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s)与全反式维甲酸(ATRA)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方法观察使用As2O3与ATRA治疗的12例APL住院患者发生的任何不良反应事件.结果有2例患者发生了维甲酸综合征(RAS),1例患者出现了Q-T间期延长.持续使用As2O3或ATRA治疗后,其副作用及严重程度减轻.结论使用As2O3或ATRA治疗APL时,常见的不良反应比较轻微,为可逆性的.通常不需要中断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对复发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应用ATRA治疗APL后复发的14例患者给予As2O3方案治疗,As2O310 mg加入5%葡萄糖500ml静滴持续3~4小时1次/d,观察CR率.CR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14例患者完全缓解(CR)12例,1例因不缓解而放弃治疗出院,死亡1例,CR率85.7%,达CR时26-40d,平均29d.。结论三氧化二砷是治疗复发的APL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我院应用三氧化二砷(As2O3)注射液(静滴)治疗难治和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患者1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玉芳  徐彧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7):2651-2652
我院1994年至今应用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以来,初治109例中完全缓解96例(88.07%),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及化疗后复发21例中缓解14例(66.7%).回顾应用三氧化二坤(As2O3)治疗APL经验,现就其疗效、毒副作用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三氧化二砷(As2O3)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已有20余年,通过特异性降解PML-RARα融合蛋白,As2O3在复发难治和初发APL患者中均获得了较理想的疗效,不良反应较轻,已成为复发难治APL的首选药物.通过进一步临床试验,As2O3有望成为初发APL的一线用药,并可减低甚至取代化疗,使部分APL成为无需化疗而获得治愈的血液学肿瘤.  相似文献   

6.
周晋  孟然  王艳 《中国乡村医药》2004,11(10):71-71
本文评价三氧化二砷 (As2 O3)的两种给药方法在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观察并随访了分别应用 As2 O3两种给药方法治疗的 APL96例 ,试验组4 8例 ,按 0 .16 mg/kg计算每例患者 As2 O3的日治疗总量 ,分 2次加 5 %的葡萄糖液 2 5 0 ml稀释 ,缓慢静脉滴注 ,每分钟 8滴 ,2次给药间隔 2~ 3h;对照组 4 8例 ,按常规给药 0 .16 mg/kg计算As2 O3日治疗总量 ,每日用药 1次 ,2 h完成。分别测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砷浓度 ,并随访治疗后 6个月中的复发率和砷蓄积情况。结果显示连续用药 2 8d,试验组总有效率为 93…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对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心脏毒性.方法 11例儿童APL共进行18例次As2O3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脏症状及体征、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肌酶、心肌钙蛋白变化.结果 As2O3治疗后,异常心脏症状及体征发生率为11.1%,心率加快发生率为27.8%,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44.4%,心脏多普勒超声异常发生率为11.1%,心肌钙蛋白异常发生率为5.6%.心脏毒性无性别和年龄(<10岁 vs.>10岁)差异.结论 常规剂量As2O3治疗儿童APL时心脏毒性较轻.  相似文献   

8.
我院应用三氧化二砷(As2O3)注射液(静滴)治疗难治和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患者1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如何调控细胞凋亡 (Apoptosis)的相关基因 ,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达到治疗白血病。应用三氧化二砷 (As2 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并研究其作用机理及其临床相关指标的改变。方法 :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对 18例APL(以FAB分类标准做骨髓形态学分析确诊 )患者在使用As2 O3 治疗前后进行程序化细胞死亡 (programmedcelldeath ,PCD)检测 ,同时做骨髓形态学分析 ,观察骨髓增生程度、早幼粒细胞计数等临床指标的改变。结果 :使用As2 O3 治疗后 ,APL患者骨髓细胞PCD明显增高 ,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FAB形态学分析 ,治疗后骨髓中颗粒增多的异常早幼粒细胞明显减低 (达到PR、CR水平 ) ,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度治疗后比治疗前稍低 ,多为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结论 :As2 O3 可诱导APL白血病细胞凋亡 ,降低骨髓早幼粒细胞计数 ,且不引起骨髓抑制 ,使患者达到部分缓解至完全缓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三氧化二砷(As2O3,亚砷酸)是目前治疗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最有效的药物之一,它诱导早幼粒细胞分化和凋亡[1]。随着对As2O3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其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关注,该药的主要不良反应有消化道反应,皮肤损害,肝、肾功能的损害,分化综合征等[2]。本文对42例APL应用As2O3治疗,观察其对小儿APL肾脏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以外的复发/难治急性非淋巴白血病(ANLL)疗效.方法 给予三氧化二砷注射液(As2O3)1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连续28天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后骨髓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As2O3治疗复发难治性非APL-ANLL有效率44.4%,不良反应小.结论 As2O3是治疗非APL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潜在药物,可作为供选方案用于难治或复发患者、不能耐受化疗的初治或化疗间歇期患者的治疗,以扩大其临床适应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16例初治病人给予ATRA联合As2O3以诱导缓解,完全缓解(CR)后用DA(D:柔红霉素,A:阿糖胞苷)、HA(H:高三尖杉酯碱,A:阿糖胞苷)和中剂量Ara-C(阿糖胞苷)方案巩固化疗,维持治疗方案用ATRA、MTX(甲氨蝶呤)和As2O3依次序贯治疗。结果:16例患者均获CR,其中15例目前仍保持CR状态,持续CR的时间8~46个月,l例因为皮肤浸润复发而死亡。结论:ATRA联合As2O3诱导缓解治疗APL以及维持治疗阶段以ATRA、As2O3、MTX序贯治疗,不良反应无显著增加,不仅能提高CR率,缩短达到CR的时间,并可降低复发率,有助于延长APL患者的持续缓解时间及无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3.
三氧化二砷(As2O3)应用于治疗肿瘤有一百多年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开始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并得到了极大的突破,且没有严重的骨髓抑制毒性,其治疗效果已获确认,As2O3成功治疗APL的意义还在于其独特的作用机制--促进细胞凋亡和部分分化.因此这一疗法为以后运用凋亡机制治疗血液恶性疾病提供了新思路[1].目前应用砷剂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国内报道不多,治疗效果未知,也缺乏相关临床数据.我院自2003年以来,应用砷剂治疗MDS 15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砷剂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5例的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氧化二砷(As2O3)应用于治疗肿瘤有一百多年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开始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并得到了极大的突破,且没有严重的骨髓抑制毒性,其治疗效果已获确认,As2O3成功治疗APL的意义还在于其独特的作用机制--促进细胞凋亡和部分分化.因此这一疗法为以后运用凋亡机制治疗血液恶性疾病提供了新思路[1].目前应用砷剂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国内报道不多,治疗效果未知,也缺乏相关临床数据.我院自2003年以来,应用砷剂治疗MDS 15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姚伟  殷献录  李静 《淮海医药》2010,28(3):253-254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应用ATRA联合As2O3治疗初治APL共16例,As2O30.1%注射液1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静脉滴注,持续4~6h,1次/d;ATRA25mg/(m2.d)分3次口服,根据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维甲酸综合征以及肝功能变化调整ATRA和As2O3的剂量,观察CR率、获得CR所需时间、不良反应等。结果16例初治患者中,仅1例因剧烈头痛(排除脑出血)退出,其余15例均达到CR,CR率达到93.8%,取得CR的平均时间是(26.9±4.3)d,均无早期复发并持续完全缓解,且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患者均能耐受,毒副作用并未增加。结论双诱导治疗APL具有疗效好,达CR时间短,副作用少,无病生存时间长得优点。  相似文献   

16.
我们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应用三氧化二砷(As2O3)同时联合常规化疗方案即双诱导进行缓解期治疗,达到完全缓解(CR)后再用As2O3,与不同联合化疗交替进行缓解后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 1997年 5月至 2 0 0 2年 12月应用三氧化二砷(As2 O2 )治疗难治和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患者 15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5例中 ,其中女 7例 ,男 8例 ;年龄 7~ 48岁。本组复发及难治APL病均按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 ] 诊断。复发性APL 6例 ,在全反式维甲酸 (ATRA)治疗达到完全缓解 (CR)后 6~ 2 8个月 (平均 14 .4个月 )内复发 ,难治性APL 9例。1 2 治疗方法  ( 1)诱导缓解治疗 :0 .1%As2 O310mg(哈尔滨医科大学提供 ) ,加入生理盐水 5 0 0ml静脉滴注 3~ 4h ,每日 1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APL28例患者用ATRA25mg·m^-2·d^-1,分2~3次服用,As2O3 0.28mg·m^-2·d^-1静脉点滴,并根据外周血白细胞数、不良反应等调整ATRA和As2O3用量直至完全缓解(CR)。结果 28例患者中,2例因发生DIC合并脑出血死亡,26例患者CR,CR率92.9%(26/28);取得CR所需治疗时间为(22.8±4.5)d(18~36)d。85.7%患者在治疗开始时白细胞升高;46.4%出现肝功异常,多在As2O3减量或停用后1周内恢复。结论 ATRA联合As2O3治疗APL疗效好,不良反应少,CR时间短。  相似文献   

19.
三氧化二砷对APL促凋亡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如何调控细胞凋亡(Apoptosis)的相关基因,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达到治疗白血病。应用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并研究其作用机理及其临床相关指标的改变,方法: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对18例APL(以FAB分类标准做骨髓形态学分析确诊)患者在使用As2O3治疗前后进行程序化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检测,同时做骨髓形态学分析,观察骨髓增生程度,早幼粒细胞计数等临床指标的改变,结果:使用As2O3治疗后,APL患者骨髓细胞PCD明显增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FAB形态学分析,治疗后骨髓中颗粒增多的异常早幼粒细胞明显减低(达到PR,CR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1),。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度治疗后比治疗前稍低,多为增生或明显,结论:As2O3可诱导APL白血病细胞凋亡,降低骨髓早幼粒细胞计数,且不引起骨髓抑制,使患者达到部分缓解至完全缓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 (As2 O3)和维甲酸 (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 )患者高白细胞发生后 ,黏附分子 L FA- 1(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 - 1)和 Mac- 1以及细胞间黏附分子 - 1(ICAM- 1)的表达。方法 :随机分两组 ,分别选用 0 .1% As2 O310 m L / d,静脉点滴 ;ATRA 2 5 mg· m- 2 · d- 1 ,分 3次口服。分别用流式细胞仪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白细胞增高期外周血白细胞上 L FA - 1和 Mac- 1的表达及其培养上清刺激内皮细胞 ICAM- 1的表达。结果 :As2 O3组和 ATRA组治疗后高白细胞时 L FA - 1分别为 (5 1.87± 17.6 5 ) %和 (4 8.32± 16 .98) % ,Mac- 1分别为 (4 5 .2 5± 19.12 ) %和 (4 3.4 5± 2 0 .6 5 ) % ,明显高于治疗前 ,两组间无明显差别。As2 O3组和 ATRA组高白细胞期 APL骨髓上清刺激内皮细胞表达 ICAM- 1增加分别为 (6 9.39± 18.4 6 ) %和 (6 4 .5 7± 7.2 4 ) % ,明显高于治疗前 (4 2 .35± 9.36 ) %和 (4 5 .5 6± 6 .86 ) %。结论 :As2 O3和 ATRA治疗 APL高白细胞的发生与诱导分化治疗过程中 APL细胞的黏附分子 L FA- 1和 Mac- 1表达增加 ,并刺激内皮细胞 ICAM- 1的增加有关 ,L FA - 1,Mac- 1和ICAM- 1互相作用 ,使 APL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增加 ,并释放入外周血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