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药补不如食补",食补在我国的历史可以说是源远流长。食补,即结合自身情况,通过调整日常饮食种类和进食方法等,利用食物来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使身体强健或愈疾防病的一种养生方法。通过食补达到养生的目的,被称为食疗养生,简称"食养"。通俗点说,就是通过调整饮食的摄取来对我们的身体进行保养。食疗养生的意义食物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为人体提供生长发育和维持健康生存所  相似文献   

2.
常言道:"药补不如食补"、"猴头燕窝,不如多吃米馍".金元时代名医张从正指出:"养生当论食补,治疗当考药攻."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说:"凡欲治疗,先以食疗,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这些都说明在当时饮食调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古云: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在冬季这个进补的大好时机,如何从自身健康状况出发,把食补、药补、神补三者有效地配合应用是冬季进补的一门学问,同时,补也有讲究。 1.食补:选用一些适当的食物以滋补气血,固本健身。气虚者宜多食些健脾益气的食物,如鲢鱼、扁豆、大枣、糯米、黄米、栗子、胡萝卜、山药等;偏于阳气不足的则可多食些羊肉、鸡肉、狗肉、鹌鹑、海虾、海参、鳗鱼、黑枣、雀肉等;偏于气阴不足的,应多食些益气养阴的食物,龟、鳖、兔肉、鸭、鹅、燕窝、木耳、莲藕、百合等但食无妨;脾胃肾虚者冬季食补还应多吃些含糖、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豆浆、鱼汤、牛奶、肉汤等。  相似文献   

4.
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人相应,养生亦需顺应自然特点。中医学认为,人体阳气于冬季内藏,阴气固守,是机体能量的蓄存阶段,也是虚弱者的进补好季节。进补,有两种方法:一为食补,一为药补。实践证明,药补不如食补,故冬补应以食补为主。补品的选用,应注意性别不同、体质差异、长幼胖瘦、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皮肤美容、通过科学的中医方法来保持皮肤健美,以食疗、按摩、针灸等手段促进皮肤美容,兹就中医体质分型与皮肤美容之关系及其运用食疗、药膳来益颜健体等方面探讨如下: 1中医体质理论 早在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记载“体质”两字,国外称 Constitntion(译为“状态” )是人体在先天和后天生长发育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生理机能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要研究中医体质理论,必须立足于整体观,据《灵枢·寿夭刚柔》篇记载:“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强有弱,有短有长,有阴有阳。”表明了性格、气质的刚与柔;机体功能的强与…  相似文献   

6.
食疗是调整病理体质,保养正常体质的重要手段之一。食疗的控制要因人制宜,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食疗所选的食物也不一样。因此在谈食疗之前应先了解人有哪些体质上的差异。匡调元先生将人的常见体质归纳为六种: 一、正常体质:体壮力强,面色润泽,胃纳佳,耐寒暑,口微干,一生少病,多见于劳动人民,亦可见于春春期前后发育正常之健康人。二便调,脉有  相似文献   

7.
要想长寿,必须把吃喝拉撒睡都变成一种享受。药补不如食补,食物为人的后天之本,要想长寿,必须在饮食里调节。而不一样的体质,补的内容也不一样。如果是阴气不足,应该多吃甲鱼、乌龟等,如果是阳气不足,则要吃些梅花鹿肉或者鹿茸。  相似文献   

8.
食物与药物一样,都能表现出一定的性能,单从食性上来说,它就有寒、热温、凉的不同,应该结合不同疾病、不同体质等多方面的因素加以选择。"食疗"乃"饮食治疗"之简称,是指以食物代替药物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当然也有用食物来调养体质、强身健体的,这称为"食养"。这  相似文献   

9.
食疗,自古以来就被看作是调理身心的最天然的方法。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如果在加强身体锻炼的同时,加上食疗,则能有效延缓人体衰老,从而对益寿延年起到事半功倍之效。下面介绍几种日常生活中的辅助食疗方,既能吃出年轻美丽又能吃出健康快乐。芝麻茯苓粉芝麻、茯  相似文献   

10.
冬天天气寒冷,是匿藏精气的季节,民谚有“三九补一冬,来年少病痛”之说。对精气不足的老年人,冬季进补尤其重要。冬季进补,通常以冬至开始为宜,直至立春。进补又分食补与药补,人们应根据个人的体质,分情况选用补法。对于年轻体壮的年轻人,对寒冷有着良好的适应能力,注意冬季饮食上的调整即可。其他  相似文献   

11.
周贻谋 《长寿》2007,(1):44
元代蒙古族医学家忽思慧所撰写的《饮膳正要》,是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也是古代一部重要的食疗和药膳专书。书中许多内容对今人的饮食养生特别是食疗食补等,仍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因而有详细加以介绍的必要。  相似文献   

12.
我国自古以来就流传着:“医食同源”的理论。最早的医学专著《黄帝内经》中说:“药以祛之,食以随之”,“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祖国医学认为,老年人往往肾气先亏,以致全身各脏腑功能相应减弱。良好的饮食对于培补肾气,增强老年人的抵抗力有一定作用。我国历代医学家都很注意收集和总结老年食疗方面的经验,如唐朝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治疗老年病时就很重视食疗。他在《千金方》中指出:“凡欲治疗,先以食疗,既食  相似文献   

13.
人们提起养生,都会津津乐道于健康饮食、运动健身以及时令进补。其实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古时养生家把养心神、调情志作为养生之本法,防病治病之良药。  相似文献   

14.
药补不如食补好,寓补于食有医道,寒热温凉当分辨,平衡膳食不过饱。中医有“虚则补之”一说。补虚有多种方法,药补和食补是常用的两种方法,但各有不同。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就体现了饮食是维护健康的根本。古代医著《黄帝内经》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也显示了古人对饮食疗法的重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食疗和食补。早在西周时期,医学刚刚出现分科,而“食医”即赫然列在首位。所谓食医,既指营养医学,又指营养医生。根据《周礼·天官》的记载,食医在当时掌管周天子的饮食调配和加工制作,要求做到饮食调配得当,烹调加工得法,营养成分丰富,因而十分重视食疗和食补。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医书特别是帛书《养生方》、《杂疗方》和竹简《十问》所载方药中,有关食疗食补的方药更是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很有深入进行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6.
<正>人生道路上会遇到坎坷、荆棘……但不管是逆境还是顺境,都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来面对。雨果曾经说过:保持健康的秘密是适当地节制食物、饮料、睡眠和爱情。健康计划新年我拟定了一个养生三步走。第一步,扔掉"药罐子",决定以后要食补。咨询过中医师,根据自己的体质,我选择了两道食疗  相似文献   

17.
根据研究,一些有营养的食物也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所以食疗与免疫关系很密切。现代人饮食营养越来越讲究搭配,最佳的方法是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食补,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的免疫功能的食物有:  相似文献   

18.
清代养生家李渔说:"养生之诀,以睡眠为先。"又有常言道:吃得好不如睡得好。还有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可见睡眠之于人是多么重要。人的一生,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人们应充分利用这三分之一的时间,为生命积蓄能量。人人都要睡觉,但不是人人都能睡好。无法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对健康和养生是极其不利的。那么,如何才能睡个好觉呢?睡前泡脚人们常说:"富人吃补药,穷人  相似文献   

19.
中医食疗的防病保健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饮食疗法简称食疗 ,就是通过利用饮食的适当调整来达到防治疾病、保健强身、抗衰延年等目的。食疗的主要方法 :一是将食物经过一定的烹饪调制 ,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 ;二是配入适当药物 ,通过加工处理而赋予食物的形式。1 食疗的历史发展食疗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早在 2 70 0多年前的中医药典籍《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黄帝内经》中有“药以祛之 ,食以随之”的治病原则。就是说 :使用药物以祛除病邪时 ,应配合适当的饮食来调合之 ,以纠 (药物性味之 )偏扶正 ,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唐朝时 ,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列有“食治…  相似文献   

20.
我国早期的食疗与食品文化周一谋"民以食为天",我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饮食,既注意食品的营养价值,又讲究食疗食补。可以说在食疗食补及饮食文化方面,祖先也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十分珍贵的遗产。据《周礼·天官》记载,西周时期已将医学为为四科,而赫然列在首位者为"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