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胃炎患儿血中胃泌素、胃动素的变化及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患儿血中胃肠激素的变化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技术对20例经纤维胃镜和病理证实为慢性胃炎患儿血中胃泌素(GS)、胃动素(MTL)质量浓度进行测定,并以30例正常儿童作对照.对慢性胃炎组患儿取空腹胃液行幽门螺杆菌(HP)-DNA检测.结果慢性胃炎组血清GS及血浆MTL质量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种胃肠激素质量浓度间无相关关系(r=0.0525,P>0.05);GS质量浓度增高与胃液pH值无相关关系(r=-0.0285,P>0.05);20例慢性胃炎患儿胃液HP-DNA阳性15例.结论慢性胃炎患儿某些胃肠激素的分泌异常可能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慢性胃炎的发病过程.HP感染可能是导致胃肠激素分泌异常的另一重要因素.儿童高胃泌素血症可能是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推测GS、MTL在分泌释放过程中不存在协同及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儿胃肠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患儿血促胃液素(GAS)、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分泌的变化。方法观察组50例慢性胃炎患儿,其中Hp阳性21例,Hp阴性29例;对照组30例为体检健康患儿。检查两组儿童空腹血GAS、MTL、SS水平,均采用放射免疫法进行测定,并对50例观察组患儿行胃镜检查,取胃窦黏膜2块及十二指肠球部黏膜1块作病理组织Giemsa染色。结果1.Hp阳性组血GAS含量(173±46)ng/L,明显高于Hp阴性组(110±20)ng/L,t=3.274 P<0.01,有显著性差异。2.Hp阳性组血MTL含量(187±53)ng/L,Hp阴性组(212±69)ng/L,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t=2.494 P>0.05)。3.Hp阳性组血SS含量(144.5±11.0)ng/L,明显低于Hp阴性组(187.4±26.0)ng/L(t=3.897 P<0.01)。结论Hp阳性患儿血中存在GAS、SS的异常分泌,其分泌水平的异常为慢性胃炎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儿部分胃肠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慢性胃炎与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的关系及根治Hp上述两种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22例Hp相关性慢性胃炎儿进行空腹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测定,并分别与16例Hp阴性慢性胃炎儿、12例Hp根治后患儿作对照。结果 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儿空腹血清胃泌素高于Hp阴性的慢性胃炎患 儿和Hp根治后患儿(t值分别为3.561,3.206,P均<0.01),血浆胃动素低于Hp阴性的慢性胃炎患儿和Hp根治后患儿(t值分别为2.813,3.605,P均<0.01)。结论 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在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慢性胃炎患儿部分胃肠激素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慢性胃炎患儿空腹及餐后部分胃肠激素的变化情况,深入探讨其病理生理学变化。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30例慢性胃炎患儿及20例健康儿童空腹及餐后1h外周血部分胃肠激素水平。结果 空腹:慢性胃炎组胃泌素为156.61±45.65pg/ml,胃动素为239.30±73.59pg/ml,生长抑素为106.38±72.03pg/ml;健康对照组依次为:124.92±50.25pg/ml,326.31±58.23pg/ml,68.13±37.65pg/ml。慢性胃炎组血清胃泌素和血浆胃动素较健康对照组有显著变化(P<0.05),而血浆生长抑素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餐后:慢性胃炎组胃泌素176.64±25.25pg/ml,胃动素274.32±102.91pg/ml,生长抑素143.55±60.96pg/ml;健康对照组依次为:137.22±59.64pg/ml,373.93±139.93pg/ml,102.72±41.82pg/ml。与对照组比较,慢性胃炎组血清胃泌素和血浆生长抑素均显著增高(P<0.05);但两组胃动素无统计学意义(P>0.05)。餐前餐后比较:两组胃泌素、胃动素、生长抑素餐后较餐前有所增高,但前两者增高无显著差异(P>0.05),生长抑素增高两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慢性胃炎患儿血胃泌素、胃动素及生长抑素水平异常,提示这些胃肠激素的改变可能参与其病理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胃食管返流是否与先天性肠道神经支配有关。方法:对18例食管闭锁患儿和18例正常儿进行了进行表面胃电图检查。结果;食管闭锁组中2例胃频率减慢,2例胃频率加快,但是主频率为0.047±0.007Hz并无明显差异;食管闭锁组胃电图的频率分布比对照组明显增宽。  相似文献   

6.
儿童慢性胃炎部分胃肠激素分泌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慢性胃炎患儿胃肠激素分泌细胞的变化情况 ,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 78例慢性胃炎患儿胃窦粘膜的胃泌素、5 羟色胺、降钙素分泌细胞进行了检测并与同龄正常儿童进行对照分析。材料与方法10 5例有长期腹痛或再发性腹痛的患儿 ,经纤维胃镜检查 78例诊断为慢性胃炎 ,其中男 32例 ,女 46例。年龄 4~14岁 ,平均年龄 8 7岁。同期另选择无临床症状且胃镜检查无异常发现的 2 5例儿童作为对照组 ,男 11例、女 14例 ,年龄5~ 14岁 ,平均年龄 8 4岁。1.胃镜诊断 :采用日本产OlympusGIF XP2 0纤维胃镜 ,经食管至十二指肠降部逐一仔…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早产儿生后血浆胃动素(MOT)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FI)的相关性,阐明早产儿FI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方法:112例早产儿中59例为喂养耐受(feeding tolerance, FT)组,53例为喂养不耐受(FI)组,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生后第1、4、7、14日的血浆MOT水平;收集FI组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1)早产儿FI组生后第1、4、7、14日血浆MOT水平明显低于FT组(P<0.05),MOT水平随胎龄、日龄、肠内喂养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2)早产儿胎龄越小,FI持续时间越长;(3)FI组早产儿生后第1日MOT水平与FI持续时间之间存在负相关(r=-0.913,P<0.001);(4)胎龄、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是FI的保护因素;宫内窘迫、胎盘异常和围生期感染是F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浆MOT水平变化可能与早产儿FI的发展过程密切相关,早期监测血浆MOT变化有助于尽早判断FI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MC)致胃肠激素分泌异常的机制,血胃动素(MTL)和胃泌素(GAS)与VMC胃肠道表现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40例VMC患儿和32例健康儿童空腹血浆MTL和血清GAS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观察组MTL382.46±99.42ng/L,对照组292.45±77.86ng/L,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观察组GAS66.90±20.57ng/L,对照组59.42±14.81ng/L,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血MTL和GAS与VMC胃肠功能紊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胃肠激素是维持胃肠动力功能的重要调节因素,胃肠动力病学研究在国外已开展数十年,而国内小儿胃肠动力病仅在最近几年受到关注,有关基础与临床研究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该研究旨在探讨小儿慢性胃炎血中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分泌变化与疾病的关系。 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50例观察组慢性胃炎患儿(含Hp阳性组21例、Hp阴性组29例)及30例对照组患儿的空腹血GAS,MTL,SS进行测定。并对50例观察组患儿行胃镜检查,取胃窦粘膜2块及十二指肠球部粘膜1块作快速尿素酶试验(RUT)和病理组织学Giemas染色。 结果:①慢性胃炎组患儿血清GAS含量均值为 141.5±28.0 ng/L,高于对照组均值68.7±17.9 ng/L,差异有显著性(t=4.317,P<0.01)。同时Hp阳性组GAS含量均值为173.0±46.0 ng/L,亦明显高于Hp阴性组均值110.0±20.0 ng/L,差异有显著性(t=3.274,P<0.01)。②慢性胃炎组患儿血浆MTL含量均值为 199.5±61.0 ng/L,低于对照组均值 281.0±76.0 ng/L,差异有显著性(t=4.416,P<0.01)。Hp阳性组血浆MTL含量与阴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③慢性胃炎组患儿血清SS含量均值为 166.4±18.0 ng/L,低于对照组均值 229.0±45.0 ng/L,差异有显著性(t=2.131,P<0.05)。Hp阳性组血清SS含量均值为144.5±11.0 ng/L,明显低于Hp阴性组均值187.4±26.0 ng/L,差异有显著性(t=3.897,P<0.01)。 结论:慢性胃炎患儿存在胃肠激素的异常分泌, 其分泌水平的异常在慢性胃炎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并为慢性胃炎患儿是否存在Hp感染,提供了诊断和治疗的理论依据。[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4, 6(4): 287-290]  相似文献   

11.
哮喘患儿血浆内皮素水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哮喘患儿血浆内皮素水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尚云晓赵淑琴袁壮内皮素(ET)是近年发现对哮喘可能有重要影响的内源性多肽类物质。为系统观察体内ET含量变化与小儿哮喘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我们动态测定了不同类型、不同程度哮喘患儿各期血浆ET水平变化,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沙棘干乳剂对畏食症患儿血浆胃动素(MOT)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脾失健运型畏食症患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沙棘干乳剂口服治疗,对照组予多潘立酮口服治疗,二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分别测量患儿皮脂平均厚度、体脂比、上臂围、体质量指数(BMI)及食欲、进食量、进食时间等指标.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二组患儿血浆MOT水平.应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皮脂平均厚度、体脂比、上臂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a<0.01);二组治疗后BMI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食欲及进食量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a<0.01),二组进食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MO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MO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棘干乳剂口服治疗可提高畏食症患儿血浆MOT水平,改善胃肠动力,加强胃肠消化功能作用,使畏食症患儿生长发育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促胃液素(GAS)、血浆胃动素(MTL)和生长抑素(SST)水平在危重症及并胃肠功能障碍(GID)患儿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将75例患儿分为极危重组(评分<70分)、危重组(评分70~90分)、非危重组(评分>90分);根据其有无并发GID,将危重和极危重组患儿50例分为GID组和无GID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其急性期、恢复期空腹血清GAS、血浆MTL和SST水平,与25例健康对照组儿童清晨空腹血清GAS、血浆MTL和SST水平比较,分析其血清GAS、血浆MTL和SST水平与病情危重程度、GID的关系.应用SPSS 11.5软件进行多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组间t检验.结果 极危重和危重组患儿急性期血清GAS和血浆MTL水平较对照组升高,血浆SST水平较对照组下降,且病情越重,GAS、MTL水平越高,SST水平越低;恢复期GAS、MTL水平较急性期下降,SST水平较急性期升高;并发GID者血清GAS、血浆MTL水平高于未并发GID者,而血浆SST水平低于未并发GID者.结论 GAS、MTL和SST在GID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危重症患儿血清GAS、血浆MTL和SST水平可作为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急性白血病患儿血浆内皮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皮素(ET)被发现迄今不足10年,但已证明它具有很多重要的生理作用。近年发现,ET对血小板功能、纤维蛋白溶解、凝血系统都有一定影响。我们检测45例急性白血病(AL)患儿的血浆ET浓度,探讨其在AL患儿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研究对象:1AL组:系1...  相似文献   

15.
儿童胃食管反流病与血浆促胃液素、胃动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 了解儿童胃食管反流病(GERD)与血浆促胃液素、胃动素的相关性,探讨儿童GERD的发病机制。方法 对30例有明显胃食管反流症状患儿作24 h食管动态pH监测的同时测定血浆促胃液素、胃动素浓度,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血浆促胃液素浓度较对照组有所下降,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血浆胃动素浓度较对照组浓度有所升高,经统计学处理,差异也无显著性。结论 儿童GERD患者血浆促胃液素水平变化不大,酸反流发生并不是由于胃酸分泌增加而是抗反流的防御机制下降所致。  相似文献   

16.
血浆内皮素(ET)是迄今所知在体内作用最强、最持久的血管收缩肽,而心纳素(ANF)则具有强大的利尿、利钠和扩血管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ET和ANF在心血管及肾脏疾病的调节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某些病理生理条件下相互作用。ET、ANF及其受体在心血管及肾脏中广泛存  相似文献   

17.
急性白血病患儿血浆内皮素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小儿血液》2004,9(1):20-22
  相似文献   

18.
牛磺酸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血浆内皮素、丙二醛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探讨牛磺酸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血浆内皮素(ET-1)、丙二醛(MDA)变化的影响。方法 53例患儿随机分为一般治疗组及牛磺酸治疗组。检测治疗前后血浆ET-1(采用放射免疫法)、MDA(采用改良的硫代巴比妥酸法)浓度,观察临床改善情况。结果 患儿组与健康组血浆ET-1、MDA有显著性差异(P<0.01);牛磺酸治疗组与一般治疗组的临床改善情况、血浆ET-1、MDA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血浆ET-1、MDA参与小儿病毒性肌炎的病理生理过程;牛磺酸可能通过抑制血浆ET-1的释放及其拮抗作用,减少MDA的生成而实现对心肌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摘要:儿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腹痛症状可不典型,需要结合病史、内镜、组织病理学等综合诊断。幽门螺杆菌(Hp)是儿童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潜在病因。文章对目前儿童Hp感染的诊断工具及治疗方案等分别进行了阐述,如何提高检出率和根治率,降低复发率及控制耐药性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遗尿症与血浆ADH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探讨抗利尿激素 (ADH)和原发性遗尿症 (PNE)发病的相关性 ,用放免法测定PNE患儿和健康正常儿童的白天及夜间血浆ADH水平 ,并测定同时点的血和尿渗透压。结果表明 ,正常对照组凌晨1时的ADH水平明显升高 ,达87.79ng/L±22.45ng/L ,较下午3时ADH水平 (55.49ng/L±15.97ng/L)上升了58.2 % ,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01) ;病例组在凌晨1时和下午3时ADH水平分别为59.11ng/L±35.45ng/L和66.84ng/L±42.82ng/L ,差异无显著性 (P>0.05)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病例组在下午3时的ADH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0.05) ,而凌晨1时则明显降低 (P<0.001)。提示广东地区健康儿童夜间ADH分泌明显升高 ,而PNE患儿没有发现夜间ADH分泌高峰 ,即广东地区PNE患儿的发病与夜间ADH分泌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