果13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颈动脉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等血管异常者123例,异常检出率为90.44%;对照组中为35例,异常检出率为34.31%,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最常见于颈动脉分叉处,其次为颈内动脉起始段,但左右侧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明显重于非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不稳定性斑块脱落是造成脑梗死的重要发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王新成 《当代医学》2013,(31):82-83
目的通过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结果及原因来探讨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2012午郑州币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10例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另选其他非脑血管病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通过血管外超声手段来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硬化斑块形成原因及颈动脉狭窄程度,并检验血压、空腹血糟、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尿酸等。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组给予不同治疗方式,一组用阿司匹林及辛伐他汀(治疗组)治疗,另一组单用阿司匹林(对照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并对比两种治疗效果。结果经干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内部回声增强;而对照组患者粥样硬化斑块大小变化不明显。脑梗死组颈动脉IMT、斑块检出率均较高,其颈动脉内膜一中膜厚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狭窄发生率与非脑血管病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1;p〈0.0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有斑块组与无斑块组进行比较,得出年龄、低密度脂蛋白、尿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发病有着密切联系,脑梗死组的动脉斑块发生率高,颈动脉超声可作为检测动脉斑块的无创敏感性指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时进行干预性治疗,可有效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高君丽 《当代医学》2014,(18):112-113
目的: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及危险因素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以宝钛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80例确诊的脑梗死患者为病例组,同期检查的76例非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2组年龄及性别构成无显著差异。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2组患者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TC/HDL-C)比值、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进行比较,并对影响颈动脉粥样板块及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斑块、高血压、血脂异常及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为颈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TC/HDL-C比值、LDL-C(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颈部血管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测对预测和治疗脑梗死有重要意义,多种危险因素影响脑梗死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建平 《四川医学》2009,30(10):1590-1592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分别对80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78例非脑梗死患者(对照组)的颈动脉进行检测,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及与血压、血糖、血脂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76.25%,对照组为25.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TG升高是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发生有密切关系,对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及早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对预防和治疗脑梗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危险因素与斑块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危险因素与斑块发生的关系。方法对130例脑梗死患者(实验组)和120例非脑梗死患者(对照组)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和血压、血脂、血糖检查,通过数据统计分析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危险因素与斑块发生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明显增多(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HBP、DM、H-TC、H-TG,H-LDC存在相关关系(P〈0.05),且与并存多种因素者相关关系更为显著(P〈0.01)。另外,硬化的血管腔内斑块形成的数目及造成管腔的狭窄程度与以上因素也存在相关关系,且多重因素较单纯因素对斑块数目及管腔狭窄严重程度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密切,而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又加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斑块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杨艳丽  柳钊  李进 《吉林医学》2014,(21):4665-4666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双侧颈动脉的脂质斑块形成情况。结果: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硬化,其中粥样斑块形成占74%,产生部位依次为颈动脉分叉处、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且伴有糖尿病和/或高血压的患者动脉硬化发生率高。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及早诊断出颈动脉粥样硬化,并对其进行有效干预,能够显著减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临床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特点及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彩色超声检测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及斑块情况,80例非缺血性脑血管患者作为对照。结果: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I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粥样硬化斑块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最多。各组内软斑和混合斑比硬斑更易引发缺血性脑血管病(P<0.05)。两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密切,软斑与混合斑为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在斑块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正常人及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与大动脉弹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脉搏波速度(pulse wavevelocity,PWV)自动测量系统测定颈动脉-股动脉PWV作为反映大动脉弹性的参数;B型超声对颈动脉进行扫查,动脉粥样斑块的定义为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3mm。分组情况:①以有无斑块分为颈动脉粥样斑块组与无斑块组。②以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分为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结果:①55例有颈动脉粥样斑块者与140例无斑块者相比,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者年龄、SBP、DBP、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V)、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高龄(OR=2.122,P=0.01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3.546,P=0.015)、C-FPWV(OR=1.074,P=0.033)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②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比较,前者的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较后者明显增高,而大动脉弹性则明显降低。结论:①年龄、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大动脉弹性减低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具有相关性。②高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和大动脉弹性降低在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过程中起独立作用。③高血压是导致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和大动脉弹性下降的共同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李宝新 《中外医疗》2010,30(17):178-178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情况及相关性分析。方法彩超检测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测量颈总动脉后壁内中膜厚度(IMT),观察有无斑块及进行斑块分型;并检测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104例,检出率86.67%,不稳定性斑块60例,检出率50%;对照组中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等15例,异常检出率25.0%,不稳定性斑块2例,检出率3.3%;二者有明显差异。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最常见于颈动脉分叉处,其次为颈内动脉起始段。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尤其不稳定性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彩超通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及分型,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预测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金远志  王邦宁 《安徽医学》2010,31(6):556-559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上及早诊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等常见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期间经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患者175例,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斑块组(97例)和无斑块组(78例)两组,记录所有患者血脂情况,包括:三酰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空腹血糖水平(FBG),纤维蛋白原(FIB)浓度,同时了解患者既往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史等病史,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斑块组高血压发病率、TC、TG、LDL-C、apoB、Lp(a)、FIB浓度、糖代谢异常发病率显著高于无斑块组(P均〈0.05),两组间吸烟饮酒史、载脂蛋白A(apoA)、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低密度脂蛋白、高血压、糖代谢异常、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浓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颈动脉斑块形成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低密度脂蛋白、高血压、糖代谢异常、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浓度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增高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为临床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26例,根据患者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的结果,颈动脉稳定性斑块71例患者为A组,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的55例患者为B组。采集2组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进行对比。结果 2组患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别为(19.52±5.71)、(33.61±6.51)μmol/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助于评估患者斑块的稳定性,指导临床的诊疗,预防急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李莉  张鸿举  丁少娟 《当代医学》2010,16(36):140-141
目的评价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对65例冠心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口服瑞舒伐他汀一日10mg,每晚1次,治疗6个月,分别测定其治疗前及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及颈动脉中内膜厚度(IMT),并计算颈动脉斑块积分。结果瑞舒伐他汀治疗后6个月,患者TC、TG、LDL-C、CRP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1),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1)。颈动脉IMT及颈动脉斑块积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O.05)。结论瑞舒伐他汀通过降低血脂、降低hs-CRP水平,从而改善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用菲利浦7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09例2型糖尿病患者双侧颈动脉进行检查,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观察颈动脉有无斑块,分成A组(颈动脉IMT1.0mm及无颈动脉斑块)及B组(颈动脉IMT≥1.0mm和/或颈动脉斑块),记录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病程;测定血糖、血压、血脂、血尿酸、纤维蛋白原。结果两组年龄、收缩压、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B=0.052,P0.05)、收缩压(B=0.029,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1.771,P0.01)、血尿酸(B=0.006,P0.05)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是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敖莉  王泽茂  姜云 《中国医药导报》2013,(32):95-97,108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血脂康治疗高血压伴颈动脉斑块的效果情况.方法 分析浙江省慈溪市宗汉医院120例高血压伴颈动脉斑块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临床分组,对照组(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组)60例和观察组(阿托伐他汀联合血脂康治疗组)60例,观察两组患者一般性临床资料性别构成比、年龄分布、平均病程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平均斑块数、斑块总积分情况和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B(Apo B)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颈动脉IMT、平均斑块数、斑块总积分无明显差异(t=0.13、1.10、1.20,均P>0.05),两组治疗前TC、TG、HDL-C、Apo B均无明显差异(t=0.99、0.99、0.00、0.00,均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颈动脉IMT、平均斑块数、斑块总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t=4.76、8.59、16.03,均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TC、TG、HDL-C、Apo B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20、6.20、3.46、5.48,均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血脂康治疗高血压伴颈动脉斑块患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状态,降低血脂,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邹文淑  沈燕  杨波  陈德助  罗雪 《四川医学》2010,31(12):1816-1818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与血尿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1例应用高频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情况,并同时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尿酸(SUA)、尿素(BUN)、肌酐(Sc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等生化指标。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分为颈动脉IMT正常组(IMT≤0.9mm)、颈动脉IMT增厚组(IMT1.0~1.3mm)及颈动脉斑块形成(IMT≥1.3mm)3组,采取统计学方法分析生化指标与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颈动脉内膜-中层厚(IMT)3组间血尿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着血尿酸水平增高,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相应增加,提示尿酸可能参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的发展,血尿酸与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相关性,故对高血压患者常规定期检测颈动脉IMT及血尿酸,可以及早发现动脉粥样硬化(AS),预防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早期积极降压达标,控制高尿酸血症,可以延缓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AS,保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从而减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的25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超声诊断结果分为斑块组及非斑块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腰围、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 258例T2DM患者中共检出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86例,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达33.3%。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SBP、2 h BG、HbA1c、ISI、TG、LDL-C等因素均具有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年龄、SBP、2 h BG、ISI、TG是T2DM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SBP、2 h BG、ISI、TG是引起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对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控制及预防,防止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余传庆  张梅  薛敏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8):831-834,836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及其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240例确诊的ICVD患者(ICVD组,又分为有CAS斑块组123例和无CAS斑块组117例)和236例非脑血管病患者(对照组),均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状况,并对血浆Hcy和MMP-9水平与CAS的斑块及其硬化程度分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ICVD患者Hcy和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ICVD患者斑块组Hcy和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无斑块组(P < 0.01)。ICVD组颈动脉IMT与Hcy和MMP-9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 < 0.05);ICVD组颈动脉硬化程度与Hcy及MMP-9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 < 0.05);ICVD组血浆Hcy与MMP-9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 < 0.01)。高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饮酒及冠心病对ICVD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影响较大。结论: ICVD患者中,CAS斑块形成可能与血浆Hcy和MMP-9升高有关,CAS程度愈高,其相关性愈大,ICVD患者Hcy和MMP-9水平可以反映颈动脉斑块的性质和稳定性,是临床了解ICVD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脂类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贝克曼DXC-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38例老年冠心痛和50例健康人血脂进行检测。结果冠心病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B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脂蛋白A1平均浓度冠心病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胆固醇的升高差异无显著性(P〉0.0,5)。冠心病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l/脂蛋白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月旨蛋白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1比值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结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脂蛋白B、脂蛋白A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胆固醇、脂蛋白Al/脂蛋白B的异常为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危险因子,对老年人的血清脂类的检测,尤其是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一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一C、脂蛋白B、脂蛋白A、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胆固醇、脂蛋白Al/脂蛋白B的检测结果异常时,可以作为诊断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